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620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罗志学看了后直接批示,要加大力度研究、生产新式击发枪、改装现有燧发枪,以便让帝国将士们用上最好的武器。
  有了罗志学的首肯后,陆军也是迅速行动了起来,直接对各大武器公司都下发了招标通知,要求各大武器公司根据金陵枪械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展开全新,可量产的新式击发枪的设计方案。
  而且不是一种,而是好几种,仅仅是步枪就有较长长度,注重刺刀拼杀的陆军通用版;
  针对沿海,热带雨林等地区,要求耐盐抗腐蚀的热带版;
  针对寒冷地区,要求在极寒条件下依旧可以使用的北方版;
  骑兵使用,枪管较短的骑兵版;
  没办法,楚军的部署从北极到赤道,从沙漠地形到热带雨林地形,从高山到沿海全都有,而以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很难说在同一款步枪下就满足上述所有要求的,因此军方干脆是拆分要求,根据气候和地理位置的不同需求,招标不同需求的枪械。
  除了步枪外,还有手枪,这手枪的型号也分军官手枪,普通手枪,骑兵手枪等。
  仅仅是第一批招标的枪支,就足足有十多个分类型号。
  各武器公司可根据自己的技术储备,优势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进行针对性研发,最终参加军方的招标。
  除了招标新式击发枪外,军械部方面还让金陵枪械研究所那边,把原型枪上的击发机构移植到十三年式系列燧发枪上,然后搞出来一个二十二年式击发枪。
  这玩意除了枪机是新设计的击发枪机,其他的都是十三年式系列燧发枪的基本结构,一看就知道是纯粹的过渡产物。
  毕竟新式的击发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搞出来,总不能新击发枪研发出来之前,就直接停产不生产各类枪械不是,这军方每年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各种枪械进行替换,补充的。
  但是继续生产燧发枪也很不妥当,因此军方就搞出来了一个过渡方案来,以正在生产的十三年式系列步枪为基础,换用新式击发枪机后,直接搞了个二十二年式击发枪出来。
  而这个过渡方案还可以和改装枪械方案高度一致。
  因为预计对现有燧发枪进行改装的方案,也是采用金陵枪械研究所的试验枪机方案,怎么说呢,其实金陵枪械研究所里的试验样枪,就是从十三年式燧发枪里改装而来的。
  直接按照试验样枪对现有燧发枪进行改装的话,技术简单,成本低。
  为此,陆军直接套用了这一方案,也对现有步枪的改装进行了招标,准备近期内对现有的,超过百万支的十三年式系列步枪陆续进行改装。
  从十三年式系列燧发枪改进来的击发枪,直接和新生产的二十二年式系列击发枪用同样的编号,毕竟这两者之间一摸一样,没啥区别。
  不过早已经退居二线,目前只在丙等守备部队,民兵等部队里服役的二年式系列燧发枪则是不再进行改装,这些枪械早已经停产多年,其中最晚出厂的二年式系列燧发枪都是在承顺十五年左右,距今都有七年之久了。
  二年式系列燧发枪,本来就在陆续退役当中,也就没有必要在它们身上浪费改装费用了。
  等以后全新的击发枪投入量产后,改装后的十三年式系列燧发枪,也就是二十二年式击发枪也会陆续从一线部队退役,然后进入二线部队以及民兵部队,最终取代二年式燧发枪的。
  一边是研发各种新式击发枪,一边是直接生产过渡型号二十二年式击发枪,又把十三年式系列燧发枪改装为二十二年式击发枪。
  三管齐下,陆军是打定注意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击发枪的全面换装方案。
  这也得益于击发枪相对于燧发枪而言,非常方便而且便宜的改装方案,如果无法改装的话,或者改装太贵的话,陆军那边短时间内可做不到全面换装击发枪。
  陆军那边迅速行动了起来后,海军和近卫军也没有落后,海军都懒得自己折腾,直接对标陆军的一系列枪械进行招标以及改装,连招标方案都直接照抄……甚至抄招标方案的人偷懒,连一些陆军的关键词都往来改就直接拿去用,这让去参加招标的各大武器公司的人很无语……
  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进出门,跑到陆军军械部的招标办公室来了。
  近卫军那边也差不多,直接效仿了陆军那边的一系列招标方案。
  不过除了这个外,近卫军那边还有其他几个新式步枪的研发方案,近卫军那边想要以新的击发技术为支撑,尝试着搞一搞后装步枪。
  近卫军这边对后装步枪一直都非常有兴趣。
  近卫军的几个将领随驾的次数比较多,而罗志学也经常去近卫军视察什么的,这或多或少都会透露一些原时空里的枪械发展什么的,比如后装步枪就是罗志学经常提及的,连膛线这东西罗志学都给他们说过。
  近卫军为了讨好罗志学也好,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武器也好,这些年一直都没有放弃对后装步枪的研究支持。
  国内目前仅有三款进入过军方服役的后装步枪,全都是近卫军所支持研发的。
  其中的一款汉天兵工厂设计的汉457后装步枪,这款后装枪算是国内一大票各种乱七八糟的后装步枪里技术水准最高的了,采用的是尾端螺旋闭锁方案,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款燧发枪还是一款线膛步枪,它有着两条螺旋膛线。
  准确的说,这款步枪应该称之为‘汉457型后装线膛燧发枪’。
  没错,它是一款后装线膛步枪!
  可惜这三款后装步枪都不算成功,只有小规模的试验装备,根本没有进入大规模装备的序列,以至于连正式军用装备的编号都没有得到过!


第688章 出兵扶桑
  实际上汉457后装线膛枪,是源于汉天兵工厂的另外一款小众产品:汉45线膛燧发枪。
  这玩意很简单,就是在十三年式燧发枪的基础上刻了两条膛线,依旧采用前装,燧石击发的方式。
  优点是精度高,射程远,缺点就是装填非常的复杂,实战里可能好几分钟也装填不进去……那用这种步枪和用遂发步枪的军队玩面对面的线列作战,会死的很惨的。
  所以军方虽然也采购了一批,但是并不是配发给普通士兵的,而是只配发给枪法特别好的士兵以及部分精锐散兵,主要用于远距离猎杀使用。
  更多时候,往往在阵前击杀敌人的军官!
  有种后世狙击枪的意思!
  这种小规模装备的枪支,陆军甚至连正式的枪械编号,也就是年份编号都没有授予。
  不是每一种军用装备都能够获得正式的年份编号的,毕竟年份数量有限,而且武器种类很多,如果每一种军用装备都采用正式的年份编号,那么看起来就会很杂乱,出现一大堆的某某年式步枪,火炮之类的。
  因此军方只给一些装备规模比较大,具备代表性的武器装备才会授予正式年份编号,其他的普通装备一般采用厂商编号。
  这就是十三年式燧发枪,二十二年式击发枪和汉45步枪的区别了。
  而汉457后装线膛步枪,则是在汉45步枪的基础上改装为尾端螺旋闭锁,成为一种后装线膛步枪。
  这玩意射速非常快,经过专门训练后,射手可以做到每分钟五六发左右的射速,比传统滑膛前装枪提高了两倍以上,至于前装线膛枪就更没法比了,那玩意几分钟才能打出去一发。
  但是汉457步枪依旧没什么实战价值……因为这玩意漏气太严重,射击的时候,如果射手敢低头瞄准的话,能直接把射手的眼睛给烧瞎!
  而且因为漏气严重,弹丸的威力也严重不足,出口动能对比前装枪直接少了三分之二以上。
  最关键的是这玩意有严重缺陷的同时,还特别贵……光是加工线膛就已经很贵了,还要搞螺纹闭锁机构,生产成本能直接飙升到一百多元一支。
  所以这玩意近卫军也只是少量试验装备了后就扔掉了,这玩意没啥实战价值。
  倒是类似汉45前装线膛枪这种前装线膛枪,虽然小众,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市场。
  虽然装填困难,但是陆军里依旧采购了不少,除了汉45步枪外,还采购了天津兵工厂生产的天12型步枪,这也是一种前装线膛步枪,不过膛线和汉45步枪有所区别。
  这些前装线膛步枪,都是配发给枪法好的士兵,主要用于远距离精确射杀!
  同时国内很多权贵们打猎的时候,也喜欢用这玩意……
  打猎嘛,有精度就行,不用考虑装填速度问题……再说了装填这种是也可以让随从来做。
  所以,大楚帝国里目前,后装枪不咋地,前装线膛枪因为成本高、装填困难的缘故只是少量装备。
  军用的主力制式装备,依旧是看似傻乎乎的滑膛燧发枪而不是前装线膛步枪。
  至于后装线膛步枪,这玩意就更不靠谱了。
  也就只有近卫军一直非常的热衷,这些多年他们可从来没有放弃过搞后装步枪呢,如今看有了个火帽新技术后,他们又想着用这玩意搞一个后装步枪试一试。
  不仅仅近卫军不死心,汉天兵工厂那边也不死心……
  人家汉天兵工厂也是死磕后装步枪差不多十年之久了,对后装步枪的执着和近卫军一样深。
  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家能够凑一起搞后装步枪的缘故,纯粹是在后装步枪这玩意上臭气相投。
  这不,近卫军那边给出来了新的后装击发步枪的研发合同后,汉天兵工厂那边就给接了,然后准备继续死磕后装步枪。
  嗯,准确的说是后装线膛步枪。
  毕竟目前的人们来说,其实后装对比前装,最大的优势就是装填快速,其次是能够使用线膛使得枪支的精度更高,射程更远。
  线膛步枪谁都喜欢,但是谁都知道前装线膛步枪装填困难只能在特殊场合使用或者当收藏使用。
  前装是没前途的,后装才是唯一的解决道路。
  但是怎么才能解决后装方案的一系列技术难题,这对于大楚帝国工业界而言就是非常大的挑战了。
  以大楚帝国目前的基础技术水平,尤其是精加工水平想要搞出来堪用的后装线膛步枪。
  够呛……
  不提近卫军和汉天兵工厂那边依旧对后装线膛步枪贼心不死,且说陆军那边接受了第一批二十二年式击发枪后,先进行了一番测试后,就直接发放了扶桑地区进行实战测试了。
  大楚帝国陆军规模庞大,驻防的地方也是天南地北的,在什么样的地区都有,因此想要进行相应的实战测试也简单。
  刚巧军方那边就在扶桑那边正在打仗,陆军也派了几千人过去配合海军作战。
  所以,首批一千多支的二十二年式击发枪就被打包装好上了军方的运输船,随同其他运输补给物资的运输舰一起,在海军的多艘护卫舰,巡洋舰的护送下从上海松江海军基地启航,一路向东。
  他们先抵达了济州岛,大楚帝国早年就已经把济州岛完全军事化,刚开始主要是为了杜绝外部影响,在这里培育优良战马的,不过后来因为对扶桑贸易的需求,以及江南沿海到东海省的航运需求,因此济州岛也就成为了过往商船的一个途径补给点。
  ,并设立了琉球府进行直接统治,此地也是大楚帝国在前出太平洋时候的重要补给基地。
  同样也是帝国南方的船只前往扶桑时候的重要途径港口。
  运输舰队在琉球补给了后继续启程,一路直奔对马岛。
  之前大楚帝国已经派遣了舰队以及数千陆战队员出征扶桑,他们先抵达了釜山港进行休整并补充人员和物资。
  随后又借口控制对马岛的日本大名宗氏家族,即对马府中藩说违反双方贸易协议,走私运输违禁品云云,要求进驻对马岛上进行搜查证据。
  宗氏家族还没反应过来,还以为有什么误会的时候,帝国海军舰队就已经杀到了对马岛,并进行了强行登陆。
  通过一番简单的战斗后,就直接把对马岛给控制了下来。
  此时,对马岛已经成为了大楚帝国进军扶桑地区的前哨站以及最重要的补给基地。
  这一支补给舰队的目的地,也是对马岛。
  当运输舰队抵达对马岛的时候,除了运来了大批补给物资外,还从釜山港那边顺手带来了数千名陆军士兵。
  这些陆军士兵嫡属于大楚帝国陆军第四十五师,是一支乙等常备师,之前长期驻扎在辽西省,最近四五年调往东海省驻防,并着重训练渡海登陆,山地作战等,甚至军官和士兵们还会学习倭语,了解扶桑的一些风俗,查看了解扶桑列岛的地理特征等。
  这支部队,乃是陆军方面专门为了扶桑方向而准备的战斗部队。
  尽管早些年的时候帝国也没有攻打扶桑的战略计划,但是陆军方面却是不能进行相应的准备,不管是防备扶桑入侵,还是说以后直接打过去,一旦帝国有了需求,那么陆军就能直接顶上去。
  所以,才会有了第四十五师这种专门为了扶桑作战而准备的战斗部队。
  不仅仅是有四十五师这种专门面向扶桑的部队,实际上大楚帝国陆军针对不同的敌人或潜在敌人,都会专门若干专门的部队进行应对,早期针对南洋地区而准备的几个甲等师。
  如今有在西南方向面向缅甸,孟加拉一带的山地丛林部队。
  在青康地区,还有一支专门高原山地部队,这是为了印度方向而准备的。
  针对不同的敌人或潜在敌人,采用不同的装备以及战术,并以此组建针对性非常强的专门部队,这是陆军经常干的事。
  第四十五师,就是陆军方面为了针对扶桑作战而搞出来的部队,这支部队里的军官和士官以上群体,都比较了解扶桑情况的,其中不少还是真正的倭国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6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0/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