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受限于成本等因素,目前的住宅或普通商业楼房普遍还是局限在三四层楼比较多……倒是一些宫殿,宗教之类的建筑会比计较高,能有大几十米高甚至上百米,但是并不能作为普遍性。
总体来讲,当代大楚帝国的城市建筑群里,三、四层楼最为普遍,比如松江城里大量城内的廉价住宅公寓,基本都是四层楼,很多商业类建筑,不管是办公楼或商场,也普遍在三四层楼或两层但是单层的层高更高一些。
但是高楼也有,二十年代开始就开始出现五层楼、乃至六层楼的建筑了,进入三十年代后建造的就更多了,同时在松江城城区这种土地价格昂贵,也没多余剩余可开发土地的地方里,开始出现更高的楼房,比如七八层楼乃至苏州河饭店这种十层楼高的大楼。
不过这些建筑依旧只局限于商业类建筑,比如办公楼,饭店这些……建设成本高,日常维护成本也高,光是一个蒸汽生降低的日常使用维护费用就不低。
苏州河饭店的新主楼,就是采用的十层楼设计,主体建筑高度达到了四十米,建成的时候乃是松江城,也是整个大楚帝国里最高的普通类建筑(不包括宫殿和宗教类建筑),可谓是轰动一时。
只不过这个名头没多久就被隔壁的黄浦江饭店给夺走了……隔壁饭店的大楼其实也是十层楼高,但是他们多了个心眼,直接给搞了个高耸的塔尖,硬生生拔高了七八米,抢走了第一个高楼的名头。
不过第一高楼这个名头黄浦江饭店也保不住多久,因为李氏制铁投资建设的李氏大楼已经正在施工当中,这座采用钢结构框架,并且采用大量混凝土的新建筑,设计高度达到惊人的八十八米,而且可没有什么塔尖之类的虚高,其八十八米是实打实的楼体高度……
这栋大楼从设计之初就引起广泛讨论……主要是外界对当代的建筑界能否建起来这么高的一栋商业性建筑有所怀疑,然后后续使用也引起很多讨论,比如这么高的楼房一旦着火了怎么办?人家消防巡警可没办法给你扑灭这么高的着火点。
然后这么高的大楼,这供水问题如何解决,升降梯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不过依旧没能影响到这栋的施工建设……倒是官方部门担忧这种高楼的消防等安全问题,之前出台了相关的限制,出于安全考虑原则上不得建设一百米高的住宅、办公、商业大楼……
要知道当代的大楚帝国,可是连电梯都没有,只有个蒸汽液压电梯而已……而且消防水平也不咋地,超前搞这种大几十米的大楼就已经很难保障安全了,更别提有一群建筑师们野心勃勃想要搞的百米大楼了。
真搞出来万一出现什么火灾或者地震之类的,那得死一片……
而暂时来说,苏州河饭店里的四十米高的大楼,已经是松江城里第二高的大楼,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栋摩天大楼了,乃至松江城里名副其实的地标建筑之一。
住在这里的宋二牛,啥都不用说,就能给人一种我不差钱的信息……
所以其商业合作展开的非常快,秘书室的三个秘书们分头行动,连接拜访了松江城内的几个潜在的合作厂家,其中一家帆布生产厂的老板是被宋二牛的排场给直接镇住了,痛快的签署了双方的合作协议……
其实不用排场也能签的,毕竟宋二牛是带着钱来签署帆布采购订单的……这上门送钱人家哪有不收钱的道理。但是宋二牛的排场也是让合作谈判更加轻松,并且获得了对方在价格上的让步……对方觉得宋二牛实力很强,未来采购订单会很多,不是一锤子买卖,所以宁愿才接受了适当降价。
一家原材料供应商自然是不保险的,宋二牛又继续找了其他两家纺织工厂,采购相应的原材料订单,既有帆布,也有普通棉布甚至丝绸。
基本上把所有原材料的供应都给安排上了,而且每一种原材料基本都敲定了两家供应商,重要的原材料甚至找了三家不同的供应商进行合作,避免单一供应商出现问题。
然后又找到了太平洋航运公司那边签署长期运输合作协议。
如此算是把原材料供应问题给初步解决了,接下来又快刀斩乱麻,先是设立了一家办事处,开始招募若干普通办事人员,开始在松江城以及周边地区进行考察,开始布局国内成衣市场。
一方面是考察本土的成衣市场,尤其是帆布工装市场的情况,另外一方面也是在寻找适合的地方建设分厂。
不过这些事情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敲定的了,光是一个分厂建设就比较麻烦,是直接收购一家成衣厂进行改造适合,还是说从头开始建设,具体建在哪里比较好,这些都是需要进行细致考察的事,一时半会的急不来。
宋二牛自然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盯着,让三个秘书室的专业秘书留在这里处理办事处相关事宜,他则是带着其他随从人员再一次启程坐上了火车,准备前往位于安庐的老家。
这一路乘坐头等车厢的客运专列,倒也快速,不用两天就抵达了老家,一个位于安庐省颍州府治下的小县城。
当他走下火车,踏上老家的土地后,宋二牛的心情不由得激动了起来……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前往松江打工,早些年在松江打工的时候,虽然没啥钱,但是偶尔还是能回家一趟。
但是自从承顺三十年前往美洲后,他已经足足八年没有回来过了……以至于让他对老家的记忆都开始模糊了。
至少眼前的这个火车站当年是没有的……因为最近一次,大概是九年前回家的时候,这老家还没通火车呢。
早年离家外出务工的时候,他要回家的话都先坐火车到颍州府城,然后乘坐长途马车走上几十公里才能到县城;到了县城再到乡村老家,这中间还有七八公里路,这基本就得徒步了……或者运气好了能坐上一些往来商旅或乡亲们的马车,如此才能够回到老家。
整个行程需要持续好多天……光是从府城到老家这一段路,运气好了能坐上马车都得两天,运气不好得三四天呢。
而现在……能够直接乘坐火车直接抵达县城,方便快捷了许多。
回头从县城到老家,虽然还有七八公里路,但是一路马车过去也碍事。
唯一让宋二牛有些不满的是,等他们下了火车,管家前往租车行想要租用马车的时候,却是发现这可供出租的马车都不咋地,租车行里最好的所谓豪华马车,在管家看来也不够上档次……并且一看那样式就知道是专门做婚礼生意的婚礼用车。
这还真不能怪人家租车行,毕竟这小地方,很少有外来旅客会和宋二牛这样,直接租豪华马车当日常代步工具的……百万身价的大富豪又不是大白菜,哪能这么轻易遇上啊!
至于当地有钱人,人家自己有豪华私人马车,用不着去租车……
所以这租车行如果真搞了个普通代步出行用的豪华马车,估计百八十年都回不了本……还不如搞个样子货做婚宴市场呢。
宋二牛可是百万富翁,而且这一次回老家目标很明显,就是锦衣还乡……这排场必须撑起来,要不然凭什么娶人家百年书香门第,老东家的嫡女啊……
宋二牛的管家也是个经验丰富,并且深知宋二牛性格的人,一看这租车行里的马车,当即就派人到县上的马车行询问准备买车了。
随后报告了宋二牛后,直接买了一辆马车行里最豪华的高档马车,随带还买了几辆普通马车以及挽马。
不租车了,直接买,反正也不用几个钱……
宋二牛看到这些新马车后,微微点了点头,这场面才配得起自己的身家……
这有钱好办事,一路钱花出去,宋二牛都不用等多久就直接上了马车,至于马车上牌手续等自然由车行里代办。
随着城市里马车越来越多,交通事故也多,为了方便管理,大楚帝国里的马车现在也是要上牌照的,只不过和驾驶马车需要执照一样,暂时只局限于城市地区……至于乡村地区那是想要管也管不了。
因为马车也不仅有这种正式的四轮新式马车,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老旧土车呢,很多乡村地区的农民自己弄个木架子,然后再从木匠手里购置两个便宜的木轮子装上去,就变成了一辆农村地区非常常见的木板车……就这你还想给它上个马车牌照?
人家农民都拿白眼翻你,掉钱眼去了吧……千百年一辈辈都这么过了,就你大楚屁事多非要搞个马车牌照。
驾照也是……你还想让人家考个马车驾照,人家都得说你脑子有病!
很多在城市里能够推行,甚至习以为常的东西到了农村,就行不通了……
所以大楚帝国的交通法也不得不因地制宜……很多东西只局限于在城市里执行,在农村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宋二牛他们这些马车虽然要到农村去,但是在县城里购买并行驶,自然也是要上牌的,甚至车夫都是需要执照的。
不过这没关系,宋二牛的几个随从以及安保人员都会骑马驾车,甚至连两个看上去娇滴滴的贴身侍女,其实人家也能骑着马飞奔……
美洲那破地方,别的不说,就是马多。
尤其是乡村地区里,几乎每家每户都养很多马,因为北美地区普遍实行马耕……需要大量马匹耕种。
而且地广人稀,出行不便,也需要马车运输物资以及日常出行。
所以北美的广大乡村地区里,基本是个成年人都会骑马驾车……
这是独特的地理因素导致的特殊情况。
宋二牛的这些随行人员,一开始也都是移民到乡村地区里混着,早早学会了骑马驾车,后来才进入金山城里找工作,进而为宋二牛工作。
所以他们这一行人直接驾车出行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这四辆马车组成的车队行驶在小县城街头的时候,自然引起了众多人的注意,毕竟其中的一辆豪华马车一看就知道很贵。
车队里有着豪华马车,四辆马车又走在一起,驾车的车夫还是精壮汉子,甚至腰间配枪……一看就知道不好惹……这四个安保其实不是宋二牛的直属雇员,而是他从北美金山安保公司聘请的专业安保团队,都是退役军人出身,也都有合法持枪证件。
百万富翁在北美那地方身边没安保人员跟着,那可是很危险的……
北美那边都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民众普遍持枪,而且因为和土著三天两头干架,又地广人稀,民风多少有点彪悍,其中以金矿崛起的金山府更是如此……早些年这地方可是有大把淘金客的,而淘金客可不是什么山人……
金山府那地方看似繁华,但是治安却是不咋地,远不如本土……普通人还好点,但是宋二牛这样的百万富豪出门不带安保,那基本是给那些胆大包天的罪犯们送肉上门……分分钟抢了你甚至绑架。
所以宋二牛平日出身都带安保,这回本土了也习惯性带上……也就是在本土法律限制,安保人员只能佩戴手枪。
如果是北美,他的安保人员除了手枪,平日还会带着短管霰弹枪呢。
不少人看到这一幕都疑惑,这哪里冒出来的富贵人家啊?
第909章 归家和不孝儿
四辆马车组成的车队一路出了小县城,很快就行驶在砂石泥土路上。
四辆马车里,宋二牛独自坐着豪华马车,并由他的专职车夫驾车,两个侍女乘坐一辆,管家和随从乘坐另外一辆,还有一辆马车装着大量的行李箱,而四个安保人员有三人驾车,还有一人则是和管家随从们坐一辆车。
宋二牛这一次回老家,可没有想过什么低调,而是怎么有牌面这么来……要不然也不会带着这么多人一起回来。
不带多点人,怎么撑得起场面啊!
而诸多行李也承担着同样的角色,这些行李里除了日常用品外,还有很多宋二牛的衣服以及配饰等等。
身为一个体面的百万富翁,在不同的场合下自然需要不同的着装。
出席传统风格的宴会,就要穿传统的丝绸汉服。
如果是出席商务会议等带有商业气息的场合,那么就会穿上等细羊绒打造的职业装。
在家中普通会客的话,则是穿职业装或汉服等。
光是不同场合里所用的正式礼服,就带了十多套……
然后还有侍女,随从,安保人员的随身行李……人家也需要替换衣服不是。
再有就是从美洲携带的一些美洲特产以及礼物,这些都是给父母以及大哥一家子,还有诸多族亲们所准备的。
这么多东西不仅仅需要一辆马车专门运输,顺带其他两辆马车的尾部也绑上了不少的行李箱呢。
人多,东西多的情况下,也就需要四辆马车了。
宋二牛又财大气粗,看不上租车行里的廉价马车,直接新购买了四辆新马车连带八匹拉扯的丰州马……价格对于普通人而言自然非常昂贵,但是对于宋二牛而言却是不算什么,加起来其实也不过数百楚元而已,小意思。
这样的车队行驶在乡间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引来了诸多往来人员的瞩目。
透过玻璃窗户,宋二牛看见周边的人纷纷瞩目乃至让行,嘴角不由得浮现了微笑……他承认自己是一个很庸俗的人,他很喜欢如今的这种场面。
当年在美洲累死累活,甚至冒着被那些罪犯们抢劫等诸多风险,跑到金矿区里去做生意,摆摊都得带着火枪……后续小有身价了也没有混吃等死,而是继续累死累活把生意做大做强,期间不知道受了多少苦难!
当年刚开拓外地市场,到各地推销自家的帆布工装的时候,不知道多少次被人轰出门呢……他流了这么多的汗水和眼泪,受了那么多的白眼和委屈。
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赚钱吗!
而赚钱为了什么?可不就是为了争一口气,成为一个人上人嘛!
所以,回老家显摆一二又怎么了,哪怕为此花费了老大一笔钱……往来船票,随从们的花费,再加上礼物花费,还有后续在老家里各种显摆的花费,这加起来估计得大几千楚元。
但是他宋二牛乐意!
而如今道路两旁旁人的瞩目,让他宋二牛感觉到这钱没白花。
车队一路前行,虽然走的是砂石乡村土木,不过速度倒也算快,毕竟他老家所在的地方本身地形平坦,道路建设费用比较低廉。
过去三十几年里大楚帝国在道路建设上是持续不断的,哪怕是乡村道路基本也会铺设砂石或煤渣,道路也算是比较宽敞,可以轻松让两辆马车并行。
所以车队一路速度算是比较快,也就是中途有一段平缓上坡的道路稍微多花了些时间。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他们的车队就出现在了一座村子里。
这就是宋二牛的老家,一个名为双山村的小村子,村子坐落于一个小山谷里,左右各有一座海波不过一两百米的小山头,这也是村名的来源,有两座座小山,所以就被称之为双山村。
双三寸在前明时期其实没多少人,因为兵荒马乱导致原来的村落早已经荒废,土地抛荒,只剩下几户人家而已。
帝国收复附近地区后,这里以及周边大片的地区都是因为荒芜或抄没等因素,大部分都变成了官田,然后才陆续有人因为租种官田或分期购买官田而陆续迁移到这里安家落户。
分期购买官田政策,这是一项在大楚帝国统一战争时期里非常成功的政策,因为当初大楚帝国从前明王朝的官府以及权贵以及顽抗士绅,抗税分子手中抄没了大量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