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704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罗志学去看的主要是黄河的沿岸大堤,码头的情况,同时也少不了看京杭大运河的码头港口。
  还要更重要的铁路。
  济南,其实也是一个铁路枢纽,不仅仅有南北走向的中原铁路。
  同时还有一条山东省内的铁路,即济南到青岛的铁路,这条铁路其中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属于战略铁路,因为青岛乃是大楚帝国在北方海域里的重要军港。
  同时青岛海军造船厂的存在,也让当地成为了大楚帝国第三大战舰建造基地。
  围绕着青岛海军造船厂,还有其他一系列的配套工厂,围绕着胶州湾,工业部以及海军联手,打造了一个以生产海军装备为主要目的的国防工业体系。
  因此此地的特殊性,因此在铁路规划前期里,就把青岛到济州的铁路线纳入了规划,目前已经建成完工。
  如今的济南,河运方面有京杭大运河以及黄河,这已经三十够用了。
  没错,这年头的黄河也是能够通航的,大楚帝国进行人工改道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通航需求,提前就规划建设好了预定的航道,尤其是出海口更是投入重金对河道进行拉直、挖深。
  因此黄河改道后,黄河下游是可以通航的,只不过通航能力不高而已,远远无法和珠江、长江相提并论。
  此外因为黄河水携带的沙量太大,日积月累之下,估计几十年后黄河下游的通航能力就不行了。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了,至少目前,黄河下游是具备一定的通航能力的,哪怕是只能通航一些小内河船只。
  海运方面,可以通过铁路直接通往青岛,也算是解决了问题。
  但是铁路交通还差了些,尤其是缺乏一条通往山东西部地区以及河北南部地区的铁路线。
  当天晚上罗志学在地形图上看了看,然后在看着山东西部以及河北南部的一大片平原地形皱眉。
  偌大一片平原地形,却是没有铁路,也没有河流!
  怎么看怎么碍眼!
  想了想,他就在地图上简单的画了一条曲折的线,从山西太原走古道到河北真定府再到德州府连接中原铁路津浦线。
  然后又在幽州为起点画了一条线,往南经过保定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再进入河南的彰德府、卫辉府、然后一路到开封府的郑州。
  这两条线一画,看起来就顺眼多了!
  然后又把视线放在了地图的其他地方,这地图不小,但是上面的铁路线却是不多。
  以至于让偌大的帝国地图看起来空荡荡的,罗志学就在地图上参考地形以及城市方面,还有人口,经济,资源等移速,开始不断的画线!
  这画着画着,突然罗志学就停下了笔!
  这地图上已经有太多密密麻麻的线条了,连西伯利亚都有了十几条线条……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说了,东部地区甚至每个县罗志学都给画了一条铁路支线。
  看着这些线条,罗志学叹了口气……画那么多有屁用!
  还是老老实实先把几条干线铁路还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几条重要支线铁路修起来吧!
  想到这些,他干脆把画满了线条的地形图都给烧了……
  这东西不能流传出去,要不然后人说他没脑子地图修铁路只是小事,怕就怕手底下的官员们当真,为了讨好自己真打算这么干……那就尴尬了!


第760章 黄河大桥和海军的变革
  到了济南的第二天视察,罗志学前往郊区,视察并主持了济南黄河铁路大桥的通车仪式。
  站在岸边,看着前方这座规模浩大的铁路大桥,罗志学不由得发出了感叹:“这就是工业的魅力啊!”
  这是目前大楚帝国境内第一座超长大桥,设计全长足足有一千多米。
  这座黄河铁路大桥,乃是大楚帝国最近十年来修建的技术难度最高,同时也是最长的一座大桥。
  为了建造该桥,大楚帝国的桥梁工程师们使用了众多的新技术,比如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
  该技术最开始还是海军那边搞出来用来建设海军基地用的,后来开始用于桥梁的建造,主要还是各种铁路大桥。
  同时还大规模使用钢材建造大桥,使得桥梁的结构强度更高,可以让单孔跨度更大。
  当然了,成本也更高!
  但是在这之前,大楚帝国的桥梁建造上已经大规模使用熟铁了,并设计使用了多种结构的桥梁结构,什么锻铁链吊桥,箱型锻铁梁桥,桁架桥什么的都有。
  借着设计建造各种铁路桥的机会,大楚帝国的桥梁设计师们脑洞打开,各种乱七八糟的设计以及工程技术什么的都拿出来以一实验。
  比如建筑材料上使用熟铁,钢材,桥墩上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桥墩使用气压沉箱法。
  而有了海量的试验后,大楚帝国的桥梁建造技术在短短数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突破,而融合了众多新技术之后,才有了济南黄河铁路大桥。
  这是一座火车和马车行人双用的铁路桥,分为上下两层,一层走火车,一层走行人和马车。
  在承顺二十六年完成设计定稿,并正式开工,经过三年施工后正式建成并通车。
  实际上这条铁路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完成了主要的工程,但是济南地方以及铁路总公司方面,为了在罗志学面前表现一番,愣是接着各种收尾工程的名义拖到了现在。
  就是为了等到罗志学到济南视察的时候,视察并举办通车仪式。
  随着罗志学简单在桥梁上了走了走,看了看,最后下达了正式通车的命令后,一辆披红挂彩的列车就缓缓的开过了这桥长达一千多米的铁路钢桥。
  看着火车顺利通过后,罗志学露出了笑容,对着周边的官员道:“很好,这座大桥的建成,意味着我国的桥梁技术又突破了新的极限,朕希望诸位臣工再接再厉,为朕,为帝国子民带来更多的大桥!”
  罗志学很清楚这座桥梁的意义!
  因此济南铁路大桥,其意义不仅仅是本身能够连接中原铁路的黄河两岸,也是给大楚帝国的桥梁建设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并进行了验证。
  后续大楚帝国完全能够根据济南黄河大桥的经验,去设计并建造类似的钢桥。
  然后继续发展,最终实现在长江下游,准确的说是在金陵城里建造一座长江大桥的愿望。
  大楚帝国的桥梁专家们,做梦都想要在金陵城修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
  可惜要在金陵城里修建跨长江大桥,因为需要兼顾航运的需求,同时此地长江非常宽阔,而且水深,这都导致了难度极大,目前还达不到相应的技术水准。
  抛开金陵长江大桥这个终极目标不说,借着济南铁路大桥的成功经验,大楚帝国完全能够修建后续的汉天长江大桥,并把楚北的铁路网和汉天府以及楚南的铁路网连接起来。
  此外还有其他的铁路大桥,比如郑州那边,按照罗志学的规划,后续也会在华北地区,沿着太行山脉东侧修建一条铁路,以连接中原和华北平原西部地区的。
  如此的话,郑州那边就会需要修建一座黄河大桥,之所以选择在郑州,而不是洛阳修。
  那是因为根据之前的一系列考察,桥梁专家们认为在郑州地区的黄河河段,更容易修建大桥。
  这条华北西线铁路以及郑州的铁路大桥如果能够修成功,那么郑州就会成为中原地区的铁路枢纽。
  其战略地位会变得和徐州、济南等地一样重要。
  ——
  视察并主持了济南铁路大桥通车仪式后,罗志学又视察了济南里的一个主要工业区。
  不过当地工业发展情况不咋地,没有什么比较特殊,值得罗志学关注的企业或产品。
  因此走马观花一样看完之后,罗志学就结束了在济南的视察,随后乘坐御用专列往东而去。
  他要去青岛海军基地看一看。
  青岛海军基地,它不仅仅是大楚帝国在北方沿海地区的重要军港,同时也是重要的战舰制造基地。
  不说别的,仅仅是一个青岛海军造船厂,就值得罗志学来看一看了。
  御用专列沿着铁路支线济州铁路一路往东,很快就抵达了胶州府。
  胶州府,之前乃是莱州府所属,后来升为省隶州,最后又升格为胶州府。
  目前辖高密、即墨、胶县、浮山、灵山五县和青岛区,五县一区,府治在青岛区
  其他地方一般般,没什么值得看的,真正值得看的是青岛海军基地以及青岛海军造船厂。
  因此御用专列并没有在其他地方停留,而是直奔青岛区而去。
  随后罗志学在众多地方官员以及海军将领们的陪同下,登上了大楚帝国海军目前最先进,也是最为庞大的战舰:一等战列舰汉天号。
  汉天号战列舰,作为大楚帝国里第一艘满载排水量突破五千吨,达到了五千五百吨的战舰,开创了无数历史。
  不过建造的过程里因为技术的持续进步,以至于不断的更改设计,所以导致了汉天号战列舰的建造时间延续多年,并且最终完工的汉天号战列舰,已经和最初设计的时候有了巨大的区别了。
  尤其是火力上。
  一开始的时候是采用前装滑膛炮的,但是随着前装线膛炮在战斗中的优良表现,海军方面迫不急的的就把在建的一系列战舰的火炮,直接替换为前装线膛炮了。
  不过虽然火炮变了,但是火力布局还是老样子,依旧是船旁列炮的方式……毕竟换火炮简单,但是要更换布局方式,那么就要对船体动大手术。
  当时汉天号战列舰都差不多完工了,自然不可能动大手术,因此就继续沿用了船旁列炮的方式进行布局。
  而这也是大楚帝国最后一艘采用船旁列炮布局的战列舰了。
  罗志学登上了这艘战舰后心情很不错,尽管这艘战舰还透着浓郁的风帆木制战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火炮的布局方式更是传统的船旁列炮布局。
  但是依旧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并且其本身的战斗力也将会是巨大的。
  别的不说,光是五千多吨的满载吨位,开到欧洲去吓都能吓死那些土著!
  五千多吨的满载吨位,这还是人类历史上吨位最庞大的船只,不仅仅是军舰,哪怕是民用船只暂时也没有这么大的。
  这种庞大吨位的船只,其建造技术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比如大量的承重零部件就不能采用木头,而是需要用到熟铁。
  更别说这五千多吨的满载排水量的船体内部,还有着庞大的蒸汽机呢。这艘汉天号战列舰,看似外形还和风帆战列舰区别不大,只是比较大而已,但实际上从里到位,无一不代表着大楚帝国的工业技术结晶。
  而且这艘船只还首次采用了熟铁装甲。
  虽然熟铁装甲并没有覆盖全舰,只覆盖了水线附近,但是依旧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一艘承上启下,为大楚帝国海军开创未来的战列舰。
  因此罗志学对该舰很有兴趣,视察参观的时候,甚至都深入船舱内部进行视察……然后他就在船舱内部看到了庞大的蒸汽机组。
  体型庞大的蒸汽机以及传动结构,让罗志学看了都震撼……哪怕和后世对比起来,这玩意技术水平很低劣,但是依旧能够感受到工业制品的震撼。
  要体现工业的震撼,就两个极端:要么大到极致,要么小到极致。
  不管是大还是小,到了一定极限之后就对工业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汉天号上的蒸汽机,那就是大到了一定极限,不说别的,光是那个巨大的气缸就不是那么好加工的。
  简单参观了汉天号的内部舱室后,罗志学回到指挥舱室,和一票海军舰政将领以及造船国防工业的企业负责人,高级工程师们简单开了个御前小会。
  表达了对航海工业,国防工业的肯定,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把下一代的新式战舰做好做强。
  简单的小会之后,罗志学抵达了青岛海军基地的司令部大楼,和海军将领们举行了一场小会议,主要是随便聊聊海军的全球战略问题,听取了海军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海军的六百艘战舰计划目前正在进行当中,并且经过了数次的调整后海军的发展规划和早几年已经有所不同了。
  这个不同,主要还是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战舰性能的进步,让海军根据新式战舰来调整自己的战舰计划以及战略安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7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4/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