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640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依靠劳务派遣模式,东洋贸易公司在美洲已经开办了多座黄金、白银矿,同时还在西雅图地区组织开辟了不少的小麦种植园,又在旧金山一带开辟了若干浇灌种植园,以大规模种植粮食满足殖民当地的粮食需求。
  而且自从在当地搞了劳务派遣制度后,当地的土著部落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免费劳动力以便派去务工,彼此间就更喜欢打仗了。
  因此东洋贸易公司在北美洲的各种武器销量也是大幅度增加。
  正是这一系列的措施,才得以东洋贸易公司在北美洲初步暂稳脚跟,并有资金和能力持续组织移民,并修建各移民定居点。
  最后才是向北美洲内陆进发,并大规模倾销工业商品。
  大楚帝国跑到北美洲来,初期就是为了开辟市场的,至于说大规模移民开发,那都是后期的事情了。
  当然,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成为大楚帝国工业商品的倾销地的,要想成为大楚帝国工业商品的倾销地。
  首先当地多少要具备一定的文明程度,对布匹、铁制品、武器装备这些东西有大量的需求,同时还需要有支付能力。
  这个支付能力可以是大楚帝国所需要的工业原料,比如印度半岛地区的优质棉花,扶桑地区的硫磺、也可以是一些地方的特产,比如南洋地区的香料、珍贵木材、海珍珠、热带经济农作物、其他地方的一些动物皮毛等。
  当然了,也可以是最简单直接的黄金白银,比如西班牙人和大楚帝国的大规模贸易,西班牙就是采取黄金和白银来支付的。
  因此南洋地区、印度半岛地区以及扶桑地区,乃至西亚北非、欧洲等地区都是非常好的工业商品倾销地。
  而在北美洲地区的话,当地的文明程度太低,并且除了动物皮毛外,当地的土著部落也缺乏足够的支付能力……当然了,这地方的土著武力值也不低,大部分都是游牧民族,这种游牧民族对于早期的殖民者而言其实很无解……这些土著机动能力太强,而且居无定所,这对于以殖民据点为依托,活动范围有限的殖民者而言,其实很难对付。
  这也是为什么北美洲的印第安人能够活到十九世纪的缘故……因为十九世纪后火车和轮船再加上枪炮技术的进步,使得殖民者能够轻易的对付游牧民族。
  大概上,和东亚地区里近代以后,很多民族都变的能歌善舞差不多……啥游牧民族在机枪面前,都得变的能歌善舞……不能跳舞唱歌的都死了。
  至于什么黄金白银宝石这些东西,那些土著部落也缺乏大规模开采矿产的能力。
  所以历史上欧洲殖民者跑到美洲、非洲这些地方后,发现在当地搞贸易不赚钱后,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来获得利益,那就是开办各种经济农作物的种植园,大规模开矿挖黄金白银。
  用更加简单直白的话来说就是:压榨劳动价值!
  其他方式不好搞,但是压榨劳动力总是能搞的,这也是为什么欧洲殖民活动里,美洲,尤其是西班牙、葡萄牙控制区里的土著人口在非常短暂的时间里迅速减少的原因。
  外来的天花病毒什么的只是小意思,真正的原因就是劳动力压榨,而且是非常短视的压榨,以至于当地土著快速灭绝,最后不得不从非洲引进劳动力以维持种植园的运转。
  这才有了如今的三角洲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商船从欧洲运输各类商品南下非洲西海岸,从当地的部落首领或干脆是奴隶贩子手中换取奴隶,然后再运往美洲,主要是西班牙或葡萄牙控制的巴西、墨西哥地区卖给当地的殖民者种植园,种植园用这些奴隶种植烟草等各类经济农作物,然后卖给这些欧洲的商船,最后商船运载着美洲的烟草等农作物返回欧洲销售。由此形成了一个贸易闭环。
  这也就是三角洲贸易。
  不过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这一套,在大楚帝国里不太好搞,因为大楚帝国禁制奴隶。
  只要是在大楚帝国的控制区里,不管是本土还是海外殖民地,而奴隶不管是本国国民还是土著都不行。
  奴隶制这东西,在大楚帝国是全面禁止的。
  但是为了获得土著的劳动力资源,西洋贸易公司以及东洋贸易公司这两大武装贸易公司,就采取了劳务派遣或委托生产模式,效果也挺好的。
  东洋贸易公司在美洲的主要业务,除了和当地土著进行各种形式的贸易,积极开发当地外,和墨西哥地区的西班牙人进行贸易也是一大主要业务。
  大楚帝国和西班牙之间的贸易规模是非常庞大的,早些年的时候都是西班牙人自己跑到吕宋群岛来,再和大楚帝国进行贸易。
  后来大楚帝国的东洋贸易公司则是主动把货物运输到墨西哥贩卖给西班牙人。
  这条贸易航线也是让东洋贸易公司获得了数量不菲的利润,进一步维持在北美洲的殖民活动。
  上述,就是大楚帝国以东洋贸易公司为主体,在北美洲地区里,过去多年的殖民扩张成果了。
  成果有多大也算不上,顶多就是开辟了西雅图和旧金山这两个比较大型的殖民定居点,再加上十来个小型沿海贸易、补给点而已,全部移民和东洋贸易公司的工作人员全部算上,也就万人规模。
  但是,这依旧是给大楚帝国在北美洲的殖民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至少有了前期的万人移民或武装雇员,有了在西雅图和旧金山的粮食种植园,后续组织移民过去的时候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前期组织移民的时候,不仅仅要运输移民过去,还要运输大量的口粮过去,要不然的话,移民去到了北美很难大规模的生存下来。
  现在的话,就算是每年运输几千人过去,当地的粮食产出也能够满足需求了,如果还不够,大不了找隔壁墨西哥的西班牙人采购一些粮食。
  这些,为大楚帝国在美洲的大规模移民奠定了基础,同样也是大楚帝国高层决定在美洲展开大规模殖民的前期。
  承顺二十三年十二月年末,临近春节之际,大楚帝国参务会议上,正式批准了东洋贸易公司招募并建立六个殖民混成营的决议。
  根据以往大楚帝国成立东洋贸易公司以及西洋贸易公司的相关规则,这两大武装贸易公司有组织海外军队的权力,但是需要获得帝国的批准才可以。
  不是说他们想要组织多少殖民地军队就能够组织多少殖民地军队的。
  同时也规定了,两大武装贸易公司的所有武装雇员,不管是士兵还是军官、将领,都必须是退役军人,不得从民间普通青壮里自行招募。
  说白了,两大武装贸易公司的公司军队,也是受到大楚帝国官方管辖的编外军队,和正规军的区别,只在于军费来源而已……
  正规军的军费直接来源于财政拨款,而公司军队的军费来源于公司的运营利润。
  某种程度上来说,两家武装贸易公司存在的意义,其实就是为了养活数以万计的殖民地军队。
  六个殖民混成营的成立,直接宣告了大楚帝国在北美洲殖民大扩张的开始。
  仅仅一个月时间,六个殖民混成营就已经乘坐者东洋贸易公司的船只,先准备前往扶桑,然后经过扶桑走北太平洋航线前往西雅图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六个殖民混成营,在一个月前还都是陆军的现役军队,从士兵到军官无一例外……
  因为大楚帝国是直接把六个步兵营,再加上若干炮兵哨、骑兵哨、辎重哨等一共八千多人的现役部队集体转入预备役……再换了个东洋贸易公司的殖民混成营的名头后,就直接调往北美洲了。
  为了让这些转入预备役的将士,尤其是那些军官们安心,帝国也有一整套完善的处理办法。
  首先是薪资待遇,在原有基础上再加上丰厚的海外补贴,总之薪资不会少,同时海外作战的时候,各种战利品分配的条例也是非常的优厚。
  很多前往殖民地服役的士兵,等到回国的时候都是大包小包,吃的满嘴油的回来。
  所以前往殖民地服役,苦是苦,危险也是真危险,但是好处也是真的有大好处、
  最重要的是军籍方面的安排,虽然这些人已经被转入预备役,但是等结束这一次的北美洲派遣任务后回国,军方就会以征召退役将士的名义对他们进行征召,以此恢复现役身份。
  再以现役的身份进行后续的一系列处理,该退役转移的退役转移,该晋升的晋升,该调职的调职。
  同时在殖民地服役期间,所获得的战功以及晋升以及服役年限,也一律视为在正规军里服役的战功、晋升、服役年限。
  总之……除了名义不一样和军费来源不一样外。
  这六个殖民混成营,在整体模式和正规军现役派往海外服役的军队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就连指挥权,其实都在军方手里……两大武装贸易公司的相关律法章程里明确规定,军方对他们的武装雇员平时拥有指导权,战时拥有指挥权。
  并且东洋贸易公司里负责武装雇员事务的高级管理层,清一色的军方预备役将领。
  不仅仅是东洋贸易公司的这六个新编的混成营如此,之前的两家武装贸易公司的所有武装雇员,基本都是按照这个模式。
  要不然,帝国高层那里会放心让什么贸易公司搞好几万人的武装雇员啊!
  军权这东西,永远都是帝国高层,更是罗志学最为关注的一点。
  而随着这六个殖民混成营前往北美洲的,还有大楚帝国首任北美巡抚黄景恒,和一东洋贸易公司的一票人满怀希望大干一场不一样,黄景恒上船之后,却是一直都阴沉着脸,同时长时间望着岸边……
  等蒸汽机启动,风帆扬起,船只逐渐远离海岸线的时候,他依旧站在甲板上望着逐渐远去的岸边,抓着栏杆的手指很用力,以至于都有些发白了。
  这一次他虽然落败被贬了,但是迟早有一天,他会杀回来的!
  昔日他作为关内某省巡抚的重要候选人之一,却在竞争中落败,还被竞争对手抓住了把柄,最终不得不在致仕和远走海外中二选一。
  之所以没有和很多斗争失败的高官一样干脆利索的选择致仕,而是前往鸟不拉屎的海外任职,就是因为他黄景恒不甘心!
  他要坚持下去,他要重返中原,他……要复仇!
  一直等到看不清楚岸边的码头了,黄景恒这才转身返回船舱,并喊来了自己的属下以及幕僚们议事。
  想重返中原,还想回来后身居要职进行复仇,那么巡抚北美任上就必须做的漂亮,尤其是要让陛下满意……


第704章 君王不早朝
  承顺二十四年春天,大楚帝国派遣了一支庞大无比的舰队前往北美洲。
  这支庞大的舰队里除了东洋贸易公司的数十艘武装商船外,还有从海军租用的十多艘战舰进行护航。
  此外还雇佣了多家航运公司的运输舰数十艘。
  整个舰队达到了上百艘之多!
  这上百艘船只除了数量庞大的水手们外,还搭载了八千多名东洋贸易公司的武装部队,即东洋贸易公司第一殖民混成营-第六殖民混成营。
  另外还搭载了上万人以家庭为单位的新移民。
  最后自然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物资,包括武装人员的武器装备弹药,军需粮食甚至战马、挽马等。
  甚至就连一些建设用的机械设备都带了不少过去,比如港口用的吊装设备,其中包括好几台蒸汽机呢。
  这一次大楚帝国是打算大规模扩充在北美殖民的规模。
  拟定以西雅图、旧金山这两个地方为主要据点,然后在周边地区建立更多的殖民定居点,稳固在旧金山湾以及皮吉特湾周边地区的控制。
  这两个海湾都是属于非常庞大的海湾,而旧金山湾更是世界上少有的深水良港,同时周边地区也有不少地方适合耕种以进行移民。
  这也是东洋贸易公司抵达北美洲后,虽然陆续在沿海各地开辟了十多个殖民定居点,但是最终选择在这两个地方进行大规模移民开发的缘故。
  目前在北美洲地区的万人里头,旧金山湾地区里就有五千多人,而西雅图所在的皮吉特湾地区则是有三千多人。
  光是这两个地方,就占据了前期殖民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不过仅仅是几千人的人口,显然是无法彻底控制并开发当地这么大一片地方的,他们还需要更多的人口!
  此外除了继续加强对这两个地区的控制和开发外,东洋贸易公司还打算沿着几条主要的河流向内陆进发。
  其中有皮吉特湾以南一百多公里外的哥伦比亚河,东洋贸易公司之前尝试过派遣船只沿着内河深入,走了好远都还没有抵达尽头,沿途水量充沛,也有不少地方地形算是比价平坦适合耕种的。
  这一次,东洋贸易公司也打算在哥伦比亚河沿岸建立若干的殖民贸易据点,深入内河并控制这一条河流,顺带和当地的土著们进行贸易。
  再过来则是旧金山湾里也有不少的河流,之前东洋贸易公司进行小规模探索的时候,发现有河流能够一路往东,然后抵达一片开阔平原的地区,这片山谷地区就在沿海的山脉和一条更庞大的内华达山脉之间。
  这片狭长的山谷地形平坦,水资源也还算可以,非常适合进行大规模屯垦。
  控制两个大海湾,控制海岸线,再沿着内流深入北美洲内陆地区,这是东洋贸易公司定下的既定扩张策略。
  同样这个策略也获得了帝国高层的首肯,并获得了支持。
  八千多名武装士兵是用来干嘛的?
  就是为了配合扩张所用的,毕竟控制海湾周边地区以及深入内陆的时候,少不了会遇到部分土著部落的阻挠,到时候必然会少不了战争。
  一个殖民据点如果没有足够的武装力量进行自保,那么不用多久就有可能被那些不知道从那里冒出来的部落给灭掉了。
  同时针对大楚帝国在北美西海岸地区越来越庞大的殖民活动,南边的西班牙人也是有不少意见的,虽然之前他们并没有在这一地区里建立大规模的殖民地,但实际上他们对北美洲西海岸地区并不算陌生。
  他们早期前往亚洲的航线里,就经常走北太平洋航线,这条航线就是经过北美洲西海岸的。
  只不过西班牙人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并没有在这一地区里进行大规模的殖民而已。
  他们的殖民统治重心是在地理条件更加优越的墨西哥地区,现在则是以墨西哥为依托,持续想着北美洲地区进发,主要的扩张方向是在北美洲的东海岸,也就是墨西哥湾一带以及中部地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6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0/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