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820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但是孙旭和孟小姐两个人自己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尴尬,这两个人也只是普通家庭出身,孙旭的高收入时间,加起来也才大几个月,一年都没有呢。
  去年这个时候,孙旭刚到松江的时候,全副身家只有三块多,找工作的时候连公共马车都舍不得经常坐。
  很长一段时间里,日常上班连出租马车都没有坐过。
  也就是最近几个月手头比较宽裕,所以出门上班的时候才比较经常的乘坐出租马车,但也不是天天都坐出租马车的,毕竟孙旭还在存钱,很多时候还是乘坐公共马车以节省开支。
  所以如今两个人上了公共马车后,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方便……毕竟他们两个人,其实还没有习惯当一个有钱人,消费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升级。
  但是周边的乘客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不是恐惧或羡慕……而是嫉妒顺带厌恶!
  什么玩意,一看就知道是东沁社区里的主人,住着一两千楚元的豪宅,穿着一身比我几个月工资都贵的衣服,不坐着私人马车或出租马车出行,还跑来和我抢公共马车的座位,恶不恶心啊!
  不过大楚帝国的社会风气,或者说治安力度还是很不错的,这些人顶多也就是心里不爽,至少没人会出声说什么,更不会招惹人。
  所以孙旭和孟小姐固然是在不太搭调的城郊公共马车上,也没有遇上什么事。
  一路到了城区后,换乘了一辆出租马车把孟小姐送到汇东百货上班,孙旭自己随后到了安华纺织公司继续上班。
  上班的时候,还让厂里马车科里的人帮忙去购置了一辆双马四轮马车和两匹挽马,并委托他们招聘一名能够兼顾庭院打理,杂物的车夫。
  马车和马匹很好卖,这玩意只要孙旭买单,人家当天就给孙旭买到了,但是车夫不好招。
  毕竟私人马车夫,不说其他,但是人品得首选过关才行。
  最终孙旭在马车科里挖墙脚,找到了其他一个同事评价人品比较好,驾车技术也不错的李姓大叔车夫,问他愿不愿意辞职给他开车。
  给的待遇一般,只有三块八楚元,但是包住包吃……毕竟孙旭的独栋别墅是有一个副楼的,这个副楼除了是马肆外,还有几个房间其实是给仆人们生活居住用的,可以方便的提供免费食宿。
  虽然待遇不高,比他现在的薪资其实还要低一点,但是工作比较轻松,同时包吃包住也不用其他额外开支。
  李姓大叔考虑了之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主要是工作对比现在马车科里的工作要轻松很多,没那么累……
  安华纺织公司里的马车科,给工厂内的高级雇员提供公务马车服务那只是顺带的,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货物运输。
  车夫们驾驶着工厂自有的马拉货车,从火车站,码头,合作厂商里把原材料,设备,耗材等各种货物运回来,然后再把生产出来的棉纱运往城内合作厂商的仓库,或者是运往码头,火车站里的仓库。
  用后世的话来说是个工厂货车司机,同时还是一个搬运工!
  李叔年纪也不小,这些年驾车搬运货物,赚钱养家的同时也把身体折腾的差不多了,继续干这种货运车夫兼带搬运工的工作其实已经很勉强了。
  即便不主动辞职,在过一年这份工作合同结束后,大概率也会被工厂毫不留情的炒掉……
  安华纺织公司和这年头的大部分企业一样,对普通员工基本毫不手软……在法律框架之下能压榨的多狠就压榨多狠。
  一旦没有了压榨价值,分分钟辞退……
  原时空,十九世纪中期左右,英国和美国这两个典型国家里,工厂里工人的待遇比同时期美国奴隶的待遇还差。
  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奴隶主们,好歹把奴隶当场自己的财产。
  这使用财产的时候基本不会过度使用,使用过程里也会给饭吃,机器也得烧油,奴隶也得吃饭……都是一个道理。
  奴隶生病了,如果毛病不大,也会买点药物简单治一治,这个可设备出现故障了修一修也是同一个道理。
  毕竟奴隶是自己的财产,这用坏了,用死了,损失的可都是奴隶主的钱,因此在成本可控范围内,这些奴隶主们还是会尽量保障财产的安全。
  甚至为了生产小奴隶,还会主动给奴隶进行婚配呢……
  但是同时期里北方工厂里……工厂老板可不用管工人的死活,给的工钱能有多低就多低,至于这点钱能不能让工人吃饱饭,工厂老板表示:管我屁事,反正就这工钱,爱干干,不干滚蛋。
  工人生病了,累死了关工厂老板屁事,人家是老板,又不是工人的爹妈。
  原时空十九世纪中期的北美,相当多一部分北方工厂里工人的生存状况还不如南方种植园里的奴隶呢……
  大楚帝国里的工人条件好一些,比如有最低工资,最长工作时间,签订标准劳动合同这些保障工人利益的措施。
  但是也无法阻止工厂辞退大龄工人。
  当然了,按照西城区最大的牛皮加工企业马老板的话来说:我们是为社会输送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是为社会做贡献的好事……较真了说,官府你都得给我们工行整个‘人才培养输送优秀企业’的奖状什么的!
  李叔为安华纺织公司工作了也有十来年了,如今身体不算太好了也愁着未来的职业生涯呢。
  正好孙旭要找一个知根知底的车夫兼带园丁兼带杂务工,问他要不要去。
  李叔没有太大犹豫,当即就答应了下来,而在孙旭的协助下,李叔当天就办理了辞职,开始为孙旭工作。
  如此马车和车夫也算是齐活了,随后孟小姐出面,又经过东沁社区服务管理公司的渠道,招了一名中年阿姨,负责洗衣做饭搞卫生之类的。
  如此安排妥当后,孙旭和孟小姐才算是在东沁社区里真正安下家来。
  但是总归是名不正言不顺……于是乎和孟小姐商量了一番后,又和工厂那边进行了商量,最终挤出来了二十天的年假。
  准备今年过年回家,再去一趟孟小姐的老家江西。
  趁着这段年假时间,孙旭要彻底把婚事给解决了。
  一切准备妥当后,十二月二十七日,孙旭和孟小姐,还有随从李叔带着大包小包踏上了火车。
  这是孙旭人生里第二次乘坐火车……但是和第一次只能一路换乘三等坐票不一样,这一次孙旭直接购买了松江直达西安一等卧铺的车票,还是一个双人的小包厢。


第868章 衣锦还乡
  孙旭和孟小姐以及随从李叔乘坐火车非常顺利,一路上不用换乘不说,而且他们乘坐的火车还是快速客运列车,时速比普通客运列车更快不说,而且只经停大站,大幅度缩短了旅行时间。
  大楚帝国搞铁路建设也有十多年了,铁路也好,火车也好实际上都已经升级换代了几次。
  毕竟这年头的技术发展是非常快的,承顺二十一年的时候,大楚帝国搞出来的第一代21型火车,拉动的客运列车平均时速不过三十公里。
  因为当时的火车头热效率值非常低,运行的时候煤炭和淡水消耗非常大,因此跑个几十公里就需要停下来加煤加水。
  这也是当年大楚帝国的铁路建设的时候,火车站设立的比较密集,间隔几十公里就有一个火车站的缘故之一……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旅客,也是为了给火车加煤加水。
  后续火车技术持续进步,各种新技术不断出现并应用,比如火车一开始是采用机械制动闸,为了确保整辆列车快速停下来,会在每一节车厢里都设置单独的机械制动闸,并配属一个制动员,需要刹车的时候,在司机的统一命令下,各个车厢里的制动员手动拉起刹车闸,实现制动。
  这种方式自然存在诸多不方便,不及时,成本高等问题……不说别的,光是每一个车厢都配属一个制动员,这人工成本就不低。
  后续研究人员搞出来了空气制动技术,这是一种使用空气压缩机,再使用管道把压缩空气送往各个车厢的制动系统。
  刹车时,只要火车司机一拉刹车,压缩空气就会推动各车厢的汽缸活塞,将闸瓦压紧,如此便可让火车迅速停下来。
  很是简单方便的一个制动系统,里头的技术难点就在于空气压缩机……不过这玩意也不是什么高技术的东西,大楚帝国在承顺十几年的时候就已经生产用低压蒸汽机带动的空气压缩机,用于工业生产。
  后来技术持续进步,空气压缩机还被用于驱动凿岩机,用于大型工程施工,大楚帝国的铁路建设过程里,就大量使用空气压缩凿岩机用于隧道施工。
  等到承顺二十七年的时候,大楚帝国的技术专家们,把压缩空气制动技术完善后,并经过了几年的小规模试验后,开始大规模应用于火车上。
  压缩空气制动技术,这只是火车发展历史里的其中一环,嗯,算是比较重要的一环。
  其他的技术发展还有很多。
  其中比较重要的自然是火车头的建造技术的的持续发展。
  火车头的技术难点,就在于上头的核心零部件:蒸汽机。
  一开始的21型火车用的蒸汽机只是普通的单缸高压蒸汽机,只是采用两台蒸汽机并联做工而已……而且当时所谓的高压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值一提!
  随着机械加工,原材料水平持续提升,蒸汽机的蒸汽压力、温度持续提升,使得蒸汽机在做功一次,依旧还有大量残余能量,为了利用这些残余能力,多胀式蒸汽机自然而然的就诞生了。
  这也是技术进步的一个非常明显的逻辑变化,那就是先有原材料、加工技术的进步,然后推动某一方面的技术进步,再带动其他方面的技术进步……
  你不可能说在二十年前就搞出来三胀式往复蒸汽机……不是说搞不出来三个气缸……这东西是设计问题,制造上来说没啥技术问题。
  但是当时没这个必要啊,而且也没这个驱技术研发的驱动力。
  因为就当时的原材料以及加工技术,锅炉所产生的蒸汽压力和温度就那样,一个气缸就已经能够很充分的利用蒸汽里蕴含的动能了,再多气缸也没啥用……
  多胀式蒸汽机,它必须搭配能够产生超高压的锅炉以及相应的蒸汽输送管道这些设备才能发挥出来相应的作用。
  想要让多胀式蒸汽机动起来,你首先得有超高温高压的蒸汽才行……
  承顺二十六年的今天,锅炉所产生的蒸汽压力已经是二十一年士气锅炉蒸汽压力的八倍之多……这个数据的变化,才是真正催动三胀式蒸汽机出现的理由。
  再往前的双胀式蒸汽机之所以出现,再到现在的落后,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
  这里头有个前后关系……先有原材料和精密加工技术,才有了高温高压蒸汽,有了高温高压蒸汽机,才有更多气缸的蒸汽机……
  而当这些都满足了后,大楚帝国就开始大规模应用三胀式蒸汽机了,最早是应用在海军的战舰上,然后逐步应用到民用船只,主要是追求速度的客运船只上。
  火车应用这些技术的时候,都已经是比较成熟,价格也比较便宜的时候了。
  没办法,人家海军战舰一艘战舰随随便便几十万,对动力系统的价格承受能力非常高,一向来都是只要最好的,至于价格问题只要不是太离谱都不是问题。
  但是火车不一样,这玩意是对规模民用,而且还带有普惠性质的基础交通设施,对技术成本卡的还是比较严苛的。
  毕竟老蒸汽机也不是不能用,只是速度慢一些而已,而老百姓们更关注的并不是你速度提升了多少,而是你的票价涨了多少……
  这也是为什么大楚帝国铁路总公司里,还有不少老古董21型火车头在服役的缘故……怎么说呢,这玩意也没坏,你放着不用非要购买新的,那就有了新的支出,至于动力小一点……反正很多支线铁路的火车也不要求什么速度,三四十公里也够用了。
  但是一些新火车头还是会采用新式的蒸汽机,广州机械公司生产的33型火车头就是其中的典型,这种火车头几乎用上了所有当代的新技术,在试验的时候,拉动九节大型客运车厢,模拟载重的时候,跑出来了最高九十公里的时速……
  哪怕试验的时候其实采用的是轻载,同时铁路也是下坡路段,而且还是最新建造的新式铁路,这个所谓的试验速度其实没啥实际价值。
  但是这个速度,对于当代的大楚帝国而言依旧是非常夸张的……
  而基于33型火车头,大楚帝国铁路总公司开发了甲字系列快速客运列车,这一系列的快速客运列车,全部以甲字开头,后面加阿拉伯数字编号。
  也就是目前孙旭和孟小姐乘坐的快速客运列车,实际运营的时候,平均时速大概在五十公里。
  这不是重点,五十公里看似比三四十公里时速的老火车快一些,但是也就那样了。
  重点是甲系列快速列车只停靠大站,并且自身搭载更多的煤炭和淡水,不需要每跑个几十公里就停下来加煤加水。
  这些都大幅度提升了甲系列快速客运列车的运营速度,进一步提升了旅客的出行速度以及舒适性……那个啥,当代旅客进行长途旅行,在火车上待几天都是常有的事,除了卧铺舱的旅客们,坐票旅客可谈不上什么旅行舒适性。
  孙旭去年来松江的时候,一路坐着三等坐票过来,那滋味……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但是现在回老家的时候,他却是可以带着孟小姐直接坐上一等卧铺的包厢,尽管花费不菲,但是旅途的感受却是能够大大的改观,他们甚至还饶有心情的在火车上看书,看风景。
  吃饭时间去头等旅客专用的餐车里用餐……晚上停车休息的时候,列车长还在餐车里组织了一次晚宴,美曰其名是招待了头等车厢里的旅客……但实际上晚宴是收费的,而且还死贵死贵的。
  而且不去还不好,人家列车长亲自前往各包厢挨个邀请……邀请的时候人家列车长是体面人,自然不会说晚宴要收费,只是单纯的邀请你去参加晚宴……但是列车长一走,就有餐车的工作人员过来进行所谓的登记服务,顺带收晚宴的门票钱……而且还一口一个尊客,态度是客气的不得了。
  如此情况下,脸皮没厚到一定程序,你还真不好意思拒绝……至少孙旭脸皮没到那程度,最后还是乖乖掏钱买单去参加了所谓的高端晚宴……吃的依旧是餐车上的便捷食物。
  大楚帝国铁路总公司,和很多官办企业或机构都有同样的尿性,那都是特别赚有钱人的钱用来补贴穷人……往往会开发出来不少专门针对有钱人的消费项目,比如说这个头等车厢,头等餐车。
  怎么说呢,这不从有钱人身上把钱都给赚回来,怎么补贴大量的平民廉价乘坐火车?……怎么后续继续大规模修建各种不赚钱甚至赔钱的铁路?
  总不能一直靠发行债券不是,铁路债券也要还钱的啊,现在大楚帝国铁路总公司欠的债券已经太多了……多到让普通企业仰望的程度。
  多到什么程度?这年头楚国里的一些金融投资机构或者有钱人,进行稳健类投资的时候,往往会把一部分资金用以购买国债以及铁路债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8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0/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