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921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陆军又瞄上了之前嫌弃的机枪……觉得这东西虽然耗弹量也大,但是子弹这东西,消耗再大也没迫击炮消耗的炮弹大,后勤运输勉强也能支撑。
  当然,陆军还是嫌弃海军现在使用的手摇机枪太沉重了,这玩意不符合陆军的需求。
  陆军是打算把这东西直接给步兵连用的……七十毫米步兵炮全重都才两百多公斤呢,你一破机枪带个枪架和盾牌,再带个轮子后直接两百多公斤去了……有这功夫,我陆军直接多装备几门步兵炮还不更好?
  而且现在的手摇机枪还老出故障卡壳。
  综合诸多原因,陆军将领对现在的手摇机枪很不喜欢……一直也没有进行大规模装备。
  但是机枪这东西还是有可取之处,因此陆军对五大武器公司进行了研发招标,需要一款轻便,可以让步兵直接携带前进,随时提供千米以内密集火力支援,可靠性优良,也不能太贵,包括造价以及后续使用成本都不能太贵的子弹速射武器……
  也就是轻一些、便宜一些、可靠一些的机枪……对了,陆军还要求对机枪的射速进行限制,不能超过每分钟五百发,同时还要求不能扣下扳机就一直射击,需要反复不断的扣下扳机,才能进行间隔持续射击。
  陆军将领担心士兵扣下扳机就持续射击后,子弹一下子就打光了……更担心射速太快,子弹消耗太快陆军供不起。
  所以才有了这两个限制性条件:每分钟射速不得超过五百发,单次扣下扳机持续射击子弹不得超过二十发……
  对此,五大武器公里的多个专门厂家进行了针对性的研发,试图获得陆军的这一笔未来的庞大订单。
  这可是拟定为连排级武器,一旦确定装备的话,那么采购装备的数量将会是非常庞大的,如此大的一个蛋糕,五大武器公司都不可能轻易放弃的!


第960章 第二代火炮
  大楚帝国作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除了南极地区外,在各大洲乃至具体所有地区里实际控制领土的全球性帝国,在全球范围内都进行了广泛的驻军。
  其军事基地从西伯利亚北部的北极荒原,再到赤道地区,再到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
  从沙漠到热带雨林,从高原到沿海平原。
  大楚帝国的各种军事基地遍布全球,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
  在作战的时候同样如此,在北非,西亚等地区的沙漠地带里有楚军在驻扎作战,在南洋,非洲,美洲的热带雨林里也有楚军在行动;
  在温暖如春的地中海沿海里有楚军,在阴冷潮湿的英格兰群岛等北海沿海地区里有楚军驻扎行动,在北欧地区里也有楚军在行动。
  在如此广泛,不同的地区里驻军以及作战,这也导致了大楚帝国的军事力量需要面临着诸多不同的条件,在装备各种军事装备的时候也不得不考虑更多。
  因为很难有一种军事装备能够满足如此大范围,不同环境下的需求的。
  在目前技术还有限的情况下,为了适应各地区里的军事需求,大楚帝国光是在新一代的连发步枪,也就是二十五型步枪上就细分了多种型号。
  针对热带雨林,沿海等潮湿、高盐分等环境需求,针对性加强了耐腐蚀性能的热带板。
  针对高纬度,高原等严寒地区里使用北方版,北方版步枪针对性加强了抗寒性能,让步枪在哪怕零下几十度的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因为普通钢铁材料制造的枪管在极端低温条件下容易变脆,进而影响枪炮的性能。
  因此需要专门的防寒钢铁合金材料来制造武器装备,但是受限于技术问题,这种防寒性能更强悍的枪炮,用的材料都是先进而昂贵的新式合金材料,在成本上会更高。
  然后还有根据地形,兵种的不同,装备不同长度的二五步枪,比如普通情况下,步兵使用的都是标准版长度的二五步枪,这种二五步枪也是最长的。
  此外海军陆战队以及陆军部署在地形复杂地区,比如深林比较多的地方,或者是部署在沿海,随时准备施行登陆作战等任务的陆军步枪,普通装备海军版。
  骑兵、后勤、炮兵、工程兵等非步兵兵种,如果需要配属步枪的话,则是配属骑兵版为主。
  二五步枪光是长度就分成了三种,而三种不同长度的步枪里,又根据部署需求不同,会细分标准版,北方版,热带版。
  当然……这种所谓的细分也只是理论上的,实际装备和部署的时候,往往也不会分得太细,比如装备普通版步枪的步兵,在有需求的时候也会直接调到热带或寒带地区执行任务,普通版的步枪虽然防腐蚀或防寒性能差了一些,但是并不代表不能用!
  一般只有长期驻防在特地区域里的部队,才会专门配属环境优化的北方版或热带版。
  而有类似情况的不仅仅是步枪,实际上火炮也一样,只不过火炮的研发、装备使用成本更高,所以楚军除了特殊情况下,一般都是尽可能的装备使用通用版的武器装备,如此也就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这说的还只是单纯环境对武器性能的影响,而实战中,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敌人不同的武器装备所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是天差地别的。
  比如在本土地区里众多军事演习里都发挥出色,能够发挥巨大战场作用的陆军中大口径火炮,如一百毫米加农炮,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这些中大口径火炮,在过去的多年里在海外地区里基本没什么表现机会!
  别说在海外了,就算是在交通设施差一些的中亚以及东欧地区里都没表现的机会。
  理由很简单,这些火炮太重了,在本土范围内依靠铁路、完善公路进行机动没什么问题,哪怕是好几吨也能拉着走,军方还在尝试使用蒸汽机拖拉机来代替马匹拖拉重炮呢,只不过目前的尝试还不算成功。
  本土地区里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长途机动有铁路,短途机动有公路,同时作为动力的挽马也不缺,大楚帝国里的丰州马已经培育多年,并且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繁殖,使用,不说军用,光是民间里用于农业以及交通的丰州马都是一个数量庞大无比的数字。
  在本土地区,只要军方需求,随时都能征召数以百万级的丰州马为主的挽马。
  然而本土的诸多条件是在海外地区,尤其是在殖民地,乃至土著控制区里无法实现的。
  海外地区里,包括大楚帝国直接进行统治的殖民地,基础设施基本都不会咋滴,更别说那些以保护国等名义的经济殖民地这些土著控制区了……其交通设施在楚军看来和没有也没啥区别,绝大部分地方甚至连条土路都没有……
  而挽马也是个麻烦事,可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和大楚帝国一样,拥有几千万匹各种马匹的……很多地方的马匹可能就几万几十万而已,在海外行动的楚军想要在海外就地征召马匹使用也是非常困难的。
  要不然,部分海外地区驻防的楚军,也不会使用什么驴子之类的牲口充当运力了。
  至于说从本土运输马匹到海外去……成本太高了,楚军一般是能不干就不干这种事的,只有在当地实在没办法搜集到足够的骡马才会想办法从其他地方抽调,但是往往也是从附近的海外地区里抽调……尽可能的节省成本。
  诸多原因也导致了,楚军很难在海外地区里把重型火炮用于野外战斗,一般都是海运或河运调集一批重炮过去,然后部署在某个沿海或沿河港口,轻易不动弹……就和在察里津部署的一个重型炮兵营一样,不出意外的话,这个重炮营是不可能有上前线作战的计划。
  别说这些重炮了,就算是师属炮兵里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在很多的情况下都没法用。
  如这一次的东欧作战里,原本以为东欧是个大平原,地形平坦,就算当地的交通设施不咋地,但是行军重量一点六吨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应该也能用……但是实际到了地方,尤其是离开察里津,越过了顿河流域继续往西后才发现,三十二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在这种地形里根本没法用。
  这地方虽然地形平坦,但是根本没有道路,更没有什么砂石硬化道路,很多当地土著开辟出来的土路在雨季里变的泥泞不堪……一点六吨的三十二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机动起来极其困难,大部分时间都是陷在泥泞里!
  而类似的情况也广泛出现在其他地区里,比如在南洋地区里,这玩意也很不好用,在非洲甚至欧洲地区里,这款火炮在一线部队里的反应都不咋地。
  当地交通设施太落后,而这种火炮太重……三十二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乃是一款身管倍径达到二十四倍的典型长身管野战炮,早期型号放列重量虽然只有七百五十公斤(战斗重量),后期型号达到了八百多公斤,咋一看似乎都不到一吨重。
  但是行列重量,也就是行军时候的整体重量却是达到了一点六吨。
  楚军里的火炮重量,分为放列重量和行列重量,其中的行列重量简单定义就是一门火炮运输到拟定地方后,架起火炮就能作战所需要的重量——拉过去就能直接开炮!
  其部件包括炮管、炮架、车轮、前导车、弹药、弹药车
  楚军的炮组,小型火炮往往会把炮弹直接放在火炮的前导车上,让前导车由前导车充当弹药车,当然了,为了避免太重,影响机动能力,所以炮组携带的炮弹也很少。
  如七十毫米步兵炮,七十五毫米山炮……尤其是七十五毫米山炮,这玩意的行列重量只有区区的三百五十公斤而已,之所以能够这么轻,并不是火炮设计多么成功,材料多么先进……纯粹是为了保持高机动性,炮组自身携带的炮弹很少而已……炮组的火力持续能力比较差一些。
  实际作战的时候,后头往往还会跟着一辆专门的双轮或四轮弹药车,以随时补充炮弹……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款火炮的行列重量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么轻,是一个计算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
  而三十二年式野战炮,这玩意的行列重量大,是因为携带的炮弹更多……
  而更大口径的火炮,则是干脆把火炮和弹药分开来运输,火炮一辆,弹药车一辆,这两辆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炮组,因此重型火炮计算行列重量的时候往往比较夸张……因为有专门的弹药车,大口径炮弹,发射药也更加沉重,一百五十毫米的火炮甚至还会配属了两辆弹药车呢。
  这也是为什么大口径重型火炮,所需要的炮组成员更多,挽马更多的缘故。
  除了火炮自身更重的缘故外,也和弹药更重有关。
  但是不管统计方式是什么,七十五毫米野战炮这玩意的机动能力都不咋地,其后期型号因为使用了更大更好的炮架,车轮等,导致重量还有所增加,光是战斗重量都得八百多公斤。
  所以哪怕不算什么弹药,光是拉着这么一个八百多公斤的玩意进行长途机动都是个极为麻烦的事。
  而在东欧战场上,这种问题再一次出现,而且表现的更加严重,大部分时候这种火炮都不是在前线作战,而是在后方和泥泞土路较劲……往往前边的战斗都打完了,这种火炮都还在后头陷在泥泞里出不来。
  七十五个毫米山炮的表现倒是好一些,这东西的重量比较轻,虽然携带炮弹的数量少,但是机动性勉强还能保障,只是射程太近了一些,精度也不怎么样,有时候实战中的表现,也没比七十毫米步兵炮好到哪里去。
  怎么说呢,两者纸面性能看似拉的有些开,但实战中的效果没太大的差别……
  同时陆军其实对这玩意的表现不算太满意,才三千多米的有限射程,进行远程火力压制不好用,主要是精度太差,看似三千多米的有效射程,实际上这么远根本打不准……实战中都是拉近到两千多米的距离使用的,而这么近的距离上,基本上也可以定义为前线支援火炮了。
  但是作为前线支援火炮使用,灵活性上又不如七十毫米步兵炮灵活……尽管七十毫米步兵炮的有效射程更近,往往是在一千五百米到两千米之间进行射击,然而实战影响不大。
  前两年陆军方面就要求对三十四年式山炮进行改进了,只不过火炮的改进研发一时半会的也急不来。
  整体来说,大楚帝国陆军自从在三十年代初研发并大规模装备了第一代后装线膛火炮后,一开始特别满意,觉得很好用,但是经过多年的实际使用后也发现了各种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大楚帝国陆军之前尝试过进行升级,但是难度很大,很难解决原设计里的诸多硬伤问题。
  更重要的是,很多火炮其实也不是说不好用,而是不适应部分战场环境而已。
  还是说三十二年式七十毫米野战炮,这玩意在海外战争因为太沉重,道路环境不咋地,因此实战效果不咋地,但是在本土地区,海外部分交通设施比较好的地区里作战,效果却是非常好的。
  其四千多米的有效射程,对敌人进行远程炮火压制的话效果非常不错,往往把敌人都炸崩溃了,敌人都还不知道楚军在哪里开的炮呢。
  这种火炮哪怕是放在今天,在楚军里依旧是属于主力远程压制火炮之一,其战术地位很高的。
  还有七十毫米山炮,这东西如此的轻便,在绝大部分战场上都适应的很好……但是也架不住东欧雨季的泥泞地形啊。
  因此随着东欧地区的战况不断传回金陵城,金陵城方面的陆军高层也陆续推动了火炮的升级换代工作,比如七十毫米步兵炮和七十五毫米山炮之间的性能拉得太近,陆军方面想要让七十毫米山炮打的更远一些。
  同样的还有七十五毫米野战炮,陆军觉得这东西四千多米有效射程还是近了点,有时候都不够用,他们想要一种能够打大概六千米有效射程以上的师属野战炮。
  经过军方高层几个主要将领的一拍脑袋,就对各新型火炮提出了新要求,以形成新火炮体系明显的火力覆盖分成。
  七十五毫米野战炮有效射程在六千米以上,放列重量控制在八百五十公斤以内,负责四千米到六千米之间的远程火力压制。
  七十五毫米山炮有效射程,要做到四千米左右,覆盖两千米到四千米之间的火力覆盖,并肩负复杂地形里的主要火力压制任务,放列重量控制在三百公斤以内。
  七十毫米步兵炮,有效射程要提升到两千米,不是之前的那种嘴上说两千米有效射程,实战中为了保证精度只能打一千五百米的口嗨版,而是要真正做到两千米的有效射程。战斗重量控制在一百公斤以内。
  重量和射程,作战目标都进行了明显的区分。
  再有则是六十毫米迫击炮,这玩意陆军尝试用过后,觉得优缺点太明显,用肯定是会继续用,但是也会看情况使用,至少补给困难的地方是不会用把这东西当成普通支援火力使用,精度太差,射速又快,性价比太差了。
  但是这东西是射程一千米内的曲射火力,打躲在防御工事,比如战壕里,城墙后的敌人是非常好用的。
  还有陆军准备搞点机枪使用,想要弄一种新的轻便一些的机枪,充当千米内的步兵直瞄支援火力使用。
  以上各种武器装备,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以及劣势,需要根据不同的战场环境搭配不同的武器进行使用。
  陆军这边想要搞下一代的火炮装备,说是现在用的后装线膛火炮都是十几年前研发的产品了,现在也该到了升级换代的时候了,总不能一直采购老旧产品不是。
  对此皇帝罗志学也是支持的,武器装备这些东西也不需要一下子就搞出来新东西,然后全面采购,在短暂的时间里就全面换装,这不现实……军队有钱,人家国防企业都不会答应,你军方这一年两年就全部采购新装备换装完了,第三年第四年人家兵工厂干啥去?
  原地破产啊?
  因此,和平时期,在没有面临重大威胁的情况下,新武器装备的生产以及装备,往往都会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一方面是节省军费,另外一方面是维持兵工厂生产线的长时间运转,保持军工生产能力。
  火炮的升级换装也差不多,其他先不说,但是师属野战炮是该换了……三十二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作为第一款后装线膛炮,技术已经落后了,精度和射程都严重不足,还沉重的很。
  现在陆军需要一种新的师属野战炮来代替这种火炮。
  对此,河北武器公司很快就拿出来了设计方案进行竞标。
  在师属野战炮领域里,他们是专业的,根据陆军的要求,他们设计了一款性能整体符合陆军要求的新式火炮。
  八百五十公斤的放列重量,六千米的有效射程……这两大参数都给陆军安排的妥妥的,而且虽然炮管倍径很大,达到了二十七倍,但是炮管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炮管寿命非常高。
  对这个设计的性能表现,陆军高层表示很满意!
  唯独不满意的就是价格……新火炮嘛,自然有新价格,陆军将领看着新火炮的价格,心都在滴血的。
  这款火炮因为采用大量新技术,研发成本也很高,所以河北武器公司开出来的报价五千楚元一门,而上一代火炮的近期新式改进型号的采购价,才三千多楚元而已……现在新火炮直接干到五千多,陆军表示太贵。
  而河北武器公司表示,就这价格,那还是第一批次达到五百门以上的采购量才有的价格,如果第一批采购数量少了,价格还得往上涨!
  陆军看着这价格都头发,然后转身问了问长期给海军供应舰炮,在高倍径炮管领域里技术出众的江南武器公司,人家直接拿出来了一个海军七十五毫米舰炮的改版,一种三十倍口径的七十五毫米舰炮,说这玩意采用了目前大楚帝国里几乎所有能用上的火炮技术,炮管材料那都是最顶级的,加工工艺也是最顶级的,如此高科技集合之下,这玩意能打八千米呢,精度还特别高,威力又大,还能发射半穿甲弹,穿甲弹,打什么城墙工事的轻轻松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9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1/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