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546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7:36
  张安世第二次很小心,只小心翼翼地吸了一口,也不急着入喉,只一丝丝地吸进去,前世那熟悉的感觉,才稍稍有了一些。
  手里依旧还刁着手卷烟,张安世叹了口气道:“这可不是好东西,有害健康的。”
  邓健:“……”
  张安世随即落座,对蹇英道:“取一副茶我。”
  蹇英慌忙去了。
  邓健终于忍不住道:“这是什么?”
  “烟,你种的那东西,是烟叶。”张安世不瞒邓健。
  邓健道:“有毒?”
  张安世想了想,还是如实道:“算是有吧。”
  邓健色变:“那你还……”
  张安世苦笑,这玩意确实有害健康,容易引发癌症。
  不过……话说这个时代有癌症吗?
  理论上而言,在这个人均寿命只有三四十的年代,应该九成九的人,还没有等到癌症出现,就已经寿终正寝了。
  所以……理论上而言,这应该也不算有害健康吧。
  于是张安世道:“其实也没有这么毒,可能会短寿几年。”
  邓健听罢,脸色又微微变了。
  “当然,前提是你活得够长。可话又说回来,喝酒也会短寿,这东西和酒水差不多。”
  邓健这才脸色稍稍缓和。
  “总而言之,害我就好了,你别碰这东西。”张安世道。
  邓健苦着脸道:“此等害人之物,早知道就不带回来了。”
  “这也不对。”张安世摇头道:“话不可这样的说,我宁愿大家吸这个,也不愿人人饮酒。这个东西……是用叶子做的,而且不占用太多的耕地,而那酒水,却是粮食酿成的,占用的耕地极大。”
  “总而言之,你继续给我扩种,能种多少就种多少,还有你那摘下来的叶子,都这样的处理。”
  邓健便道:“用来做什么?”
  “做买卖。”张安世不瞒邓健,接着道:“好了,我带一批烟叶回去,你好生地继续培种育苗,到时我有大用。”
  邓健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最后点了点头。
  如今,他对张安世是绝对信任的,更别说,他素来对这个自己带大的孩子,就有种本能的溺爱。
  张安世随即,便兴冲冲地往紫禁城去。
  ……
  紫禁城中,朱棣高坐。
  杨荣、胡广、金幼孜、夏原吉、金忠以及刑部尚书金纯等人齐聚于此,却一个个脸色极不好看。
  朱棣眉一沉:“这是当真吗?”
  “是!”户部尚书夏原吉苦笑道:“从永乐四年开始,福建便开始大疫,一直难以根除。福建布政使司连番奏报,可……迄今为止……”
  杨荣是福建人,对于此事,他是最清楚的,福建所爆发的乃是鼠疫。
  他朝朱棣叹了口气,道:“尤其是建宁、延平两府,最是严重。迄今朝廷有记录的,民死达三十七万之众。”
  朱棣越发的焦虑,这些奏报,其实他都看过,也早已一次次地下旨下去,让地方想尽办法,根绝此疫。
  可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
  尤其是当下……更加不乐观了。
  胡广愁眉苦脸地道:“陛下,就在昨日,在应天府,有人发现一户人家暴毙而亡,仵作去查验时,其症状与福建之疫一般无二。应天府派人查访,才知此人……此前曾乘船自福建回京不久……”
  朱棣皱眉道:“从福建至京城,这样的距离,只怕半途就已暴毙,何来现今才出问题?”
  胡广道:“最大的可能就是……那船中有死鼠,是在半途才染上的。”
  朱棣深深地看了一眼胡广:“那你的意思是……这京城……只怕也要爆发鼠疫了?”
  福建那边,虽然断断续续地发生鼠疫,尤其是在明初的时期。
  可福建毕竟人口稠密之处较少,而且福建多山,鼠疫不易传开。
  可若是出现在南京城,就完全不同了,整个南直隶,可是有数百万的军民百姓。
  朱棣凝视着胡广,继续道:“是否有侥幸的可能?”
  “臣已让应天府密切关注了。”胡广忧心忡忡地道:“只是希望,不要出问题才好。”
  朱棣沉着眉,道:“此事,先不要传开……”
  朱棣顿了顿,又道:“如若不然,只怕要教军民百姓们受惊。一旦人心惶惶,反而要出大事。”
  “是。”
  几个阁臣和尚书都点了点头,不约而同地露出担心的样子。
  可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过对于鼠疫,他们却是了解的,此疫自南宋年间就有记载,严重的时候,可能造成十室九空。
  元末明初的时候,因为连年的战乱,所以鼠疫十分的猖獗,危害也是极大,只是一时之间,也难有什么根除之法。
  不过好在这个时代,交通不便,鼠疫只滋扰一个区域,很难传播开。
  可若是到了南京,就不太好说了,毕竟是都城,且又是人口稠密的区域,一旦出事,不是闹着玩的。
  且这鼠疫,可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寻常百姓,一旦爆发,必然毫无差别的死伤无数。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在这片大陆的另一端,鼠疫正在肆虐,直接造成了五千万人口的伤亡,这便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黑死病。
  而这鼠疫,也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明灭亡时,因为小冰河期大面积的粮食减产,流民四起,大量的人口流动,再加上许多人饥馑而饿死,导致了鼠疫最终传导到了京城,整个京城的情况惨不忍睹。
  历来对于此疫,朝廷都是束手无策,而眼下一旦传到了京城,可能情况更为糟糕。
  朱棣皱起的眉头久久无法舒展,他似乎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幽幽地道:“想办法从北地,多调拨粮食至江浙、京城一带,防范于未然,除此之外……加强京城内外的防备。”
  他说着,眉头却是皱得更深,此时他有些担心徐皇后,还有孙儿的安危了。
  “那个医官……叫什么来着?”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朱棣正待要说,却在此时,有宦官匆匆进来道:“陛下,威国公求见。”
  “快宣。”
  张安世兴冲冲地走进来,他手里还夹着一根烟,颇为嘚瑟的模样。
  可此时一进殿,顿时感觉到了情况不对,便立即毫不犹豫地用袖子将烟藏起来,转而毕恭毕敬的样子,作势要行礼。
  朱棣摆手道:“不要多礼了,张卿家,你的袖子怎么还冒烟?”
  张安世低头一看,却见袅袅青烟自袖里翻腾出来,便慌忙将烟掐灭,道:“臣……弄了一个小玩意……”他立即移开话题,道:“陛下……是正在议政吗?那臣待会儿……”
  “不必,你就在此。”朱棣凝视着张安世道:“福建鼠疫之事,你可知道?”
  张安世不免苦笑,这事他当然知道,已经闹了几年了。
  可即便是他,也实在没有什么办法。
  鼠疫的本质,是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来传播的。
  其实要防治,也不是不可能,比如想尽办法的灭鼠,同时保持整洁卫生,至少……就能缓解一些鼠疫。
  可实际上,这根本不可能,在这个人均饿肚皮,且污水横流,绝大多数人都住茅草屋的时代,所谓的灭鼠和消灭跳蚤,简直就是笑话。
  好在这福建的鼠疫,一直因为交通条件的限制,没有传开。
  张安世道:“陛下,臣略有耳闻。”
  朱棣继续盯着张安世道:“现在京城,也出现了鼠疫的迹象。”
  听闻鼠疫传至京城,张安世也不禁色变……
  很显然……历史上只是在福建传播的鼠疫,出现了偏差,传至京城的原因……极有可能就是……商人的往来,比之从前更频繁,这可能加剧了鼠疫的传播。
  朱棣看着张安世,眼中明显地显出几分期盼,接着道:“张卿擅长治病,可有解决之道吗?”
  张安世为难地道:“臣愚钝,对染鼠疫者,也是无计可施。”
  朱棣露出失望之色。
  其实他也清楚,若是能治,张安世只怕早就兴冲冲地去治了,又何至于放任福建的情况发生?
  想了想,张安世道:“不过臣……倒是想到了一个可能能够防治的方法。”
  朱棣眼眸微微张大了一些,诧异道:“你为何不早说?”
  “臣只能尽力而为,其实臣也拿不准。”张安世迟疑地道:“臣希望,在建宁府……试一试看。”
  如今君臣们也是无计可施,此时有人肯出来做一些尝试,莫说这人是张安世,即便是张三李四,也必定同意。
  朱棣道:“需要人手吗?”
  张安世摇头:“臣让锦衣卫来负责此事即可。”
  “好。”朱棣道:“朕给你一切便利,若是当真有奇效,便是活人无数,是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即倒。”
  朱棣目光炯炯地道:“这件事,你自管去办。”
  接着又对众学士和尚书道:“此事……不可轻易传出去,决不可泄露。”
  “遵旨。”
  ……
  张安世这时也急了,陛下说了,京城也出现了鼠疫的迹象。
  他的一家老小,可都在京城呢!一旦染了鼠疫,一切的努力便白费了。
  从前,他是不指望能防治福建的鼠疫的,可是现在……他却终于有了一个办法。
  于是连忙让人召了陈礼来。
  他深深地看着陈礼,道:“有一件事,需去福建,事关重大,需要肯用命的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7页  当前第5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6/9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