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_分节阅读_第470节
小说作者:牛奶糖糖糖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4:15
  学到了“姜太公钓鱼,让鱼饵再飞上一会儿”的一招……
  ……
  ……
  朝阳灿烂,去舟已经停在码头。
  吕蒙准备了两个被火漆封口的竹筒,里面是他写给东吴国主孙权的秘笺。
  只不过,左边那封是按照鲁大都督的意思,为陆逊说情……保全这个东吴小一辈的人才,也保全吴郡陆家。
  右边的那封,则是将他查到的“真相”娓娓讲述,其中自少不得陆逊借刀杀人、铲除异己,最终被交州将计就计,致使陆家军大败!
  甚至就连那所谓“八百步”外弩矢的‘谎言’,就连孙茹北上,不知道去投江陵,还是去投襄樊也娓娓讲述。
  诸葛瑾登上了乌篷船,吕蒙迟疑再三还是无视左边的那一封,将右边的这封犀利的、足以让陆逊赴死的“竹筒”递给了诸葛瑾。
  “劳烦子瑜将这书信亲手交给吴侯……诚如鲁大都督所言……东吴是该保留住几个年轻、卓绝的后辈了。”吕蒙双手呈上。
  诸葛瑾恭敬的接过,感慨道:“我替鲁大都督谢吕将军的宽宏……”
  因为左边那封竹简是诸葛瑾看着吕蒙写的,言辞真切,足以让陆逊与陆家免于此难。
  再加上吕蒙的这一番话……
  故而,诸葛瑾下意识的以为手中握着的依旧是这一封。
  吕蒙张口道:“步骘将军是监军,死于非命,那监军只剩下吕某一个,吕蒙自会将最公正、最真实的境况报于吴侯,先不说是非对错,至少吕某呈上的是真相!”
  闻言,诸葛瑾感慨道:“若东吴人人都如子明一般豁达、公允,那又岂会多出许多无妄的猜忌,岂会任凭那数以万计的鲜血染红长江!”
  “子瑜过誉了——”吕蒙是受之有愧,可他尤自摆出一副泰然的模样。
  旋即,两人在江边庄重地躬身互拜,而后诸葛瑾怀揣着那封早已封口的竹筒,踏上了归船。
  此行荆州出使月余,总算是该回去了。
  目送着诸葛瑾的船舶消失在水天一线。
  吕蒙感慨道:“先有太史慈,再有周公瑾,现在又是陆伯言,将来会是谁呢——”
  这话意味深长。
  就在这时,一旁的树丛中响起了“沙沙”声,一时间人影攒动,刘熙从树林中走了出来。
  他缓缓走到吕蒙的身旁,也望着那天水一线,却是沉默不语。
  吕蒙当先小声感慨:“吴侯看到信笺后,那陆伯言必死无疑……陆家也必定惨遭血洗,陆家军断粮之下,不堪一击,你们交州为刀俎,陆家军威鱼肉,任凭你们屠戮,现在你们满意了?”
  “吕将军言重了。”刘熙浅笑道:“两位公子,我等一定会好生照顾……吕大将军放心!”
  “希望尔等言而有信,事成之后,能将我两个儿子送回我身边!”
  “这次一定!”
  说过话,刘熙转身就打算走。
  “刘先生留步。”吕蒙连忙喊停。
  “怎么?”刘熙脚步一顿。
  吕蒙深深的吐出口气,他问刘熙,“我随便问一句,刘先生若是不想回答就不用回答,吕某闻交州七郡督士燮先生是读《春秋》的,可《春秋》中素有大义,当不曾教授过如此‘背刺’的行径吧?如此背刺,交州是从哪学来的?师从何人?”
  吕蒙问的一本正经,一双眼睛亦是望眼欲穿。
  “哈哈哈哈哈……”刘熙突然大笑,“人言吕将军‘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却如何不知晓《春秋左氏传》中,哀公二十七年,‘智伯’水攻晋阳,却被韩魏背刺的故事?又如何不知晓,哀公十三年,勾践趁着吴王夫差率主力北上黄池会盟的时机,进攻吴国,背刺的故事?”
  言及此处,刘熙笑道,“老子有言:‘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庄子又说‘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
  “背刺是一门学问,也是术啊!若要成,当以道驭术!吕将军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咯!”
  这……
  听到刘熙这么一番话,吕蒙仿佛瞬间开悟了一般。
  他心头不住的喃喃:
  ——『背刺!背刺!以道驭术,术必成!术必成?』
  他像是突然就有了全新的顿悟。
  这更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
  ……
  ……
  建业,宫殿之中。
  紫髯碧眼,威仪棣棣的孙权,他正手握着一封吕蒙传来的书信。
  书信中的内容“触目惊心”,可哪怕如此,孙权依旧保持着泰然镇定的姿态。
  他从小生长在这么一个派系纵横的地方,他每天接触的都是鬼蜮伎俩,都是人心叵测。
  他继位之初就用制衡心术,将所有派系握于鼓掌之中。
  他这些年,更是用手中的权利,压制着任何能威胁到他“制衡心术”的人。
  虽小了二十岁,可他的藏心术与攻心术是能够匹敌曹操与刘备的存在。
  此刻……
  孙权不漏声色的看完了这封吕蒙对“陆逊”的声讨,他淡淡的问诸葛瑾,“如此一封信笺,便是子明的意思么?”
  “是。”诸葛瑾哪里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尤被蒙在鼓里,他拱手道,“这是吕将军的意思,却也是鲁大都督的意思……”
  孙权碧绿色的眼眸中闪过一抹比刀锋更锋锐的眼芒,可只是刹那之间,孙权摆手道:“你先下去吧,让孤想一想!”
  诸葛瑾再度拱手,“吕将军带回的是真相,鲁大都督的意思,亦是尊重真相,敬畏真相,不放走一个坏人,却也不冤枉一个好人哪!”
  最后留下这一番话,诸葛瑾徐徐退出了此间宫殿。
  他心里还觉得,总算不负鲁大都督所托,事儿是办成了!
  那悬着的大石头也落下了一多半儿。
  可……
  他哪里知道,他的话,孙权只记下了一句——“不放走一个坏人”。
  就这么一句!
  待得诸葛瑾的步子彻底消失,孙权的眼眸开始变得阴郁,他朝帷幕之后招了招手。
  “顾老,孤要诛了那陆逊陆伯言!”
  “孤还要让整个陆家如同九年前那太史慈的扬州势力一般彻底消失、灰飞烟灭,那一次是你教的孤!”
  “这次,还得是你!告诉孤,孤要怎么做?”
  ……
  ……


第265章 世间安得两全法?能负如来不负卿
  ——“报,曹操命张辽为前锋,率十万大军兵发合肥城!”
  就在孙权与顾雍谈及“铲除陆逊”这个话题时,曹操大军南下的急报如期而至。
  而这也打乱了顾雍,乃至于孙权原本的计划。
  “主公……”顾雍拱手:“依臣之见,如今北线战事吃紧,内部不能乱,陆逊萌生不臣之心,当除,可吴郡陆家毕竟是东吴大族,与那太史慈、周公瑾截然不同。”
  “故而臣以为,有些人可以杀,可有些人却不能杀,否则必定引发巨大的内乱,如今的局势下,内部还是当以稳定为主,最好还是借刀杀人!”
  听到借刀杀人,孙权可提起精神了,他那碧绿色的眼瞳阴郁至极,“借谁的刀?杀的又是谁?”
  顾雍轻声道:“自是借交州的刀,杀的是陆逊与交州三万的陆家军,主公要造出一副假象,一副主公信任陆逊,为其添兵、增粮,让其戴罪立功,当然……这是表面上的,暗中主公只需吩咐吕蒙断了陆家军的粮草与退路,如此……陆逊与陆家军就沦为困兽……”
  说到这儿,顾雍顿了一下,继续道:“再之后,等到陆家军粮草绝尽,四面无援之际……只需要吕蒙将军添一把火,引得交州兵对陆家军大肆杀戮,如此一来……让主公忌惮的陆逊与陆家军必被悉数屠戮,而吴郡中那与陆家牵连的十万家眷,亦对交州同仇敌忾,他们依旧能为主公所用啊!”
  “如此,悄无声息的就解决了陆逊与陆家军这个心腹大患,却保留了他们的家眷,陆逊也将如周公瑾,如那太史慈一般,他的名字一夕间消失在这江东,不会留下半点痕迹。”
  这个……
  顾雍的话让孙权陷入了沉思。
  这让他回想起了,九年前对太史慈“血洗”的一幕幕,也是一手血腥镇压,一手居中安抚,九年了……真相依旧被埋藏着,大家谈论起太史慈,也多是以“病逝”而亡。
  心念于此,孙权感慨道:“九年了……顾老的谋算不减当年哪!”。
  俨然,说出这番话,这表明他已经认同了顾雍的方法,只是……
  “唯独此计有一个弊端。”孙权捋须沉吟。
  “什么?”
  “万一交州兵出城后打不过陆逊呢?”
  这……顾雍微微蹙眉,在他看来,理论上……是应该能打过的。
  毕竟粮尽援绝……
  可,考虑到是陆逊,是在郁林一战前未尝一败的陆逊,那……
  “主公所虑即是……”
  “孤以为,还是要给陆逊送去粮食的。”孙权轻声道:“只不过,这粮食里得掺杂一些别的东西了……若是那士燮屠不了陆家军,那么,只能孤替他屠了!”
  一句话一气呵成,孙权的语气变得阴沉至极……
  整句话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悯,就宛若杀的只是一个不相干的人,不相干的家族。
  这位三十三岁的东吴国主,他从来都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他的世界里,要么是友,要么是敌,不会存在所谓的——中间地带!
  “主公明鉴——”
  顾雍拱手。
  孙权长袖一挥,“传孤诏令,交州真相大白,陆逊有过无罪,命吕蒙即刻补给陆家军军粮!着令陆逊再征交州!戴过立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28页  当前第4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0/142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