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45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7:36
  朱棣板着脸:“明日朕命人将批阅的奏疏也誊写一份送东宫来,你多看看,好好学。”
  朱高炽一脸诧异,甚至有些慌乱。
  “还愣着做什么?”
  “是,是,儿臣遵旨。”
  朱棣牵着朱瞻基,扬长而去。
  朱高炽依旧跪在原地,瞠目结舌。
  徐皇后亲自纺出两尺纱来。
  朱棣见天色已晚,催促徐皇后快走。
  徐皇后笑吟吟地拉着张氏的手,又说了许多话,道:“可惜宫中不能自在,总不能像东宫一样弄出这么多的纺纱机,过一些时日,本宫还来,一来二回,这新的纺纱机便熟悉了,熟能生巧嘛。”
  张氏不卑不亢地道:“母后学的已是极快的了,若是有闲,我给母后缝制几件衣衫送进宫里去,就怕父皇和母后不喜欢。”
  “怎么会不喜欢呢?”徐皇后大悦道:“你尽管送来,我教陛下天天穿着。”
  朱棣一脸受不了的样子:“走走走,怎这样多话。”
  朱高炽则垂手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徐皇后动身,临别时,忍不住抱一抱朱瞻基,摸一摸他的脸,眼泪婆娑起来,不断嘱咐:“不要饿了自己,再饿不能饿了自个儿,知道吗?你什么时候想皇爷爷和皇祖母了,便和你的母妃说,教她带你入宫……”
  朱瞻基应下。
  朱棣背着手,一路绷着脸,回到宫中的时候,徐皇后露出几分疲惫之色,却是别有深意地看了朱棣一眼道:“陛下,咱们有个好儿媳啊。”
  朱棣点头,露出欣慰之色:“也有一个好圣孙!”
  徐皇后脸上不知有多宽慰,朱棣温和地道:“好啦,你身子还需调养,先去歇了吧。”
  徐皇后似乎明白朱棣还有什么事办,于是动身往寝殿去了。
  这偏殿之中骤然安静下来。
  朱棣只稳稳坐着,脸上的表情开始忽明忽暗起来。
  他一双眸子,渐渐从温和变得如坚冰一般,双眼顾盼之间,隐有宝剑出鞘的锋芒。
  “来人!”
  亦失哈上前,躬身道:“奴婢在。”
  朱棣手指头敲击着御案,打出节拍,他沉吟着,节拍越来越快。
  良久,他缓缓道:“其一:太子妃之弟张安世……敕承恩伯,此子……有一个好姐姐,何况听闻他父亲早亡,是该沾些雨露了。”
  亦失哈恭谨地道:“奴婢记住了。”
  朱棣敲击的节拍越来越急促,甚至带着一种让人不安的感觉:“花不乐这个人……立即拿下,送北镇抚司,不必讯问,告诉纪纲,给朕好好地再阉他几次,来年开春处死!”
  亦失哈听到这里,两腿一紧,突然有一种幻肢一般的疼痛。
  亦失哈道:“奴婢遵旨。”
  朱棣随即又道:“其三:过两日就是万寿节,热闹一些吧,尤其记得召张安世入宫,这个小子……朕从前觉得他可恶至极,可现在思来,再坏,还能有刑部大牢里的那几个臭小子坏吗?”
  顿了顿,又接着道:“他的姐姐太子妃是明事理,知大义的,朕就借万寿宴,帮着太子妃管教敲打一下这个小子吧,该赏要赏,该收拾还是要收拾,别最后和朱勇、丘松这几个家伙一样胆大妄为,坏事做尽!”
  “是。”
  不久之后,殿外突然传出凄然的惨叫,却是那花不乐的声音:“陛下……陛下……奴婢冤枉,冤枉哪……陛下……饶命。”
  朱棣只蜷身坐在御座上,裹着长袖,对此充耳不闻。
  ……
  张家。
  清晨时,杨士奇便如往常一样来到了这里。
  带着上坟的心情,他没有立即开始授课。
  倒不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职责敷衍,而是他很清楚,他的那位学生,十有八九还在呼呼大睡。
  所以他如往常一样,先抵达了书斋,在这里,邓健已经很默契地开始喝着早茶了。
  “杨侍讲早上好。”
  “好。”
  “茶水已给你热好了,请。”
  杨士奇颔首,落座。
  吹拂着滚烫的茶水,开始了每日的闲聊。
  天文地理,朝野内外,这一个读书人,一个宦官,无所不聊。
  这也不是两个人的脾气契合,而是不聊的话,就只能玩泥巴和数蚂蚁了。
  “昨日听闻陛下去了东宫?”
  “是啊,咱见陛下来,大吃一惊。”
  “不知……”
  “别打听这个,这些咱可不敢说,乱嚼舌根子,是要掉脑袋的。”邓健呷了口茶,又道:“咱们说一些能说的。”
  杨士奇点了点头,便道:“上一次,请邓公公打听的事,不知可有音信了吗?”
  “你是说郭得甘?”
  “正是。”杨士奇叹口气:“这郭得甘神龙见首不见尾,我受他恩惠,只求能够登门拜谢,可是……说来惭愧啊,迄今竟还与恩公素未谋面。”
  邓健道:“郭得甘这个人是谁,咱还真是怎么也没打听出来,此人来无影去无踪,真是个高人,这些日子,总听你念他的好,咱心里头也在嘀咕呢,想着若能见一面,也足慰平生了。”
  杨士奇不禁叹息,眼中闪过失望。
  “过几日,咱们公子就要入宫了,咱们现在的心思,还是放在公子的身上吧。”
  “一提及他,我心里甚是担忧啊,前几日不知怎的,他老实安分了一些,可才几天,又故态萌发。若是陛下知道他这样不争气,只怕要动怒。哎……还不知到时入宫祝寿,会遭受什么雷霆之怒呢。一旦陛下震怒,若是再迁怒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
  杨士奇不由得又叹息一声,一脸忧愁。
  他对张安世实在不看好,这……什么玩意……
  他也算是教过无数学生了,无论去哪里,那些学生都是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因为知识是宝贵的,没有人对知识如此怠慢。
  这张安世如此好运气,天家外戚,太子对他又宠溺无比,太子妃更只有他这么一个兄弟。
  就这么一个人,但凡他稍稍上进或者正常一些,这辈子也少不得一生富贵。
  可现在看来……此人的性情,倒是和历朝历代的不少纨绔外戚差不多,迟早要惹来祸端。
  正说着,外头有人唱喏道:“有圣旨!”
  一听到圣旨二字,杨士奇的手颤了颤,滚烫的茶水也泼了出来,洒在了他的手上。


第059章 封赏
  杨士奇扑哧扑哧地忙将茶盏搁下,不由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来,邓公公,这恐怕不是好事。”
  邓健也有些慌,但还是咳嗽一声,压低声道:“杨侍讲慎言,陛下不是曹操。”
  杨士奇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忙整了整衣冠:“去,快去请安世公子。”
  张安世几乎是被人从被褥里拖拽出来的。
  这几日他都没有睡好,想到自家几个好兄弟还在大牢里,他便觉得心里藏着事,一到夜里便辗转难眠。
  说实话,这世上还能像他一样有良知且讲义气的人。
  已经不多了,换做是别人,谁才管别人的事。
  他睡眼惺忪,张三和两个女婢匆匆来给他穿衣。
  “少爷,少爷,有圣旨,有圣旨呢,杨侍讲说了:‘恐怕有祸事。’”
  张安世打了个激灵,顿时整个人都清醒了:“那赶紧啊,请我姐夫来……”
  “先去听圣旨。”
  “对,对。”张安世忙是点头,他心里也有些忐忑。
  整了衣冠,急匆匆地赶到前庭,此时已有一个通政司的宦官在此候着了,手里捧着旨意,高声道:“张安世接旨意。”
  张安世学着上辈子电视剧的模样夸张地行了大礼,道:“张安世接旨。”
  宦官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太子妃张氏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朕久闻贤名,心甚慰之。又闻:其父京卫指挥使张麒虽丧,亦为北平王府旧人,靖难之战之中,颇有功勋。今朕思之,张麒子、张氏弟张安世者,已至弱冠之年,即敕其承恩伯,颁铁券,世袭罔替,以彰其荣,钦哉!”
  张安世听罢,晕乎乎的,那宦官却已上前,笑着道:“恭喜,恭喜,恭喜承恩伯了。”
  张安世咧嘴一笑:“哈哈,我封伯了?”
  宦官道:“正是,恭喜伯爷。陛下还有交代,说过几日便是万寿节,若要谢恩,就在万寿节那一日入宫致谢即可。”
  张安世喜出望外道:“好好好。”
  明朝有专门恩赏外戚的制度,比如皇后的亲戚,往往会敕封侯爵或者伯爵,不过太子妃的亲戚,封官是有可能的,封爵却是极少。
  比如张安世的亡父张麒,他就封了指挥使的官,而张安世因为年纪还小,并没有武职。
  可现在陛下突然封爵,显然别有深意,这分明是告诉百官,张安世就是未来的皇亲国戚啊。
  看来永乐皇帝还是懂事的。
  张安世笑着道:“敢问公公,既然封爵,照理难道不该赐田地吗?”
  宦官一脸尴尬:“这个……”
  张安世道:“我只是随口一问,你不必放在心上,我张家受如此国恩,就算陛下不赐田产,也不打紧的。我……受的住……”
  邓健和杨士奇二人正站在后头,瞠目结舌。
  送走了那宦官,张安世便命张三将赐下来的免死铁券拿出来把玩观看,他口里发出啧啧的声音:“看看,免死的,杨侍讲,你也来看看,这铁券上的金字写着什么,我认得‘制曰’两个字,还有‘宜荣恩典,特封尔为承恩伯,与尔立誓,除谋逆不迶,其余若犯死罪,免尔本身一次以酬尔勋……’”
  张安世高声念诵,生怕没人听见似的。
  邓健在旁笑嘻嘻的,他眉开眼笑,显然也意识到,这分明是太子的地位稳固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7页  当前第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9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