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是实话实说而已,你也不想一想,那李世民身边的是什么人,不就是有房玄龄,有魏征吗?当然……并非是说,这房玄龄没有本事,可房玄龄,他能亩产两千斤吗?他不能!”
徐皇后只好无奈地点头应着道:“是,是,陛下说的是。”
朱棣背着手,继续感慨道:“朕想好了,朕要做尧舜。”
徐皇后扑哧一笑。
朱棣有点郁闷,泱泱道:“这有什么好笑的?”
徐皇后忙是板起脸道:“这话,私下里说说无碍,说出去,就不妥当了。尧舜乃先贤,并非是说,做出了功业,就可追上他们。这就好像太祖高皇帝一样,陛下就算再有能耐,却能说……太祖高皇帝不如陛下吗?”
朱棣笑道:“所以朕才只和你说,你以为朕有那样的糊涂?”
徐皇后道:“臣妾如今关心的,倒是静怡的身孕。”
朱棣是大老粗,没多想就道:“生娃娃的事,有啥好操心的?谁不生娃娃?”
徐皇后道:“张家有后,怎么不值得高兴了?”
朱棣道:“话虽如此,但朕却早知道他家会有后,只是迟早的事罢了。”
徐皇后拗不过他,索性低头做女红。
朱棣便起驾,往武楼去。
在武楼落座,朱棣将亦失哈叫了来,皱眉道:“廷议之中,关于张安世的封赏,为何有这样多的争议?”
廷议的结果已经出来了,邓健的世侯,果然没有争议,可唯独张安世的封赏,争议不小。
朱棣显得不悦:“且不说打赌的事,这功劳,有一半却是张安世的,怎么……这么多人反对,他们这是想干什么?”
亦失哈道:“陛下,不少人说,安南侯的年纪还太小了,尚需磨砺。”
朱棣冷笑道:“哼!这是当初朕的说辞,现在他们却捡起了朕的牙慧,拿来说道了。传令下去,一定要有一个结果,这个公爵,朕封定了,廷议若是不过,朕就下中旨。让杨荣和胡广两位卿家上上心。”
亦失哈连忙点头,他正待去。
此时却有宦官进来道:“陛下,安南侯求见。”
朱棣顿时笑了,道:“这说曹操,曹操就到。”
亦失哈干笑,却笑得很勉强……
曹操?
朱棣则是问道:“这个时辰,他来做什么?”
“说是来献宝。”
朱棣眉一挑:“宣进来,朕倒想知道,他要献个什么宝。”
一会儿工夫,张安世便兴冲冲地进了来,乐呵呵地道:“臣……张安世见过陛下,吾皇万岁。”
朱棣道:“你的宝贝呢?”
张安世道:“这个宝贝比较大,这殿中……得让人搬家伙进来,另外……还需……有一些人手。除此之外,臣希望,陛下召文武们一起来瞧一瞧这宝贝。”
朱棣听罢,不禁也好奇起来,道:“有点意思,好吧……”
说着,递给了亦失哈一个眼神。
亦失哈会意,便匆忙而去。
第252章 张安世的宝贝
一会儿功夫,百官便纷纷觐见。
当然,这里的百官,只包括了在皇城附近的衙门。
至于应天府等其他衙门,却不在召见之列。
这些大臣,距离皇城近,只是此时大家都是一头雾水。
不过近来发生了太多咄咄怪事,大家倒也已经习以为常了。
胡广和杨荣,还有那户部尚书夏原吉,却对此颇为好奇。
成国公和淇国公也来了,唯独魏国公,还留在孝陵,这祭祀不是一两天可以完成的事。
朱棣老神在在地坐着,笑着道:“张卿家,你的宝贝……怎的还没来?”
“陛下,已让人去取了。”
一会儿工夫,便见几个人气喘吁吁地抬着一个巨大的箱子来。
朱棣见这箱子并不精美,倒好像是地里挖出来的。
于是笑吟吟地道:“这是什么?”
张安世也不耽误时间,在众目睽睽之下,随即就揭开了箱子。
霎时之间,便见足足二十个瓶子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这一个个瓶子……
许多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水晶瓶!
水晶瓶,价格极为高昂,高昂到什么地步呢?
这玩意可以说是比黄金的价格还高。
这可是用天然的水晶,而且还需挑选出透明的材质,方才可以烧制出来,后世曾在战国墓中发现过水晶杯,价值不菲。
在大明,能站在这殿中的人,也绝非没有见识,一见这玩意,就晓得张安世下了血本。
足足一箱子的瓶子呢,都是用的水晶的材质。
单单这瓶子,价值就至少得一万两吧,有人心里嘀咕着。
只是这水晶瓶里头,似乎还装着与水晶同样晶莹剔透的液体。
朱棣皱眉道:“你那里取来这么多的水晶?”
张安世心里想笑,这哪里是什么水晶,不过是……玻璃罢了。
不说有一句话说的好吗?当你能随心所欲地烧出舍利的时候,那么你距离烧出玻璃就不远了。
这话是张安世说的!
张安世道:“这区区水晶,不值一提。陛下……请看这瓶中装着什么?”
朱棣下殿,饶有兴趣地绕着箱子走了一圈,疑惑不解地道:“这是?”
张安世道:“酒!”
胡广看得奇怪:“这酒水,也如此晶莹剔透吗?”
张安世直接道:“正是。”
倒是朱棣笑道:“这是烧酒罢了,鞑靼人也爱喝,乃是用火烧了酒,蒸馏而来,不算什么。此酒很烈,只不过嘛……除了烈之外,一无是处!不但喝了之后,次日晨起头昏脑涨,入口也只有辛辣,这样的酒……也只有鞑靼人用以喝来给自己取暖用。”
朱棣的上半生,就是追着鞑靼人按在地上捶的一生,对于这烧酒,就再了解不过了。
他对烧酒的印象并不好,虽然他偶尔也喝烈酒,可这酒毫无口感可言,副作用却是不少。
张安世在是笑吟吟地道:“陛下所说的蒸馏之法,确实如此,可臣所用的,却是另一种方法,使这酒酒香绵长,且口感醇和,又保持了酒的烈度。”
朱棣狐疑地看着张安世,道:“是吗?朕倒是看着你这水晶瓶,可比里头的酒要值钱多了。”
张安世干笑,这瓶子,就是沙子烧出来的,可以说是一钱不值。
当然,这话他可不能说。
“陛下与诸公,若有爱酒的,一试便知。”
朱棣颔首,此时倒也有几分兴致,便道:“朕本不提倡饮酒,饮酒难免误事,可喝一些酒自娱,却也无妨,所谓人生苦短,对酒当歌。来,给朕取杯盏来。”
“臣已取出来了。”说着,张安世却从这箱子里,取出了一套杯盏。
只是一看,居然也是水晶制成,只不过……这水晶杯,实在太小,只有拇指大。
朱棣豪气干云地道:“这样的小杯,喝来有什么滋味!”
张安世亲自取了一瓶酒,扒开木塞子,道:“陛下试一试就知道。”
说也奇怪,这水晶瓶里,还塞了一个球,倒酒的时候,球恰好堵住了瓶口,如此一来,这酒并不是一下子涌出来,而是一点点地滴出来。
好在杯子小,一滴滴地下来后,片刻之后,这小杯子便被倒满了。
张安世道:“还是请亦失哈公公先尝一尝。”
亦失哈会意,知道是让他试过之后,再让陛下试一试。
朱棣却道:“何须这样麻烦,取来。”
他的话,不容置疑,亦失哈只好端着小杯,送到了朱棣的面前。
朱棣把玩着手中的小杯,而后猛地朝自己口里一灌,这酒……确实和寻常的烧酒完全不同。
还未入口,便有一股浓郁的酒香,等入口之后,便感觉到有一种夹杂着甜酸苦辣的滋味刺激着他的整个味蕾。
喉头一辣,这酒水入腹,朱棣打了个激灵。
只是口里还留存着的残酒,依旧还是让朱棣禁不住为之浑身一热。
他皱眉,而后眉头舒展,笑了:“不错,不错,好酒,此酒甚好,真他娘的对胃口。”
朱棣说罢,便对群臣道:“诸卿都来尝一尝,张卿,用小杯,不,倒半杯即可。”
于是张安世便开始忙碌起来,将早已准备好的小杯,一个个倒了一半酒水,而后塞到文武大臣的手里。
胡广和杨荣脸色有点不太好,显然,他们对饮酒颇有抵触。
不过这个时代,饮酒和饮茶本都是风尚,尤其是冬日的时候,让人温一些黄酒,与人对酌,是很惬意的事。
张安世这酒水,完全避开了所有这个时代烧酒的缺点,可与此同时,却又将它的辛辣保留了下来,本就最适合饮酒人的口味。
成国公朱能最是猴急,当先喝下,眼睛也不由得一亮,赞不绝口。
朱棣兴致勃勃地道:“诸卿以为如何。”
朱能道:“好酒,张安世大侄子,再给俺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