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7:36
  那头,回到汉王府。
  吓得差点要尿裤子的郭德刚,此时惊魂不定。
  可朱高煦就不一样了。
  虽然在很多方面,郭德刚都显得很普通。
  可今日见了郭德刚如此的本事,朱高煦真正被震撼到了。
  转手之间,翻云覆雨,难怪他家父皇总将这人挂在嘴边,对这人念念不忘。
  妙手回春,这可是性命的保障啊。
  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将来若是他父皇和母后再有点啥病,这又是一桩多大的功劳啊?
  最重要的是,郭德刚还如此质朴,分明有这神仙一般的手段,偏偏还从无傲慢自满,他父皇不喜那才怪了。
  “贤弟……”朱高煦拉扯着郭德刚的手臂不肯放。
  郭德刚只觉得劫后余生,他很想跑,再不跑肯定完蛋了,可他能跑哪里去?
  他很想哭,可欲哭无泪。
  他很想死……算了,好死还是不如赖活着吧。
  郭德刚心情忐忑地道:“殿下……”
  “贤弟。”朱高煦亲切地道:“我有贤弟,如得一臂啊,贤弟……”
  “殿下……”看着朱高煦的笑容,郭德刚只有无奈苦笑。
  朱高煦此时道:“你我性情如此相投,本王……对贤弟……既喜且爱,只恨不得与贤弟真如亲兄弟一般,我想好了,贤弟如此大才,绝不能就此埋没,本王有一个念头,想成贤弟一桩美事。”
  郭德刚:“……”
  ……
  时间过得很快,过了几日,这一日的清早。
  朱棣照例摆驾武楼。
  在这里,他见了文武大臣。
  如今,寒冬降临,江淮之地,也异常的寒冷起来。
  苏、松的灾情却未曾缓解,一方面是缺粮,如今又到了寒冬,实在令人担忧。
  文渊阁大学士解缙、杨荣、胡广三人提出了一个疏解灾情的章程,朱棣大抵看过了,倒也算是中规中矩,便也只好点头称善。
  不过此时他倒是想起了一事来,便道:“刑部人何在?”
  站出来的是随来见驾,以备陛下咨询的刑部给事中刘宽。
  刘宽上前,行礼道:“臣在。”
  朱棣看了他一眼,道:“朕交代的事,办了吗?”
  “不知陛下交办的乃是何事?”刘宽道。
  朱棣艴然不悦,皱眉道:“自然是那叫沈静的家伙。”
  刘宽道:“陛下,此人乃是寻常百姓,所以归刑部署理,刑部这边,已派遣了人亲去查探。”
  “有结果吗?”


第080章 赐婚
  朱棣问:“有结果吗?”
  “有。”刘宽道:“这沈家乃是积善之家,历来循规蹈矩,这叫沈静的人,也向来老实,与人为善,耕读在家,往年又修桥补路,接济周遭的穷苦百姓,为人所称善,人们都称其为沈善人。”
  顿了一顿,刘宽又道:“这沈善人知书达理,确实乃是良人。”
  似乎刘宽并没有注意到,朱棣的脸已经拉了下来。
  朱棣沉声道:“他家的庄子这般大,钱粮从何处来?”
  刘宽道:“沈家本就有良田两千余亩,且有数世家业,沈家数代,又是勤俭持家,这才攒下了钱粮,修建了这么一处庄子,只是……”
  后头的话,他没有继续说,但意思很明显了……只是好端端的,被人给炸了,无妄之灾,实在惨痛啊!
  朱棣抿了抿唇,似乎也没有挑出毛病来,只是隐隐的,他觉得有些不对。
  不过他却不露声色,只淡淡地道:“朕知道了。”
  等到屏退了大臣。
  朱棣这才抬头看一眼亦失哈,道:“沈家那边的情状,锦衣卫可有核查吗?”
  亦失哈连忙恭谨道:“禀陛下,锦衣卫对这没有上报。毕竟沈家乃是寻常百姓,并无官职,而锦衣卫的职责……”
  不用说下去,朱棣就明白亦失哈的意思了。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是个懂规矩的人,该管的才管,不该管的绝对不会插手。
  朱棣想了想,道:“纪纲是对的,不能开了这样的先例,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一旦让锦衣卫插手这样普通的案件,那么锦衣卫将取代三法司,权力将会无穷大。
  这时候,朱棣似乎又想到了一件事情,便又道:“张安世几个,可还老实?”
  “倒还老实,每日凑一起,鼓捣东西。”
  朱棣皱眉:“没读书?”
  “没去。”
  朱棣的眉头显然皱的更深了:“为何?”
  亦失哈如实道:“倒是去过了,可国子监祭酒说他们已出师了,不必再去。”
  朱棣怒道:“胡俨此人,这是何意?”
  亦失哈微微笑了笑道:“胡公无欲也。”
  朱棣听了这句话,先是一愣,随即不由得失笑了。
  这倒是没错,胡俨乃是科举状元出身,这在明初,可是了不起的资历。
  可是相比于文渊阁这些进士出身的阁臣,胡俨之所以还是国子监祭酒,就是因为他对功名利禄不太热衷。
  这样的人,你还真拿他没办法,无欲则刚,难不成你还能用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求他上进吗?
  朱棣便道:“这知道了。”
  正说着,有宦官进来禀报道:“陛下,汉王殿下求见。”
  朱棣听罢,颔首:“叫进来。”
  不多久,朱高煦便踩着轻快的步伐,喜滋滋地走了进来,先是行礼道:“父皇……”
  朱棣阖目,看着朱高煦:“怎么了,今日这样高兴?”
  朱高煦便笑着道:“儿臣有一个朋友,此人德才兼备,儿臣觅此良友,喜不自胜。”
  朱棣却道:“是吗?难得你心思还放在这上头,不过知己难求,倒也没错。只是,你的皇兄刚刚遇刺,你还高兴得起来?”
  朱高煦:“……”
  遇刺的事,东宫已经奏报,朱棣已命锦衣卫去查实了。
  朱高煦脑子转得快,干笑道:“儿臣其实也担心皇兄,不过听说皇兄并无大碍,所以也就没放在心上,当初靖难的时候,生死总在一线之间,这算不得什么。”
  朱高煦的话,朱棣居然是认同的。
  朱棣觉得儿子不能懦弱,行刺也不算啥,倒是太子反杀,让人刮目相看。
  朱高煦又道:“陛下,儿臣方才还去见了母后。”
  朱棣听罢,倒是关心起来,道:“见你母后做什么?”
  “当然是问安,不过儿臣向母后提了一个不情之请。”
  朱棣道:“有话就说。”
  朱高煦喜滋滋地道:“儿臣的静怡妹子不是还未嫁吗?现在也到了出嫁的年龄了,儿臣在想,得给他寻个德才兼备的贤夫婿才成。”
  朱棣一下子打起了精神。
  朱高煦口里所说的静怡妹子,其实是他的表妹。
  也就是徐皇后的兄弟魏国公徐辉祖的女儿,是徐皇后的外甥女。
  这徐辉祖在靖难的过程之中,虽然是朱棣的大舅哥,却是坚定地站在建文皇帝一边,反对朱棣靖难。
  直到朱棣杀到了南京城,徐辉祖也不改初衷,认为朱棣不忠不孝。
  面对这么个顽固得跟茅坑里石头一般的大舅哥,朱棣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好令人将他软禁起来。
  可话是这样说,这毕竟是徐皇后的兄长,而且徐家其实除了这个长兄徐辉祖之外,其余之人都在靖难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所以朱棣对徐辉祖的心思是又爱又恨,既希望徐辉祖能够回心转意,又气恼他不念亲情。
  如今徐辉祖被软禁,可是魏国公这一系的子侄,无论是朱棣,还是徐皇后,都是很看重的。
  毕竟这是徐达的嫡系后人,朱棣已软禁了人家父亲了,而对于这些徐辉祖的儿女们,朱棣却多有关照。
  朱棣的亲情范围很狭隘,虽有后宫无数,可真正的家人,也不过是徐皇后和三个儿子以及几个女儿,再多一些,就是徐家人了。
  魏国公府的几个子女,朱棣都很怜悯,毕竟人家父亲获罪,朱棣害怕他们恐惧,所以每一次宫里有什么赏赐,魏国公府反而得到的赏赐最多。
  至于这徐静怡,自然格外受到朱棣和徐皇后的宠溺。
  朱棣慢悠悠地道:“静怡确实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若非他父亲获罪,只怕家里早该操心了,倒是朕……竟没有想到这个,真是糊涂啊。”
  朱高煦抖擞精神,惊喜地道:“是啊,是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皇,儿臣为了静怡妹子的事,急的头发都要白了,我这儿正好有一人……”
  朱棣便上心起来,道:“是何家世?”
  朱高煦不在乎的样子,道:“家世门楣算什么,反正无论是什么家世,谁家能有咱们朱家和魏国公府家的门第高?儿臣以为,静怡妹子贤良淑德,最紧要的是给她寻一个德才兼备之人。”
  朱棣道:“你和你母后说了?”
  “说了。”朱高煦乐呵呵地道:“母后听闻有这么一个人,也大为惊异,说是会让宦官亲去看看,过几日就是良辰吉日,让宦官一看便知良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7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9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