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450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现在派兵救援杏山,那么锦州就危险了,我们在锦州的兵力一共也不过五万多,如果要救援杏山,那么就要先干掉楚蛮子的两万骑兵,这两万楚蛮子的骑兵可不好打,之前中前所北郊的骑兵会战失利,这个教训不能不记着!”
  多尔衮说这话的时候,又是看了豪格一眼,让豪格很不爽。
  尼玛,不就是打了一场败仗嘛,至于天天拿出来说吗?
  多尔衮继续道:“而杏山城已经经过一系列城防加固,拥有完善的城防体系,也挖了众多的防炮工事,城内又有两万多兵力,久了不敢说,但是挡住楚蛮子一个月应该不成问题!”
  “所以,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不是救援杏山,而是趁着杏山把楚蛮子的主力拖住的时候,继续集结更多的兵力,尤其是蒙八旗的骑兵!”
  “我已经派使者去漠南蒙古各部那边了,距离最近的朵颜三卫不日就能够派出至少万余精骑南下参战!”
  “辽东半岛那边也已经派遣了五千骑兵紧急回援!”
  “而如今我们在锦州有三万骑兵,松山有五千,之前杏山和塔山的五千多骑兵也已经成功撤往松山。”
  “那么到时候我们就能够在锦州集结四万骑兵,在松山集中一万骑兵,在骑兵方面将会拥有绝对的优势!”
  “毕竟楚蛮子,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就两万骑兵而已!”
  “只要能够在骑兵方面占据较大的优势,那么后续野战就是我们说了算,到时候不管是袭击敌军侧翼,还是截断他们的粮道,都大有可为!”
  “这一战,鹿死谁手还没个定论呢!”
  豪格听罢,想要反驳什么,尤其是想要反驳己方哪怕有总数五万骑兵,但是也不一定能够干掉楚蛮子的两万精骑。
  但是他很清楚,他只要一反驳,多尔衮就会把中前所北郊骑兵会战的失利说事!
  他已经因为这事丢失了极大的威望,继续被多尔衮这么反复拿着这事说下去,威望就会受到更大的打击,到时候恐怕都没人搭理自己了。
  所以他很干脆的闭上了嘴巴!
  只是,他内心里还是很担心的。
  他可是和楚蛮子的骑兵交过手的,其他的楚蛮子骑兵没什么,撑死了也就是加强版的明军骑兵而已。
  但是其中一支楚蛮子的近卫军骑兵却是不简单。
  以往的时候,豪格其实对楚蛮子的军队构成了解的也不算多,甚至很多表面乃至公开的东西其实知道的都不算多。
  毕竟大楚帝国崛起过于迅速,而且军方内部的编制和构成也是经常变来变去,并且和传统军队有着极大的不同,再加上大楚帝国控制了河北地区后,就和蓟辽、宣大等边镇规划为军事禁区,禁制普通人进入,也全面断绝了和蒙古、东掳人的贸易往来。
  最后,大楚帝国里的情报部门可不是吃素的……光是情报部门就有四家之多,东掳人的探子想要进入搜集情报其实难度比较大。
  尤其是在大楚帝国巡警部开始施行户籍登记制度,并要求人员外出进出城、住宿登记都要出示身份证明后,对流动人员的管理极为严厉。
  别说什么探子了,就算是以往存在的大量流民,乞丐或者是什么江湖豪侠之类的人士,因为到处流窜又缺乏身份证明,很多都是被扔进了矿山里挖矿……
  如此情况下,东掳人的探子连渗透进入的河北都难,更别说搜集各类情报了。
  就算搜集了情报,想要顺利传送回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想要穿越重兵驻防的楚军军事禁区,那可是需要实力和运气,两者缺一不可的。
  大楚帝国崛起时间短,内部防空又极为严密,再加上边镇全面封锁的各种原因,也导致了东掳人现在对大楚帝国王朝的了解,很多都是一知半解。
  比如近卫军……东掳人其实早就听闻过楚蛮子里有近卫军这么个说法,一开始以为就是类似天子亲军,禁卫军这种的。
  但是没想到,仔细收集情报后,发现楚蛮子的这些近卫军,竟然和他们的陆军还不同系统……偏偏还经常混在一起作战。
  经常都把东掳人的探子给搞迷糊了。
  而关于近卫军的骑兵,东掳人一开始也没怎么注意,以为就是东掳人里的那种普通师属骑兵团。
  楚军的骑兵有两大构成,一是独立作战的骑兵部队,第一骑兵军、第二骑兵军就是这种,这些独立骑兵大多也是以明军边军骑兵降兵为基础而组建的,乃是传统的骑射骑兵。
  还有一种就是各步兵师的所辖的师属骑兵团,乙等师的师骑兵营,这些师属骑兵则是以龙骑兵为主。
  对于这些,东掳人多少也知道一些。
  一开始他们以为这些近卫军骑兵,就是近卫军里的师属骑兵而已,毕竟规模都不大,以数百人,楚蛮子口中的骑兵团为主。
  但是真正打起来后才发现,这些近卫军的骑兵和楚蛮子里的那些师属骑兵团不一样,也和那些独立骑兵不一样。
  不管是在装备还是战术上,都有极大的不同。
  并且战斗力,尤其是列阵冲锋作战的能力还特别强。
  中前所北郊骑兵战役里,豪格所部的骑兵部队大溃败,是因为左翼率先崩溃,而左翼之所以崩溃就是因为左翼骑兵遭到了近卫军骑兵的重创。
  如果不是突然冒出来这支近卫军骑兵,以当时东掳骑兵的情况,大概率都能获得骑兵会战的胜利了。
  毕竟当时在右翼,东掳骑兵已经一度击溃了楚军骑兵,极大的牵制了楚军中军骑兵,只要再加把劲,大概率就能彻底击溃楚军第一骑兵军。
  奈何,近卫军骑兵抢先一步干掉了东掳人的左翼,完成了战场上的大逆转。
  作为亲自指挥这一场战役的豪格,可谓是充分见识过了楚蛮子骑兵的战斗力,他并不认为己方哪怕有了两倍的骑兵优势后,就能够占据全面的战略主动权。
  当然,他也部分同意多尔衮的说法。
  毕竟是五万骑兵呢,只要运用的好就算不能占据全面优势,也能在局部上获得优势,继而扭转战局。
  ——


第549章 锦州被围
  多尔衮和豪格一边明争暗斗,一边又合作对抗楚军。
  这也使得了东掳人的兵力调动以及战略部署上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双方经常出现一些矛盾,等矛盾协调好了,那么时间也就浪费了不少。
  最后,还有很关键的是,没有了皇太极亲自镇压,他们征调朵颜三卫
  单凭多尔衮和豪格的资历和威望,又或者说是威慑能力之类的,已经无法让漠南蒙古的诸多部落们言听计从了。
  如果是平常时候,东掳如其中天的时候,哪怕皇太极真的死了,东掳人也能够继续号令漠南蒙古。
  历史上崇祯上吊,东掳入关的时候,皇太极都已经死好几年了,而且内部也处于动荡之中,但是相对于明王朝而言,依旧属于如日中天,那些漠南蒙古的部落们自然是乐于跟着东掳人一起入关南下,掠夺钱粮牲口。
  但是现在……
  南边可不是什么羸弱的明王朝,而是新崛起,并且战斗力还极其强悍的大楚帝国。
  楚军在蓟辽一线,都压的东掳人喘不过气来,这会甚至都已经攻占了大部分辽西走廊地区,眼瞅着就要拿下锦州,杀入广阔的东北平原了。
  如此局势下的东掳所谓的大清国,已经日落西山,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彻底完蛋了。
  很多漠南蒙古的部落自然不想跟着一起死……
  他们以前投奔东掳,动机很现实的,那就是为了自保!
  最开始投奔过去的部落,是因为林丹汗想要征服他们,因此投奔东掳自保。
  后来的林丹汗被干掉了,剩下的部落在东掳的威胁下,也只能投奔东掳自保。
  现在东掳眼看着不行了,他们心思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人家土默特部,在的楚军还没有发起辽西战役的时候,就已经先一步的投奔大楚帝国去了,如今土默特部落的勇士们,已经穿上了大楚帝国的灰色军服,用着大楚帝国的制式武器,编入了第六骑兵师以及第八骑兵师(归化新兵营)里,摇身一变变成了大楚帝国陆军将士征战漠南蒙古。
  该部落的首领博泽,都已经被大楚帝国皇帝罗志学正式册封为伯爵,陆军少将军衔,并担任第六骑兵师师长一职。
  从昔日的土默特部落里的失势贵族,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楚帝国的实权军事贵族,这种转变要说没人羡慕嫉妒,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如今漠南蒙古里的局势非常的复杂,有些部落陆续投诚了大楚帝国,而有些则是挂起中立的牌匾,还有些则是东掳人的死忠,只能跟着东掳一条道走到黑。
  这些部落彼此征战厮杀,今天结盟,过两天又撕裂了盟约进行征战了。
  随着土默特部落投楚,大楚帝国的第二骑兵军杀入漠南蒙古后,如今的漠南蒙古就是乱成了一锅粥。
  而朵颜三卫的几十个中小部落也差不多。
  朵颜三卫并不是一家,实际上在漫长的历史里已经持续分家成了三十几家部落,他们不可避免的卷入了漠南蒙古的纷乱之中。
  他们有的为了自保,以对抗楚军和土默特的大军,继续坚定的站在东掳人这边。
  而有些则是当了墙头草,尤其是靠近蓟镇一带的朵颜三卫的部落,这些部落前不久还是投靠明王朝的,只是明王朝的战略出现了转变后,他们为了自保才投奔东掳。
  如今随着长城内的中原人再一次崛起,而且也数次拉拢他们,他们在之前就已经是有重新归顺投奔中原王朝的意思。
  等到了现在东北大战掀起,而且楚军的第六军等兵力也开始从蓟镇出发杀出长城外的时候,他们也就顺势归顺了大楚帝国。
  如今的朵颜三卫,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三方势力……一方归顺了大楚帝国,一方依旧效忠东掳人,还有一些则是尝试保持中立以自保,尽量的避免卷入双方的惨烈战争里。
  如此情况下,多尔衮还想要从朵颜三卫地区征召至少上万骑兵,其实难度很大。
  哪怕有一些部落还效忠东掳,但是这些效忠东掳的部落已经自身难保,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力增援锦州的多尔衮和豪格。
  这也是,大楚帝国发起辽西走廊战役之前,先行拉拢了土默特,不惜把整个土默特部落都接纳,封博泽为伯爵,也要在漠南蒙古里掀起一番腥风血雨的缘故。
  为了就是在辽西战役发起的时候,先斩断东掳人的一大强援,甚至把这个强援变成大楚帝国自己的外援。
  现在,这一策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具体体现下来,就是楚军包围杏山都好几天,近卫军也已经杀到了锦州城下,而北边防备蒙古人的第八军,依旧风平浪静,没有遭到任何的进攻……
  无所事事的第八军,在北边留下了一个师警戒防备可能出现的蒙古骑兵后,另外两个师直接绕到了锦州北部,参与对锦州的围城作战。
  于是乎,多尔衮等待的蒙古骑兵没有来……
  反而是发现有至少三万楚蛮子的大军出现在了锦州北侧!
  不死心的他还亲自跑到北城门楼上去看,好几里外是一片灰压压的楚蛮子的野战帐篷!
  这个时候,别说杏山被战略包围了,就连锦州都是三面被楚军所包围,只剩下了一条向东逃亡的道路。
  但是这个时候,稍微具备军事常识的将领,都能想起一个成语:围三厥一。
  多尔衮同样也能想到!
  所以他在看到锦州城北部出现楚军的时候,顿时就感到了不妙。
  同时也有些后悔,早知道前两天就不该答应让豪格带走城内的两万多骑兵,要不然的话,这会他都能派出骑兵袭击楚蛮子,趁着他们立足未闻的时候击退他们,如此再不济也能够争取多几天的应变时间。
  只是前两天,杏山城危机,按照楚蛮子那肆无忌惮的攻城方式,恐怕杏山城根本就坚持不了一个月……
  别说一个月了,甚至就连半个月可能都坚守不到。
  时间太短的情况下,根本就等不到来自蒙古方向的骑兵援兵。
  如此情况下,豪格为首的部分东掳将领认为,不用等蒙古骑兵了,直接先集结锦州一带以及松山一带的骑兵力量驰援杏山。
  不求直接能够杰出杏山城的被围困,但是也要给楚蛮子制造一些压力,让他们不能肆无忌惮的攻城。
  要知道楚军方面在前几天里,发现东掳没有派兵救援杏山城的时候,已经逐步把第九军下属派往杏山城东北方向,即面向锦州方向的一个甲等师,派往杏山城东南方向,即面向松山方向的一个甲等师逐步回撤,然后配合正面强攻部队对杏山城展开了围攻。
  这意味着,这几天里杏山城遭到了楚军三个甲等师、一个甲等师以及若干独立炮兵部队的全面围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4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0/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