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643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南方从金陵城江北,也就是江浦火车站开始往北施工,北边则是以天津为起点向南施工。
  而作为和陇海铁路交汇点的徐州那边,也会进行同步施工,而徐州那边的施工其实规模要更大一些,徐州那边是中原铁路、陇海铁路的交汇点,因此这地方也是同时往四个方向修铁路……
  此外陇海铁路的第一段,也就是徐州到海州的铁路也是进入了实际施工阶段。
  中原铁路的建设是非常快的,甚至修建起来比江南大铁路还要更快一些,因为江南大铁路沿线有大量的小河,需要修建的铁路桥梁可不在少数。
  但是中原铁路经过的地方,都是平原……地形平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的河流。
  施工难度低,成本也低,因此施工效率比江南大铁路还要更快一些,当然了,这是指同等人员设备的投入情况下。
  实际上前两年铁路总公司都把主要资源集中在了江南大铁路上,中原铁路虽然也重要不过考虑到后续的商业运营利润不可能有江南大铁路高,因此优先度上是要往后排的。
  但是即便如此,中原铁路的施工速度也非常快,经过一年半的施工后,应天府江浦火车站往北,已经是修到了凤阳。
  同时徐州那边往南修的铁路也修了几十公里了,因此乐观估计的年,等到明年年初金陵城到徐州的铁路线就能够通车。
  同时北段的天津往南修的路段,目前也修到了德州。
  按照修建计划,中原铁路有望在承顺二十六年全线通车,这一条全长一千公里的干线铁路,整个施工时间只需要四年左右。
  从这个快速无比的施工时间,也能够看的出来大楚帝国高层对铁路建设的重视了。
  不过为了修建铁路,铁路总公司借了大量资金,不仅仅找各大银行贷款借钱,还发行了大量的企业债券。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铁路债券的利息都很不错,吸引了帝国内部大量民间资本的购入。
  换句话说,其实目前大楚帝国铁路总公司修建铁路的钱,很多一部分都是民间的资本。
  这,也是让民间资本分享到了铁路建设发展的红利,并且回报还非常的安全没有风险。
  要是民间资本自行投资铁路建设的话,短时间内固然很多人会赚大把钱,但同时也会让无数人血本无归的。
  历史上英国掀起铁路建设狂潮的时候,有的人投资铁路赚疯了,但是也有无数人投资铁路亏得血本无归。
  不是所有铁路都能赚钱的,盲目投资铁路建设,可是会血本无归的。
  而在大楚帝国这边呢,资本无法直接参与到铁路投资上,资本都是通过提供贷款,购买企业债券的方式进入其中,赚的不是翻倍翻倍的利润,而是固定的利息。
  这种利息看似不高,对普通人没啥吸引力,但是对于规模庞大的资本而言,这种比国债稍高一些的利息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投资回报了。
  怎么说呢,当你管理一万楚元的时候,投资很容易就能够获得百分之几十,甚至百分之百的年回报。
  但是当你管理着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楚元的庞大资金时,投资的操作难度就会急剧增加,别说翻倍的回报率了,就算是能够稳住十几个点的年回报率都极为艰难。
  甚至夸张一点说,能够跑赢通货膨胀都算你牛逼了!
  因此当那些政权公司的基金经理们,对手头上的庞大资金进行投资的时候也是非常谨慎的,往往会倾向于更加保守的投资策略,比如购入国债、优质企业的企业债券、优质企业的股票等等。
  大楚帝国的金融市场也算是发展了十多年了,尤其是在金陵股票交易市场成立后,又成立了金陵期货市场,展开了大宗货物的期货交易。
  同时专业的证券基金类的金融企业也陆续出现。
  如今国内的金融市场规模已经不小,企业凑集资金也比以前更加容易了。
  当然金融的放开和推动,也带来了一些金融性的风险,不过这都是生产力发展的附带产物,不搞金融放开也会出现,只是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而已。
  发展工商业,发展民生经济,你不能因为未来会有风险就不搞了!
  而且钱不会消失,只会流转……经济危机的时候有人赔的倾家荡产,就会有人赚的满嘴油……
  最重要的是,不管未来是否有什么金融风险,但是金融刺激所带来的工业发展,由此带来了生产效率提升却是实打实的。
  而生产效率的提升,对整个社会的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是有巨大好处的。
  机械化耕种所得到的粮食总产量,总比你小农耕所得到的粮食总产量多的多!
  粮食多,总是没错的!
  当然了,这些都是属于非常极端的说法,只是说不能因为金融风险就放弃工业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大楚帝国的金融管理结构会放任金融风险的出现。


第706章 影响欧洲局势
  承顺二十四年七月,松杭铁路正式通车,连通了江南铁路其他路段开始投入商业运行,自从投入运营后客流量持续爆满。
  承顺二十四年八月,太平府芜湖到池州府贵池段铁路通车,让大楚帝国里开通铁路的地方再多了一个,也让江南铁路向西延伸了一百多公里。
  承顺二十四年九月,粤赣铁路广东段,广州到河源州段通车,宣告着广东这个帝国南方地区里最为重要的经济大省内也拥有了一条长途铁路,并积极向北延伸,准备跨过粤北山区进入江西境内。
  承顺二十四年十一月,中原铁路南方段,徐州到宿州段建成并开始试运营。
  承顺二十四年十二月,湖广铁路汉天到岳阳段建成通车,正式拉开了湖广铁路的建设大幕。
  承顺二十四年,是大楚帝国铁路建设经过前面两三年的努力后,持续获得丰厚成果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建成并通车的路段总里程达到了一千四百多公里,其中包括多条超过上百公里的长途铁路。
  两纵两横干线铁路网进入了全面施工阶段,从江南大铁路到陇海铁路,再到湖广铁路和中原铁路,还有粤赣铁路这几条干线铁路,都是进入了施工阶段,并且已经有部分路段通车。
  同样的,这一年里大楚帝国在铁路方面的投资也是达到了极为恐怖的程度。
  直接投入到铁路建设的资金达到了数千万楚元之巨,而且铁路的投资还在持续扩大当中。
  而庞大的铁路投资,除了给大楚帝国大量急速发展的铁路网,并带动铁路沿线的人口流动,物资流动外。
  更重要的是也带动了大量上流产业的快速扩张。
  尤其是铁路建设的上游核心产业,也就是钢铁产业。
  受到造船业和铁路行业两大耗铁大行业的庞大需求,大楚帝国的钢铁产业在承顺二十年里的钢铁产量比承顺二十三年的时候直接翻了一倍还多,并且还有大量的炼钢厂和设施正在加速施工当中,大楚帝国的钢铁产量,正在以一种极为惊人的速度膨胀着。
  在以往的时候大楚帝国的钢铁产量虽然也每年都有增速,并且增速也很大,但是从来没有和最近两年一样,出现过如此夸张的膨胀式发展,并且市场对钢铁的需求似乎永无止境一样,生产出来再多的钢铁都是瞬间被市场消耗掉。
  以至于出现了钢铁产量大幅度增加了,但是钢铁的价值却是比一年前还有所增加。
  因为钢铁产量虽然增加了,但是市场的需求增加的更多!
  铁路行业和造船行业,这两个行业全都是吞噬钢铁的大户,就目前大楚帝国的钢铁产量而言,再翻个几倍的产量,它们也能够消耗掉。
  更不要说大楚帝国的造船业里,还在持续进行技术更新,不少造船厂,包括军方在内,在舰用高压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已经开始尝试着设计全钢铁的船只了。
  民用船只不说,且说海军方面,舰政部已经开始着手设计一种全钢铁纯蒸汽动力的铁甲舰。
  设计构想就是采用全铁战舰,获得全面的防护能力,然后靠着这种强大的防护能力直接抵近敌人的海防、河防炮台进行炮击,摧毁敌人的炮台,掩护后方的舰队。
  主要使用场景将会是敌国的近海、内河区域。
  可想而知,这种全铁战舰战斗力如何先不去说,但是肯定会耗费大量的钢铁。
  目前的铁肋木壳船,就已经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用来造船了,如果采用全铁造船的话,那么钢铁的消耗量还会翻倍增加。
  铁路和造船行业的急速发展,直接导致了钢铁行业的供不应求。
  而除了钢铁行业外,这两大行业的爆炸式发展,还导致了重型机械加工、精密机械加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比如为造船业提供各类船用承重熟铁零部件,也就是各种船肋、龙骨、横梁等主要零部件的重要厂商:镇江重型机械公司。
  他们的产能在最近两三年里持续攀升,但是依旧供不应求。
  同样从事这个行业的还有汉天重型机械公司、天津重型机械公司、番禺重型机械公司、松江重型机械公司等国内的其他具备加工大型铁制零部件能力的重型机械公司,他们也都是出现了产量迅速增加,以满足市场的庞大需求的情况。
  而广州机械公司、当涂机械公司、天津机械公司这三家国内主要的蒸汽机生产厂商可是铆足了劲生产各类高压蒸汽机。
  然而虽然产量一年比一年高,但依旧供不应求,因为这些高压蒸汽机的技术含量还是非常高的,产量依旧比较有限
  这些单机马力大到数百匹马力,小到数匹马力的高压蒸汽机,不客气的说代表了当代大楚帝国的最高工业实力,堪称大楚帝国的工业之花。
  如果用后世人的目光去看这些蒸汽机,哪怕就是一个个傻大粗,性能也垃圾的要死,但就是这些蒸汽机,其加工精度、材料冶炼技术等对于当代的大楚帝国而言,都是属于最顶级的挑战。
  国内为什么只有三家蒸汽机厂商能够生产高压蒸汽机啊,这都不是什么专利问题,而是纯粹的生产能力问题。
  要想生产这种高压蒸汽机,首先你的材料要过关,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铁料弄上去,都能够充当气缸材料的。
  而加工就更不用说了,想要把这么一个大的气缸加工出来,并且保证超高的精度,这可不是什么寻常厂商能够做到的。
  目前来说,具备这种加工能力的只有三大蒸汽机厂商再加上几家生产大型火炮的火炮工厂。
  值得一提,军方就是用火炮工厂,根据广州机械公司的限定专利授权来加工小型高压蒸汽机的气缸和活塞,然后组装为军用的小型蒸汽机。
  虽然用兵工厂来造高压蒸汽机这种高技术产物,有些专业不对口,以至于搞出来的小型蒸汽机技术性能不咋地,成本也极为高昂,但是作为特殊时期的应急产物,这些小型的高压蒸汽机还是被安装到了一批小型蒸汽轮船上。
  目前在西伯利亚的库尔兵工厂所生产小型的蒸汽轮船,满载排水量也不过几十吨,但是承担了一部分西比利亚河运网络的运输职能,在勒拿河以及叶尼塞河、鄂毕河这三大西伯利亚的主要河流上,已经能够看见这些机帆并用的小型蒸汽轮船的身影了。嗯,楚军的在西伯利亚使用的第一批蒸汽轮船,并不是作为战舰使用的,而是作为运输船只乃至拖船使用的。
  最经常看见的场景就是,一艘蒸汽轮船冒着白烟,拖带着后头好几艘甚至十几艘风帆运输船只航行。
  有时候这种场景会把沿途的一些土著们吓个半死……用着外人听不懂的语言高呼各种魔鬼之类的土著词汇。
  嗯,包括俄罗斯人!
  当大楚帝国在承顺二十四年春天,首次在鄂毕河投入使用蒸汽轮船的时候,就把对面的俄罗斯人给吓傻了……
  他们怎么也无法想象一艘船只不挂风帆,也没有纤夫的情况,竟然还能逆流而上……自己逆流而上也就算了,这后面还拖着好几艘船!
  这些还信仰上帝的俄罗斯人,直接被吓傻了,然后高呼魔鬼……转身就跑,往后好几个月里,这一批俄罗斯人都不敢再来骚扰大楚帝国在鄂毕河沿岸上的据点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蒸汽轮船在鄂毕河上的运用,算是彻底打消了俄罗斯人重返鄂毕河上的打算。
  鄂毕河干流,在承顺二十四年里彻底的,全面的落入了大楚帝国的手中,后续大楚帝国陆军和俄罗斯人的持续交战,将会从鄂毕河干流区域转移到更西边的部分鄂毕河西岸支流,乃至乌拉尔山脉上。
  其中最为重要的地点,当属鄂毕河支流图拉河畔的秋明。
  自从俄罗斯人在西伯利亚三大河流域里持续败退,乃至连鄂毕河流域的几座主要城池也丢了后,俄罗斯人只能退守乌拉尔山脉,并在乌拉尔山脉以东的秋明驻防重兵!
  秋明已经成为了扼制楚国人继续西进的桥头堡,这里一旦丢了,那么楚国人不用多久就能够兵临乌拉尔山脉了……一旦让楚国人越过乌拉尔山脉,那完蛋了……
  西伯利亚地区,如果说对目前的俄罗斯人来说只是一片地广人稀的殖民地,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实际价值的话,那么乌拉尔山脉以西的东欧地区,这地方可是俄罗斯人的核心腹地了。
  一旦让大楚帝国杀入了这片地区,他们都可以准备卫国战争了……
  因此当西伯利亚地区丢失,楚军兵临秋明之后,俄罗斯人大为惊恐,开始朝着秋明以及其他乌拉尔山脉上的重要地区派遣大量的兵力。
  不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那种几百几千人,而是几万几万的派遣军队过来。
  光是一个秋明,就愣是派过来了超过三万人驻防,而其他的前线城池也是大量兵力,俄罗斯人为了保卫乌拉尔山脉,保卫他们自己的核心国土,在整个东线派遣了超过五万士兵。
  值得注意的是,这五万士兵已经是俄罗斯人里的正规军,不是之前在西比利亚地区的那种殖民雇佣兵了。
  同时在秋明地区里,他们已经能够比较方便的得到乌拉尔山脉以西地区的各种物资补给,不用和在西伯利亚地区作战的时候一样,不管是人员还是物资的补给运输都非常的麻烦。
  反过来,楚军在鄂毕河流域上的运输补给倒是变的非常的麻烦!
  距离,成为了大楚帝国陆军的最大敌人!
  因为在距离俄罗斯人最近,处于西线最前沿的托博城(托博尔斯克)里的楚军,距离后方最近的一个兵工厂,即额尔齐斯河上游的和通小型兵工厂,已经足足有一千多公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6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3/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