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549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再往后,那就会顺理成章的发展到全钢战舰了。
  海军舰政部,如今就指望着江宁号护卫舰能够顺利造出来,并且达到设计的性能。
  如果获得了成功,那么海军舰政部立马就会上马全新一代的战舰设计以及建造工作,从战列舰再到巡洋舰还有护卫舰,将会陆续铺开。
  尤其是战列舰,舰政部那边可是有着三千吨超级战列舰计划的!
  作为造船的设计师,这些人在设计建造了两千五百多吨的广州级一等战列舰后依旧还不满足,他们想要建造更大吨位,装备更多火炮,更大火炮的战列舰。
  这些海军舰政部的人,对大吨位战舰的追求永无止境。
  不仅仅是舰政部这些追求技术的人在指望着江宁号护卫舰的成功,海军的其他人同样也在追求着江宁号护卫舰的成功。
  如果江宁号能够建造成功,这不仅仅意味着能够建造更大吨位的战舰,实际上这对于目前的大楚帝国海军整体战略发展而言没啥太大的意义……因为从综合性价比而言,目前两千多吨的一等战列舰看似战斗力强悍,但实际应用上远没有一千多吨的三等战列舰更好。
  这也是大楚帝国海军只少量建造一等战列舰,但是却大量建造三等战列舰的缘故。
  一等战列舰,那就是个追求技术,性能极限的大玩具,海军强大的象征,充当各舰队的旗舰就很好用。
  但是打仗……那是三等战列舰的事!
  实际上,日常使用更多的也不是战列舰,而是巡洋舰以及护卫舰。
  尤其是只有几百吨级别的护卫舰,这东西才是大楚帝国海军日常里使用最多,实际发挥作用最大的舰种。
  所以,哪怕是舰政部那边能够搞出来三千多吨甚至四千多吨的超大型战列舰,海军出于实际考虑顶多也就建造少量几艘,然后仍在那里充当海军的一面旗帜。
  而建造更多的还会是那些一千多吨的三等战列舰乃至大几百吨一千吨左右的巡洋舰或护卫舰。
  这有涉及到了成本问题。
  不仅仅是造舰成本,还有后期维护成本以及人员成本。
  如何在有限的成本里完成任务,以便让有限的军费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是海军高层们最关心的问题。
  而铁肋木壳船,这让海军方面看到了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木制风帆船只的主要成本,主要是船体、火炮以及帆装。
  火炮和帆装,这是属于另外一个话题了,只说船体的话。
  船体的成本主要来源于木料,而建造军舰所用的木料可是很贵的,木料的成本占据了船体成本很大的一部分,并且来源还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材料来源的限制又进一步推高了木料的价格。
  毕竟木料供应有限,需求却是越来越大,这自然而然会推高造船木料的价格。
  因为造船业的繁荣,大楚帝国里的造船木料的价格,比十年前最少涨了两倍,这是很恐怖的数据。
  但是如果能够用铁料大规模代替木料的话,那么未来光是材料钱就能够节省一大笔。


第633章 贪心不足
  尽管目前建造船只所用的软钢价格还比较高,但是这是因为熟铁产量还没有真正提升上去,同时软钢加工也有些问题,暂时没能解决大型零部件的工业化生产。
  然而技术是持续发展的,作为软材料的熟铁会持续增产,并且增产速度会非常快,估计不用几年就能够达到十万吨以上了。
  而加工方面,大冶重型机械公司乃至其他机械公司也在努力,也许是一年两年,也许是三年四年,但是总归是能够解决量产化问题的。
  真到了那个时候,那么造船用的铁制零部件的成本就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甚至比采用木料成本还要更。
  这,就是海军高层所看重的一点。
  用更便宜的铁料造船,还能获得更好的性能。
  这样一来,海军就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拥有一支庞大的舰队。
  因此,海军高层也非常注重铁料在战舰上的应用,铁肋木壳船能够建造成功,也直接关系到了海军的下一步战略发展。
  对于这些,作为帝国统治者的罗志学也同样清楚,甚至比海军的高层更加清楚,而这也是罗志学持续不断的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
  工业技术的持续发展,是生产效率的提高,而生产效率的提高意味着成本的下降,成本的下降就能够让更多的工业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至于赚钱不赚钱之类的,这其实都是次要的。
  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而言,发展工业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赚钱,因为对于罗志学这个皇帝而言,纯粹的赚钱对他而言没有意义,对于整个帝国而言其实也没什么意义。
  民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罗志学搞工业革命,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工业发展,来增加民众的收入,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让民众安居乐业。
  而不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如果说一样东西,对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没什么作用的话,那么对于帝国而言也就没了价值。
  这种观念,其实也可以扩大后发展军备上。
  罗志学为什么搞大规模的海军啊,可不是为了弄出来几十几百艘战舰看的,而是为了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然后用这支强大的海军为帝国民众争夺海外生存空间的。
  海军在罗志学的心中,直接作用就是为了保护以及争夺海外利益的。
  比如说保护航线,保护大楚帝国的企业在海外的市场以及原料供应。
  最后则是为帝国争夺海外的领土,以容纳更多的移民。
  如果不是为了这些,他花费这么多的军费发展海军干啥。
  最后,罗志学花费这么多心思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是为了什么?
  一方面是理想,自我追求这些比较虚无缥缈的东西,很多皇帝或者其他类型的最高统治者,多少都有点对虚名的追求。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
  毕竟,民众能够活得下去了,日子过好了,才不会没事想着造反啊,要是遍地饥民……那么任凭罗志学再牛逼,那么也是天天动荡不安,得担心着叛军有朝一日杀进皇宫把他五马分尸。
  维持统治,这才是罗志学的最大追求。
  维持统治之余,然后再追求一些虚名之类的,比如开疆扩土什么的。
  所以,也不用觉得罗志学天天操心民生问题,真的是爱民如子……他更多的还是担心饥民造反然后把自己给咔嚓了。
  这也是很多最高统治者们的共同担心,只不过因为这种担心,他们采取的手段可能略有不同。
  比如有的人通过高压掌控的方式,强行镇压各种不满。
  还有的人通过各种妥协,出让权力来维持一个平衡。
  还有的人则是通过发展民生,让民众们没有造反的念头,毕竟只要能活下去,而且活的的好好的,绝大部分普通人是不会造反的。
  至于野心家什么的,这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不管什么时代,什么情况下都会有欲求不满的野心家,人家就是想要得到更多的权力甚至自己当皇帝,才不管你那么多呢。
  但是只要大部分人的利益可以保证,那么基本上就乱不起来的。
  而对于罗志学来说,他是双管齐下……一方面是保持高压统治,比如说制定了一大堆的苛刻的法律,牢牢掌控军权,甚至在每一个县城里都驻防了守备丙等师的兵力进行弹压。
  另外一方面,他又持续发展民生,尽可能的让民众的日子能够过得下去。
  到目前为止,效果还挺好的,虽然三天两头还是有各种叛乱,但是基本只局限于一些土司,偏僻地方的士绅豪族又或者干脆是匪徒之类的,这些所谓的叛乱,就是所谓的野心家了。
  些许野心家的犯上作乱,还动摇不了大楚帝国的统治。
  而随着持续的强硬镇压,如今的叛乱也是越来越少了……对于各种叛乱,大楚帝国的应对手段一向来都是很严厉的。
  抄家灭族这种事,是楚军的传统技能!
  对于叛乱的骨干人员基本都是抄家灭族的,哪怕是那些被头领所蛊惑的普通叛军士兵。
  大楚帝国也从来不会说直接把人放回家,然后等着他们再一次造反……一般都是直接编入各种战俘营,然后扔进各种矿山里挖矿或者干其他的重体力活。
  一边高压弹压,一边发展民生,罗志学就是一手萝卜一手大棒,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自己对这个庞大帝国的统治。
  高压弹压这些不去说,且说发展民生,在承顺十六年里影响最大的民生工程,还是属于黄河改道工程了。
  这可是一项直接影响数百万民众生计,间接影响数千万人的庞大工程。
  光是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有四个省份,河南,江北,安庐以及山东。
  江北,这是受到影响最直接,也是最大的省份,因为这里是黄河如今下游河道所在地,黄河在江北,直接夺淮河入海。
  黄河夺淮入海,甚至都导致了洪泽湖的出现。
  安庐受到影响,是因为黄河夺淮入海后,淮河水系中上游的水在洪涝期间,无法顺畅的通过淮河下游河道派出入海,继而在淮河中上游里堆积,继而引发大规模的洪涝。
  同样的,河南受到影响也是因为同样的缘故,黄河夺淮入海后,黄河水想要出海就要和淮河水竞争……然后洪水期间黄河中游的水也难以顺畅东流,继而导致黄河中游更加频繁的爆发洪涝。
  这三个省,都是因为黄河夺淮入海而遭到了直接的严重印象,以至于在过去几百年来洪涝频繁,一年一小涝,三年一大涝。
  如果黄河人工改道后,这三个省份的洪涝灾害将会肉眼可见的大幅度降低。
  最后的山东,则是黄河人工改道后,也会对当地产生影响,有好的也有坏的,好处是黄河水进入山东境内后,集合各种水利工程,尤其是在建中的若干重点引水渠工程,能够给当地带来丰富的水资源,浇灌大片的土地,并让当地的内河航运更加发达。
  但是有好也有坏,黄河水的涌入,哪怕是大楚帝国提前进行了规划建设,规划了新河道,并提前修筑了河堤,并对容易淤积的河段进行了疏通、拉直,又准备了若干蓄洪区等强有力的防洪措施,但是真遇上了大洪水的话,以及不可避免会对当地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而对于整个帝国而言更是如此。
  当然了,大楚帝国也对潜在的风险进行了提前的排除以及准备,比如说除了准备常规的,常年都无人居住的蓄洪区外,还划定了若干平日依旧正常居住,但是发生超大洪涝的时候进行人员紧急转移撤离的备用蓄洪区。
  确保到时候人员以及财产损失能够在可控范围之内。
  黄河人工改道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并不是罗志学脑袋一拍就想要让黄河拐个弯去山东溜达一圈!
  既然是民生工程,那么自然就不能好心办坏事,罗志学可不希望到时候民众怨气极大甚至导致不必要的动荡。
  因此,必要的准备工作是必须的。
  承顺十六年八月份,罗志学在召见水利部、民政部等部门的官员们商议黄河改道工程的时候,再一次提出了要妥善安置拟定蓄洪区百姓,要加强拟定河道的防洪提建设,要重点做好备用蓄洪区的宣传引导工作。
  罗志学还提出了施工过程里,应当从实际考虑,优先雇佣当地民众进行施工,以增加当地民众农闲收入。
  但是罗志学又强调,施工过程里,一律不允许以任何借口强行征召民众进行施工,工钱必须给到位,生活条件必须保障都保障到位,此外对需要征收土地的家庭的补偿一定要到位,不仅仅要有金钱的直接补偿,还要有土地的补偿。
  绝对不允许出现随便扔出去三瓜两枣就把民众给打发了的情况。
  对此,参加会议的一票相关的官员们,一个个躬身低头记着,当听到罗志学问询黄河移民的安排工作事。统筹负责移民安排事务的民政部移民司的官员们如此报告。
  “移民的土地征收补偿事宜,资金发放由我们委托财务银行按照各家各直接发放,不存在中间人或衙门经手的情况,确保了补偿资金严格按照各项标准百分百发放。”
  “后续的移民安排,由我们协调了辽东等东北各省以及南洋,规划了若干的专项移民安置区,移民可根据自行意愿,选择到某一地进行移民,可去辽东,也可去南洋,各地的移民条件待遇略有不同!”
  “不过虽然分发的土地数量不一,具体待遇不一,但是都会提供免费分发可耕种的土地,免费提供简易房屋,免费的耕种工具以及粮种,并且给予了相应的农业税减免政策。”
  “对于不需要移民安置的,想要进城务工的人员,我们也提供了安排进入各官办工厂务工,并分十年发放,按月发放一定的补贴款项。”
  “我们严格遵照了陛下的指示,充分准许了黄河移民的自主意愿,确保不会有一人受委屈!”
  罗志学一边翻看着报告书,一边听着负责官员的话,表面上虽然和和气气,还面带微笑,但实际上心里都是在呵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5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9/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