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439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于是乎,他也顾不上前头的战事了,而是带着三千骑兵残部连夜赶往锦州!
  辽西那边胜败固然重要,但是皇太极昏迷不醒,大清国的大权花落谁家也同样重要。
  ——
  东掳人的内部变化,也是被大楚帝国的情报部门查探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尽管皇太极兵种昏迷不醒的消息被东掳人高层彻底封锁,就连豪格这个皇太极的长子,也是数天后才得知。但是皇太极的病重所引起的一些变化,依旧引起了锦州内大楚帝国几家情报部门的注意。
  锦州作为辽西走廊上的重要战略城池,最近几年是楚军各情报部门的重点经营地区,别说正儿八经的对外情报部门,就连翰林院内务科的鹰犬们,都是找借口在这里设立了情报站。
  大楚帝国四大情报部门,陆军参谋部军情司,海军作战部情报处,商务部调查司,翰林院内务科齐齐汇集在锦州。
  皇太极昏迷不醒的事这么大,饶是东掳高层进行了消息封锁,但是依旧不可能真正的瞒住。
  最先发现情况的还不是军情司这个负责军事情报的机构,而是埋伏在锦州里搞走私贸易的商贸部调查司。
  调查司的人员发现,最近和他们搞走私贸易的一个东掳政权里的高官突然被罢免了……
  一开始他们还以为走私暴露了,为了避免情报网的泄露,他们被批进行了紧急的收尾处理工作。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他们的走私生意根本没有泄露,东掳人根本没动他们的走私生意,几个重要的违禁品的货仓都好端端的。
  随后就得知,这个罢免命令是多尔衮下达的。
  而被罢免的东掳高官,却是豪格的人……
  这是多尔衮对豪格派系的人动手了!
  但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多尔衮和豪格不和,在这东掳不算什么秘密,就算是大楚帝国这边都知道,这叔侄的关系极为恶劣,都盯着皇太极屁股下的位置呢。
  豪格是皇太极长子,而多尔衮则是掌控了东掳众多实权,尤其是大量的兵权。
  双方实力都很强悍,经常斗来斗去,只不过上头有皇太极压着,一直没做的太过分,更没有上升到明面上来。
  但是这一次,调查司却是发现,多尔衮直接把两者间的矛盾给公开了……不但公开了,还直接大量罢免,甚至逮捕了一批豪格派系里的权贵。
  这肯定是发生了什么,要不然给多尔衮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在皇太极面前这么放肆。
  而随着调查司的紧急调查,就是从蛛丝马迹里进行了汇总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皇太极要么死了,要么昏迷不醒,总之就是失去了理事的能力。
  虽然生死不明,但是有一点调查司却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皇太极因为各种原因,已经失去了对局势的掌控,如此多尔衮才能变得如此肆无忌惮,直接接管整个东掳中枢,直接清洗豪格派系的权贵。
  很快,这个消息就是通过隐秘渠道被送往了山海关一带前线,随后转送到了第三集团军司令左英哲手中。
  “东掳掳首生死不明,已无法理事,东掳内部高层发动动荡,多尔衮自立监国!”
  左英哲看着手中的情报,不由得哈哈大笑:“天佑我楚,我大楚帝国才是真正的天属之国,陛下才是真正的天命之子!”
  “哈哈,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在我军发起辽西战役的时候出事,老天爷都在帮我们!”
  “传令下去,让兄弟们加把劲,明儿对中前所发动总攻,还有,记得把消息宣传出去,让中前所城里的那些东掳人也知道,他们的伪帝已经死了,多尔衮正在和豪格大打出手争夺皇位!”
  “哈哈……”
  左英哲得到这个消息后,心情好的不得了。
  如此关键时刻皇太极无法理事,豪格和多尔衮发生内斗,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如果自己不能及时抓住,那么都要愧对陛下了!
  此时的左英哲还不知道,皇太极之所以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出事,就是因为他左英哲率领十几万大军直接杀出关的消息让皇太极得知后,让皇太极承受不住直接来个昏迷不醒!
  这段时间,皇太极最近几年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了,尤其是最近两年压力越来越大,身体也就越来越不好。
  去年楚军东掳辽东半岛,至今都还盘踞在辽东半岛没走,沈阳腹地随时都面临着楚军兵锋威胁。
  不久前漠南蒙古会有发动了动乱,土默特部直接投靠了楚蛮子,现在更是和楚军骑兵一起杀入了漠南草原东部,直奔辽河套而来。
  如此情况下,肩负着整个东掳的皇太极,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而紧接着的左英哲率十余万大军杀入辽西走廊,就成为了压倒皇太极的最后一根巨木!
  直接把他压了个昏迷不醒!
  而这些内情,第三集团军司令左英哲上校自然是不知道,他也没必要知道这些内情,他只需要知道,掌控东掳实权,并强行压着下头一群亲王郡王贝勒们的皇太极不能理事就足够了。
  没有了皇太极压着,东掳人分分钟内乱,更别说和往常一样统一调度各处兵力了。
  现在,他们第三集团军要做的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加大力度,一鼓作气干掉当面敌军,占据辽西走廊。
  次日,准备妥当的楚军对中前所发动了总攻。


第540章 东掳大溃逃
  此时广宁中前所城内的守军,也从楚军射进来的箭书里得知了皇太极死亡的消息。
  不过他们没信,觉得这只是楚军动摇他们军心的小手段而已。
  相对比这些‘谣言’,他们还有个更加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已经没有援兵了!
  豪格的骑兵在两天前彻底战败后,他们就成为了没有外援的孤城守军,并且他们也知道自己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援军。
  哪怕广宁前屯卫那边还有好几万的步炮兵,但是没有骑兵的掩护也别指望能够顺顺利利的跑过来。
  因为一旦离开城池的话,缺乏骑兵掩护的他们很容易就遭到楚军的拦截伏击。
  在当代,骑兵和步兵以及炮兵这三个兵种,是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步兵就不用说了,野战的中军主力,攻城的主力,同时也是可以廉价大量维持多兵种,是绝大部分军队里都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你也可以用骑兵来代替,但是性价比太低,完全得不偿失。
  炮兵,放在东亚战场上,哪怕是一百多年前开始就已经是核心力量了,戚继光在北方边军里搞的各种车阵,各种轻型火炮就是核心力量,各种战术都是围绕着发挥轻型炮兵力量来设计的。
  而等到了现在,楚军率先在东亚战场里把长管火炮搬上了轻便的双轮炮车,再辅以前导车架,使得了沉重的长管火炮也能够快速在野战中机动,进而出现了野战炮这么一个东西,于是乎短短几年里,野战炮这玩意就风靡东亚,以前的明军,现在的东掳人都是大规模仿制这种野战炮。
  等到了现在,楚军和东掳人交战的时候,野战炮已经成为了双方都不可或缺的重要兵种。
  如果一方缺乏了野战炮,那么就缺少远程火力,双方大规模交战的时候,是会被敌人的火炮从容优雅的用火炮逐步点名的。
  随着持续的炮击,士兵必然会大量死伤,阵型也逐步崩溃,最后全面的溃败也就成为了必然。
  而到了骑兵也同样如此,骑兵所特有的快速机动能力,尤其是战场上的短途快速机动能力,使得了骑兵能够发挥出来巨大的作用,进而可以有效的威胁到敌人的侧翼。
  如果缺乏骑兵的有效掩护,那么步兵和炮兵自保有余,但是也别指望大规模继续行动了,甚至可能会被围困在荒山野林里最后弹尽粮绝。
  之前豪格率领东掳骑兵出战,就是想要袭击楚军,破坏楚军的攻城,间接救援广宁中前所。
  而楚军方面,则是针锋相对的派出了第一骑兵军以及近卫军骑兵支队进行拦截作战,以掩护后方的步兵和炮兵。
  结果就是楚军利用新式骑兵击溃了敌军左翼,进而造成豪格所部的大崩溃,两万东掳骑兵一日之间覆灭,只剩下数千残兵败将逃亡广宁前屯卫。
  当广宁中前所的守军,发现北郊外的豪格所部骑兵大溃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绝望了。
  任谁看着自家明明占据优势的两万多精锐骑兵,在短短半天里尽数溃败,并且后续已经不可能在短时间里获得援军,同时他们自身也没把握顽抗太长时间的时候,都得绝望……
  他们之所以还没有全面崩溃,纯粹是这两天楚军还没有发动总攻而已!
  于是乎当楚军发动总攻之后,在数百门火炮的轰击中,数万步兵的轮番冲击下,这两万多中前所的东掳守军毫无意外的彻底崩溃了。
  广宁中前所,这座东掳人控制并经营了多时,构筑有完善防御工事,囤积有大量粮食弹药的战略要地,在坚守了数天后被楚军攻破。
  城内守军战死数千,余者尽数投降。
  承顺六年四二十九日傍晚时分,大楚帝国陆军第三集团军司令左英哲陆军上将,率领第三集团军一票高级将领以及近卫军若干高级将领进入了广宁中前所。
  进入这座城池后,左英哲也是发现这座城池和以往攻占的诸多城池不一样,这地方根本不能算是城市,因为城内就没多少的普通平民。
  同时城内的大量建筑,基本也都是官方的功能性建筑,各种城防工事,仓库,官署,军营一起构成了这座城池的主要建筑,普通民房根本没多少。
  此地以往是明军控制下的边镇城池,最早的时候其实只是广宁卫中前千户所的屯垦驻地而已,这从该城的名字就可以看的出来:广宁中前所。
  早一两百年里这地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千户所驻地而已,但是随着蒙古东迁辽河套地区后,此地逐渐变得重要起来。
  而当东掳人强势崛起,并攻占了沈阳,又控制了辽河套地区的蒙古人后,整个辽西走廊也就变成了最前线。
  前方的锦州变成了前沿战场支撑点,而广宁中前所,前屯卫等后方的城池也是变成了军事要塞。而随着祖大寿和吴三桂投诚东掳,东掳人接管了该城后,因为此地是距离山海关最近的堡垒城池,因为东掳人非常重视这里,不仅仅在这里驻防重兵,而且还大兴土木,对城墙进行了加高、加固,并挖掘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这个过程里,中前所城里的普通人也是迅速减少,只剩下了少量辽西军的家属还在城内生活,其余普通老百姓要么被抓起来修筑各种防御工事死在了工地上,要么是被当成了奴隶被东掳人强行迁移到了后方。
  等到楚军攻破这座城池的时候,以至于都看不见多少普通人!
  而城内没多少普通人,也是让军方没了顾忌,直接放开了手脚大开杀戒,搜捕并击杀城内的一些东掳溃兵。
  其中不乏汉八旗的前辽西军士卒。
  中前所里的守军,虽然也有好几千的东掳本部人马,但是大多还是汉八旗组成的,这些汉八旗一部分是老汉八旗,还有相当多一部分则是投奔过去的前辽西军。
  不过哪怕是他们在跪地求饶,叫嚷着自己是汉人之类的话,楚军也没有给他们什么优待。
  脑袋后头都留着鼠尾辫了,而且还为东掳人效忠和楚军厮杀了,现在你们说是自己人,不要杀我……
  这不开玩笑嘛!
  再说了,辽西军以往是军阀藩镇部队,撑死了也就只能算是明军,可是和楚军没半毛钱关系,双方之前打起来可是一点都不手软。
  楚军进城后,加上之前投降的,再加上后续全城封锁搜捕的,一共抓了差不多两万人俘虏。
  对这些人,楚军方面肯定不会和以往对待明军降兵那样,直接挑选后就补充进入部队里,哪怕只是守备队或者乙等师都不行。
  按照战前帝国高层的决策,东北战场上的所有战俘,顽抗者,不服管理者一律就地处决,服从管理者编入战俘营。
  他们的余生将会在大楚帝国工业部里的众多大型官方建筑工地以及各种矿山里度过。
  没有什么屯垦营,建筑营,运输营等以往大楚帝国用来安置明军降兵战俘的东西,只有统一的战俘营。
  这可是异族国战,不是大楚帝国和明帝国争夺天下的统一之战,性质不一样,对待俘虏,降兵们的策略自然也是不一样。
  没把他们直接屠杀了都是为了避免大规模杀俘,最后导致剩余敌军顽抗不降,导致战役比较麻烦,己方伤亡太大的缘故。
  为了降低后续征战里敌军的顽抗心理,有时候也要给他们一条活路……
  不然的话,投降是死,顽抗也是死,他们有不少人宁愿选择死战的。
  这投降的话,虽然失去了自由,以后也只能当苦力,但是好歹还能赖活着不是,哪怕以后因为吃不饱,干的活又多,不用几年就累死了,但那也是几年后的事情啊。
  至少,投降的时候,他们能活着不是。
  人嘛,绝大部分都是畏惧死亡的。
  无视死亡的勇敢者是有,但是一支规模达到十几二十万人的军队里,这种勇敢者绝对是极少数,大部分士兵还是普通人,而普通人里大部分都怕死!
  这也是广宁中前所里两万多守军,在死伤了数千人后最后大规模投降的主要原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4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9/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