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农忙的时候,还需要从外地里雇佣一批零工。
这种模式持续了好多年了,甚至都催生了一批在农忙的时候,专门靠帮大农场们干活群体呢,这些人的工钱可是很高的。
但是今年,辽华农业公司却是在增加了播种面积后,却是没有大量雇佣临时工,这就让很多人不解了。
一些人仔细打听了之后,才发现这些辽华农业公司竟然是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机械设备,直接用机械来进行收割。
而采用机械收割之后,他们的自有长期员工就能够完成所有收割作业,根本用不着从外头大量雇佣临时工。
并且还听闻,他们哪怕是采用自有员工,这农忙的时候还提前干完了,得以腾出更多的人手进行其他工作。
这让其他的同行们很惊讶。
什么收割机啊,竟然有这么大效果?
这个时候,不用他们进一步打探消息,人家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销售人员们,就已经开始找上了众多的种植公司以及那些寻常的大型种植户!
找上去干嘛,还能干嘛,推销他们的蓄力收割机啊!
这广告打的响亮,不趁着这一次机会狠狠地捞一波,怎么凑钱研发蒸汽联合收割机啊!
一说到这个蒸汽收割机,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人就是一阵蛋疼,前几年高压蒸汽机出现后,他们公司的高层认为可以把蒸汽机用在农业机械上,于是乎就一口扎进去了蒸汽联合收割机的研究。
但是没有想到,这玩意的技术难度那么高!
搞了好几年,研发经费一笔又一笔的砸下去,差点把公司的血肉都给榨干了,但愣是还没搞出来……好歹搞出来了个收割机的结构。
为了回血,他们一琢磨,干脆把这套原本用于蒸汽机上的收割设备拆下来,然后使用蓄力,做出蓄力收割机先卖出去……
万幸的是,市场接受度还挺高的,趁着这一次机会卖出去了不少。
靠着蓄力收割机回了点血,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人看着半成品的蒸汽联合收割机,咬了咬牙,又把这钱给砸进去了……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不成功便成仁!
实际上是,过去几年砸了这么多钱研发蒸汽联合收割机,庞大的沉没成本已经让他们想要退出来都不可能了。
为了搞这两个玩意,他们不仅仅把过去几年的利润全部投进去了,而且还把过去的老本也砸进去了,为此还欠了好几笔的银行贷款。
这个时候如果停下来不搞,彻底破产倒是不至于,他们出卖一些资产,尤其是部分专利资产后,还是能够还清债务重新轻装上阵的。
但问题是,他们不甘心啊!
搞了这么多年,这么多钱都投下去了,现在说不搞就不搞了?开什么玩笑。
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人,狠狠地捞了一波后,转身又继续折腾他们的蒸汽联合收割机去了。
无独有偶,这年头看重蒸汽农业机械的厂家,也不止河口农业机械公司一家,还有其他厂商呢。
实际上,国内研究农业机械设备的厂家不少,哪怕是收割机这种东西,其实也有很多,只不过大家的技术路线不一样,效率也不一样就是了。
河口农业机械公司,只是在东北这一块的农业机械领域里做的比较好,但是帝国大了去,其他地方也有企业做各种农机设备的。
唐山机械公司就是这么一家专门生产农业机械设备的公司,实际上他们也正在蒸汽机为动力的农机设备。
他们的研发重心倒不是收割机,而是蒸汽犁地机,而他们的研发进度也是坎坷的很,几年时间下来,钱花出去不少,但是愣是没搞出来可以实用的蒸汽犁地机,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
折腾的非常难受。
两家农机企业都陷入了蒸汽机农机的研发困境里,这其实也不是单独情况,甚至都不是农机行业里的独有情况,而是当代诸多机械行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那就是随着技术越来越发达后,新技术的门槛变的更高了,相应的研发投入也变的越来越高了。
这对部分企业其实很不友好,尤其是自身缺乏研发能力,同时又没有足够资本进行收购的方式来获得新技术的企业而言。
在技术不断进步革新的时候,他们往往就很难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最后逐步没落。
不过反过来,不断的技术进步,不断的革新又会让部分企业获得庞大的机会,进而做大做强。
受益于大楚帝国完善的专利法,当一些企业研发出来一些新技术的时候,其实靠着这么一项新技术的专利就能生存的很好,如果搞出来几个获利空间巨大的专利技术来,那么分分钟就做大做强了。
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广州机械公司。
广州机械公司,虽然说以前也算是大型企业了,员工也不少,但实际上也就是名字好听,产品其实不咋地。
他们的各类机床设备也就只是二流,虽然也有订单,但基本就是赚点辛苦钱。
更多的还是靠着各类廉价便宜的农具产品过日子。
说白了,搞蒸汽机之前的广州机械公司,就是一卖锄头的。
不过后来他们在当地官府的扶持下,获得了低压蒸汽机的专利技术并成为了国内第一批的低压蒸汽机的生产厂商。
这才日子稍微好过一些,不过也只是好过一些而已。
因为低压蒸汽机又不是他们的,而是皇家理工学院蒸汽机研究所的,为了推动蒸汽机快速大规模应用,低压蒸汽机的全套基本专利那都是敞开了进行授权。
到现在为止,全国估计都有好上百个厂家获得过低压蒸汽机的专利授权呢……等以后,估计还会直接免费授权呢。
广州机械公司,也只是趁着获得专利的时间比较早,进而成为了国内的三大蒸汽机厂商之一,但是即便如此,他们的技术也是最落后的,要不然早期也不会生产制造小型蒸汽机而著称了……因为他们的技术就只能搞这些小型低压蒸汽机。
低压蒸汽机时代里,广州机械公司名义上挂着三大蒸汽机厂商的名头,但实际上赚的钱还不如搞大型蒸汽机的天津机械公司的十分之一。
一些竞争对手有时候都蔑称他们就是一个卖锄头……
憋屈的很!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广州机械公司下了决心搞技术研发。
生产低压蒸汽机和锄头赚来的钱,几乎全部投进去高压蒸汽机的研发当中,同时也获得了友商,尤其是造船行业甚至海军的支持。
最终,他们成功的把高压蒸汽机给搞了出来,而且还是自己拥有全套专利的高压蒸汽机!
靠着高压蒸汽机,一举成为了国内最大的蒸汽机供应商,同时也是最赚钱的机械公司。
这是以弱胜强,最终翻身上位的典型案例。
第712章 唐山机械公司的野心
唐山,即明王朝时期的开平中屯卫,此地在明王朝时期只是一个普通的卫所,还因为靠近长城以至于在清末时期里经常受到蒙古或东掳人的侵袭,发展并不算好。
等到大楚帝国平定河北之地后,开平中屯卫改为开平镇,这里也因为靠近边关驻防了不少兵力,作为山海关的大后方,同时也是补给线的重要途经点。
一直等到平定东掳以及蒙古诸部后,河北周边的军事威胁尽数消失后,靠近长城的诸多地方才是迎来了逐步的发展。
又因为当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平地区开采的煤炭资源就近供应天津地区,这才初步发展起来,随后又依托煤炭资源创办了多家工厂。
随着地方的逐步发展,开平镇升级为开平县,并因为开平煤矿而闻名。
一步一步发展后,开平的工厂越来越多,已经逐步成为了北方地区里除了天津外的重要工业区,为了进一步统筹发展,帝国把周边的几个县合并在一起,升级为唐山州,直接嫡属于河北巡抚衙门所辖,即为省隶州。
而河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就是津唐铁路,这条铁路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把天津和唐山这两个重要的工业区联系起来,并方便唐山的煤炭运输到天津。
这条一百多公里的津唐铁路在承顺二十三年开通后,为当地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会,唐山机械公司也是在这个浪潮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作为一家典型的官办企业,唐山机械公司由河北省工业厅投建创办,一开始只是作为开平煤矿的配套小工厂,生产修理一些采矿设备,后来逐步发展生产其他机械设备,最后以生产农业机械设备而著称。
他们生产的一系列水动力、蓄力脱粒机、蓄力收割机以及其他农在河北当地的市场占有率并不低。
并且很多年前开始,他们就想着以蒸汽机为动力研发农业机械呢。
并在低压蒸汽机的专利授权放开后,他们就用比较便宜的价格获得了低压蒸汽机的一系列专利授权,成为了大楚帝国里一百多家蒸汽机生产厂商之一。
当然了,他们生产的蒸汽机技术不咋地,购入蒸汽机的专利技术,只是为了铺平研发生产蒸汽机犁地机的障碍而已。
但是当初的低压蒸汽机的动力太小,重量也太大,根本不足以充当犁地机的动力。
这种情况下,他们一度采用了其他方式,比如说在田头放一台蒸汽机,然后通过钢缆来拉动犁地机构的办法来……这种方式光听着就知道很不靠谱,因此市场反响很差,最终没能得到大规模的推广。
这让唐山机械公司方面一度对蒸汽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有些绝望。
而随着高压蒸汽机被研发出来后,唐山机械公司又看到了把蒸汽机应用到农业机械上的希望。
为此,他们又开始搞蒸汽犁地机了。
这一次他们倒是没尝试着自己制造高压蒸汽机……嗯,他们没那个技术,更没那个专利。
如今大楚帝国里,高压蒸汽机的专利技术只有三条技术路线,分别被广州机械公司,天津机械公司,当涂机械公司所把持……嗯,实际上这三条技术路线也是大同小异,严格上来说只有广州机械公司的技术路线,其他两家的所谓单独技术路线,只不过绕过了广州机械公司的专利限制而已。
专利限制之余,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高压蒸汽机的制作技术非常高,不像是低压蒸汽机那样,很多中大型的机械厂琢磨琢磨也能搞得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国内有上百家蒸汽机厂商的缘故。
但是高压蒸汽机则是对材料,对加工乃至众多的技术细节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寻常的机械厂根本就搞不出来,或者勉强搞出来了也是问题多多,不说竞争了,日常使用都很危险。
高压蒸汽机的动力来源,可是依靠煤炭加热后的高温高压水蒸气,一旦因为技术不过关导致高温高压水蒸气泄露,那威力可不比炸弹小到那里去。
越是先进的工业设备,对技术的要求也就越高,如此门槛也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大楚帝国里虽然有一百多家工厂都能够搞低压蒸汽机,但是能够搞高压蒸汽机的只有三家的缘故。
唐山机械公司没有想过自己跨行去搞什么蒸汽机,他们的解决办法是直接找隔壁的天津机械公司订购专门的蒸汽机,然后充当动力而已。
奈何,天津机械公司是能够搞出来蒸汽机了,但是光有这么一个蒸汽机也不行啊。
还需要装载蒸汽机的车体,传动结构,行走结构,带动犁地结构的一系列机械结构。
当把所有的系统组合起来后,那才是一辆完整的蒸汽犁地机,但是想要把这些系统设计出来,再组装起来,这说起来简单,然而实际难度非常大。
这里头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唐山机械公司折腾了几年时间,这才堪堪初步解决了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并把各子系统给设计出来进行组装。
承顺二十五年秋十月,天气已经寒冷无比,但是唐山机械公司的厂房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模样。
一群技术人员正围绕着一台体型庞大的蒸汽犁地机进行最后的检查。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实际组装样机,而看着组装好的样机,他们即带着喜悦又带着担忧。
喜悦是因为数年的辛苦终于是获得了回报:他们好歹把第一台样机给搞出来了。
担忧则是,他们对这台蒸汽犁地机能否顺利的达到设计标准心里没底。
此时一个穿着长袍的中年男子道:“既然检查好了,那么就启动吧!”
“不管如何,这都是我们十年研发的成果,就算出现问题了,也算是及时暴露了问题,我们才能够针对性的解决!”
此人吩咐手底下的技术人员的时候,他身旁一个穿着儒服长袍的中年男子道:“钱兄不用过于担心,贵公司这一次的设计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钱包多微微点头,然后上前继续指挥麾下的技术人员准备进行的启动测试。
后方的孙奇则是站着,看向测试人员的目光了带着期待,也带着担忧。
孙奇并不是唐山机械公司的人,而是天津机械公司的人,他是代表天津机械公司和唐山机械公司进行合作的主要负责人。
唐山机械公司要研发生产蒸汽犁地机,那么就离不开小型化的高压蒸汽机,他们自己是没这个能力解决的,只能是找到三大机械公司。
而天津机械公司也是想要让自己的蒸汽机进军农机行业,为此专门抽调了技术人员,根据唐山机械公司的蒸汽犁地机的一系列性能要求,研发了专门的高性能蒸汽机。
这种蒸汽机在性能指标上,甚至比天津机械公司正在生产的其他几种高压蒸汽机都要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