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752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再加上广泛宣传,引导民众饭前、便后都要洗手,注意环境卫生等等。
  这些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实际上对大楚帝国民众身体健康的影响,其作用远远大于所谓的正统医疗研究和推广!
  所以大楚帝国最近三十年来,其平均寿命能够从三十年左右,一路提升到现在的四十五岁(1900,日本四十四,欧洲平均四十六,美国四十八)。
  起到最重要作用的并不是医疗技术的提升,而是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再加上更重要的人均粮食水平的提升。
  吃得多,吃得好再加上良好的卫生习惯,生病自然就少了,这不生病的人少了平均寿命自然也就提高了。
  医疗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效果自然也有,但是并没有想象的大……
  孟修他们虽然长期在海外厮混,但好歹也是楚国人,自然也广泛接受了帝国官方的一系列引导宣传,一开始不以为意,但是看见别人陆续采取一些新的卫生习惯后,他们很自然的也会跟进。
  人嘛,总是有一种从众心态,看见别人做什么,说什么,然后自己也会慢慢的被影响,继而成为其中的一员。
  所以后世就有科学家们说,一个独处的时候,他会有自己的个性化特征,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保持基本的智商水平。
  但是当他融入到了群体后,他会迅速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丧失自己的个性化特征,个人思想被集体思想所取代,整体呈现容易情绪化,低智商,无异议等表现,进而成为人们常说的乌合之众。
  嗯,乌合之众这个词,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并不是说贬低某一部分人,而是因为全人类都如此。
  毕竟人是集体生物……你只要处于社会当中,就不可能不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既然受到了影响,那么也符合社会心理学上的乌合之众标准。
  不过人们总喜欢觉得某一部分人是乌合之众,觉得自己是超脱世人之外的个体……其实,你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也是受到了别人的影响!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群体效应,也是采用二战纳粹德国进行洗脑宣传的原理所在。
  孟修他们虽然远离本土,常年在海外待着,但实际上日常里也是和楚国人自己打交道,而这些楚国人也不是一出生就在海外的,基本还是从国内跑到海外领地来闯荡的。
  这些人先是在国内受到了影响,进而带有了国内楚国人的一些基本认知,比如喝水要喝热开水,饭前要洗手等。
  而这些人到了海外后,这些习惯依旧会被保持下来,并影响其他人。
  最终孟修他们哪怕是到了非洲,甚至是远离了楚国人聚集地马普托,来到了非洲内陆地区里,他们依旧保持着楚国人的诸多生活习惯,并习以为常。
  喝热开水,应该是其中最典型的特征了。
  这一路上靠着吃干粮,偶尔使用枪械猎杀一些动物食用,喝着热开水,他们穿越着荒无人烟的非洲大陆。
  不过条件的确是太艰苦了,出发三天后,孟修的队伍里就有一个人倒下了。
  不知道是饮食不卫生导致还是说其他什么缘故,这个队员直接开始发烧了。
  好在队伍里携带了足够多的应急药品,包括海外移民的两大神药:金鸡纳树以及柳树皮。
  金鸡纳树是用来治疗疟疾的,而疟疾是海外移民的头号杀手。
  柳树皮,这玩意是用来镇痛退热的,柳树皮虽然是一种植物药剂,药效其实和后世的布洛芬很类似,不过副作用要更大。
  但是有时候为了止痛和退烧,区区副作用也不算啥了,发烧的时候有了这玩意,就能够控制体温,不至于高烧不退危及生命。
  这东西,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算是大楚帝国版本的布洛芬……平日止痛,高烧救命用的。队伍里有一定医疗经验,但肯定没医师资格证的一个队员断定,这家伙并不是得了疟疾,也不是吃坏了肚子,至于为啥会发高烧……你问他,他哪里知道啊。
  他要是知道的话,也不至于跑到非洲内陆来,扛着一杆火帽玩命啊!
  有这本事,他在国内考个医疗证书,当个体面的大夫多好!
  再不济也能在海外的殖民地里当个没证书的黑郎中啊,钱照样大把赚,社会地位还高
  在大楚帝国的海外殖民地里,医生的社会地位很高的,甭管普通民众还是文官武将,看见医生,哪怕只是个没证的黑郎中都会客客气气的,因为在海外领地这些破地方,生病的风险极大,这生病了总有你求大夫的时候。
  但是海外领地的大夫数量极少,在整个非洲巡抚辖区里,有证书的合法大夫绝对不会超过十个!
  基本都是国内本土派过来支援非洲巡抚辖区建设,待几年就走,一批一批轮换过来,这其实也是海外领地里大部分合法医生的主要来源!
  你让他们自己移民……人家脑子烧坏了才跑到海外殖民地找罪受啊!
  在大楚帝国里,大夫这个群体,社会地位挺高的,和那些跑到海外领地去寻求生活的普通移民,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阶层。
  人家用不着移民去海外,在国内本土就能过上体面的日子。
  所以海外领地i,合法医生没多少!
  很多都是一些没证书,挂着疗养保健等名目看病的黑郎中,这些人往往都不会给你书写开处方,因为没有医师资格证的话,一旦给病人开了处方,那就是违法行医,要罚款兼带坐牢的……
  但是,直接开方子不可以,可以口述嘛……病人自己记下来,哪怕不识字也可以请别人记下来。
  然后再自己去买药。
  目前大楚帝国里的诸多传统药物,如植物药物或者是一些矿物或者动物类的药物,反正众多乱七八糟的经验药物里,目前管理的不算严格,只是禁制一些剧毒的危险品,明显强烈副作用的药物。
  整体来说只要太奇葩的东西,基本随便你卖,毕竟很多东西你就算禁制了,但是人家自己随便野地里就能挖到一些植物药……
  再者也是,目前大楚帝国药物科研力量还是非常有限,很难搞清楚传统经验医学里的一些药物到底有没有用,有什么副作用……既然一时半会搞不懂,大楚帝国干脆把大部分搞不清楚,但是也吃不死人的传统经验药物放在一边不管了,暂时以保健品来进行管理。
  毕竟很多植物药剂都是一些花花草草树皮什么的,人家非要吃花草树皮,你不能不让人们吃不是……只要吃不死人,那么就这样吧。
  但是危险物就不行了,比如什么砒霜,鸦片之类的,这玩意被直接列入违禁品了,不让个人买卖。
  整体而言,目前大楚帝国的医疗,极大程度的医疗还是依靠传统经验医学,但是因为医疗技术条件有限,暂时又搞不清楚传统经验医学里的原理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所以就很难搞。
  以至于最后出现了这么个不伦不类的管理办法,把一些危险品列入违禁品里进行管理,而普通吃不死人,暂时也没发现有什么太大的副作用的,同时也不知道这玩意为什么有用,甚至不知道有没有用的传统经验药物,则是纳入保健品管理。
  同时对一些药效以及副作用明确,经过了临床试验的药物,如新研发的化学药剂,传统医学里提取的有效成本如水杨酸,对于这些作用和副作用都明确的药物,则是纳入药物管理,并广泛进入各大医疗机构里使用……但是纳入药品管理的药物,一共也没多少,以至于现在的药品安全管理处,其实是挂在食品安全司下面的。
  药物管理的困境,也反应出来了目前大楚帝国的现代医疗技术水平很有限。
  同时医生的学习成本太高,所以数量也不多
  毕竟求医不易,是要上医学院的,不说大学里的医学院,但是最少也要上个中专的医学院啊,要不然你连报考医师证的资格都没有。
  而读书求学,最少都要读到中专,这对于绝大部分处于社会底层的移民而言,其实很难……这家里要是能够让孩子上得起学,他们也用不着跑到海外移民了啊。
  移民里医生,哪怕是没证书的黑郎中都不多,这也导致了海外领地里的很多人,这生病了后,人们很多都是自己硬抗,发烧了就喝点柳树皮熬煮的汤,拉肚子了就来一顿金鸡纳树泡茶!
  看医生?
  大型的殖民地城市还好,但是一些小城镇,普通的移民定居点,有个毛线的郎中……
  马普托也算是个规模不小的殖民城镇了,城内没有哪怕一个合法的执政大夫,另外还有一个半吊子,没证书,只能处理一些常见病,寻常外伤,收费还不便宜的黑大夫。
  孟修他们这个团队里,这能够有一个勉强有些医疗经验的人才,已经很难得了。
  想要更多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面对发了高烧,但是搞不清楚为啥的孟修他们,也没办法,只能是让高烧的队员放在马车上,然后熬煮柳树皮汤给他喝了退烧。
  同时孟修再一次向队员们强调,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
  如果想要活着回去,喝水一定要喝煮沸片刻后的热水,吃饭尽量吃自己携带的食物,打猎来的肉食,一定要高温蒸煮,煮熟透了才能吃,而且只能吃一些常见的动物,不能吃乱七八糟的动物的肉。
  同时要注意防范毒蛇蚊虫,鞋子以及绑腿不要随便解开来,同时上衣也别轻易撩开,手套更是不要解开后去触碰一些植物乃至泥地,免的被毒蛇蚊虫咬了。
  晚上睡觉更是一定要在帐篷内,帐篷要搭好,防备毒蛇蚊虫钻进来。
  总之,不想死的都老老实实的按照严格的野外生存规矩来,要不然这荒山野外的一旦出了什么事,可没人能够救得了他们。
  如此小心翼翼的一路持续前进,后续几天里又有两个人倒下了。
  其中一个挺倒霉,骑马在前方开路的时候,遇上了毒蛇……然后马匹被大蟒蛇吓着了狂奔。
  于是乎这倒霉蛋被摔下马了,右手手腕直接骨折,右腿也扭伤了……没办法,只能是忍着疼进行简单包扎处理了。
  还有一个更倒霉,被马蜂给活生生蛰死了!
  这人在行军短暂就地休息的时候,直接在路边上大号,但是粗心大意没仔细观察,直接在一个马蜂窝底下上大号,还动静不小惊到了头顶上的马蜂窝……
  结果那些马蜂窝毫不客气的把他蛰了个满头包……哎呦哎呦几个小时后,直接挂了!
  出发不过几天,就一死一病一伤,直接非战斗减员三人,这让孟修无奈的很。
  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年头的非洲就是这么的危险。
  这也是为什么大楚帝国不愿意让自家的正规军深入非洲内陆作战,而是抽调了大量的印度军团来充当主要野外战斗兵力。
  这破地方太危险,非战斗减员实在太狠了。


第805章 决心
  尽管路上遇上了一些危险,但是孟修他们还是坚定的继续前进,长途跋涉了很多天后终于来到了荷兰移民定居点的外围。
  这地方距离非洲东海岸的马普托,直线距离就达到了四百多公里,而实际路程因为道路弯弯绕绕,还要更远。
  孟修他们一路上走了足足二十天才抵达这破地方,路上的时候因为道路实在难走,同时他们又携带了大量的后勤补给物资,以至于前进速度非常缓慢。
  等到后来的时候,因为遇上了缺乏成型的道路可供马车通行,甚至不得不放弃继续使用马车,改为马匹驮运以及人力备运的方式携带物资前进,这样一来前进速度就更慢了。
  在非洲大陆这种地方,因为严重缺乏,甚至可以说没有良好地面交通的情况下,其实直接采用地面长途行军的方式是非常不可缺的,不仅仅危险,而且速度很慢。
  以前的欧洲殖民者也好,现在的楚军也好,其实他们在殖民地周边活动,尤其是深入内陆地区的时候,其实都是坐船,通过河流向内部深入。
  但是楚国人来到非洲大陆的时间还比较短暂,对内陆地区的地理情况还没有搞清楚,也还不知道有什么河流能够抵达荷兰移民所在的地方,加上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们也不打算拖拖拉拉慢慢探索河流……
  这才选择了直接走陆路,一路硬是走到了荷兰移民目前定居的茨瓦内。
  抵达了茨瓦内的外围地区后,孟修并没有匆匆忙忙的带着人手直接杀过去,他们这一路上经过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急需休整。
  因此孟修他们找了个条件比较好,也比较隐蔽的小山谷扎营休整。
  期间也孟修也让几个野外生存经验丰富,作战经验也很丰富的手下骑马去进行前期的侦查,把对面那些荷兰人的情况摸清楚。
  孟修虽然没有当过兵,但是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海盗出身,后来又长期在海外的印度以及非洲地区劫掠,其他的不好说,但是和土著们交手的经验可是相当丰富的。
  他很清楚,别看自己这些人不少,而且装备也更先进,但是如果战术选择不对,那么也很容易阴沟里翻船。
  毕竟火绳枪和长矛刀剑也是能杀死人的。
  孟修他们的火帽击发枪虽然性能更好,比荷兰人手中的火绳枪更是领先了两代,然而实际使用中,射速和火绳枪其实也差不多,命中率和威力其也一样。
  火帽击发枪的优势,在于正规军,采用线列战术的时候,发挥更密集的火力。
  如果是没有队形,零散的小规模作战,其实优势很有限!
  非要说有的话,那么就是火帽击发枪的击发率更好一些,极少出现开枪后子弹没打出去的情况,燧发枪和火绳枪则是要差很多。
  但是,这基本也只局限于在刮风下雨,潮湿等天气的情况下。
  如果是阳光明媚,无风,干燥不潮湿的情况下,其实火绳枪和燧发枪的击发率也很高的,操作正确,保养得当的话,其实哑弹率很低!
  楚国人说的击发率,其实说的是全天候击发率,也就是说各种天气情况下的综合击发率,包括良好天气,刮风下雨天气,潮湿天气,严寒或酷热天气等等,各种常见的天气综合到一起的平均数据,当然,这里的不同天气,比如说下雨,也只测试小雨的情况下……不可能在倾盆大雨里测试的,因为倾盆大雨下,哪怕是击发枪也没办法射击……
  在大雨中作战,只能采用金属定装子弹的步枪,纸包弹也好,前装的散装弹乃至后装纸壳定装弹,都很难在倾盆大雨里作战。
  这些限制,也就意味着其实火帽击发枪,依旧有着巨大的局限,在一些情况下也难以取得什么决定性的优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7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2/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