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954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不管如何,罗志学永远都是那个赢家!
  这就是身为统治者的特殊优势。
  当你知道了罗志学搞吏治大整顿的深层次目的只是为了杀一批贪官,对其他官员形成威慑,同时让民众乐呵乐呵,释放内部压力后。
  那么你对大楚帝国的一系列吏治行动就能够非常好的了解了。
  对督察院派出去的巡察御史的一系列看似很奇怪的举动也就能够理解了。
  承顺四十五年十月,大督察院派出的南洋巡察御史组乘坐轮船抵达马六甲省府新加坡。
  巡察御史的到来,让当地的官员们一个个如临大敌……没办法,混官场的,谁还没几个对手啊……万一对手拿出证据举报上去,那可就分分钟完蛋了,这能不怕嘛!
  所以,虽然来的巡察御史组,带头的组长也不过是个从三品的佥都御史,但是马六甲省这边却是连巡抚大人都亲自到码头迎接,给足了巡察御史组面子。
  这不给不行啊……别看带队的只是个从三品的佥都御史,但是这些巡察御史组的组长可都挂着一个很特殊的名头,那就是:奉旨巡察某某省吏治事。
  用直白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这是钦差……
  他们有权限对巡察省份里的正三品以下的所有文官进行调查,指示巡警执法机构进行逮捕,然后提起公诉。
  换而言之,除了巡抚和布政使不能处理,其他所有官员他们都能直接处理,而这也不意味着巡抚和布政使就能高枕无忧……因为贪腐这种事情,往往抓一个就能带出一大串,这巡抚和布政使手底下也会有心腹嫡系啊,这心腹嫡系如果被逮了,他这个巡抚或布政使差不多也就当到头了。
  其实大楚帝国里的御史们,哪怕不是钦差,普通御史的权限也非常大,尤其是针对官员上。
  地方上,哪怕是一个普通御史,他都有独立的权限对该辖区内的所有文官,甚至是高出他好几个品级的官员进行调查。
  而地方上的官员往往无法抵抗……这是因为大楚帝国里的督察院体系,是和地方行政体系完全分开的,其人事,经费等全都是独立于地方行政结构。
  换句话说,御史们不归地方官员们管理……只接受上级督察院的管理。
  和司法单位里的巡警,接受地方和单位上级双重管理是不一样的。
  大楚帝国的地方行政机构里,是有多套相互独立,互不统属的机构,分别是巡抚衙门,知府衙门,知县衙门这些地方行政机构。
  但是除了这套传统意义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外,还有三套独立,互不统属的机构。
  那就是税务机构、督查机构以及审判机构。
  税收的事,全部归属税务机构管理,地方行政机构是没有任何插手的余地的……包括税务执法权。
  而监狱,司法管理,公诉,监察百官则是督察院的业务范围。
  审判机构更单纯,只是对案件进行审判,并对模糊不清的法律作出解释。地方行政和这三套机构,是相互独立的,谁也管不了谁。
  这也造就了税务和督查、审判三大机构的高度独立性,甚至可以说,哪怕是地方上的巡抚,也没有权限对一个刚入职的从九品督察院科员发布任何命令……督察院人事就不归地方行政机构管。
  同时理论上一个刚通过考核的最低等的御史,即从七品御史,也能独立的对辖区内的任何一个官员进行调查。
  顺带一提,也别以为从七品的御史很渣……
  你要知道,督察院里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查案,批准执法机构申请的逮捕令,对公诉案件提起公诉……得正式御史才行。
  而地方督察院里,其实大部分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包括大量八九品的科员或其他高级行政人员。
  御史在督察院体系内,其实也是属于很特殊的存在。
  比如一个法律系,并考取了律师资格证的学子,报考了督察院的职务,顺利入职后只是从九品的普通科员,一般分配某个御史下属当然低级助手,这和普通科员其实差不多。
  然后看你自己的能力或运气,人脉背景……一路顺利升到从七品后,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前去参加大督察院举办的御史资格考核,御史资格考核是全国范围统一考试,每年一次,考核内容相当之苛刻。
  通过御史考核之后,才会被授予正式的‘御史’头衔,你才能够具备独立查案、批准司法机关提交的逮捕申请,对公诉案件提起公诉等一系列御史的特殊权限。
  而这种御史,其实也才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御史,并不是督察院里的任何一个官员都是御史。
  如果没能通过考核,那么就只能干其他行政工作了……督察院里也不全是御史,还有很多中等级别的行政官员,搞搞后勤什么的。
  但是御史,毫无疑问才是督察院体系里的核心,几乎所有督察院体系里的高级官员,清一色都是御史出身。
  督察院体系里的普通官员,如果无法通过御史资格考试,那么升迁就会非常的困难……哪怕是专门走后勤,行政的路子,但是四品基本就到头了,虽然没有任何明令限制非御史出身的督察院官员不得跨过四品这个门槛,但实际上帝国四十几年来,没有任何一个非御史出身的督察院官员跨过这个门槛。
  实际上,绝大部分非御史出身的督察院官员,距离四品这个门槛都很远,几乎都在五六品以下混着。
  这一系列苛刻的条件,其实都是为了赋予御史的高度独立,自由的查案权限……而这种权限可不能掌握在庸人手里,不然的话很容易惹出麻烦。
  所以,督察院体系就特地搞了个内部的御史资格考试,你得通过御史资格考试,才能成为一个具备各种庞大权限的御史。
  而不是说可以依靠熬资历,走人脉关系,背景混到一定年龄,一定级别后就自然而言具备了这种权限……这样很容易出现麻烦。
  毕竟御史非常特殊,它本身就需要具备强大的法律水平……属于专业性非常高的一个职业,而大楚帝国里的御史们,一般致仕后往往都会转行当律师,收入很高的……
  普通督察院里的官员们,还真干不了这个!
  基于御史的独特庞大权限,再加上钦差的名头,也就让南洋巡察御史组的人抵达了新加坡后,当地的官员们,哪怕是高级官员一个个都心惊胆颤。
  因为,来的这一批人,是真的有权力把他们给搞下来的。
  巡查御史组抵达了新加坡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搞什么查案之类的……而是大张旗鼓的在饭店下榻后,通过报纸公布了举报联络方式……
  根据督察院的多年经验,这种大规模巡察的行动靠自己查……那是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毕竟他们都是从京畿下来的,虽然手握对地方官员的生杀大权,但问题是对地方情况也不熟悉啊,想要在地方查案哪有这么容易啊。
  而根据多年的摸索和经验,最终也得出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利用当地官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让各种举报材料,证据自己送上门来了,再根据这些举报材料进行调查。
  想要从外部攻破一座堡垒很难,但是如果堡垒自己内部爆炸,那么打起来可就容易多了。
  而情况也的确这么发展的,巡察御史们把举报联系方式公布出去后,不用几天就收到了大量的匿名举报信。
  其中不少都是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群寄来的,但是也有极少量虽然匿名,但是一看材料就知道,出手之人好歹也是个中级官员。
  至于高级官员,这个时间节点往往都是按兵不动,看一看风向。
  这既然有了举报的各种材料证据,巡察御史们也就开始了工作……他们的工作简单而高效,根本不和你玩什么详细查案之类的。
  他们简单粗暴的根据举报信,然后把被举报对象一律带走谈话,然后由专业审讯人员进行所谓的‘谈话’。
  那些审讯高手一个个都是心理学高手,哪怕谈话对象什么都不说,但是依旧可以通过蛛丝马迹获得一些信息,然后再制定针对性的情况进行突破。
  比如被举报的马六甲省工商厅的一个厅长,被举报说买官卖官……按照正常途径的话,估计都得慢慢暗中调查,然后寻找证据,最后才会进行逮捕。
  但是巡察御史可不会这么干,他们直接去到工商厅,当着无数人的面把这个从三品的厅长带走进行所谓的谈话。
  然后又约谈了几个他的下属,甚至亲戚……各种威胁利诱,比如说给予举报有功的奖励,免除个人处罚。比如说夸大恐吓,说对抗普通御史可能扛过去也就扛过去了,但是对抗钦差……那简直是自寻死路,惹毛了我,回头我就给你表演一个抄家灭族……
  而事实证明,虽然有人能够扛得住头顶钦差名头的巡察御史的威胁利诱,但是总会有人抵抗不住……
  一旦有人抵抗不住,那么口子也就被打开了。
  如同蚁穴溃提一样,一个小口子出现了,紧接着就会有无数个口子被打开,不用多久,整个贪官犯罪团伙的外层防御就会彻底被粉碎……然后这些贪官污吏们就会相互举报,争取立功表现……
  所以,对头顶钦差名头,权力巨大的巡察御史而言,真心要抓贪官其实没啥困难……只要他们愿意,随便逮住一个官员然后按照上述程序来一套,基本都能顺藤摸瓜揪出一大堆的贪官。
  只是这种事也不能随便干……得要注意影响,同时也要配合上头的布局。
  要不然你随随便便就把一个巡抚衙门里的高级官员一网打尽了,这当地的行政工作还怎么展开?老百姓怎么看?
  巡抚衙门里的高级官员,你杀一个,老百姓会很高兴……觉得帝国高层正在下大力气整顿吏治,虽然有贪官污吏,但是帝国整体还是好的,生活还是有奔头的!
  但是你一股脑都杀完了……人家老百姓一看,妈呀,怪不得老子这么穷,原来都是天底下的官员都他妈是贪官……
  这帝国,不要也罢!
  所以,御史真要这么搞,不用竞争对手折腾你,上头的大佬直接就一巴掌把你给扇到太平洋海沟里去了。
  因为大佬不搞你,陛下就得把大佬埋进太平洋海沟里……
  你把贪官都杀光了,这帝国还要不要了……


第991章 电气化
  当帝国上下开始轰轰烈烈搞吏治大整顿的时候,罗志学却是已经没把注意力放在这上头了。
  毕竟吏治大整顿是属于间隔几年就来一次,该怎么做甚至都形成了一定的潜规则,对于罗志学而言,只需要在参务大臣以及协办大臣这两个层次的高级官员当中,做好相应的人事部署,那么接下来实际上就没罗志学什么事了,只需要坐等结果就可以。
  毕竟罗志学是皇帝,这一天天要关注的大事多了去,吏治大整顿虽然很重要,但也只是诸多大事中的其中一项而已。
  承顺四十五年,罗志学离开皇宫前往大楚帝国的科研圣地,诸多先进理论、技术的发源地皇家理工学院视察。
  而每一次罗志学前往皇家理工学院进行视察,实际上都有明确的目的……虽然皇家理工学院就在金陵城里,距离很近,但是罗志学也不可能没啥事就跑过去视察啊。
  基本都是皇家理工学院那边弄出来了什么大成果之后,罗志学才会跑过去看。
  这一次也不例外!
  之前皇家理工学院那边报告说,他们的发电机以及相搭配的电动机项目获得了巨大的进展。
  电磁领域的研究,实际上大楚帝国很早就开始了,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弄出来了手摇式的直流发电机以及相应的直流电动机,也还有相应的原始电池,甚至连灯泡这玩意其实都已经有了。
  这一系列电磁成果,早期主要应用于科研实验上,而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则是使用在有线电报上。
  如今大楚帝国里使用的电报,其电源供应就是采取这种直流发电机供电。
  只不过这些发电机等相应的电磁设备,依旧处于非常原始,成本高,使用不方便等诸多缺陷,比如照明用的灯泡,海军其实也采购了,尝试用灯泡来制作探照灯,用于夜间海上航行,搜索,较射等。
  但是成本却是极为高昂……主要是技术不到家,之前的灯泡使用寿命都很短暂,只有两三百个小时而已。
  因此整体而言,大楚帝国的电磁发展,虽然理论上已经算可以了,但从理论转化为产品这一块上,还是有所欠缺。
  至于为什么会欠缺……也挺简单的,大部分都是材料,加工工艺问题。
  你说这灯泡,研究人员也发现了真空环境下碳丝的寿命可以更久……但问题是以目前大楚帝国的真空技术,很难对灯泡进行极致的真空化。
  简单来说,可以长时间使用的灯泡,理论有了,设计有了,但是你造不出来……
  而类似的问题,其实存在于诸多技术研发项目当中,也不仅仅灯泡上才有,很多项目都有类似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最终又变成了材料问题!
  然而材料问题,可不是脑袋一拍就能够搞出来的,是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日夜研发,同时保障充足的研发经费才有可能搞出来……
  注意,是有可能搞出来!
  材料研发可不是说人才有了,经费有了,然后就一定能够搞出来,这玩意比较玄学,很多时候在人员和经费充足保障之下,能不能成功,什么时候能成功得看运气。
  材料,就是个超级天坑!
  这一点不管是在后世二十一世纪,还是在当代大楚帝国都一样!
  大楚帝国各官方研究机构,如大学,军方以及工业部等直属研究机构,还有数量更加庞大的各大企业,每年都在材料研发上投入无数的人力物力,但是真正能有所收获的寥寥无几。
  最为著名的民办企业李氏制铁,之前在高性能机床领域里为和汉天机械公司竞争,持续多年的在材料领域里投入海量的研发经费,成果自然是有的……只是他们发现自己搞出来的所谓新材料,性能上也就和汉天机械公司十年前推出市场的材料性能差不多……
  所以,如今李氏制铁下属的机床刀具生产,其材料性能距离汉天机械公司至少十年差距,这差距可是很大的,而更关键的是,你李氏制铁搞研发,人家汉天机械公司也在搞研发,而且投入力度还更大。
  但是没办法,李氏制铁只能咬着牙继续死磕……毕竟这机床业务他们已经搞了二十几年了,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了,依旧只是个行业老二,但是说实话钱也没少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9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4/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