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后续工厂建设,农业生产的安全有所保障,第三集团军方面准备在部分区域里,发动局部的快速打击作战,尽可能的把东掳人往更北边的方向进行驱逐。
虽然已经进入初冬时分了,但是这种局部的中小规模快速反击,也用不着携带大量的重型火炮或辎重,主要还是以骑兵作战为主,因此打起来虽然麻烦了点,但还是能打。
于是乎,辽东那边再一次掀起了战火,楚军频繁的骑兵出击,让刚逃到深山老林里刚安顿下来,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的东掳人又是鸡飞狗跳,不得不放弃了靠近长城的大量村落定居点,往远离辽东长城的方向进行继续迁移。
还有一部分在辽东东部区域的东掳人,甚至都跨过鸭绿江逃到了朝鲜那边,为了追击这些东掳人,楚军部分兵力也直接跨过了鸭绿江杀了进去。
随着楚军兵力大规模进入朝鲜半岛后,李氏王朝也是大为恐慌,连忙派遣使者求见大楚帝国方面,请求臣服……
但是前头打仗的楚军将士们,一个个眼里只有军功和升官发财……什么臣服藩国之类的,哪有直接斩杀大量敌军攻城掠地,为帝国开疆数百里功劳大啊!
负责该方向军务,率领五千多混成部队作战的第十一师副师长冯宇树准将,根本就没见这些所谓的李氏王朝的使者,直接率部奔袭义州。
攻占义州后,不用几天又攻占了铁山城,成功和在皮岛上的海军陆战队进行了会师。
然后这个冯宇树准将就屁颠屁颠的往后头报送了捷报,说自己追击东掳人里进入了朝鲜半岛,当地朝鲜蛮夷甘当东掳走狗,冥顽不化,非但不投降,还胆敢伙同东掳人反抗我王师。
如今,我部已经连夺义州、铁山等城,歼灭东掳以及其走狗数千,为帝国开疆扩土数百里云云。
冯宇树准将有一种预感,如果自己在朝鲜半岛上操作的好,打完这一仗,自己刚升不久的准将就能变成少将。
因为他相信,陛下以及其他大佬们,相对于听见帝国藩属朝鲜王国,应该更乐意听见朝鲜省这么个称呼!
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冯宇树率军五千余人杀入了朝鲜半岛,连续夺取了义州和铁山等众多城池,而后又汇合了之前在皮岛登陆驻防的海军第三陆战团。
冯宇树和海军陆战团那边的人稍微一商量,稍微说了一番在朝鲜半岛攻城略地后的升官发财前景,就吸引了这个陆战团屁颠屁颠的跟着一起南下了。
这两个混成团级别规模的楚军兵力一合流,直接就变成了万人规模的大军!
而且还是甲等师!
如此庞大的兵力,别说李氏王朝这些还停留在冷兵器以及早期火器时代的渣渣军队了,就算是东掳人那边的主力都扛不住!
冯宇树带着上万大军甚至都没有玩什么战术之类,只是按部就班的一路往难打,就顺利拿下了宣川、郭山、定州等地,顺顺利利的打到了朝鲜北方重地安州。
整个过程里,其实都没怎么打仗……奔袭义州和铁山两地的时候,楚军甚至都没有把大量火炮拉上来,只是用轻武器以及两斤半火炮就拿下了这些地方,并且自身损失极小。
攻打义州的时候,楚军一共才伤亡不过二十余人,但是对面的万余朝鲜守军以及数百东掳残兵,当场死伤千余人,余者投降。
其他几个城池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就没怎么打……打定州的时候,楚军都还没开始打呢,对面就自己打开城门投降了,城内的朝鲜官员还说什么自从东掳侵犯朝鲜以来,他们朝鲜属国苦等中原王师久矣……
这搞的冯宇树准将有些尴尬……我不是来救你们脱离苦海的,我是来灭国的。
不过尴尬归尴尬,该做的事还是得做,于是乎继续攻城略地,后头的辽东省巡抚衙门也是极为配合……大军前脚刚南下,后脚就设立了东江府,大概就是朝鲜王朝里的平安道大部分区域。
这个东江府,名取自明王朝时期的东江镇。
于是乎,那些主动归降,还以为大楚帝国此战朝鲜,是为了恢复中原王朝和朝鲜半岛的传统藩属关系,为了打击东掳人实力来的朝鲜官员们就傻眼了……
他娘的,这连地方行政机构都设立了。
这些楚军,根本不是为了赶跑东掳人来的,这些楚人……不,这些该死的楚蛮子,他们是奔着灭国来的!
可惜的是他们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反对也好,归顺也罢,其实都影响不了这一场战争。
冯宇树所部汇同海军第三陆战团杀到安州的时候,第三集团军也是对冯宇树之前的战报做出了回应。
第三集团军司令部左英哲亲自手书,大概意思就是:既然朝鲜人不给面子,那么老冯你就放手打,给他们一个惨痛的教训……当然,冯宇树你也别指望集团军会给你什么支援,你自己能打到那里算那里。
收到这封手令后,冯宇树看着前头的安定城都露出了笑容,左英哲说是给他们一个教训,没有支援,但是也没说不让一路干到汉城去啊!
此时,其实就连左英哲也不知道,前线的冯宇树谋划着直接把朝鲜王国灭了,捞一个天大的功劳……如果左英哲有这个想法,早就派援兵过来了,而且也不会擅自行动,好歹得先请示金陵方面啊。
至于说左英哲现在没心思玩什么灭国,但依旧支持辽东巡抚方面派遣官员度过鸭绿江设立江东府!
有句话说得好:来都来了……
第560章 一不小心就灭了个国
安州,这地方对于朝鲜半岛的李氏王朝而言非常重要,该城位于清川江南岸,素来乃是朝鲜半岛地区的政权,抵抗来自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进攻的军事重镇。
早些年东掳人第一次攻打朝鲜的时候,朝鲜人就在这里驻防重兵试图顽抗死守,不过朝鲜人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东掳人。
啊敏率领的东掳人没几天功夫就拿下了安州,然后一路顺利杀到了汉城去。
而今年随着楚军在东北区域持续获得重大胜利,尤其是楚军在秋天收复了凤凰城、镇江堡等鸭绿江西岸的大片区域,把战线推进到了鸭绿江之后。
李氏王朝也是感到受了巨大的威胁,他们开始再一次在安州囤积重兵。
至于更北边的义州等地,距离楚军太近,很容易在开战之处就被包饺子……就和东掳人第一次杀入朝鲜时候一样,当时朝鲜人部署在义州等地的兵力基本没发挥出什么作用来。
这一次,李氏王朝吸取了教训,并没有在义州等地部署重兵,当然,这也有着避免在边境部署重兵,然后刺激到楚军的顾虑在。
毕竟义州等地,还是有着大量东掳人兵力在的。
东掳人之前为了弹压控制朝鲜,在这一片地区留守了部分兵力,后来楚军的陆战队登陆皮岛后,为了防备楚军在铁山半岛登陆,东掳人在铁山也驻防有数千兵力。
这一片地方,名义上归属李氏王朝,但实际上是被东掳人实际控制的。
哪怕是部署在这个方向的朝鲜兵力,也是归属东掳人管辖指挥的。
诸多条件下,李氏王朝在北方的防御,主要还是集中在安州上。
冯宇树准将带着兵力,在海军舰队的掩护下顺利度过清川江后,从当地的民众口中得知,城内的朝鲜军队大概有个两三万人。
区区两三万人可不会让冯宇树停下进攻的步伐!
他之气和这些朝鲜人打过几次了,这些朝鲜人给他的影响就是,撑死了也就是明军中原腹地卫所兵的水准……战斗力差的很。
连个长管火炮都没有,短管火炮也少的很,火器还停留在火门枪时代。
而作战意志这些也不咋地。
如果朝鲜人的战斗力够强悍,之前就不会被东掳人吊打了两次。
别说楚军觉得他们战斗力不咋地,就连东掳人也觉得这些朝鲜人的战斗力太水。
之前东掳人在辽东战场上抵抗楚军的时候,也从朝鲜半岛调集了大量朝鲜兵力,数量前后也高大好几万呢。
但是东掳人从来都没有把这几万朝鲜人的兵力派往一线战场……
为什么?
因为当炮灰人家东掳人都嫌弃他们碍手碍脚,因此大部分时候征召来的这些朝鲜兵力,都是在后方运输后勤补给,主要是当民夫用的……
只有在辽东战场全面失利,退守到义州,铁山等地时候,东掳人才是把这些朝鲜兵力当成主力部署在前线。
因为那个时候,退守到义州一带的东掳人兵力不多,撑死了也就一两千人而已,他们人不够……
结果就是一万多的朝鲜兵力连同千把东掳人,被冯宇树所部四五千人吊打,几天都没抗住就全军覆灭了。
经过这些战斗,也是让冯宇树对朝鲜人的战斗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安州之敌,不足为惧!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冯宇树所部在海军的掩护下顺利渡江,紧接着和海军第三陆战团一起发动了攻城作战。
攻城作战里其实也没什么重型火炮,只有十来门十八斤轻型臼炮,此外还有海军战舰上直接搬下来的几门四十八斤臼炮。
更多的还是依靠轻便的两斤半野战炮和五斤野战炮。
这种火力,要是放在之前锦州战场里,人家东掳人都懒得从防炮工事里出来看一眼……
但是朝鲜人不一样啊!
他们从来都没有经历过这种阵仗的战争,甚至都没有准备什么防炮工事,更别提在城头上搞什么环形沙袋,城外挖掘壕沟,构筑城外堡垒了。
于是乎,一顿炮击后,对面的朝鲜守军直接就不知所措了。
在城头部署兵力防守的话,炮击的滋味可不少守,都不用楚军的步兵打上来,他们在城头上的兵力都得死伤惨重。
一旦推下城墙,那么城外的楚军突击队又分分钟杀上来……
这左右为难,上城头不是,不上城头也不是。
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下,城内守军迅速崩溃,楚军的突击队几乎没有遭到什么阻碍就登上了城头。
接下来就是大批楚军如同虎入羊群,把这些战争思维还停留几十年前朝鲜守军打了个落花流水,没费什么功夫就全面攻占了此城。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战斗力,楚军的步兵板甲终于是摆脱了以往的各种尴尬,继而发挥出来了强悍的作用……
突击队里一群穿着板甲铁罐头们,一手持盾,一手拿着遂发手枪,啪的一声就干掉对面一个,然后又换上另外一把遂发手枪,啪的一声又干掉一个……
两发手枪打完,换上精钢单手腰刀再上去干架。
这几乎就是传统重步兵,在近距离混战里的最佳代表,对面的朝鲜人哪怕有一些披甲战兵,也是根本挡不住!
这一次,可是让这些掷弹兵们杀了个爽快,找回了昔日楚军重装突击队的感觉!
要知道在之前,楚军里的所谓重甲步兵,其实已经很少能够这么玩了。
之前辽东战场上的时候,人家东掳人的火器装备率可不低……火炮有各种野战炮,旧式短管跑,火枪有仿制楚军的火绳枪,也有旧式的鸟枪。
他们的主力部队,整体上采取的是和当时洪承畴一样的冷热搭配的武器装备和战术。
在这种军队面前,传统的所谓重步兵其实局限性很大,野战中基本没用,攻坚混战里也是局限性比较大。
也就只能在这种几乎没什么新式火器,战斗意志也比较薄弱的敌人身上找一找优越感了。
所以,这一次安州战役里的重装步兵们的优越表现,估计也影响不了帝国高层想要把这些重型盔甲全面淘汰的决心。
哪怕这些重型盔甲都是新式的板甲,看似防护能力非常突出,但是实际上用处非常有限。
火炮以及新式火器扛不住……抗弓箭冷兵器的话,防护力又过剩,唯有抵抗旧式的火门枪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不多不少刚刚好。
按照陆军高层的打算,以后盔甲选择性装备。如果对面的是不咋地,还大量使用冷兵器和弓箭的敌人,那么就人手一套轻型半身甲,以防御弓箭为主要用途。
如果对面的是大量装备火器,比如新式火绳枪以及野战炮的军队……盔甲除了给士兵们增加负重外,不会有第二个效果了,所以不用什么盔甲,直接穿着普通军服上战场就行了。
而这个构想里,没有重型全身甲的生存空间。
所以,朝鲜半岛的这一场战斗,很有可能是楚军重型全身步兵板甲的首次发威,同样也会是绝唱!
——
拿下安州后,冯宇树按照惯例向后方报捷,然后继续南下,一路顺利拿下平壤,黄州、平山等城,最后一路杀到了汉城!
李氏王朝的君臣们,早已经是再一次逃亡江华岛,并且持续派遣使者求见,表示李氏王朝愿意归顺云云……
但是,冯宇树要的不是对方的臣服,要的是朝鲜省!
所以,对他们的所谓的臣服归顺之类的提议半点兴趣也没有,因此表示对方要归顺可以,那么就全面无条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