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361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第三军副军长朱兴发中将,早在天津会战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率领数千骑兵持续追击明军溃逃骑兵,最后两天后,把明军溃逃的三千多骑兵逼降。
  那个时候,这三千多明军溃逃骑兵,他们战马的体能也早到了极限,累死了至少两三百匹战马呢。
  这领头的几个骑兵将领一商量,发现这么继续逃下去不行,迟早得饿死……战马也得死光。
  再加上朱兴发追上去后给了他们一番承诺,领头的几个将领给了校官不等的军衔,又承诺把他们的兵力编成为三个骑兵旅后,让他们继续率领。
  于是乎,这几个骑兵将领一咬牙就投诚,带着麾下三千多骑兵摇身一变成为了楚军麾下的第四骑兵旅、第五骑兵旅以及第六骑兵旅。
  招降了这三千多骑兵后,朱兴发陆军中将继续率领本部两个骑兵旅以及新招降的三个骑兵旅,再加上增援上来的第一师、第十一师以及若干独立部队,前后一共四万人继续西进,目标直指山海关。
  他们的任务是第一时间杀到山海关,如果能够抢占山海关最好,如果来不及抢占山海关,那么就直接堵在山海关外,避免辽东各军乃至是东掳兵力从山海关里杀出来。这个想法和第十六师封堵潼关一线是一样的,哪怕是抢占不了潼关,也得直接把潼关给堵住,让孙传庭的新秦军出不来,避免干扰到楚军在中原以及华北地区的军事行动。
  此时,朱兴发陆军中将率领的东进各部,一路已经顺利攻占了开平中屯卫城、滦州以及永平府城卢龙以及边上的迁安。
  目前正在往抚宁城杀去,而抚宁城背后可就是山海关了。
  当楚军一路朝着山海关杀去的时候,刚带着四千骑兵逃回山海关的祖大寿,这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就发现楚贼已经快要杀过来了。
  当即又连忙调兵遣将,试图把楚贼挡在山海关之外。
  这一次,他可不能继续逃了,因为山海关往后的的辽西地区,那可是祖大寿等一票辽东派系将领的老巢,这要是退了,连老巢都得被楚贼给端掉了。
  然而又没两天,在山海关的祖大寿又接到了对面楚贼送来的招降书信,这招降书信其他内容都没什么,不外乎都是老调重弹,让他带兵归顺大楚云云。
  重点是,楚贼在这一次的招降信里说,明皇帝崇祯帝已经身死,大明国已经彻底完蛋了……
  这个消息让祖大寿始料不及,甚至有些茫然!
  尽管祖大寿对明廷的那些大佬,甚至对崇祯都没啥尊敬,但是不管如何,他祖大寿当的还是明廷的官。
  但是现在……明廷却是完蛋了,而自己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硬撑着呗!
  他祖大寿抗击楚贼,又不是为了明廷,而是为了辽西这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地盘。
  他是为自己而战,不是为明廷而战!
  这和他抗击东掳其实也没什么区别,祖大寿在辽东抗击东掳也是打的很拼的,中途打不过虽然也一度降清,但是不用多久就跑路继续率军抗击东掳。
  打不过就投降,这没什么,正常人都能理解。
  为什么投降后又反叛?
  因为东掳要夺锦州等辽西一大片地方啊,那可都是他祖大寿的地盘……你东掳要抢他祖大寿的地盘,人家祖大寿肯定不干啊。
  别说祖大寿了,其他辽西的将领们也不干啊!
  祖大寿在辽西,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带着一大家子乃至吴襄父子这样的联姻亲族一起在战斗,辽西各城就是他们的根基。
  你东掳要他们的地盘,这自然是不行的。
  现在到了楚军这边也一样!
  面对楚军这边让他率部投降的劝说,祖大寿连考虑都没有考虑就拒绝了!
  区区一个所谓的陆军少将加一个辽西伯,就想把他祖大寿连带着数万辽东大军收入囊中,更要把他们辽西各将领的在辽西耕耘百年的基业一锅端。
  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想要我辽西基业也不是不可能,派大军杀过来,杀个血流成河,打赢了我,拿下了山海关和锦州等地,这辽西就是你大楚的。
  否则,门都没有!
  都是招抚,你看看人家东掳,出手就是一个王爵,反手就是一个实封。
  昨天东掳那边派使者抵达山海关劝说祖大寿归顺东掳,承诺封他为辽王,他日倘若入关后,还可以在南边选数省之地作为永封之地,实封的那种!
  人家东掳这么大的手笔,你楚贼就想要用一个陆军少将就把我给打发了?
  一点诚意都没有!
  其实,这还是祖大寿错怪大楚帝国君臣了。
  大楚帝国君臣,看在辽西的重要性以及祖大寿麾下那些精锐骑兵的份上,已经是体现了不小的诚意了。
  比如准许祖大寿以及麾下主要将领保留除了大片土地以外的部分私产,给祖大寿陆军少将衔,授辽西伯爵位。
  其余各将领也是按照职务和麾下兵力不等,会授予校官或尉官不等的军衔以及子爵或男爵……
  可惜,这样的条件在辽西各将领们看来依旧太低!


第453章 东掳出兵
  招抚辽西各将领的条件,大楚方面自认为已经诚意不错了,不说祖大寿有少将军衔加伯爵爵位。
  就算是吴三桂,看在他老爹已经投楚,还写书信劝吴三桂投诚的份上,再加上吴三桂已经实际掌控了吴襄留在关宁一带万余兵力,楚军在招降书信里,对吴三桂也算是比较优待,承诺给予陆军准将军衔,男爵爵位。
  楚军对辽西各将领的待遇,其实已经不算差了,要知道当初郑芝龙投诚的时候,所获也不是是海军少将衔、镇海伯而已。
  至于幽州城里的那一票权贵们,大楚帝国可是连投降的资格都没有给他们……
  可惜,大楚帝国方面自认为给出的诚意已经算不错,然而在祖大寿、吴三桂等一票将领们看来依旧诚意太差。
  人家觉得,就算不封王,好歹你给个世袭国公吧……
  给个辽西伯也就算了,还是个减等承袭的垃圾爵位,这种垃圾爵位要之何用。
  而且最关键的是大楚帝国的招降书信里,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可以让祖大寿继续保留并率领原有的军队镇守辽西。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投过去后祖大寿估计就只能挂个虚职混吃等死了,偌大的辽西各军,大概率也是和其他各部投诚楚军的明军一样,除了骑兵和炮兵等少数技术性兵种外,其他士兵都会被裁汰继。
  不管怎么样,后续辽西各军都将会成为历史,而不是说祖大寿他们能够依仗的筹码。
  这不是祖大寿想要的,也不是吴三桂他们这些辽西将领想要的。
  祖大寿是一个标准的军阀,吴三桂他们同样也是一个标准的小军阀,你想要让他乖乖放下手中的军队,然后把生死交给别人掌控这是不可能的。
  明廷不行,东掳不行,楚贼也同样不行!
  至少,在彻底击败他之前是不可能的!
  祖大寿他们不接受招抚,同时楚军方面一路奔袭到山海关前也比较疲困,更重要的大批重炮和弹药还在后头,直接强攻山海关的话力有不逮。
  同时北上的楚军其他兵力,还分散到了宣府、蓟州各地去招降并接管长城各处防线,也不太可能给朱兴发陆军中将太多的支援。
  于是乎,朱兴发干脆也就不强攻了,就在山海关外头修筑野战防御工事,然后大大方方的驻扎在山海关外,开始了和山海关内辽西各军大眼瞪小眼的日子。
  朱兴发中将,在等待后方的重炮以及大批炮弹,也是等待第二军以及第十师等兵力稳住宣大、蓟镇等地的局势。
  不过楚军这边虽然没有强攻山海关,而东掳那边却是已经忍不住想要出兵入关了。
  锦州城外,东掳掳首皇太极亲自率领大军十余万抵达此地,不过并没有第一时间攻打锦州城,而是派人入城试图再一次劝降祖大寿。
  祖大寿是之前得知东掳大军袭来,进而紧急从山海关赶回锦州主持大局的,面对东掳的再一次劝降,祖大寿也好,他手底下的各将领也好,一个个都是犹豫不定。
  东掳的劝降条件自然是比楚贼好百倍千倍,祖大寿一旦投过去,对面的皇太极直接就封他为辽西王。
  而且最重要的是,皇太极还准许他继续统帅辽西各军,并邀请他随同东掳军一起,入关为明廷崇祯报仇雪恨。
  说是为崇祯报仇雪恨,但说白了就是入关争夺天下。
  这一次楚贼北伐,让东掳方面看到了入关的机会。
  在东掳等一票人看来,北伐的楚贼不过数万人而已,山海关外更是不过三四万人,己方大军十余万再加上祖大寿所部大约六万人。
  双方合兵至少二十万!
  到时候打三四万楚贼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哪怕楚贼枪炮犀利耗也能耗死他们啊!
  等干掉了这三四万楚贼后,届时八旗铁骑和他祖大寿数万大军联手,不敢说横扫整个天下,但是拿下华北乃至中原问题是不大的。
  毕竟他们双方联手的话,在兵力上拥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骑兵方面!
  话说东掳降服看东部蒙古诸部后,获得了来自蒙古方面的大量骑兵相助,也获得了大批来自草原上的役用马匹,所以他们在机动作战拥有极大的优势。
  届时他们联手杀入华北平原后,数万骑兵再加上二十万拥有大量骡马的步兵横扫南下,区区楚贼怎么可能挡得住?
  挡不住的!
  一旦拿下中原,后续再拿下南方各省后,就可以划拨几个省来给祖大寿,其他几个省给祖大寿手底下的其他几个将领作为封地。
  到时候,东掳统治黄河以北区域,祖大寿以及其麾下将领们则分治黄河以南各省。
  甚至人家皇太极还说了,就算退一万步,无法成功入关的话,那么以后这辽西之地,也会作为祖大寿的封地,祖家就和前明沐家一样,世代镇守辽西。
  这是皇太极劝说祖大寿的话。
  说实话,对此祖大寿有些心动!
  不仅仅是他,他手底下的一票将领们同样也心动!
  尽管投靠异族在心里上有些别扭,但是在实打实的利益面前,蛮夷也可以随时变成礼仪之邦的。
  其中吴三桂就力主劝说祖大寿投清!
  虽然吴三桂的老爹吴襄投楚了,甚至吴襄也写信劝说吴三桂跟着投楚,还骂祖大寿不是人,坑了他,但是人家吴三桂却是对他老爹的话无动于衷。
  他是个有野心的人!
  什么军衔也好,爵位也好,其实他都不太在乎,关键的是投楚之后就要放弃兵权了。大丈夫岂可一日无权?
  他接替老爹掌控关宁兵权,现在手底下有将近两万兵力呢,依靠这两万兵力,哪怕是东掳那边来招降,都得开出来了一个王爵的爵位,同样许诺一省作为封地。
  尝到了手握大军的甜头后,这会的吴三桂你别说让他主动放弃军衔投楚,就算是老子吴襄亲自过来想要收回他的兵权,他都敢一刀直接砍了。
  吴三桂想着杀入关去,然后弄个省当封地自己当真正的土皇帝,可不想跑到大楚帝国那边当个可有无可的富家翁……甚至还得天天担心着会不会被大楚帝国那边战后坑杀。
  历史上,投降前说的好听,投降后就赐一杯毒酒的例子多了去,他吴三桂可不想步其后尘。
  再者,此时幽州城那边的情况也陆续传到了辽西。
  据传楚贼入城后,大肆劫掠,城内众多权贵乃至普通士绅们,无一例外挨个被抄家灭族。
  那些天杀的楚贼,在京师里足足抄没了好几千万两真金白银啊!
  而这些金银里,就有一份是他们吴家的!
  吴襄虽然投降了,不过只是降将之身,可保不住他们吴家在幽州城里的产业,吴家家产可是被一股脑都抄没了。
  这些还不算,而且他们又听闻幽州城里除了极少数官员和太监外,其余官员被残暴的楚贼陆续坑杀,简直毫无人性!
  那一句‘国亡君死臣随’,可是吓坏了不少明廷残留官员,辽西这边的文武官员也不例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3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1/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