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934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此地最早的时候只是当地土著的一座沿海小村,后来欧洲各国殖民者先后来到此地进行奴隶贸易,修筑要塞城堡。
  大楚帝国前些年施行欧洲自由贸易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肃清非洲西部海岸的欧洲各国殖民地据点,一方面是为获得后勤补充港口,另一也是为了把欧洲人彻底从非洲驱逐出去。
  大楚帝国横扫非洲西部海岸的时候,自然也顺势接管了欧洲各国在非洲西部海岸的众多殖民地据点,主要是葡萄牙人以及荷兰人的居多,还有少数英国人以及法国人的殖民据点。
  阿克拉就是被楚国人攻占和接管的殖民地据点,因为这个地方的欧洲殖民者之前没有进行强烈的反抗,因此城堡据点并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再加上欧洲人在这里经营数百年,对周边地区的开发也比较成熟,可以方便的开辟一些农业种植园,以就地满足楚国人的粮食需求。
  因此一番考虑后,大楚帝国非洲巡抚就把新设立的‘黄金州’的殖民地州府设立在这里,充当西部非洲各殖民地的行政中心,同时也是军事中心以及贸易中心,并改名为加纳城……
  楚国人听说这片地方以前有个什么叫加纳的古代土著王国,所以干脆也就用这个名词称呼这个城市了,楚国人现在在海外地方取地方名字,一般都很随意的,不再是和二三十年前刚进行海外扩张的时候,还特地按照地方名字进行音译或意译后,截取音节这种方式,名字还要符合韵味,还要避免重名。
  这就很麻烦。
  到后来,楚国人干脆乱取了,甚至重名也无所谓了……全球那么多地方,常用汉字就那么几千个,地方一般两个或三个字,想要不重名真的很难。
  加纳城作为当地的行政军事中心,其力量覆盖范围可不仅仅后世的加纳海岸,而是整个几内亚湾沿岸,也就是广泛意义上的黄金海岸。
  黄金州,这名字就是来源于欧洲人口中的‘黄金海岸’,楚国人偷懒,直接截取了前面的两个字作为地区称呼。
  进而设立了黄金州,值得注意的是,州这一种行政单位,目前在直辖领地里已经不存在了,乃是行政领地的独有行政级别。
  因为大楚帝国早就完成了州府改革,取消了所有州级单位,全面实行省-府-县-镇-村五级行政模式。
  但是后续在海外殖民地里,为了和直辖领地里的府以示区分,并且要降低行政级别,因此以‘州’作为行政领地里的巡抚下一级行政单位使用。
  如此也导致了,一个海外巡抚,比如非洲巡抚治下,有南非府,马普托府这种直辖领地府,知府乃是正统的正四品。
  同时也有中非洲、安哥拉州等诸多行政领地,知州为正五品。
  还有部分属国领地里,大楚帝国往往会派遣监管一个或多个藩属国,保障楚国利益的属国总督,如同时监管英伦地区五王国的英伦总督,还有监管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的西班牙总督。
  一些比较大面积的行政领地,有时候也会派遣行政总督进行统治,比如黄金州这统管整个西非地区的行政领地州,就是属于行政总督管辖,派遣有一个从四品的总督。
  这些总督的品级根据属地大小,重要性不等,级别从从四品到正三品不等,通常来说,这些总督具有比较大的权限,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缩水版的巡抚,同时部分总督依旧归属上级巡抚管辖。
  如英伦总督,西班牙总督都隶属于欧洲巡抚管辖。
  黄金州总督归属非洲巡抚管辖。这主要是欧洲巡抚以及非洲巡抚,这两个巡抚比较特殊,属于殖民地巡抚,管辖范围极大,权限也极大。
  不像是美洲的各地巡抚,都是属于直辖领地巡抚,管辖面积以及权限都没那么大。
  属国领地总督主要是保障楚国在属国里的利益,但是属国领地总督比较特殊,因为他还拥有宣战的权力……其头衔一般都是“奉旨督办某某王国藩务事”……这个藩务事,不仅仅是后世人认为的寻常外交事务,他还包括签订条约,宣战的权力!
  理论上可以认为,但凡和这些土著有关系的事务都可以处理。
  人家严格上来说,和巡抚一样,是钦差……只不过少了个民政事的差遣。
  而行政领地总督的话,和属国领地总督有所不同,其头衔一般是“奉旨督办某某州民政、藩务事”,对比属国领地总督多一个民政事务的权限。
  但是这两种总督,都具有外交权限……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和辖区内的土著签订条约,必要时候进行宣战。
  简单来说,这些海外巡抚、总督可以宣战,然后告诉当地驻扎的军方打仗了,至于打不打,怎么打,这就是军方的事了。
  理论上来说,如果军方不同意的话,可以找各种借口进行拖延,不执行作战……不过一般不会这么干就是了。
  此外反过来又有很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军方没有宣战权限!
  这是个海外领地军政双方相互制衡的一个措施,海外巡抚/总督和军方任何一方,都无法擅自决定开启一场战争。
  得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后,才能顺利发起一场战争。
  要不然海外巡抚、总督宣战了,但是军方摆烂迟迟不进军,战争也进行不下去,对此总督也没办法;同时军方想要开片了,但是总督不宣战,军方也没办法!
  巡抚(包括直辖领地巡抚,海外巡抚),属国领地总督,行政领地总督,这些繁杂的行政机构也是迫不得已。
  大楚帝国因为领土太大,殖民地太多,再加上也没有无线电通讯,因此统治起来难度极大,金陵方面不可能随时掌握海外领地的消息并作出及时的反应,因此给海外领地适当放权也是必然的!
  同时因为殖民地实在太多,殖民地里的各种土著也多如牛毛,很多土著的习俗也都不一样。
  这搞的楚国人在进行殖民统治的时候也很麻烦,往往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统治策略,由此导致很多殖民地里的地方法律,其实都不一样。
  当然,针对楚国人的法律自然是统一的,不一样的法律,指的是针对土著的法律。
  毕竟大楚帝国是一个全球性帝国,所属的行政领地,属国领地多如牛毛,里头的土著也不尽相同,很难说生搬硬造使用一套完全一致的法律标准进行统治的。
  黄金州这边也体现了大楚帝国在海外殖民地,采取因地制宜统治方式的策略。
  比如准许经过登记注册的殖民地开发企业,如矿产企业,农业公司等,可以和当地土著国家、部落、企业等机构达成劳务派遣方便的合作协议。
  并充分尊重土著合作方的自主性。
  这一条很有意思,那就是充分尊重土著合作方的自主性……换句话说,黄金州行政衙门不管你这些的劳动力怎么来的,怎么用的,你们土著自己管自己,我们楚国人只给钱,其他的不管。
  这就是大楚帝国在部分时期,部分地区里采取的土著劳务派遣制度,这主要是为了规避大楚帝国的禁奴法律政策以及大楚帝国法律里很操蛋的属人原则……
  楚国人哪怕是在土著控制区里玩奴隶制,那也是犯法的……
  而黄金州当地官府之所以搞出来这一法规,也是和当地的土著情况有所关系……他们竟然迫切的希望楚国人购买奴隶,当楚国人表示不购买奴隶之后,当地的几个土著部落竟然还搞叛乱。
  让楚国人看了都表示真他娘活见久了!
  大楚帝国接管了这些西非殖民据点后,在过去的多年里并没有进行什么太大的动作,主要是采取比较传统的殖民为主,除了少数几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核心港口城市被授予了直辖领地的法律地位外,其他占领的沿海地带基本都采取行政领地模式,建立了一个个行政殖民地。
  但是大楚帝国在这些殖民地里和之前那些欧洲人玩的不一样……主要是搞普通贸易,推动种植园为主。
  虽然也是搞种植园,但是大楚帝国却是不玩什么奴隶贸易,不会把非洲的奴隶运往非洲,没那必要……美洲,不管是北美洲还是南美洲,都已经被大楚帝国确定为直辖领地,楚国人的生存空间,容不得任何一个异族人踏足,更别说大规模的组织运输异族人到美洲了。
  奴隶也不行!
  美洲虽大,但是却没有异族人的生存空间!
  所以,楚国人是不会把任何土著运往美洲的,如此自然也就不存在西方大航海时期里盛行的奴隶贸易。
  然后就出现了一个让很多楚国人预料不到,甚至感到诧异的情况。
  当非洲的那些土著部落们,得知楚国人不收购奴隶后,竟然一个个表示非常不满,哭着喊着,甚至威胁着楚国人收购他们手里的奴隶!
  这也和非洲地区盛行数百年的奴隶贸易所形成利益链条有极大的关系。
  要知道过去运往非洲的诸多奴隶,绝大部分其实并不是欧洲人亲自前往非洲内陆抓的,白人还没那本事……
  绝大部分奴隶都是当地土著部落之间因为战争或其他因素而产生的,那些部落们打了仗,掠夺了奴隶之后,就会把奴隶贩卖给欧洲的奴隶贩子,奴隶贩子再运到美洲出售给当地的欧洲种植园,进而获利。
  这个过程里,非洲当地部落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他们通过出售奴隶来获得资金,然后购买欧洲人的各种商品,进而形成一整个利益链条。
  很多时候他们为了更多的获得奴隶,还会主动发起战争呢。
  当然了,欧洲人也不是什么好鸟,为了获得更多的奴隶,他们会鼓动那些部落发起战争抓获奴隶。
  然而当楚国人到来之后,奴隶贸易就被迫断绝了……这就让那些抓了大量奴隶准备出售的当地部落很不满了。
  为此还搞出来了好几次的叛乱。
  到最后,为了平息这种混乱局势,同时也因为推动当地的黄金开采以及种植园开发,让黄金矿产企业以及农业企业有充足的劳动力。
  黄金州官府就在当地施行了劳务派遣制度。
  如此,那些部落们抓到奴隶后,就可以以部落为名义组建土著官方劳务派遣公司,以这个劳务公司和楚国企业签订劳务派遣合作协议,最后把劳动力派遣到楚国人开办的矿场,种植园里进行工作。
  通过劳务派遣制度,实现了广大非洲地区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良好局面。
  不过这种劳务派遣制度,目前只局限于行政领地以及非控制区里,在大楚帝国直辖领地里是不准搞的。
  在直辖领地里,如果要动用大量的劳动力,一般会和军方进行合作,让军方把战俘拉过去干活。
  楚军在全球到处打仗,这个过程里产生的战俘过了去,而楚军也不可能把战俘直接放了,也不会直接玩什么屠杀,更不可能免费养着他们,所以会把战俘拉到直辖领地的工地上干几年,让他们自己赚自己的饭钱,然后再根据情况,过上几年释放战俘让他们回家。
  如今的黄金州总督,就是忙着这些事,开发黄金,推动种植园建设,搞劳务派遣,还准备着和军方那边商量准备向北推进,拿下北部的黄金矿产。
  尽管黄金海岸这边的黄金产量其实不是很多,远不如大楚帝国重点开发的马普托府茨瓦内金矿,但是黄金资源也不算少,值得开发。
  反正目前大楚帝国对黄金是多多益善,哪怕是每年开采出来大几百吨黄金,但是因为金本位制度的缘故,以至于帝国黄金的需求量依旧非常大。
  所以大楚帝国对一切黄金产地都有浓厚的兴趣。
  黄金海岸也不例外!
  黄金州总督府那边对陈敬云等人的事采取了保守的旁观态度,这让陈敬云等人也是大大松了口气,然后就开始磨拳搽掌,准备对周边的土著势力发起进攻,以扩充地盘,增加劳动力了。


第972章 陈敬云建国记
  西非卡拉地区,这是一个位于后世喀麦隆沿海地区的一个小港口村落,乃是当地一条河流的出海口。
  二三十年前有土著迁移到这里建立了一个小村落,后来逐渐有欧洲乃至楚国人来到这里进行小规模的贸易。
  不过贸易量非常小,因为在之前的欧洲人的奴隶贸易生意主要集中在黄金海岸一带,这地方的奴隶市场暂时还没有开发,同时这地方也没啥黄金等贵重的资源,同时欧洲人在当代也很少在当地开辟种植园。
  因此不仅仅是喀麦隆地区,实际上在整个非洲地区里的殖民开发程度都非常落后的。
  其殖民开发程度远不如美洲地区。
  这主要是非洲的自然条件要更加恶劣,外来人到这里生存的话面临着更大的麻烦以及困难。
  不像是美洲地区,虽然说也有大量的原始深林乃至南美洲的热带原始丛林地区,但是只是单纯的地形问题,不存在和非洲那样诸多乱七八糟的问题。
  因此欧洲人在非洲地区的殖民活动,大部分只局限在部分沿海地区,并且非洲地区的殖民活动主要是葡萄牙人以及荷兰人为主,尤其是葡萄牙人为主,但是不管是葡萄牙人还是荷兰人他们都是属于小国寡民的国家,国内人口数量稀少,本来就很少搞大规模的移民开发。
  他们的殖民活动,更多的是在沿海地区建立商贸据点,然后进行贸易为主。
  后来楚国人来到了非洲,并赶走了欧洲人独占了非洲之后,其扩张策略则是分地区进行,对地理以及气候条件比较好的南非地区,准确的说是南非最南端的一片沿海平原地区;再加上一个超级黄金产地的马普托地区采取直辖政策。
  但是在非洲其他地方,则是采取传统的殖民模式,以建立行政领地为主,这些行政领地也多是一些条件比较好的沿海平原地带以及交通战略要地,比如优良的深水港口。
  这些行政领地规模普遍偏小,小的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贸易据点,大的也不过是规模稍微大一些的城镇以及附带的周边沿海平原地区。
  但是整体而言,大楚帝国对非洲地区的扩张是保守而缓慢的,很多沿海地区实际上都没有完成全面的实际控制,至于内陆地区就更不用说了。
  少许的直辖领地移民开发,部分行政领地开辟种植园,大部分地区则是保持贸易往来。
  这就是大楚帝国目前对非洲地区的扩张策略。
  如此情况下,哪怕是楚国人接替了欧洲人掌控了非洲后,大部分的非洲地区要么是的荒无人烟,要么是处于当地的部落、王国控制下。
  喀麦隆地区就是如此。
  这片地方依旧处于当地的几个部落所掌控,陈敬云等人登陆的卡拉地区,就是属于其中的一个名为杜阿拉人的部落。
  当然了,陈敬云他们其实也搞不清楚这个什么杜阿拉部落……非洲地区的各种乱七八糟的部落太多了,直到目前楚国人甚至连活动在沿海地区的非洲各部落都没能搞清楚。
  人长的都黑不溜秋的分不出来,说的话也都是叽里呱啦的鸟语听不懂。
  你想让楚国人把这些看似都一样的非洲人给区分出来不同的部落,民族,那实在是太难了。
  陈敬云虽然也在非洲混了很多年,但实际上之前他主要是活跃在马普托府一带,最近一年才带着人来到西非活跃,之前也是主要在黄金海岸一带活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9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4/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