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至少在这六年时间里,会给你最基本的才能发挥平台……并且按照时间逐渐晋升,熬资历也能升好几级。
当然平台给了你,但是你能不能做出成绩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官场太复杂,通过制度保障你六年的平台机会,这已经是极限了,再多就会破坏官场生态了。
而罗志学搞的这些东西,还是为了最基本的公平,给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条出路……尽管这条出路很难,依旧需要和那些中上家庭的孩子去惨烈竞争,但是至少还有机会!
只是……很多地方上的权贵就对这些很不爽了,因为他们的子弟不能和以往一样随随便便就能够院试进入官场,然后利用父辈的人脉关系迅速晋升……
因为科举的第一条路就被堵死了:院试无法入仕。
不过真正的权贵子弟对此是不担心的……比如说贵族……人家贵族的继承人不用考科举,只要学历到了直接免考入仕或入读两大军校。
都不用读大学……高中毕业就行,贵族继承人可以在高中毕业后,直接入仕当文官,授正九品,如果是大专毕业授从八品,本科毕业授正八品!
同时高中毕业后,还能免试进入两大军校就读从军!
当然,这种待遇只限于贵族的继承人……其他非爵位继承人权贵子弟不算!
但即便如此,人家权贵也不差钱不差人脉,一路读私立都能混一个大学文凭,然后去随便找个偏僻省份参加乡试,考中了就发挥人脉调回繁华之地……一样爽得很。
重点……低级官员刚入仕就跨省调动,这可不是一般地方上的权贵家庭能够搞得定的……这涉及到了非常复杂的问题。
此外对于权贵家庭而言,其实入仕也不是唯一的选择,经商也是挺好的……反正前头还有一个正儿八经的继承人从政或从军,家族权势能维持下去,其他子弟经商也好,玩艺术也好,其实影响都不大!
所以对于帝国真正的上层而言,科举上的众多限制其实没啥用……而低于真正的底层而言,这些限制则是好处多多。
因为底层人本来就没有什么的人脉关系,靠的就是自己的寒窗苦读……这种限制多的乡试科举制度,他们是受益最大的。
大楚帝国的教育也好,科举也好……其实从来都不是用来限制真正的顶级权贵,富豪的……因为他们其实没多少人,占不了多少教育和科举资源……影响其实很有限。
而是用来限制那些不上不下的地方权贵,高收入群体……如果对这些人放任不管,他们能够把帝国的所有教育以及科举资源全部一口吞下。
帝国是通过限制这些所谓的上层群体,给平民子弟留一条向上爬的通道。
虽然这听上去挺残酷的,但这就是事实……
为了这些基本的公平,罗志学这些年来可是费了不少心思,搞了不少类似的事情。
而这种事,其实也就只有罗志学这样的穿越者皇帝才会去干了……但凡是换一个土著皇帝,甭管他再怎么厉害,见识多么的高大长远,但是都不可能和罗志学这样去搞什么公平……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其实是动摇自身的统治基础,背叛了自己所处的群体。
但是罗志学是个穿越者,他做的很多事其实都不是出于所谓的利益考虑……而是出于一种游戏心态……有点类似于国家人格化!
听起来挺玄乎的……
简单形容类比的话,其实他就类似于在玩一个大型战略游戏,但是……他扮演的不是皇帝,而是国家!
如今罗志学已经统一华夏,征服全球后……最近十来年甚至可以说已经有些无求无欲了……什么开疆扩土之类的已经没什么好追求的了。
同时作为人类历史上,可能权势最大,威望最高的皇帝,他也不需要考虑什么利益问题!
所以他考虑事情的出发点,做事情考虑的得失……和其他统治者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就会去做一些其他统治者不会干的事。
而这些动机,最终都可以归为一句话:国家人格化!
你把国家当成罗志学,把罗志学当成这个国家……那么就很好理解罗志学的一系列行为了。
当然……现实里,国家只是一个群体概念产物,它不可能人格化……
所以就会导致出现大楚帝国目前的这种状况:罗志学经常干一些外人看起来很傻,甚至和他这个皇帝身份格格不入的事……
你一个统治者,三天两头把自己代入到底层平民身上,然后共情底层老百姓……这不就是傻叉嘛!
而华夏数千年历史……不,还得算上全球人类历史,这样的统治者就一个:罗志学!
也不是因为他多么高尚……因为他是穿越者,他的一切行为某种意义上,只是在玩游戏而已……
作为一个战略游戏玩家,他可以为了某个游戏目标搞诸多惠民政策,也可以灭绝各国土著。
甚至……如果罗志学能让地球爆炸,罗志学某一天里,比如生命的最后阶段里,绝对会毫不犹豫引爆,只为了看一眼地球爆炸的样子……
只是地球太大,他爆不了!
就有点可惜……
这才是罗志学的心态……他其实从来没有真正的代入或共情过底层的帝国子民……他只是在玩游戏而已。
仅此而已!
P社战犯请举手……
第1055章 一家企业一座城
罗志学在伯塔城这北美中北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待了差不多半个月,随后才启程离开。
在这个半个月里,罗志学视察了当地的城市基础设施,考察了当地的造船,钢铁,纺织等多个行业的工厂,后续几天又前往伯塔城外围的几个农业重镇进行了考察。
经过在伯塔城里的考察,罗志学是再一次深深的感受到了美洲地区的富饶。
伯塔城的周边地区,有着丰富且品质非常高的煤炭以及铁矿资源,在这里建立钢铁厂几乎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的钢铁行业发展潜力而言,甚至比东亚地区的东北都更好一些。
铁矿以及煤矿的品质更高,也更容易开采和运输。
而且伯塔城虽然也处于北美的中北部地区,冬天也挺冷的,但相对来说也还能接受,最低平均气温大概在零下十一二度左右,平均最高大约两三度。
不过依旧能够克服,不影响日常生产。
同时这城市又处于五大湖西南部,可以方便的利用五大湖进行物资运输,并获得五大湖周边地区的农畜以及矿产资源。
其次,这地方的农业优势也非常大,土地平整肥沃,同时水网众,又有着五大湖以及铁路,农业产品的外运非常方便。
而这些,都给伯塔城带来了丰富的农业以及农业资源,让这个城市快速崛起。
而伯塔城这样的地方,在北美地区可不是个例,实际上类似这样的地方其实还有很多。
北美地区里的煤矿以及铁矿资源非常多,同时其他一些矿产也多……农业资源更不用说了,一个北美三省地区的农业资源,比得上整个东亚地区。
此外美洲地区还拥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那就是石油!
目前大楚帝国里的石油工业已经逐步发展起来了,从石油提炼出来的煤油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甚至被销售到了各土著国家里。
同时石油里提炼出来其他各种化工产品,如润滑油也成为了工业领域里的重要材料。
更不要说最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汽油发动机产业,也带动了汽油的提炼以及销售。
石化工业,已经成为了大楚帝国工业体系里一个快速上涨的重要产业,带来了庞大的经济收益以及众多的就业岗位……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尤其是煤油灯以及汽油。
煤油灯这东西,照亮了楚国的夜空。
而汽油……则是开启了新的农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革命。
而美洲,就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楚国的几家大型的石油公司,都已经陆续在北美三省地区勘测开采石油,尤其是在墨西哥省的墨西哥湾地区里,更是找到了储量庞大的油田。
每一天里,港口里都会有原油运输船停泊在码头,装上原油然后运往东亚地区的各大炼油厂,提炼出来煤油,汽油,润滑油,石蜡等各种化工产品供应市场。
而这样的好地方,现在以及未来都是属于大楚帝国的,属于华夏民族的。
拿下美洲这等宝地,足以支撑华夏民族的百年巅峰。
——
离开伯塔城后,罗志学的视察专列继续往西走,又经过了诸多的铁路沿线城镇……虽然沿途上已经没有了大规模的城市,但是千把人,几千人的小城市却是非常多。
这些城市的周边农业开发都挺不错的,也有一些城市会利用当地的资源创办了一些钢铁,机械,纺织,造船,化工等工厂。
同时这些小城市,其中一部分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种小城镇里往往有一家规模不错的工厂。
很多几千人口的城镇,其中有好几百人都在同一家工厂里上班……这几乎囊括了当地的大部分青壮。
形成了当地一家企业一座城的格局。
这是北美当地地广人稀地带来的工业发展特征之一。
此外很多城市看似规模小,但是经济产值却不低……人均产值也相当高。
尤其是人均农业产值的数据非常可观……毕竟美洲地广人稀,农户家庭能够获得大量的土地进行耕种。
同时也广泛采用马耕乃至机械化种植,这导致了当地的人均农业产值非常高。
这也导致了美洲当地的农民家庭……其整体生活水平不低,至少比东亚地区的纯农民家庭要强不少。
当然,这只是说生活水平……没说收入。
如果只是单纯统计金钱收入的话,那么美洲也好,其他海外领地也好,农民家庭的现金收入还是比较有限的……主要是海外领地一般都是农业产区,但是普遍又存在粮食外运困难的缘故。
这就导致了海外领地广泛存在着:粮食或棉花等农作物丰收了,但是也卖不出一个好价钱。
所以……海外领地的农民家庭,吃喝肯定是不愁的,别说粮食了,就算是肉食也不缺……
粮食太多,吃都吃不完!
但是因为粮食或其他农作物出售价格比较低,能够到手的钱比较少,如此在购置其他布匹或其他生活用品的时候比较拮据。
这些情况,和本土那边其实刚好是反过来的!
在本土那边……由于工业极其发达,工业体系完善,各种各种工业产品,工业消费品,比如布匹之类的价格非常廉价。
但是粮食价格相对比较高,农民们吃的可能相对节省一些,肉更是得省着吃,但是出售剩余粮食后到手的现金会多一些,能够用于购买各类工业消费品。
所以当代的帝国里,海外地区的民众吃得要比本土好一些,部分地区里哪怕是普通农民都能天天饱餐甚至大鱼大肉……只是手里没几个钱,消费不起工业消费品……他们生产的粮食因为产量高,运输难,卖不上价!
本土民众则是手里钱多一些,能消费一些工业消费品,但是在吃这一方面则是要节省一些,因为粮食价格相对高一些,普通人是别指望天天能大鱼大肉了。这种本土和海外领地之间的差异,也促成了帝国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运转。
海外领地的农畜渔以及矿产品输入东亚地区,东亚地区的工业产品则是输入海外领地,进而形成一种互补。
如果没有这种互补的话,东亚和海外领地地区的经济循环就会比较难搞了。
当然……这种经济循环依旧属于帝国内部的经济循环,是一种良性的互补经济循环,这和帝国和土著国家之间,带有掠夺性质的贸易行为是有巨大的差异的。
罗志学的视察专列一路往西,而随着持续往西走,过了富饶的北美中部地区,开始进入北美地区的西部荒原地带后,当地的人口数量就比较少了。
北美地区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是富饶地方,相当多一部分其实也比较荒凉,尤其是西部地区,在这里存在着大片的山脉乃至高原,部分地方甚至还有沙漠,很多地方都不太适合农业开发。
不过随着专列一路往前,最终进入北美省金山府地区后,罗志学又看到了属于北美地区独有的那种繁华。
金山府地区是有着一片比较狭长的平原地带的,这片小平原土地肥沃,水网密集,而且还有一片地方有着大量的金矿。
当初金山城,就是依托这片小平原发展起来的,而金山城又奠定了大楚帝国在北美地区的扩张基础。
而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开发,金山府地区已经开发的非常成熟了,从火车上往外看,到处都是平整的农田,农田之间还有休整过的各种水利设施以及河流。
诸多河流上,往往还会有小型的内河船只航行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