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352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但是现在搞得,似乎己方才是进攻的一方,对面是防守的一方!
  朱兴发被祖大寿的操作给搞迷糊,但是并不妨碍他趁着这个机会下令第十师开始开始分兵,派遣一加强团急行军绕行敌军后方,打援以及堵敌军退路。
  其余主力迅速杀过来和己方配合,对当面敌军实施正面压迫。
  他不管对面的明军为什么不前进也不跑路,他现在只知道,对面如果再给自己一天时间,自己说不准就能来一个前后夹击,乃至重创敌军!
  ——————
  朱兴发下令第十师派遣一加强团急行军绕路后,又让第十师主力加速行军,尽快抵达和己方会和。
  不过第十师动起来后,朱兴发自己却是带着三个骑兵旅按兵不动,就待在祖大寿所部正南方大约十七八里外。
  朱兴发之所以让骑兵按兵不动,主要还是怕对面的明军提前跑路。
  三十八团那边还没有机动到位呢,自己大大咧咧带着几千骑兵杀过去,万一把对面明军吓跑怎么办。
  所以在七月十六日傍晚时分,文安城东北方向,就出现了很诡异的一幕。
  祖大寿率军万人驻防于荒野……但是精通营寨驻防的人都能看的出来,这些明军的驻扎的营寨易守难攻的同时,其实更加方便向北边跑路。
  祖大寿所部正南约十多里外,则是朱兴发中将率领的四千多楚军骑兵。
  朱兴发所部的正东方向二十多里外,是孟骏力陆军少将率领的第十师主力大约九千多人。
  同时,朱兴发所部东北方向二十多里外,也就是孟骏力所部九千多人的西北方向,还有一支四千多人的楚军正在疾驰,而他们的行军路线直插祖大寿所部的背后。
  朱兴发的战术构想很简单,他不管对面的明军想干什么,也不管他们为什么突然停下来,甚至连边上的文安城都不去。
  但是他只知道,如果第三十八团那边迂回成功的话,就极有可能给对面来一个前后夹击。
  至于说包围敌军,这个可能性不大!
  毕竟朱兴发所部也才两万人,其中大部分还是步兵,骑兵不过四千余,并且这四千骑兵吸引住了敌军的注意,一举一动都被敌人盯着。
  迂回包抄的主力,只能是步兵部队,而步兵部队想要包抄敌军步兵还好,但是包抄骑兵……这纯粹就是想多了。
  人家哪怕骑兵打不过你的步兵方阵,难道人家还不会骑马走人啊……
  所以,想要在野战中,动用步兵包围歼灭敌军骑兵这种事,想想就好了,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接近于零,除非对方非要自己往自家的包围圈里转……
  ———
  当天晚上,文安城东边的这几支大军陆续停下了行动,各自扎营过夜。
  不过大军虽然停下了,但是各自的高级将领们却是没闲着。
  祖大寿那边召集了麾下的一票将领,商讨着如何面对局势。
  什么局势?
  自然是洪承畴用很强硬的态度让他们继续南下,不得避战怯战,让他们利用骑兵优势冲破楚军的拦截,进而袭击楚军的大后方,破坏楚军的后勤线,甚至从侧后方向冲击楚军的侧翼位置,把即将到来的天津会战创造更加有利的机会。
  而祖大寿他们又不想要和楚军他们死磕,进而导致麾下兵力损失惨重。
  所以他们连夜商讨着该如何应对局势,要怎么做才能够避免洪承畴的压迫,同时又不会让麾下兵力遭到不必要的损失。
  结果讨论了大半夜后,众人最终敲定了办法,那就是拖!
  一边拖一边看情况发展。
  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也不介意继续率军南下,但是如果没有机会的话,那么就继续拖下去。
  至于说直接南下十多里和对面楚军的好几千骑兵死磕,这么傻的想法没人说。
  至于说他们会不会遭到楚军的主动进攻,他们自然也考虑过,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就地购置防线,而且构筑防线的地方还是一个便于撤退的地方了,可不就是防着楚军大举杀过来嘛。
  但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楚军前脚还在想着怎么拦截他们,但是当发现明军自己停下了南下的步伐后,就瞬间改变了想法,把拦截变成了包抄……
  之所以双方的将领们出现如此大的认知差距。
  因为祖大寿他们想的是如何应付洪承畴,如何保存实力,然后以己度人,也不觉得对面的楚贼会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打谁不好,非要来打他们关宁铁骑,这不吃饱了撑着嘛……
  静海和天津卫那边一堆的弱鸡可以欺负,你楚贼干嘛非要和兵强马壮的关宁铁骑过不去啊,这没道理吧!
  但是朱兴发和孟骏力这两个楚军里的高级将领可不是这么想的。
  当天傍晚时分,朱兴发和孟骏力还在利用传令兵的飞马传递,迅速交换了彼此的信息和意见。同时朱兴发还给第十师方面下达了更新的消息,他要求第十师的迂回部队,在明天中午十二点前要抵达预定地点,以配合正面各部的推进。、
  是的,朱兴发也好,孟骏力也好,他们现在想的是如何击溃甚至歼灭眼前的这支敌军。
  进而掩护沿运河北上大军的侧翼安全以及后勤安全。
  人家才不管来袭敌军是祖大寿的关宁军,还是洪承畴的嫡系秦军又或者是宣大那边的边军呢。
  这些都是他们的敌人。
  至于说作战后,部队有所损失是否会导致楚军里的高级将领们变成光杆司令,进而失去权势。
  这一点就更不用担心了,大楚帝国里可不存在着某支军队是属于某个将领私军的情况。
  为了防止私军情况出现,楚军里的募兵,新兵训练,兵员补充以及薪饷发放,是由参谋部、军政部、后勤部三大部门里的直属机构负责。
  部队主官不需要,也没有权力自行招募新兵补充或扩充部队。
  同时楚军里的中高级将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经常进行调动的。
  比如楚军里的主力部队第一师,不算前身的旅团营时期,只说第一师编成之后,就已经先后换了三个师长。
  而且你还不用担心换了师长过来后,会导致不熟悉部队,战斗力出现下降的情况。
  因为楚军里的编制和装备乃至战术都是高度统一的,将领们不管指挥什么主力部队,其实都不会有什么差别,不需要你一个高级将领对士兵们保持熟悉,了如指掌之类的。
  同时楚军里的部队,也没有什么说需要依靠高级将领的个人厮杀冲阵能力,高级将领的变动,也不会导致人心浮动之类的。
  因为不仅仅高级将领变动大,连带中级军官其实变动都不小。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楚军作战的时候,战术呆板而僵硬,一眼看过去,彷佛一个磨子里刻出来的一样的原因之一、
  那就是将领变化比较大,为了维持战斗力以及指挥的便捷性,往往会搞一些样板战术,让全军统一进行学习并运用。
  如此也就很难让各部队形成比较独特的作战风格,尤其是带有比较明显的指挥官的作战风格。
  因为楚军里几乎每一支主力师打仗的套路都差不多,无非就是有些部队的作战经验更丰富一些,士气更高一些,执行套路的时候更好一些,而有些部队则是要差一些。
  哪怕是第十师这种新式部队,虽然战术上和旧式的部队完全不一样。
  但该部队的战术和其他几个新式部队却是又高度一致的,比如第一师、第十一师以及后方的第二近卫师、第十五师等等。
  从训练到战术应用乃至到具体的作战方式,那都是差不多的。
  因为过去一年多楚军编练新式部队的时候,都是把新式部队里的高级将领以及中低级军官乃至骨干士兵调来调去……不断的进行拆分,整编,以加速扩军的速度。
  所以,他们玩的都是同一个套路。
  而这样的高度统一的军队,固然会导致战术呆板,僵硬等情况,但是调动中高级将领却也不会影响到这些部队的基本战斗力。
  孟骏力在江北战役接任第十师当师长后,这个师依旧打的非常凶猛,一路横扫山东。
  等到了今天,其第三十八加强团进行迂回穿插的时候,和当初孟骏力以副师长的职务带领该团在洪泽湖北部进行迂回穿插的时候也没什么区别。
  当天下午的时候进行了短途奔袭,当夜休息后,下半夜开始提前准备,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开始急行军,一路朝着祖大寿所部背后而去。
  这不知道的人看了,还以为是孟骏力亲自带领该团玩迂回奔袭呢,但实际上和孟骏力没啥特殊关系,甚至都和第三十八团自身的作战风格没啥关系……
  因为,大楚帝国陆军新式部队的战术教学书里,对迂回穿插奔袭作战都是这么教的。
  是个楚军里的新式军官都会这么玩。
  是支楚军里的新式部队,都经过这种急行军迂回奔袭的训练……
  以前这么玩,现在他们还是这么玩……
  可以说,楚军和明军,看似都是军队,但实际上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组织模式,除了都是人组成的,其他的基本没有什么共同点。
  所以,祖大寿他们没有想到,这种情况下,楚军竟然还想对他们玩包抄。


第442章 祖大寿的果断
  大楚帝国承顺四年,明崇祯十一年七月十七日清晨。
  北直隶文安城东略偏北大约二十公里外,朱兴发开始带着麾下三个骑兵旅往东北方向,也就是祖大寿所部所在而去。
  同一时间里,在其侧后方大约三四公里外,则是第十师的师部主力同样正在快速行军,而了提高行军速度,他们的步兵和炮兵、辎重部队甚至已经是有所脱节了。
  而朱兴发所在的正北方向十多公里外,则是第十师下属的第三十八加强团四千多人,而他们的行军速度更快!
  第三十八加强团在今天下半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早饭了,还没等天色大亮,将士们就已经吃饱饭并开始上路,他们的行军速度极快,属于典型的急行军。
  而为了掩护第三十八加强团的迂回,朱兴发中将还特地吩咐麾下三个骑兵旅和第十师:把声势搞起来,越大越好,不要怕被对面的明军侦骑知道。
  于是乎楚军三个骑兵旅和第十师的主力部队,声势浩大,丝毫不遮掩的朝着祖大寿所部方向杀了过去。
  同时朱兴发下令麾下侦骑扩大封锁拦截的范围、
  故作声势的同时,又严令侦骑封锁,这些都是为了迷惑祖大寿麾下的侦骑,进一步掩护第三十八加强团的行动。
  哪怕只是能迷惑敌军一个时辰都是好的。
  因为这片地方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其实很难瞒得住对方的侦骑,尤其是己方骑兵力量也不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
  朱兴发所做的就是进一步把水搞混乱!
  到时候,祖大寿是知道东边来了大批楚军,但是想要得知并分析楚军的详细动向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毕竟楚军里的骑兵也不是吃干饭的,也会对明军侦骑进行驱逐拦截的。
  你明军侦骑外围远远看一眼有可能,但是也别指望能随意靠近详细观察。
  所以,当楚军的骑兵部队刚出发的时候,虽然就有侦骑迅速向祖大寿禀告,但是详细情况祖大寿却是搞不清楚。
  等到了上午大约八点多,前方终于有明军侦骑冒险靠近,然后得知了西进的楚军前锋至少有四千骑。
  消息刚传回来呢,麾下就有将领面露慎重:“敌骑前锋不过四千余,并且他们不会不知道我们是关宁铁骑,既然如此还敢贸然逼近,背后必然有所依仗!”
  祖大寿他们南下,可是并没有隐瞒旗号之类的,也瞒不住……所以干脆是大大方方的把旗号都打出来了,楚贼的侦骑远远一看就能知道这支明军是辽东边军,还是他祖大寿的直属兵力,有着好几千的关宁铁骑。
  这大大方方打出旗号来,也是有威慑敌军,让敌军不敢轻举妄动之意。
  免的让楚贼们认为他们是软柿子,然后就跑过来捏了……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些人都打出了辽东边军的旗号,连祖大寿的将旗都大大方方的打出来了,对面竟然没有知难而退,反而是继续逼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3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2/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