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与此案有牵连的人,皆为予心观死仇。
没几日后,比予心观还要低调许多的惜声寺也对外宣布了一件事。
惜声寺因为最近感知到了江湖戾气太重,将派出十位天下行走,宣扬佛法,慈悲度人。
和予心观派出数百位弟子不同,惜声寺只派出十个人。
可是江湖上的人们还没忘记呢,惜声寺戒律堂里一共就只有十位大和尚可行金刚之怒。
这样的十位大和尚行走江湖,真的是去慈悲度人的?
度人可能是真的度人,慈悲不慈悲的,那就没人能看得到了。
歌陵城。
才刚刚赶到歌陵的大雪山天鉴亭大供奉月姨,在得知消息后脸色都变了。
“派人回去,立刻派人回去。”
月姨嗓音都不知不觉沙哑了起来,说话的时候,好像太阳穴都在一下一下的跳。
“请亭主严查,天水崖的事可否与本门弟子有关,若有,请亭主立刻下令把人清理干净,绝对不能有任何把柄被上阳宫的人抓住。”
她这次是真的慌了。
老真人亲自出歌陵,可以去云州,当然也可以去大雪山。
一个辛言缺已经让天鉴亭颜面扫地,若是这件事真和天鉴亭有关,老真人就绝不只是会让大雪山雪崩一次。
天鉴亭的人再自傲,也知道这江湖是谁的。
她吩咐完之后又立刻摇头:“不必了,我亲自回去。”
她可是才来。
辛言缺去了一趟大雪山,虽然把亭主的脸面给扒的一干二净,可好歹邀请了亭主明年重阳到歌陵观礼。
所以她作为亭主最信任的人,提前赶来歌陵做好准备,也是要提前打探一下歌陵城里各方势力的消息。
现在她坐不住了。
“备车,我现在就走。”
她说完后,手下人都懵了。
“月姨,咱们今日才到……”
“你们是没听清楚我的话?”
月姨脸色一寒:“需要我再说一次?”
手下人吓得心里发颤,谁还敢再多嘴,立刻就跑出去准备。
车马上拉着的东西都没有卸完呢,这就马上要走了。
与此同时,歌陵城外三十里,石桥山庄。
这里是王家的产业,而且不是暗中的产业,就在明面上摆着呢。
江南的人都知道,王家的家主就住在石桥山庄里,过着闲云野鹤一样的日子。
江南的人也都知道,王家虽然很少有人在朝中为官,可是朝中许多为官的人都是王家的人,哪怕他们不姓王。
有的人是原本姓王,但因为要做官所以就不能姓王了,有的人是因为做了官,就巴不得自己能姓王。
所以,江南这边的人才会在私底下喊他一声靠山王。
这大玉朝廷里的文武百官,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得靠山王的支持,才能在朝中稳坐。
按照当年王家对皇族谢家做出的承诺,王家如无必要不让族中子弟入仕。
可王家有的是办法,让王家的人和想成为王家人的人去做官。
一个人要在朝中为官,做什么官,在哪个衙门做官,做到多大的官,吏部可能都说了不算数,但靠山王说了一定算数。
石桥山庄的后院,这位被称为靠山王的王家家主,听手下人把消息汇报完的时候,如他这般的城府心境,也忍不住为微微变色。
“公爷。”
手下人小心翼翼的说道:“不但家里安排在上阳宫外的人都被老真人杀了,其他各家安排在上阳宫外的人都一样,老真人亲自动手,杀了能有数百人。”
数百人啊,想想看,派去盯着上阳宫的哪有庸手?
王洛神问:“杀数百人,老真人用了多久?”
手下人回答:“据说,不到盏茶。”
那两位武岳境巅峰的修行者,其中之一就是王家的人。
“林儿和山儿,这次是真的冒失了。”
王洛神自言自语了一声。
“派人去北边,无论如何都要找他们两个,把他们两个带回来。”
王洛神闭上眼睛。
哪怕是王家,损失了一位武岳境巅峰的修行者,也足够让他心疼。
“他们两个若不听话,就不必和他们商量了,抓回来。”
“是。”
手下人应了一声,转身跑了出去。
“你们俩啊……”
王洛神自语道:“是我太信任你们了,觉得你们能独当一面,可你们也太自负了些,王家这么多年来都没去招惹过上阳宫,你们真的以为是王家历代都不如你们?”
啪的一声,鱼竿在他手里断了。
“蠢!”
第657章 何为大礼教【一】
人家不搭理你吧,你觉得人家是怕你,人家打算打理你吧,你又怂了。
这世上如此心态的人若如牛毛,且和地位身份无关。
老真人用了一盏茶的时间,把一直都藏身在奉玉观外边的眼睛都给摘了。
数百名实力不弱的修行者,死就死了,还死的连一点浪花都没有。
没有浪花指的是无人敢管,千万别说什么难道掌教真人就可随意杀人吗这种话,显得蠢。
这是国法森严的大玉,但杀人者是上阳宫的掌教真人,过程和结果,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说什么公平不公平根本没有意义,不公平的前提条件之一本身就是世有强弱。
对强者来说的公平,是对弱者的不公,但对弱者来说的公平,往往也是对强者来说的不公。
到了老真人这个高度就是另一个例外,因为他已可自由决定什么是公平。
老真人没有急着离开歌陵,是因为他还要等聂无羁来,等辛言缺回。
奉玉观,莲台。
老真人站在那看着这座晶莹剔透的雕塑旁边,背着手,像是在思考什么。
四位大礼教神官都站在他不远处,其中三位是来向他请示和辞行,尚清讫则是要和老真人一起留在这等着聂无羁和辛言缺。
除了尚清讫之外,另外三位大礼教神其实都不是掌教真人的亲传弟子。
一位叫陆骏集,按辈分来说是老真人的师侄,一个叫向问臻,也是老真人都是师侄。
最后这位大礼教神官年纪已经不小了,从远处看会觉得他最起码也要有七八十岁,其实不止。
他有一头银白色长发,但脸上却不见什么皱纹,鹤发童颜大概便是如此。
他叫陆暖,按辈分来说,他是老真人的师弟,但他也不是老真人的亲师弟。
陆暖并非是上一代老真人的弟子,甚至他就没有一个正经的师父。
他是带艺投师,从这一点上来说,和尚清讫有几分相似之处。
但尚清讫最起码还得老真人亲传,不管怎么说,就可称之为入门弟子。
陆暖还有一个身份,他是另一位大礼教神官陆骏集的二叔。
“我听闻。”
老真人语气平缓的说道:“北疆那边历来都是江湖纷争之地,你们谁能告诉我,为何那边的江湖会一直不太平?”
他虽然说的是你们谁能告诉我,可视线却转到了陆暖身上。
“回师兄。”
陆暖回答道:“好多年前我浪迹江湖的时候就听过一句话……江湖乱不乱,朝廷说了算。”
他看向老真人:“在朝廷都说了不算的地方,江湖又怎么可能不乱。”
“北疆那边历来都是朝廷不怎么能说了算的地方,拓跋烈做大将军的时候是,现在林叶做大将军了也是。”
老真人道:“那你觉得,这乱是拓跋烈和林叶的缘故?”
“不是。”
陆暖回答道:“回掌教,我的意思是,那边乱是陛下的缘故。”
老真人没有回应这句话,老真人是真牛,又不是真虎。
“陛下希望那边乱起来,所以朝廷才会在北疆说了不算。”
老真人听到这,回应了一句:“所以呢?”
陆暖道:“所以不只是我们猜到了陛下希望北疆乱一些,他们也趁着这一段时间,把北疆搞的乌烟瘴气。”
“十几年来,北疆的江湖就一刻都没安生过,从朝心宗开始算起,到现在的上阳北宗,都一样。”
陆暖看向掌教真人:“如果上阳宫非但是我们四个出去,掌教也要出去,那北边却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上阳宫会被人看扁。”
老真人:“所以你刚才一直都在说,你想去北疆。”
陆暖:“现在我也要说,我想去北疆,更想去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