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439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7:36
  “是太烫了吗?”张安世拿手背贴上去,试了试温度,倒也没有到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此时却听这人迟疑地道:“官爷,你这饼,不会有毒吧?”
  张安世听罢,勃然大怒,道:“这是什么话!我下毒做什么,你看我像那样的人吗?”
  “我也不晓得,总觉得……世上没有这样的好事,指不定有什么坏心思。”
  他显得很警惕。
  另一人则艰难地吞咽着吐沫,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这土豆饼,却也不敢伸手去拿。
  张安世叹道:“你不要这样想我,我们换一个角度,我若要害死你,你仔细想想,岂不是有一百个办法吗?为何还要费尽心机地来下毒?你可以侮辱我的品德,但是不能侮辱我的智商。”
  此人的身上,带着一股农民式的狡黠,这种生存之道,却也是经过一次次的生死之后,磨砺出来的。
  但凡蠢笨一些,老师一些的,早就饿死了。就算不饿死,估计也早已被人坑死。
  张安世若和他说仁义道德,他还真不敢吃。
  可张安世这一番话,他细细一想,觉得很对,便小心翼翼地捡起了一个饼子,直接塞入了口中。
  紧接着,便放在口里拼命地咀嚼。
  另一个人,也开始啃起来。
  所有人看着二人。
  张安世笑吟吟地道:“咋样,好吃吗?”
  这人依旧还在不断地咀嚼,似乎舍不得立即吞咽下去。
  老半天,才最终将饼子彻底吞下,意犹未尽地舔舔嘴,才道:“太好吃啦。”
  另一个也道:“好吃,好吃……”
  朱棣大抵明白张安世的意思了,分明一句话可以说的事,他偏偏卖了一个大关子。
  可细细一想,却又觉得有道理。
  皇帝和王公贵族的饮食本就丰富,有没有这土豆,其实都没有任何区别。
  这东西,从一开始,就不是打算给王孙们吃的。
  朱棣双目盯着那汉子,似乎想继续观察此人的言行举止。
  张安世则是继续追问:“你如实说,当真这样好吃吗?”
  “当然好吃!”这汉子一脸回味地道:“这滋味,可和细粮一样。”
  所谓细粮,其实白米和白面,而一般的人,一年到头,是吃不上几顿白米白面的,后世人可能吃细粮吃习惯了,却追求所谓的粗粮。
  而在这个时代,细粮本身就是奢侈品,人们对于大富大贵的想象,大抵也就是能每天吃上细粮了。
  张安世道:“若是以后,日日都吃这个呢?”
  “吃这个?”这汉子眼眸一张,眼中闪过期盼,道:“世上还有这样的好事,若是日日都有人给我吃,那便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另一个也小鸡啄米似的点头,深以为然。
  张安世笑了笑道:“不错,不错,好啦,你们可以走啦。”
  这二人如蒙大赦,慌忙走了。
  朱棣此时才站了起来,道:“这粮……以后都能种植一千三百斤?”
  张安世道:“臣……不,邓公公现在在育种呢,今岁种下的粮种良莠不齐,若是来年,争取产量还能增加一些,经过几次选种,邓公公那边,努力能够做到有亩产两千斤。”
  两千斤……
  若说此前,张安世说这样的话,大家可能以为这家伙在吹牛。
  可若是现在……他说出来,大家却是信服的。
  朱棣忍不住喃喃道:“亩产两千斤,还是旱地,便是七倍于寻常的旱地……好……很好……好的很……”
  说着,他显得若有所思,口里下意识地道着:“这样的话,数十年之内,再没有粮荒了,朕……朕……”
  他踱步着,背着手,陷入了苦思冥想。
  在古代,所谓的盛世,就是人口,人口越多,就证明王朝有多鼎盛。
  可实际上,这种人口的增长,到了极限,往往就意味着王朝衰弱的开始。
  因为土地的承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随着土地的兼并,更会催化这个过程。
  可一旦产量大增,那么这趋势,便会被瞬间地遏制。
  到时,只怕天下的人口,都要大增。至少对大明而言,人口大增没有坏处,因为现在……朱棣还真有些缺人。
  就说吕宋和安南那边,现在都在催告,希望能够流放一些罪犯和囚徒到那儿去,原因倒也简单,他们对于人力的需求太大了。
  朱棣道:“邓公公?”
  张安世道:“陛下,您又忘了?就是……”
  “朕想起来了,那邓先生在何处?”
  邓健此前一直站在角落里,他一向不太起眼,此时听到了先生二字,吓了一跳,连忙站了出来,拜下,卑躬屈膝地道:“奴婢……奴婢罪该万死,奴婢可当不起什么先生……奴婢是个阉人……”
  朱棣凝视着邓健,他依稀记得,当初出海回来的时候,邓健也是这般落魄,没想到,这一次见面,这邓健比出海回来时,更落魄了。
  朱棣忍不住感慨道:“真是壮士啊,大丈夫当如此也。”
  邓健:“……”
  换做任何人,你当着一个宦官的面说什么大丈夫,几乎都等于是在骂人。
  可邓健这一句却是听明白了,这是夸赞,而且还是皇帝而当夸赞。
  他忙激动地叩首,泪流满面地道:“奴婢……奴婢……”
  朱棣却是上前,亲自将他搀扶起来,仔细凝视着邓健,随即对左右道:“粮种是他九死一生带回来的,粮食也是他种下的。朕要问诸卿,普天之下,普惠天下苍生百姓者,谁的功劳可与他相当?”
  这一下子,却将胡广等人都难住了。
  夏原吉很激动地道:“陛下,依臣看,管仲可以……”
  张安世却道:“神农。”
  一听神农,胡广有话说,入你娘的张安世,在儒家体系里,神农是三皇五帝的级别,好吧!
  胡广立即道:“臣才疏学浅,倒是没有察觉到历朝历代,有人可类邓先生。”
  朱棣努力地想了想,似乎也没想到,便道:“也有道理,这样的功劳,朕看……要重赏。”
  朱棣对有功之人就是这么干脆,有功就要奖!
  亦失哈便笑吟吟地看着朱棣,连忙上前道:“陛下,尚膳监掌印,出了空缺……”
  朱棣看也不看亦失哈,却是道:“这样的功臣,内廷的十二监,哪里有资格安置?朕的大臣之中,有相士,有僧人,难道还容不下一个邓健吗?”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
  不过……居然无人反对。
  即便是杨荣和胡广,竟也觉得理所应当。
  夏原吉道:“不如……来户部吧……”
  却更没想到的是,朱棣沉吟道:“封侯……”
  猛地顿了一下,朱棣才接着道:“不,封世侯,赐食邑五千户,委屈一下,挂一个户部侍郎衔,负责农务,这农庄,还离不开邓先生……让他在此招徕流民,继续引种新粮。还有随他一道在此试种的庄户,每人赐银一千两……”
  说着,朱棣回头看一眼杨荣和胡广,随即又道:“这是朕的意思,教廷议讨论。廷议不会有人反对吧?”
  杨荣和胡广没有什么犹豫,这杨荣道:“臣可以作保!”
  朱棣颔首。
  邓健却在一旁听得大吃一惊,直接僵在了原地,竟是大气也不敢出。
  封世侯啊!
  这岂不是,和张安世一样了吗?
  而且还挂了一个户部侍郎之衔,大明从不曾有太监封爵和在外朝为官的记录,真是闻所未闻。
  他身躯一颤,竟是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能把太监做到他这个地步,真是值了。
  哪怕是亦失哈站在一旁,也禁不住流哈喇子。
  “奴婢……奴婢……”邓健哽咽了,一下子拜倒在朱棣的脚下:“奴婢谢陛下恩典。”
  朱棣却是冷起了脸,肃然地道:“以后不可再称奴婢,要自称为臣,做大臣就要有做大臣的样子。你有儿子吗?”
  邓健道:“奴……臣……臣有一个侄子。”
  朱棣想也没想,就道:“朕下旨,过继……自此之后,就是你的儿子了,给你留一个香火。”
  邓健涕泪横流,感激地道:“是,是……”
  朱棣又很是慎重地道:“这个地方,要好生保护……张安世……”
  张安世立即道:“臣在。”
  朱棣吩咐道:“你那安南卫,再增三百员额,设一个千户所吧,其中半数……日夜屯驻于此,专司护卫这个庄子,这庄子里,但有任何闲杂人等混入,朕拿你是问。”
  张安世连忙道:“陛下,六百人是不是少了?”
  这话其实说出来,是很不合适的。
  京城边上,六百多个私人的卫队,你还嫌不够,这是想要做什么?
  但此时的张安世,一脸苦笑道:“要不凑个整,给个八百吧?”
  朱棣却很豪气:“那就八百。”
  张安世面上保持着淡定,可在心头已经美滋滋地开始计算了,除了三百个人驻扎于此,又多了两百个,他的宅子,又多了几分安全了。
  朱棣接着道:“明日,令太子往孝陵祭陵,这件事,要告诉太祖高皇帝……魏国公徐辉祖,文渊阁大学士胡广随行。”
  这种好事,肯定是要告祖宗的。
  其实一直以来,朱棣自己都不太敢去祭祖,除了靖难成功的时候,硬着头皮去了一趟,其他时候,都是让太子或者是一些大臣去。
  他怕太祖高皇帝真的在天有灵,爬起来捶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7页  当前第4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9/9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