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624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你地方上要搞工业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去啊,干嘛非得自己办一个工厂和民营企业抢生意啊!
  在你的地盘上搞一个直属工厂,人家民营企业还怎么和你竞争?
  这种事过于破坏市场公平,帝国高层一向来都是对此保持否定态度的。
  早年纺织业这么赚钱,但是帝国高层为了纺织业的整体发展,硬生生把一大票官办的纺织企业转让出售,只留下一个汉天纺织公司。
  直到如今,大楚帝国里官办资本,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里的纺织企业,依旧只有一个汉天纺织公司。
  这些年来其实不少地方官府为了赚钱,缓解自身的财政困局,都打过申请要筹建纺织企业,但是无一例外都被上头的工业厅甚至工业部尽数否决。
  帝国早年为了纺织业的整体发展,都退出纺织业,现在那里还能让你地方官府为了赚几个钱再进去啊。
  这种国退民进的情况,在轻工行业里特别常见,这种情况如果是站在官办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那就是亏大了。
  但是从地方经济乃至全国经济来说,帝国赚大了。
  这一次的扶持河运也是如此,罗志学其实并不打算给那些官办航运公司什么特殊的扶持,他只打算做好基础设施,比如疏通航道、建设好码头等基础设施、再给航运业整体一些政策上的扶持。
  然后就让这些官办航运公司和民间的航运公司们自己在商业规则之内竞争去。
  如此不管最后谁输谁赢,对帝国都是好事!
  带着这种心态,罗志学在五月份的时候开了几次航运会议,初步敲定下来了一份扶持航运业发展的规划出来。
  其中的核心就是疏通河道。
  毕竟对于内河航运业而言,河道才是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限制,一些浅滩激流的河道要进行疏通,对于一些有瀑布断流的地方,也要适当的看看能不能修一条运河,或者是通航闸门进行通航。
  而这些工程,无一例外都是耗资重大的。
  因此在资金上,初步规划还是效仿早些年水利设施的建设方案,各级财政一起出钱。
  县里出一点,府里出一点,省里出一些,然后中央也出一些,大家一起出钱把事给办了。
  在诸多规划里,项目最大的当属三峡的河道疏通疏通工程,这地方浅滩多,乱石多,河水还特别急。
  因此这地方跑船非常的危险,在目前的风帆时代里,这地方每年都有至少一百多艘船只在川江航线上失事,其中相当多一部分都是在三峡航线出的事。
  大量的航运事故导致船只损失,造成人员伤亡,货物损失。
  当然……这些风险依旧挡不住人们在川江上往来的心,每天都有众多船只往来于川江之上。
  早些年大楚帝国组织了湖广,江西,江南等地无地,少地民众向四川盆地迁移,前后组织了上百万人口迁移过去,这些人口都是通过川江航道进入四川的。
  如今大楚帝国想要进一步提升川江的航运能力,那么对川江航道,尤其是三峡段的疏通工程就不能不搞了。
  为此,拟定成立专门的川江河道疏通机构,对沿途河道的疏通进行专门性的研究,整治,其他先不说,至少沿途的一些容易造成船只失事的礁石要先清理的。
  同时其他地方的河道疏通工作也要进入日程安排。
  同时部分地区的河道疏通,加大通航能力的工作,也应当和防洪、灌溉结合起来,以更有效的整合利用资源,避免重复施工浪费。
  几次会议下来,基本上各项措施也都安排的差不多了。
  而就在罗志学这些帝国高层们准备河道疏通工作的时候,南方的柳河航运公司则是更进一步,利用超越其他竞争对手先行到货的十几条蒸汽轮船,已经运营起来了西江、东江、北江这三条珠江流域的主要航道的定期蒸汽客轮航班了。
  随着柳河航运公司的内河蒸汽轮船一路沿着东江往北而去,沿途的民众,尤其是粤北地区的民众们也是见识到了工业大时代的奇迹!
  不用风帆,冒着淡淡白烟的蒸汽轮船,正在用着传统风帆船只所无法比拟的速度逆流而上!
  这艘蒸汽轮船不仅仅让当地民众为之震惊,更是带去了当地所缺乏的各类工业产品。
  同时还有新上任的惠州府和平县县令王图,此君很年轻,站在船头上看着两岸风光的他还一身普通的儒服便装。
  看着和寻常读书人也没什么区别!
  但是身边却没有人敢轻视他!
  不仅仅因为他是新上任的和平县令,而是因为他来头很大,背景很硬!


第691章 王图当官
  柳航六号蒸汽客轮上,这艘排水量不过一百五十多吨的蒸汽客轮,采用了一台广州机械公司生产的高压舰载蒸汽机,采取了非常典型的两侧明轮推进方式。
  除了蒸汽动力外,还配有风帆,只不过并不是传统的中式硬帆,也不是西式的软风帆,而是最近这些年来在民用航运业里应用非常广的上缘斜桁帆。
  这种风帆操作简单,对人手的需求量很小,非常适合用于对人员成本控制比较严格的民用商船上。
  而且不仅仅适合远洋快速航行,实际上也非常适合在浅水地区里进行航行,尤其是对逆风抢风能力比较强悍,在江河湖泊流域里航行尤为适合。
  因此实际上这种帆装自从出现后,这种纵帆船也广泛出现在帝国的江河以及近海流域。
  蒸汽动力和风帆并用,采用机帆混合动力这也是最近两年大楚帝国的蒸汽轮船的一大特色。
  到目前来说,除了极少数特殊船型外,比如在港口内使用的拖轮,引导船只等特殊船只外,但凡是进行长途航行的蒸汽船只,基本都会采用机帆动力。
  此时柳航六号客轮的甲板上,船头甲板上一群人站在看着两岸风光,为首的是身穿寻常儒服的王图,在他身后既有和平县那边派来接人的官员,也有陪同来上任的河源州吏务处处长。
  只不过这些人,哪怕是河源州吏务处的处长在品级上,其实和王图都是一样的正六品,但是依旧恭恭敬敬的站在王图的身后,没敢出声打扰王图欣赏东江的两岸风光。
  真说起来,整个河源州,乃至整个惠州府里就没人能够在背景关系上比翰林院秘书处出身的王图更强悍了!
  你要说他的背景是谁……废话,还能是谁,身为秘书处秘书他的靠山只有,也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帝国皇帝罗志学!
  为什么这种天子骄子,仕途上的宠儿,天子近臣会跑到惠州府和平县这个山疙瘩任职?
  还能为啥,谁都知道他是来镀金的!
  毕竟他要继续往上升,还要走的更远,那么主政一方的经历就绝对不能少,现在不趁着年轻,品级也低选择外放当个县令,难道还要在京畿继续混下去啊?
  等以后都成为五品乃至四品官员了,想要再外放谋图主政一方的机会就很难了。
  因为知府的位置都是有限的,但是官员却多得很,这种中级官员之间的竞争更大,而已更加的残酷。
  一旦没有在中低级的时候有过主政一方的经验,那么就更别想成为一方大员了。
  连统辖几十万几百万民众的经验都没有,怎么可能放心让你管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百姓?
  而不当巡抚的话,对于走工业、司法、财务等垂直专业领域比较强的官员没啥事,他们基本没有主政过地方的经验。
  但是对于走常规渠道的官员而言,那么麻烦就大了……没有当过巡抚的官员,也别指望能够成为一部尚书了。
  想要进入御书房更是连做梦都别想!
  至少在承顺二十三年的现在是如此!
  王图自然也是有野心的,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选择在翰林院秘书处干的好好,受到上头极为秘书处副处长们看好,甚至还受到罗志学几次夸赞办事用心的时候,就果断主动申请外放。
  他这一选择,说实话让很多人不理解。
  王图,他可不是什么普通出身,而是承顺十九年里金陵殿试二甲第五名出身,按照科举相关制度,刚考中殿试二甲的他就被授予了正七品的品级,随后进入翰林院秘书处工作。
  进入秘书处任职三年后,他的任职经历非常不错,很受上头的看重,去年也顺理成章的晋升为正式的秘书处三等秘书,这是从六品的职务。
  尽管只是一个三等秘书,但实际上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可以进入部分大佬们的视线了,因为秘书处是协助罗志学处理诸多军政事务的紧要机构。
  整个秘书处里的正式秘书们其实也没多少,加起来只有三十几个,这里头还得除开那几位副处长兼任的一等秘书,日常随驾的几个二等秘书,这剩下的三等秘书其实也没多少,只有十几个而已。
  按照王图的出身以及其任职履历来看,只要他不折腾不犯傻,哪怕是按部就班的赶下去,大概过的两年左右就会被调出秘书处,大概率能被调入各部任职,而且这一去基本都是升一级,再部里混个几年后还能继续往上走。
  这辈子高了不敢说,只要中途不犯错误,不站错队,那么混一个三品绝对是没什么问题的,运气好了说不准还能当个司长什么的。
  在大楚帝国里正三品的司长,那也算是实打实的高官了。
  但是……王图却是想要更多!
  他还想要主政一方,还想要当一部尚书,即是为了实现心中的诸多抱负,更多的还是权势太诱人。
  在秘书处里工作的他,见过了太多帝国高官,别说三品二品了,就算是帝国里最顶级的那一批重臣,即参务大臣们,他不说天天能见,但是也三天两头能打个照面的。
  长期接触帝国高层的他,非常清楚这些帝国最顶级的官员们所具有的庞大权势!
  别看这些参务大臣,协办大臣们在面圣的时候,一个个都是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一不留神还以为是个老实人小老头。
  但是这些人在外面,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呼风唤雨的角色,尤其是那几个文官集团里的参务大臣们,随便一番讲话那都是会引起政策变动,市场动荡的大人物。
  这见多了,王图自然也奢望过自己有朝一日成为这样的顶级文官大佬。
  但是……想要成为参务大臣,不,哪怕是成为协办大臣那也是千难万难……
  科举已经是一条独木桥了,而通往御书房的道路,那就是一条笔直,难以攀爬的钢丝绳,还有万丈之长……下方就是万丈深渊,一旦掉下去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这么年来,武官那边的勋贵们没多少犯事落马的,但是文官集团里却是不少,几乎每年都会有三品乃至二品的文官因为各种问题下马,轻者罢官免职,还有极少数倒霉蛋被下狱枪毙。
  这可不是罗志学苛待文官,实际上罗志学对臣子们还是挺宽容的,只要不是影响过于恶劣一般都装作看不见。
  那么为什么文官集团还会有这么多倒霉蛋?因为文官们自己内部斗的太厉害……他们为了竞争上位,恨不得把竞争对手直接剁碎了扔进太平洋里去,下手都是非常狠厉的。
  尤其是涉及到御书房位置变动的时候,御书房里的参务大臣虽然有九个,但是除开军方两个,翰林院一个,司法体系一个,属于传统文官集团的参务大臣位置只有五个。
  其中的翰林院和司法体系,虽然勉强也算得上是文官派系,但是翰林院的历任参务大臣一向来都是帝党……根本鸟外头的文武官员……和外头文武官员交往过密的人基本也上不到这个位置。
  司法体系那边则是以督察院左都御史为主,而历任左都御史都是怎么上位的?都是靠着杀了无数传统文官而上位的。
  想要成为左都御史,这手头上不沾点侍郎,巡抚级别官员的鲜血,基本没希望上位。
  而且这六个里还得算上其实和传统文官集团没啥关系的司法体系的参务大臣,
  因此翰林院和督察院那边,虽然也勉强算是文官体系,但和传统文官派系不是一路人。
  真正属于传统文官就这么五个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
  但是帝国官场里的文官主体,还是这些传统文官为主,各大巡抚,各部尚书,各部权重侍郎们,全都眼巴巴盯着这五个位置!
  这么多人竞争区区五个位子,竞争烈度可想而知!
  为了竞争上位,那肯定是有无数的龌龊的,而失败者稍有不慎那就是被逮捕下狱的下场。
  有时候罗志学反而还得保护一些政斗失败的臣子……要不然的话,按照那些文官们内斗的狠厉手段,每年都得死好几个二品高官呢,这样过于激烈的动荡对于高层政坛的影响太大。
  他罗志学培养能做事的二品级别的官员也不容易啊……哪能每年都让他们自相残杀死几个,再关进监狱里十几个啊……这样,帝国高层官员不用几年就得消耗光了。
  不过饶是罗志学会保护他们,然而文官们的斗争手段的确是够狠,有时候都能搞出来让人心服口服的证据来能把对手干掉。
  对于这种情况罗志学也只能说一声这失败者太倒霉了,然后按照法律该怎么处理就这么处理。
  所以在大楚帝国里当文官,尤其是高级文官,其实也挺危险的。
  当然了,如果能够一路走到御书房,成为协办大臣这个级别后,那么安全上基本也就有了保证了。
  哪怕是为了避免政坛动荡,罗志学也不会让臣子们瞎搞!
  此外这些顶级文官们其实也挺忙的,需要协助罗志学处理一大堆政务呢,臣子们如果顾着瞎搞,都不办正经事的时候,不用臣子们自己内斗,罗志学都会直接让人滚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6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4/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