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广东了,去年向中央财政上缴了六千多万楚元,占据百分之之十三。
光是这两个省,就占据了大楚帝国中央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八!
这可是相当夸张的数据,而能够有如此夸张的数据,那是因为江南省依靠着长江流域以及在本土沿海居中点的地理优势以及交通优势,汇集了长江流域以及沿海各地的工业原料以及资金,同时还能够把工业产品卖到上述各地去。
其工商业经济可是非常的繁荣。
同样的,广东也是依靠着珠江流域以及沿海优势,大力发展工商业经济。
和江南省能够把经济影响辐射圈扩展到本土沿海各地,比如北方沿海各省,东北,乃至扶桑不同。
广东的经济对外辐射主要是依靠南洋以及印度等对外贸易,而且对外贸易的占比比较大。
说白了,广东的经济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迅速,就是靠着东南亚以及印度半岛地区的庞大土著市场。
大楚帝国的西洋贸易公司,为了节省运输成本等,他们的销往印度乃至非洲、欧洲地区的货物,都是在广东的珠三角经济圈里采购的。
这两个省份在发展工商业经济上,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是其他省份学不来的。
而其他省份的话,经济比较好的就是浙江、河北、辽东以及两个直辖府,即首都应天府以及陪都汉天府。
首都应天府的经济总量,一部分是靠着首都地位的加成所汇集起来的金融以及其他服务行业,即第三产业,这一部分占比比较大。
而另外一部分嘛,则是依靠当涂工业区。
这地方乃是大楚帝国的数大重工业区之一,有着一系列的工业部直属的大型企业,如三大蒸汽机厂商当涂机械公司、目前国内排名第五的当涂钢铁公司,七大武器公司之一的江南武器公司的总部以及其主要子公司:当涂兵工厂、当涂火炮厂、当涂弹药厂等企业。
一个当涂工业区以及第三产业,这才支撑起来了应天府的经济,要不然的话光靠什么传统鱼米之乡,文化中心之类的,早就在工业时代里沦落了。
就和江西一样,江西在传统农业时代里其实也是很不错的,赣北以及赣中地区不少地方都是鱼米之乡呢,但是进入到了工业时代后发展就有些跟不上了,究其根由还是因为地理位置不行,又面临这东边的当涂工业区以及西北大冶工业区的双重竞争,工业发展始终起不来。
隔壁的大冶工业区,则是属于陪都汉天府,靠着这么一个大楚帝国的数大重型工业区之一,在加上在汉口发展的相当不错的轻工业,汉天府的经济也算不错。
目前来说,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就是上述五省以及两个直辖府了,其他的基本都不咋地。
要么交通不便利、气候极端,要么没啥资源,想要搞也搞不起来。比如辽北以及黑水这两个东北省份以及漠南、漠北这两个草原省份,他们其实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但是交通实在不便利,有了宝贵的各种矿产乃至畜牧业资源,也很难大规模对外输送、
同时气候太冷,很难无法吸引大量人口涌入。
连人口都没多少,谈啥发展工业啊。
哪怕是山西这个已经勘测出来了大量煤炭的省份,如今的经济也是不咋地……没办法,山西多山,想要把煤炭运出来卖掉赚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也是山西那边这几年一直谋划着修建铁路的缘故,甚至在草原铁路,即天津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开工之前,他们自己就已经筹资资金在大同当地建设矿区铁路了……说是矿区铁路,但是这条矿区铁路除了连接各个煤矿区外,还往张家口方向延伸上百公里呢。
如今就等着天津到张家口的铁路先通车,然后就能够连接上大同的矿区铁路线,最终实现煤炭的大量外输。
他们盼着这一条铁路都望眼欲穿了。
其他省份也是有着各自的麻烦,要么交通不方便,要么没啥特殊资源,要么气候不行。
而这年头想要发展大工业也是局限性比较大的,尤其是铁路网建设还不够完善,内河运输也有所局限的时候。
最终导致工商业经济发展不起来,只能是依旧传统的农业以及少量的工厂之类的维持着经济数据。
这样的经济数据自然好看不到那里去。
————
这一点,不仅仅是对于很多内陆省份如此,实际上对于沿海省份的诸多府县也是如此。
哪怕是广东这样的经济大省里,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是属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实际上经济发展好的只有珠三角一带,而其他地方普遍都不咋地,甚至还特别穷。
粤北山区里的和平县就是这么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县,年年都拿省财政扶持甚至拿中央财政扶持资金的县。
就这,还是依靠了王图这三年来的励精图治!
放三年前王图上任和平县令之前,这破地方的经济连内陆诸多穷县都比不过!
要人口没人口,要资源没资源,要交通没交通,甭管怎么看都是怎么穷……
王图过去三年来,使出了浑身法术,仅有的那点人脉被他用到了极限,最终才拉倒了十来家企业落户,最终让这穷地方的经济稍微的发展了起来。
尽管经济总量依旧无法和那些经济上好的县相提并论,甚至连珠三角那边的一个村子都不如……但这已经颇为不易,至少经济增速的数据非常高,过去三年里每年都是翻倍增长。
靠着这一点,嗯,再加上他的亿点点人脉关系,最终得以晋升,先是被调往广州那边进入省巡抚衙门当了个从五品的闲职过渡了几个月,随后被派往河源州担任知州一职,正五品。
虽然官从正六品的县令变成了正五品,不过王图依旧不敢放松。
因为如果说和平是整个广东里最穷的几个县之一,那么河源州就是整个广东里最穷的州府,没有之一!
顺带一提,承顺二十五年的时候,原本嫡属于惠州府所辖的河源州被改为省隶州,虽然行政级别还是正五品,不过依旧是广东的十几个州府之一。
最近这些年来,大楚帝国内部其实一直都在对各地的行政辖区进行调整,主要是根据区域,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由此出现了不少的新州府,有些是府隶州,而有些则是省隶州,还有的州被升级为府。
河源州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被设立,随后又被改为省隶州的。
改为省隶州的原因也简单,这破地方太穷,而直接嫡属于惠州府的时候,惠州府的一票官员们主要是注重沿海地区以及东江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粤北山区一片不太上心。
而惠州府本身的经济其实也不咋地,无法和广州府这种超级大府相提并论,因此也光靠自身也很难为穷乡僻壤的河源州提供多少的支援。
为了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为了更好的支持扶持偏僻山区的发展,当然了也少不了布政使程永峰的推动。
程永峰通过增设州,并把部分府辖州改为省辖州,再推动部分知府的人员变动,最终掌控大局。
这往大了说,关乎到程永峰和巡抚唐天贵之间的权力竞争。
而这,也是王图能够晋升为河源州知州的缘故。
因为王图是程永峰派系的人,而惠州府知府是唐天贵派系的核心干将,程永峰一手推动河源州改省辖,就是为了掌控更多的权限。
这一个州,一个府逐渐争夺下来,程永峰在广东的布政使生涯才算是慢慢展开,要不然说话都没人听。
对此,巡抚唐天贵也是从一开始的强势,再到逐步退让,最终把自己的角色从以往的布政使变成了真正的巡抚。
大楚帝国的巡抚,是掌管一方大权的封疆大史,负责的是整个省份的战略发展,发展经济民生只是地方诸多事务中的一部分而已,而以前刚上任巡抚的唐天贵显然是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虽然当了巡抚,但是干的依旧是布政使的活。
结果头一年里,不仅仅和布政使程永峰斗来斗去,其他诸多方便的事务也是落下了,为此挨了好几次参务院大佬们的训示。
去年年初进京述职的时候,罗志学对他也是没有什么好脸色。
如此一来,唐天贵才是彻底醒悟过来,开始在经济民生事务上让步,让程永峰自己顶上去,自己则是退居幕后掌控大局。
程永峰也是见好就收,毕竟他只是一个布政使而已,二把手哪怕是有上级的支持,也很难真正动摇一把手的地位……而且一旦搞的太过分,上头大概率是会换一个布政使,而不是换一个从二品的巡抚。
尤其是广东巡抚这种重要官员。
虽然双方大佬各自退让,动荡了一年多的广东巡抚风波,才算是逐渐平息了下来。
王图也是趁着这一波良好的外部环境,加上程永峰的大力支持,这才得以晋升河源州知州。
如今,他面临的是一个穷到不能再穷的河源州了。
没办法,只能是和以往一样,不要脸到处找关系拉投资,不仅仅是找新投资,而且还他积极联络了老相识,之前就在和平投资腐竹加工以及茶叶加工的宋阿林。
宋阿林最近两三年生意越做越大,各种副食品加工厂都新建了六家之多,而且去年还在广州东莞那边投资建设了一个大规模的水果罐头厂。
罐头算是当代食品加工行业里一个龙头产业了,产值极大。
各种各样的罐头不仅仅进入了军功供应体系里,而且还广泛进入了民间市场,肉罐头以及水果罐头还有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罐头琳琅满目。
作为一个主打食品加工产业的商人,宋阿林自然也是早早涉足罐头产业,主要搞各种各样的水果罐头。
同时其他食品加工产业也不少。
王图找到宋阿林,就是想要搞一个真正的大规模茶叶产业基地。
第723章 比老子还不要脸
接到王图的邀请后,宋阿林不管有没有意愿加大在河源州的投资,都必须重视起来。
因为现在的王图可不是什么没根基的偏僻小县的县令,而是一个省隶州的知州,并且很多对官场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王图的背后还站着一个广东布政使程永峰。
这样的人不出意外的话,区区一个正五品知州绝对不会是他的仕途终点,甚至知府也不是,他的未来到底能够走到多高没人知道,但是宋阿林却是知道现在的王图已经不是他所能的得罪的。
不仅仅不能得罪,如果有可能的话还要加深双方的联系。
实际上……答应跑过来视察的商人也好,那些官办企业的负责人也好,基本都抱着同样的心态。
投资与否还得再看看,投资环境不错,有利可图的话也可以投资,如果环境不许可那么就不投资。
但是亲自或者派出重量级负责人走一趟河源州视察却是必须的。
前者是生意,后者是人情。
哪怕不拉近关系但是也不能得罪王图这个官场新星啊,鬼知道过几年他会不会省巡抚里的某一厅局的负责人,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调动自己企业所在的府当同知甚至知府了。
毕竟正五品的知州继续往上晋升的话,可就是从四品的各府同知或巡抚衙门各厅里的副厅长什么的,而这种关系巨大的官场新星,担任副职就是个过渡,要不了多久就能够调转担任正职。
宋阿林和诸多和他有着同样打算的投资人们一起再一次踏上了前往河源州的土地。
不过和其他人选择直接乘坐火车前往河源不一样,宋阿林选择了乘坐船只前往河源州。
他个人本身就喜欢坐船出行,同时也是想要进一步亲眼看看东江航道这几年的变化,主要是看看那几处浅水滩的通航能力有没有改善。
毕竟要前往河源州投资的话,那么货物的外运就必须考虑到的。
而河源州虽然通了火车,但是火车运费贵啊……他宋阿林做的也不是什么太高端的生意,就是一些寻常的食品加工生意而已,毛利本来就不算高,必须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成本。
因此走更廉价的水运是必须的。
而水运又依托航道的情况!
这就是宋阿林选择乘坐船只北上,而不是直接乘坐更便捷的火车的原因之一……
当然,更重要的是,相对于火车而言,他个人更喜欢坐船,毕竟打小就是在河边上长大的人,对河流以及船只本身就有一种亲切感甚至安全感。
因为就算船沉了也不怕,因为他打小游泳就好,跨个几百米江面什么的都是小意思。
不同于比上一次乘坐的柳河航运公司的慢速客货两用小火轮,在东江逆流走了好多天才抵达不一样。
这一次宋阿林乘坐的乃是一艘快速客轮,嫡属于珠江航运公司,预计很快就能抵达河源州城。
珠江航运公司也是个老资格的航运公司了,前身还是海军的一部分运输舰以及退役人员,再加上投降过来,但是不愿意参军也不愿意继续跑海闯荡的归顺海盗里的水手。
由广东巡抚衙门工业厅创办并全资控股,早些年在纯风帆时代的时候发展的还不错,只不过在珠江流域里也没有绝对的垄断地位,那个时候珠江流域上的各种航运公司多了去,而且不少运输量大的企业往往还会拥有自己的船队。
等到进入蒸汽时代后,柳河航运公司凭借着事先投资锁定广州机械公司部分民用舰载蒸汽机产能的方式,垄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民用舰载蒸汽机的产能,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蒸汽机轮船运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