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企业和个人则是全面禁止,口子都不给你留一个。
但是聪明人不少,这些人一翻法律条文,说是本土和海外直辖领地不能搞,但是没说那些有限控制的殖民地也不能搞啊!
更没说不不允许楚国企业或个人,在土著控制区里使用这些土著劳工啊!
嗯,奴隶还是不行。尽管在一些大楚帝国官方力量触及不到的土著控制区里,有着不少楚国人当着正儿八经的奴隶头子。
不过奴隶这种事还是太扎眼,搞的太大,影响比较坏的话,一旦被官方知道了少不得要拿你杀鸡儆猴……哪怕你是在土著的地盘上使用土著奴隶,那也不行。
毕竟大楚帝国的很多法律是属人原则,只要你楚国人,不管你在哪里,都要遵守我楚国的法律,奴隶制就是其中之一。
同时,这也是大楚帝国在海外,一直强调法外治权的缘故,就是因为这个属人原则。
因此哪怕是在土著控制区里,楚国人如果敢明目张胆的的搞奴隶制,搞的还挺大的,负面影响很不好,官方知道了也是要办你的。
于是乎,劳务派遣制就这么出现了!
一些大楚帝国没有直辖,由傀儡管理的殖民地或傀儡国地区里,不少企业使用了所谓的劳务派遣,来获得大量的极其廉价的劳动力进行挖矿、种植。
最早是东洋武装贸易公司搞起来的,然后西洋贸易公司引进,到最后其他一些在海外活动经营的企业乃至个人,也陆续采用。
这种海外劳工劳务派遣制度听着好听,但是名声的确不咋地。
因为按照那些欧洲人的说法,不管是荷兰人,葡萄牙人还是西班牙人,都一致认为:这些楚国人在殖民地以及土著控制区里的劳务派遣制度,纯属脱裤子放屁……好像那些土著劳工们披个劳工的皮就不是奴隶一样……骗谁呢。
按照那些欧洲人的说法,楚国人的劳务派遣工,和他们的奴隶工也没啥区别,甚至很多劳务派遣工的待遇还不如奴隶呢。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当年西洋武装贸易公司搞出来这玩意,纯粹为了规避楚国禁止奴隶的相关法律,才搞出来了一个劳务外包的说法。
并且一般不和私人奴隶主之类的进行合作,而是和一些土著官方合作,比如如今东北非那边,就有一些部落,以官方名义组织了不少劳工到楚国人开办的矿场,种植园里工作,以赚取宝贵的楚元外汇,再用来购买楚国人的武器弹药发动部落战争,获得敌对部落的更多劳动力人口,再组织到楚国人的矿场种植园里劳作。
非常完美的循坏!
不过楚国人对外的时候很嘴硬,死不承认。
而且这种海外劳务派遣制度,还有一个现象非常有意思,那就是楚国人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成本,比欧洲殖民者用奴隶成本还低……
因为楚国的海外企业既不用负责劳工的生老病死,也不用一次性支付采购劳工的钱,而是可以分成很多年,以劳务费用的方式来分期支付。
劳工不能干活了也不用给工钱,更不用给予任何保障。
生病了也不用花钱治疗,甚至都用不着给他们吃饱饭,随便给点工资就行了。
反正这些劳工的所有权也不是自家的,而是各国/部落土著官方组织的,用不着楚国人替他们担心。
楚国人的企业只管按照完成的任务给钱,至于劳工们怎么完成任务,是死是活,他们不管的,也没权利管的,那是劳务派出方的事。
而他们欧洲人使用奴隶,首先要花一大笔钱购买奴隶,这钱可不少,美洲地区里一个黑人奴隶,价格需要好几十楚元呢,而且奴隶贩子可不会跟你玩什么分期付款!
然后奴隶也是自己的财产,使用过程里也不能太过分,用不然用坏了,损失的还是自己。
平时生病了如果不太严重,多少还要给奴隶进行治疗,要不然病死了损失的还是自己的资产。
于是乎,当前欧洲殖民者手底下的终生制奴隶,他们的生活质量其实比楚国东西两洋公司所委托雇佣的劳务派遣工还要更好一些……奴隶主们可以不在乎奴隶的生命,但是他们会在乎自己的资产安全。
而楚国人……可用不着在乎劳工的资产安全,能把工钱压到多低就压多低,而那些劳务派出方大多也是干的无本买卖,能够接受很低廉的价格,并对劳工进行极度的压榨。
以至于这些劳工们,损耗率甚至都比奴隶高……
以至于北美洲那边的西班牙人和楚国人打交道的时候,就经常用他们手底下的奴隶,生活比楚国人手底下的派遣工生活质量更好来建立优越感……
一些在美洲土著控制区开办种植园,矿场的楚国老板们听到这些话后,往往也会鄙视西班牙人:“一群欧洲蛮夷,懂个屁的成本控制!”
“就这样还玩个屁种植园,回家吃奶去吧!”
而不管是奴隶还是当契约奴,又或者是劳工,这些荷兰移民们都不想……想要离开也坐不了船,。
最后他们内部商量了后,决定往北迁移,前往更北边,依旧属于当地土著人的地盘里开辟新生活。
很快,这些荷兰移民们带着家当,一家老小往北深入,临走之前,他们还凑了一笔金银,从楚国人手里采购了一批火绳枪和刀剑长矛呢。
对此楚国人自然是没啥意见的,只要他们离开开普敦这个未来的军事基地就行了,至于坐船去其他地方,还是说向北深入非洲内陆,他们都懒得管那么多了。
出卖武器装备这种事就更不用说了,出口版的火绳枪,那基本是谁来买都会卖……哪怕荷兰东印度公司跑过来说采购出口版火绳枪,楚国人照样会买,哪怕回头卖出去的火绳枪的枪口就会对准自己。
但是,作为一个有良心,有追求的军火贩子,绝不会因为子弹可能会打到自己身上,就不卖子弹的。
大楚帝国的军火商,那可是信誉卓越,童叟无欺的良心商人。
在很多土著人的眼里,大楚帝国的军火商们文明讲礼貌,说话做事有分寸,最重要的是做生意不玩坏心眼,信誉超级高。
很多土著部落的首领们,他们不会信任自己的家人,属下,但是他们绝对会信任楚国武器商人。
只要给钱,不管你是谁,采购武器用来干嘛,但凡你要的武器装备在出口准许名单里,他们都会卖。
哪怕你明着说,我采购了武器就是要打你们这些该死的军火贩子的,楚国的军火商依旧会卖,甚至还会给你推荐使用更好的武器装备……要不然你干不死我!
楚国的军火商,可不是跑单帮的,而都是官办,并且拥有某一区域武器市场垄断权的大型企业。
人家卖武器,那也是会带着一大票武装保安过去的,交易规模大的时候还会让海外驻军帮忙护送。
土著不弄多点先进武器,还真干不死这些军火商!
第800章 南非的狗头金
南非开普敦的两三千名的荷兰移民选择了向北方的内陆地区深入,他们最终去哪里楚国人也懒得管,只要不是在开普敦就行了。
毕竟这地方大楚帝国暂时没搞成什么普通殖民的打算,而是准备一开始就规划为海外直辖领地,未来楚国人是会在这里设立行政管理机构的,连名称都已经选好了:南非府,该隶嫡属非洲巡抚衙门管辖。
既然是海外直辖领地,那么未来就会在这里进行比较大规模的移民,毕竟开普敦周边的地方还是比较适合屯垦的。
地理环境和气候都非常不错,有平坦的沿海平原,水资源也比较丰富,气候也非常好,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并且是属于地中海气候里适合发展农业的类型,,这片地方很适合发展农业。
大体上,其实和大楚帝国在北美洲的金山府(加利福尼亚州)相当。
大楚帝国的北美金山府有金山谷地(中央谷地),在南非府也有着一个沿海平原,发展农业都非常适合,拥有成为粮仓的重大潜力。
而在一个地方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和建设,那么粮食问题是必须解决的,这年头海运粮食成本也不低。
船只从海外领地返航的时候,虽然也会运输粮食回去,但是基本都是作为压舱物顺带返航的,航运公司的运输船反正都是要返航的,所以带点农产品什么的回去多少赚点运费,尽可能的减少返航时的空载所带来的成本。
真要是专门为了运输粮食回本土跑一趟,那这些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可就非常昂贵了。
同样的道理,大楚帝国几乎很少会往某个海外领地运输粮食过去的,运输成本太高,承受不了。
因此海外领地的发展上,当地的粮食自给率就非常重要了。
能够就地种植并产出大量的粮食,才能够满足当地移民的需求,并有足够的多余粮食来吸收更多的新移民,同时还能让来往的船只返航的时候,带点粮食作为压仓货运,降低往返该海外领地的整体运输成本。
这有了粮食,有了人口后,才能够谈得上其他的发展,比如和北美洲的金山府一样,开始种植大量的经济农作物棉花,或者是开发金矿什么的。
然后也才有足够的消费市场,并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进来。
所以,对于当代的大楚帝国的诸多海外领地而言,能不能发展起来,首先就要看当地有没有适合大规模开发的可耕地资源。
如果没有的话,基本发展的都不咋地。
这里头北美地区诸多地方的发展就是很明显的例子,真说起来,大楚帝国最先开发,并且早期投入了大量资源的可不是金山府,而是在北边的夏阳府,但是当地的气候虽然也行,也能进行耕种,但是农业条件,对于偌大的北美地区而言还是只能说一般。
反观金山府,因为有着一大片的金山谷地这种极为优良的可耕地区域,所以虽然发展的时间晚一些,早期投入的资源也不算多,但是发展速度依旧远远超过夏阳府,更超过了中间的陆河府。
如今北美巡抚又准备着换驻地,准备跑到金山城去了。
没办法,最近几年金山府发展的速度太快,这人口都十几万人了,并且每年都还在大量涌入当中,估计不用几年,这地方的人口数量都能达到五十万了。
这个人口数字,甚至比国内本土的一些偏僻一些的府都要多。
而造成金山府发展如此迅速的缘故,金矿的发展和开发固然是直接动力,但是没有金山谷地的大量可耕地以及产出的粮食作为支撑,这地方是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的。
而现在的南非府,因为有着足够的沿海平原可耕地作为支撑,也很适合进行发展。
当然了,让大楚帝国方面决定在这里发展的主要原因,也不是单纯因为此地的农业条件比较好,实际上大楚帝国目前所控制的诸多海外领地里,以及一些很容易就能够打下来的海外区域,很多农业条件也很不错。
但是也没见楚国花费大量的人力武力去开发啊。
大楚帝国高层重视南非,其实和重视马六甲、锡兰岛是同样的道理,这些地方属于交通要道。
楚国人想要彻底控制这些地方!
所以才会在这些地方进行大规模开发,并且采取直辖海外领地的模式,大规模组织移民,并驱逐当地的土著。
同样的,这也是不让这些荷兰移民留下来的缘故。
南非府这地方,是要作为海外直辖领地进行开发的,是不可能让这么多的外来土著人口聚集的。
不管是这些荷兰移民,还是周边地区存在的非洲当地土著,都会是驱逐的对象。
大楚帝国的南非,不欢迎土著!
那些荷兰人没办法,只能一路往北朝着南非的内陆地区进发,遇上还遇上了不少黑不溜秋的非洲当地土著,这个时候被楚国人欺负的连家园都保不住的荷兰人,却是又变身为凶残的欧洲殖民者。
数千名荷兰移民里的近千人男性青壮,手里头拿着从楚国人购买来的火绳枪和刀剑长矛,一路连续灭掉了三个当地土著的部落聚集地,杀的是血流滚滚,并抢走了当地土著的粮食,抓捕土著作为他们的奴隶。
就连这些荷兰移民里的一些妇孺,都是拿着刀剑长矛参与一些后勤工作。
经过连续的北上推进后,荷兰人才在距离楚国人足足有数百公里外的地方停留了下来,不过这里其实也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地。
这里距离楚国人还是太近了,不过两三百公里而已,真说起来,不用多久楚国人就能杀过来。
毕竟他们可不会认为,楚国人在南非的大动作,只会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开普敦港,这些楚国人肯定还会向北延伸,最终占据整个沿海平原的。
这一点,这些荷兰移民里一些有见识的聪明人已经预料到了。
也不是他们对楚国人有多么的了解,而是他们荷兰人或其他欧洲国家进行殖民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先占据一个沿海据点,然后逐步深入内陆。
为了避免在一个地方刚定居几年,就再一次遇上楚国人,这些荷兰人打算干脆走远点。
现在先停下来,只不过是先休整一二,同时打探周边的情况,然后再继续北上。
毕竟这些荷兰人,也是第一次深入南非内陆地区呢,对于开普敦周边两三百公里的地方他们有所了解,但是更远的地方就缺乏了解了。
他们需要知道地形,气候,水文等情况,才能决定下一步的迁移方向。
最终,他们会找到一个适合耕种,并且远离楚国人的地方,作为真正的新定居点。
不过开普敦的荷兰移民们选择了主动北迁,然而开普敦附近的当地非洲土著们就没这个觉悟了。
他们也没有和楚国人打过交道,可不知道楚国人的恐怖,更不会知道楚国人的野心有多大。
楚国人一开始还派人去了周边地区,试图向这些土著部落宣告帝国的无偿征地政策,结果因为语言不通,加上这些当地的土著实在不讲道理,所以宣讲计划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既然说他们听不懂,楚国人自然也只能是改用其他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