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一红小心翼翼地抬头起来,他脸色憔悴,双目无神。
朱棣道:“你是乱党?”
崔一红道:“奴婢对不住陛下……奴婢……奴婢……是乱党……”
朱棣眼睛眯起来:“你为何这样做?”
“奴婢不知天高地厚,奴婢……”
朱棣大怒:“说!”
“奴婢……贪图财货……又自以为……将来……将来若是迎奉了前元的人入关,便……便可得一场大功劳。”
他说话的时候,一脸木讷的样子,就好像……这一切都背的滚瓜烂熟一样。
朱棣倒吸一口凉气,他觉得眼前这人,实在可笑,得一场大功劳……哈哈……
朱棣此时显是怒极了,咬牙切齿地道:“你是宫里人,竟还有如此痴心妄想。”
崔一红依旧就像背书般道:“奴婢贪图财货,又自以为将来若是迎奉了前元的人入关,便有一场大功劳……”
朱棣怒道:“你为何前言不搭后语?”
崔一红道:“奴婢贪图财货……”
朱棣面色越来越严厉,他眼眸眯着,似刀子似的在这崔一红的面上掠过。
纪纲忙道:“陛下……此人硬的很,当初抵死也不认……”
朱棣冷哼道:“只有他一人?”
“还有他的兄弟,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了宫里的一些人……只是这些人在深宫之中……而且……卑下还未掌握十足的证据,所以……”
朱棣冷笑道:“你的意思是……朕的左右……也有他的同党?”
纪纲道:“陛下不要忘了,当初陛下靖难的时候,那建文的宫里……也有不少宦官给陛下通风报信……”
此言一出……朱棣脸色出奇的诡异起来。
而侍候在一旁的刘永诚,也不由得心里咯噔了一下。
陛下信任宦官的基础,在于不少宦官其实是为了靖难出了大力的。
可现在……这纪纲一句话,却不啻是给这棺材钉上了最后一口钉子。
是啊,当初朱棣靖难,让人去收买了不少宫里的宦官,这些宦官也为朱棣定鼎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是……谁又能保证,蒙元的余孽,没有收买宦官,行叛乱悖逆之事呢?
只见纪纲接着道:“这崔一红不过是区区的勇士营提督太监罢了,他不算什么,真正使唤他的人……在宫中……只是……卑下还需一些时日……”
朱棣看着诚惶诚恐的纪纲。
对于纪纲,他一向不屑一顾,认为纪纲这个他从前的亲兵,对他十分恐惧,绝不敢欺骗他。
而且现在滋事体大,朱棣就更不可能等闲视之了。
于是朱棣杀气腾腾地凝视着纪纲道:“彻查到底!”
纪纲却是拜下道:“除此之外,臣这里……还搜罗了一些东西,恳请陛下……过目。”
刘永诚乖乖地将一份新的供状送到御案,朱棣搁在了御案上。
而此时,解缙站了出来,道:“陛下,既然事情已经水落石出,臣敢问……安南侯张安世所抓的兵部主事,何其无辜,如今……这主事迄今下落不明,百官见疑,人人自危,恳请陛下……明察秋毫,追惩凶徒。”
却又在此时……有宦官进来道:“陛下,安南侯张安世觐见。”
第165章 真相
朱棣听罢:“宣进来。”
他话音落下,那宦官道:“安南侯几个,还押着兵部主事陈文俊一道来了。”
朱棣沉吟道:“一并叫进来吧。”
解缙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实话,张安世这样的做法,已经突破了百官的底线了。
不得圣旨,随意拿人。
现在这钦案已是水落石出,那张安世几个,居然还有恃无恐,将堂堂的正五品朝廷大臣,押送到宫里来。
这是想做什么,耀武扬威吗?
历朝历代,似这样嚣张跋扈之人,可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文渊阁三学士,现在所面临的压力尤其的大,若是这个时候,不说点什么,那么从此之后,也没有脸面位列朝班了。
各部的尚书,也多是露出不悦之色。
这文臣大抵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解缙、杨荣等人为首的新贵。
而另一派,则是以吏部尚书蹇义和户部尚书夏原吉为首的旧贵。
本来两者之间,虽不说水火不容吧,可至少平日里却多是彼此看对方不顺眼的。
毕竟蹇义和夏原吉都是老臣,历经数朝的元老,他们是凭资历才得此高位。
而解缙几个,却是朱棣从较为年轻的翰林里直接提拔入阁,几年之前,他们还只是名不见经的角色,可如今,地位和权势竟已经隐隐的在蹇义这等老臣之上了。
可今日,这百官的心思都是出奇的一致,这样的事决不能再发生了,张安世一定要受到处罚。
显然……纪纲看到了这一点,张安世那边也在捉乱党的时候,纪纲第一个反应就是认为这是针对他来的。
捉拿乱党乃是锦衣卫的职责,那张安世,莫非是想取而代之?
只是这几个小娃娃,如何能和数万爪牙的锦衣卫相比,简直就是天大的玩笑!
纪纲虽是沉默不言,心中却已是生出了杀机。
张安世这个人……不能留了,再留下去……
只怕将来……
纪纲抬头,默然地看了一眼刘永诚。
他心里似乎已经有了主意。
倘若……陛下相信太子有谋逆之心……那么这张安世……也可以一并解决掉吧。
而炮制这样的事,本就是他最为擅长的。
当然,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先解决掉这些阉狗才是。
其实历史上,永乐朝还真有一场奇怪的太子谋逆案,此事牵连到的人极多,大量东宫的大臣统统获罪,连朱高炽也差一点怀疑自己随时会遭遇不测。
不过幸好,当时最受皇帝信任的兵部尚书金忠及时站了出来,痛陈利害,并且用自己全家的脑袋来担保,才去除了朱棣的疑心。
而炮制此事的人之中……怎么少得了锦衣卫?
至于张安世所谓的拿住了乱党,纪纲心里只是觉得不屑,这些人……也配拿什么乱党?呵……
就在此时……张安世到了。
张安世带着朱勇几人,押着陈文俊入殿。
张安世还是很规矩的,当先行礼道:“臣见过陛下。”
可不等朱棣开口,居然就有大臣直接失仪:“张安世,你想作乱吗?”
说话的竟是解缙。
解缙义愤填膺之状。
朱棣不由暗中皱眉,显然……解缙根本没有资格在这个时候开口斥责。
只是……解缙这是有备而来,对他而言,现在百官都在议论纷纷,这个时候,他直接斥责,哪怕因此惹来陛下怪罪,他的威望,只怕也会直接拉升起来,从此之后,百官之后,便再无一人可以超越他。
毕竟他维护的乃是百官的利益。
何况即便陛下因此责备,这也毕竟不是死罪,至多也就无伤大雅的罚俸罢了,只算是君前失仪。
张安世理也不理他,拿他当空气,却是对朱棣道:“陛下,钦犯陈文俊押来了。”
朱棣慢悠悠地打量着张安世。
他很痛心啊,这家伙……不好好的挣钱,就喜欢多管闲事。
这家伙真是吃饱了撑的啊。
越想越心堵,朱棣便恙怒道:“你这家伙,你干的什么好事。什么钦犯,锦衣卫已拿住钦犯了。”
张安世镇定自若地道:“陛下,这就怪了,明明臣这儿,也拿住了钦犯呀。陛下明察秋毫,如今人已押到,一问便知。”
可这个时候,却是后院着火了。
那本是一脸沮丧的陈文俊,到了御前,随即便放开了喉咙:“冤枉,冤枉啊,恳请陛下为臣做主,臣兢兢业业,两袖清风,入朝十三年,从未有过任何的过错,可是安南侯却好端端的将我拿住,带着人,对臣拳打脚踢,陛下……”
说罢,他磕头捣蒜,凄凄惨惨的模样,令见者伤心,闻者落泪。
朱棣皱眉起来,心说这下真的惹麻烦了。
解缙等人又开始跃跃欲试。
那纪纲却依旧还是卑微的模样站着,低垂着头,只是心里冷笑。
朱勇勃然大怒,想给这陈文俊一个耳刮子,教他闭嘴。
好在他还有理智,晓得陛下面前,不敢造次。
朱棣冷着脸道:“冤枉,你既不是乱党,张安世抓你做什么?”
陈文俊:“……”
陈文俊原本准备了无数的腹稿,结果……这一下子却直接被朱棣整破防了,老半天说不出话来。
朱棣随即看向张安世:“你说他是乱党,可有证据?”
“有。”张安世道:“臣有人证和物证。”
此言一出,殿中的人终于安静下来,许多人屏住呼吸,等待着什么。
张安世先是掏出了一样东西,道:“陛下请看,这是什么?”
一旁随侍的一个小宦官将张安世手头的东西取过,随即转送到朱棣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