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不能指望着自家骑兵在几公里外,直接用吓就把对面的楚蛮子吓的不敢打不是……
而想要靠近,就必须突破对面这支楚蛮子骑兵的拦截。
一开始,他是尝试着带领骑兵绕行,但是这一想法在刚刚施行就已经被他打消了念头。
右翼前锋两千多骑尝试绕行,结果根本无法摆脱对面骑兵的拦截。
对面楚蛮子的机动能力和组织以及应变能力都不差,根本不可能放任自家的骑兵直接绕行了。
既然绕不过去,那么也就只能直接杀过去了!
而之前右翼前锋骑兵的试探性进攻,更是坚定了他这一想法。
他登上了瞭望塔,亲眼看到了那一场试探性进攻。
在他的眼里,楚蛮子的火炮打的不错,也给试探进攻的己方前锋骑兵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但是等双方的骑兵直接对冲并厮杀后,他们的骑炮兵也就失去了最大的作用。
而双方对冲的厮杀当中,楚蛮子骑兵并没有表现出来过人的表现,尽管比以前的明骑兵要强一些,但是强的也有限。
在和己方的骑兵的对冲厮杀当中,对面根本没能占据什么便宜,甚至还处于劣势当中。
而这些情况,坚定了豪格率军出击的信心。
当豪格率军出击后,对面的楚军骑兵也是针锋相对,第一骑兵军主力迅速出动,近卫军骑兵支队也是从右翼跟上。
此时,双方数万骑兵已经在原野上排兵布阵完毕,并且主力持续压上,同时出动若干中小规模的兵力发动进攻。
北侧战场,东掳的右翼两千多骑兵,已经和楚军第三骑兵旅从试探性进攻,演变为了全面的混战。
每时每刻都有骑兵死伤!
而在战场的中央,楚军的主力骑兵炮部队的数十门骑兵炮,已经前置并开火!
他们开火的目标倒不是还比较远的敌军骑兵主力,而是敌军先派上来,试图前出并提前拔掉这些骑炮兵的东掳中军前锋骑兵。
这些东掳骑兵或数百骑,或千余骑在战场上疾驰着,他们来回机动,尝试着寻找空间突入上去,然后破坏楚军的骑炮兵阵地。
对此,楚军的数十门骑炮兵也是针锋相对,他们使用实心炮弹,使用霰弹炮击着任何一直敢于靠近的东掳骑兵前锋。
同时第一骑兵军里的精锐第四骑兵旅,也是分成了两部分在中央战场游走,并不是直接冲上去和敌军骑兵前锋厮杀,而是通过机动拦截,迫使敌军骑兵放弃绕行攻击炮兵阵地侧翼的想法。
至于正面冲击……
这几百千把骑规模的东掳中军骑兵前锋,要是能够正面冲击楚军数十门骑兵炮组成的正面火力拦截网,他们也就不用费这么多心思搞绕行了。
哪怕骑兵的速度足够快,数量太少的话也很难冲破数十门骑兵炮组成的火力拦截网,伤亡一大,他们根本就无法继续前进。
哪怕他们继续前进,那么第四骑兵旅的精锐骑兵们也会第一时间杀上去,把这些保守火炮杀伤,已经损失惨重,阵型散乱的敌军前锋骑兵给干掉。
对此,第四骑兵旅的齐良厚准将拥有绝对的自信。
他的第四骑兵旅,在整个大楚帝国里,都是属于传统骑射骑兵里的精锐了,打一打残敌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楚军的骑兵炮火力犀利,也就迫使东掳的中军前锋骑兵在不断的尝试绕行,突破……而第四骑兵旅也忙得很,直接导出拦截封堵。
一时间,双方加起来好几千骑兵,在战场的中央位置上来回机动奔袭,时而疾驰冲锋,时而大角度高速转向,并且双方距离比较近的时候,还会直接在马背上弯弓射箭。
这种忽左忽右,时进时退,时打时撤的战术,是传统骑射骑兵的典型战术。
如果是用来对阵步兵什么的,那挺好用的!
至于对方也是和自己一样的骑射骑兵的话……那么也就只能比拼组织应变能力,比拼士兵们的个人作战技巧了。
尤其是比在马背上弯弓射箭的能力。
可不是什么骑兵都能够在高速疾驰的马背上,直接弯弓射箭,并准确命中敌人的。
这需要骑兵高超的骑术以及箭术。
而这一方面,总体上来说,东掳的骑兵毫无疑问是要胜过楚军骑兵的。
这也是朱兴发一开始就把最精锐的第四骑兵旅派上去打这种典型对抗战的缘故。因为要是换了其他的骑兵旅,恐怕干不过对面的东掳中军前锋骑兵,一旦扛不住,那么前置部署的数十门骑兵炮就会遭到巨大的威胁。
遭到威胁后,这些骑炮兵要么拼死顽抗,最有炮兵阵地被突破继而全军覆灭,要么是被迫紧急转移,而一旦紧急转移的话,这几十门骑兵炮短时间内也就无法继续发挥作用了。
而这,也是对面东掳中军前锋骑兵的目的!
东掳中军前锋骑兵并不是说非要干掉楚军的前置部署的骑炮兵,只要能够把楚军炮兵给驱逐,避免后续己方中军主力上前的话不用遭到密集炮击,那么他们也算是完成战术任务了。
只是楚军这边直接把最精锐的传统骑射骑兵第四骑兵旅给派了出来,让他们的战术目标无法实现。
后方的豪格看到这一幕,毫不犹豫的下令,再一次增派了两千蒙八旗的骑兵上前!
这两千蒙八旗的骑兵在其他方面,比如作战意志,决心以及军心士气这些方面,无法和满八旗的将士们相提并论,但是说马术和箭术,这些从小就长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绝对是一等一的。
哪怕是满八旗自身的骑兵也不如!
没办法,满八旗的骑兵们,他们可不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他们实际上是渔猎民族,后续控制辽东后也逐渐演变为农耕民族。
他们的精锐骑兵也是需要进行培养的。
论骑射,还得是游牧民族的骑兵更擅长。
这两千的蒙八旗的骑兵也提前了这一点,他们上前的时候,队形其实很散乱,根本不像是之前的那只东掳骑兵一样,有着完善的阵型,并且进退有章法。
他们就如同一群野狗一样,乱哄哄的就骑马跑上来了。
朱兴发也是及时调派了骑兵上前对抗,一时间又有一只楚军骑兵杀了出去。
此时,这片庞大的战场上,双方骑兵的交战规模已经逐步扩大,从最开始的北侧试探性进攻,再到北侧双方数千骑的混战,然后是中军的数千骑规模的前锋交战,再到现在又增加了数千骑。
如今的战斗规模已经非常大了!
不过,他们其实并没有说直接一股脑全军压上,而是通过持续的兵力调动,中小规模的骑兵交战来逐步交战。
这种数万骑兵交战的超大骑兵战役,可不是说双方将领一声令下,然后好几万骑兵就直接对冲上去的。
根本没那条件!
首先战场非常大,从北侧再到南侧战场,南北长达到了好几公里呢……同时地形整体虽然平坦,但是依旧有起伏,矮山。
哪怕是居高临下坐在战马上观察,实际上双方指挥官都没办法一眼看见自己的所有兵力,朱兴发如此,对面的豪格也是如此。
因此这种超大规模的骑兵会战,细分起来,其实是由一场场数百骑,数千骑规模的中小战斗所组成的。
但是这些中小规模的战斗,一环扣一环!
一旦其中某一方在某个环节里崩溃,那么就会造成连环影响,进而动摇整条战线。
如今中央战场那边,豪格就是试图利用己方的骑射优势,压倒楚军主力的骑兵,然后驱逐楚军的骑炮兵,为后续的大规模推进交战争取有利战机。
然而,豪格有豪格的打算,朱兴发也有朱兴发的计划!
豪格想要直接干掉楚军的骑炮兵,典型中央战场的决定性优势。
而朱兴发也想要用近卫军骑兵支队,用冲击力最强悍的第四胸甲骑兵团以及两个骠骑兵团,直接撕碎敌军的左翼!
——
不过中央战场这边还没分出胜负,南线战场那边的近卫军也还没有出击的时候,北面战场却是出现了变化!
已经持续交战大半个小时的北侧战场,楚军第三骑兵旅不敌当面东掳骑兵,被迫掩护已经扔下了骑兵炮的炮手们撤离战场。
第三骑兵旅之所以不敌,是因为敌军北侧方向的骑兵,突然得到了一支千骑规模的骑兵增援,这股骑兵还是悄悄从后方隐秘机动过来的,躲过了骑兵前卫骑兵的侦查,打了第三骑兵旅一个措手不及,侧翼直接被打穿!
如此情况下,第三骑兵旅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败局已定,最后被迫撤退脱离,试图重整队形建立新的防线。
朱兴发对这一幕虽然感到生气,但是也说多愤怒,战场上胜负难料,第三骑兵旅遭遇敌军优势兵力的袭击,打不过被迫撤退也很正常。
不过这样一来,想要稳住北侧战场,稳住己方的左翼防线就需要调动兵力去增援,这样一来,中央战场这边自己手中可动用的兵力就更少了。
己方本来兵力就不多,如果不是靠着骑兵炮部队的数十门骑兵炮发挥出色,持续压制了敌军骑兵的冲击,恐怕中央战场这边早就崩溃了。
沉思数秒后,朱兴发下令让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五骑兵旅支援北线,好歹要牵制住追击的敌军骑兵,让第三骑兵旅残部有时间拉开距离并整编。
随着第五骑兵旅被调往北线,朱兴发中将也下令战略预备队的第一、第二骑兵辎重团紧急上前,掩护骑炮兵,加强中央战场的兵力厚度。
毕竟辎重团,其实也就是步兵团,用的也是二年式燧发枪,三千多步兵上去列阵掩护炮兵问题还是可以的。
只是这样一来,朱兴发手中的战略预备队就只剩下一个辎重团以及少数军直属兵力了。
战略预备队如果被消耗光了,那么此战可就危险了。
——
朱兴发调兵遣将完毕,把视线投向了南方,那是近卫军骑兵支队所在的方向!
算算时间,盛玉书他们应该差不多机动到位了吧!
近卫军再不发动进攻的话,自己这边压力可就太大了,搞不好就要崩!
在己方骑兵兵力少数对方,骑射也不如对方的情况下,能够持续维持战线已经颇为不易,但是对面的东掳骑兵却是轮番冲击,搞的自己这边的少数精锐主力也被迫跟着跑来跑去进行拦截作战。
一旦第四骑兵旅这个精锐骑兵旅的体能被消耗太大,将士的死伤太多进而崩溃的话,那么整个中央战线恐怕都要崩溃!
他的第一骑兵军已经支撑不了太长时间了。
——
朱兴发中将所期待的近卫军骑兵支队,此时刚被盛玉书带着机动到预定位置。
他们如今所处的方位是一片稀松的矮树林里,之所以跑到这片矮树林里,也不是说为了彻底隐瞒踪迹,实际上瞒不住……
人家东掳人的侦骑,一直就在边上跟着呢,虽然搞不清楚详细情况,也不知道你这什么胸甲骑兵骠骑兵……但是人家眼睛不瞎,早就看见这两千多骑兵脱离了中央战场来到了南侧位置上。
对此豪格也是没有轻视,直接让左翼的三千骑兵提高警惕,对面如果敢冲过来,就教他们做人。
而东掳人左翼的这三千骑兵,就是楚军骑兵的老对手,之前长期驻防八里铺的三千满八旗精锐骑兵。
此时,这三千东掳精锐骑兵,就在大几百米外的地方密切关注着近卫军骑兵支队的动向。
至于主动杀过去,逢林莫入这是基本的军事常识……人家东掳骑兵将领又不傻,可不会傻乎乎主动钻林子……
他们只要在外头看住这些楚军骑兵就行了!
此战,在豪格,在东掳其他高级骑兵将领的心中,中央战场才是决定胜负的地方。
北翼也好,南翼也好都是次要的,主要不被楚军骑兵杀过来那么就算是成功了。
至于北翼的顺利突破……只能说战场上有意外出现是常态!
人家东掳人之前可没考虑过在北翼进行突破的,那以前悄悄杀过去的一千骑兵,也没指望过能真正的瞒过楚军的侦骑……
但现实就是,楚军侦骑还真就没发现这一千骑……以至于北翼战场出现了变化。
而豪格也顺势借助了北翼战场的变化,为中央战场的决定性胜利再加了一把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