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321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但实际上攻打虎门的楚军兵力虽然是有上万人,然而其中的主力部队也就一个加强团而已,此外就是一个守备军的步兵旅了。
  虎门战役过后,这个加强团只在虎门留下了一个营,其他两个营各自带着相当两千守备军,兵分两路,一路杀向了东部的惠州府的博罗县、归善县。
  而另外一路,则是继续沿着海岸线继续南下,他们的目标是广州府治下的新安县。
  而攻下这个沿海小县后,该陆军也没有停止步伐,而是继续一路南下,直接杀到了九龙半岛,并直接占据了原先明廷在当地巡检司、盐场兵丁驻防的营地。
  后续楚军在原有盐丁们的营地修筑防御工事,构筑更多的营房,并把这个营地命名为九龙城。
  楚军把这营地都给取名为城了,显然是做好了长期在此地驻防的准备。
  这是因为就在和九龙半岛隔着一个海湾的小岛上,就是郑芝龙船队的临时泊地。
  郑芝龙麾下的这支船队在丢失了虎门泊地后,就南下到了九龙半岛对面的一个小破岛作为临时营地,主要是这小岛和九龙半岛之间有一个风平浪静的海湾很适合作为泊地。
  这个海湾也就是原时空里的维多利亚湾,不过现在肯定不叫这名字,英国人现在在东亚海域,可没什么存在感,更谈不上占据香港,因此现在这片海湾只是一片无名海湾而已。
  只是因为这片海湾里临时驻扎了郑芝龙的船队,楚军在官方文件进行描述的时候,总得有个名字不是,所以干脆就以当地为名,取名为了九龙湾,顺带还按照当地人的称呼,把对面的小岛以当地的小渔村为名,称之为香江岛。
  郑芝龙的船队剩下的一百多艘船,现在就停泊在九龙湾里,并在九龙湾南岸的贫瘠小岛上,即香江岛上建立了临时的营地,为此,他们还把原先盘踞在此地的一伙小海盗给灭掉了……
  这年头的珠江口一带,各种乱七八糟的海盗团伙多了去,香江岛这地方也不例外,为了个临时泊地随手灭掉一波小海盗,这也是属于正常操作。
  而郑芝龙船队的临时泊地在这里,这也是楚军的兵力一口气杀到九龙半岛的缘故。
  但是陆军的行动也只局限于此了,大楚帝国陆军再强悍,它也没办法度过九龙湾跑到对面的香江岛上把郑芝龙船队的临时基地给灭了,更对郑芝龙的船队无能为力。
  驻防在九龙城里的楚军,更多的还是起到一个监视对面郑芝龙船队,并在必要的时候支援海军作战的作用。
  现在嘛,只能是对着九龙湾里的郑芝龙船队瞪眼了……
  想要干掉对面的郑芝龙麾下舰队,还得指望海军那边的珠江舰队。
  只是现在海军的珠江舰队司令夏秋阳海军少将,也是对着自家舰队愁眉苦脸!


第399章 广州工业基地
  珠江舰队现在看似规模其实不小,足足有一百多艘船只呢,人员也有大几千人。
  但是珠江舰队里的船只,绝大部分都是普通小舢板之类的小船,根本就上不了台面。
  真正能用于作战的是,是十多艘类似蜈蚣船一样的帆浆内河近海战船,是以前那些海盗们的吃饭家伙,专门用于近海劫掠所用。
  而这些帆浆船也很快,光看排水量其实也就几十吨左右而已,搭载的火炮也少而小。
  而能出海跑远洋的大船那就更少了,只有区区十来艘而已,而即便是这些所谓的大船,其实也都是只有两三百吨,搭载长管火炮只有十门到十五门之间。
  这些船只如果放在十八世纪里的英国皇家海军里,连六等战舰都算不上……属于不入流的那种杂船……
  哪怕是六等战舰,那也得二十门长管火炮以上。
  而在大楚帝国海军里,这十多艘船只也只能勉强归类而二等护卫舰里头。
  大楚帝国海军的二等护卫舰,要求搭载十门到二十门火炮之间。
  而一等护卫舰则是要求搭载二十门以上的火炮,目前大楚帝国海军正在大规模建造生产的大冶级护卫舰,就是属于一等护卫舰,搭载二十二门长身管的舰炮。
  至于二等护卫舰,大楚帝国海军里虽然有这个分类,但是一般都是授予给那些缴获或投诚过来的旧式船只,而自身新建造的战舰里,并没有二等护卫舰这个舰种,最低等的主力远洋战舰,就是搭载二十二门火炮的一等护卫舰了。
  再往下的话,虽然还有吨位更小,搭载火炮也更少的船只,但那是属于近海巡逻舰或者干脆就是内河战舰,不具备远洋航行能力的那种,而且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帆浆船型,也就是俗称的蜈蚣船。
  话说大楚帝国海军对这种蜈蚣船很有好感,认为这种船只机动性非常强悍,正所谓是无风举桨,起风扬帆,必要时桨帆并用,航速以及灵活性都是纯帆船所无法比拟的。
  搭载的火力虽然差了一些,但是在内河和近海巡逻作战,其实也用不着多强悍的火力,船头装一门五斤舰炮,两侧在安装若干两斤半舰炮以及短管霰弹炮也就差不多了。
  目前大楚帝国在长江流域里,就陆续建造并服役了三十多艘的蜈蚣船,其中的大型蜈蚣船拥有四十多具船桨,每侧二十多具,每一具船桨配属两名壮汉水手,以至于这种船只速度极快。
  而这三十多艘蜈蚣船,也是目前楚军在长江入海口和郑芝龙水师进行作战的主力船只,在守护长江口的时候,比那些武装商船还好用。
  当然了,这种船只基本只能在内河使用,要么是在比较复杂的近海海域里使用,这要是跑到了辽阔的大海中,那基本就是被虐打的命。
  南洋人的土著以前也使用这些蜈蚣船对抗西方殖民者,结果被西方殖民者的大型武装商船的船队虐打……嗯,人家西方殖民者用的还不是专业的大型风帆战舰,只是武装商船而已……
  然而一样东西好不好,得看怎么用,楚军的蜈蚣船跑到海上和去郑芝龙的大型海船去作战,那自然是不靠谱的。
  但是如果是在狭小的长江里执行防御作战,那么还是勉强能用的。
  所以大楚帝国海军搞了不少的蜈蚣船在长江流域的几支舰队里服役。
  如今珠江舰队里也有十多艘蜈蚣船,只是这些蜈蚣船以前是那些海盗们用来劫掠的,现在则是变成了楚军的内河近海防御作战的船只。
  目前海军方面正在广州那边紧急开建更多的蜈蚣船,以充实珠江舰队的防御作战能力。
  而光靠蜈蚣船自然是不行的,想要掌控伶仃洋,彻底控制珠江入海口,还得需要真正的战舰。
  珠江舰队里的十多艘二等护卫舰战斗力太差,为此海军部已经是搜集民用商船进行改装,同时也是筹备着在广州当地直接建造大冶级一等护卫舰以及襄阳级二等巡洋舰。
  为此,夏秋阳在击退了郑芝龙所部舰队后,就一直在为了建造战舰而奔波,说是奔波,其实也就是天天跑工业部在广州这边的几个负责官员那里,催促他们迅速扩大战舰的生产能力。
  对此,工业部派过来广州,负责整顿并发展当地工业的几个官员也是被夏秋阳缠的不行……
  尼玛,我们刚来广州也就半个月左右,连基本的整顿当地的作坊和工匠们的事都还没完成呢,哪怕是已经定下了广州造船厂、广州炼铁厂,广州兵工厂、广州机械厂等一系列工厂的筹建计划了,但是这需要时间的啊。
  其他不说,光是最核心的广州炼铁厂,预计中的新建厂房都还没有动工呢。
  当然了,这些工厂还没动工,并不意味着大楚帝国在广州一带就没有武器生产能力了,实际上还是有的,而且产量还不低……
  因为大楚帝国在六月初的时候,就已经派兵进入并掌控了佛山镇,这个佛山虽然只是广州府治下的一个小镇,连县都算不上,但是这地方在明朝时期却是非常的出名。
  因为这里产铁!严格来说,佛山本地其实并没有什么铁矿,也没有煤矿,甚至连这年头炼铁所需要的木炭当地都没有太多的产出。
  佛山这地方之所以能够以炼铁而闻名,纯粹是因为当地的水运交通发达,可以通过珠江水系,包括西江、北江、东江等水系源源不断的接受来自于其他地区的铁矿石、木炭资源。
  大量来自粤北乃至广西等地区的铁矿石以及木炭汇集到了佛山,然后在这里被提炼成铁,并制成各种铁制品,随后再通过水运乃至海运外销这些铁制品。
  当代大名鼎鼎的广锅,就是佛山这边出产的。
  以前的不说,且说最近这十几年,佛山已经成为了明廷比较重要的枪炮,尤其是红夷大炮的生产基地了。
  而最近两年,随着大楚帝国的崛起,并掀起了野战炮以及新式火绳枪的浪潮后,明廷各督抚也是陆续跟进,而佛山则是再一次成为了两广乃至周边地区的明军的枪炮供应基地。
  熊文灿建立的两广新标军所用的枪炮,除了少部分来自于濠镜(澳门)外,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佛山,包括仿制楚军元年式火绳枪的灭贼铳,仿制楚军两斤半、五斤野战炮的灭贼炮这些在当代而言,算得上是非常先进的利器。
  如果没有佛山这边的枪炮生产能力,熊文灿也不可能搞出来明廷里规模最大的一支新标军啊。
  而现在佛山落在了大楚帝国的手中,大楚帝国自然是不会浪费佛山的枪炮生产能力。
  至少在一系列工业部筹办的先进工厂投产之前,佛山这边的钢铁以及枪炮的生产必须维持下去。
  以就近供应在两广地区作战的楚军,包括陆军和海军。
  楚军进入两广地区作战的兵力以及后续收编的降军兵力,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目前在广东就有一个主力师以及三个守备师以及一个臼炮团、一个重炮团。
  即第七师、第八臼炮团、第七师暂编重炮团、第十一守备师、攻克韶州后成立的第十六守备师、攻克广州后成立,目前只有一个团规模的第十七守备师。
  而随着楚军陆续攻占广东的惠州府、肇庆府、潮州府、高州府、罗定州、雷州府、琼州府等地后,应该还会俘虏或接受投诚不少的明军地方兵力,到时候挑选几千人来补充给第十七守备师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到时候,上述各部基本都会处于满员状态,而这些满员状态的楚军,总兵力可是超过五万人呢。
  此外海军那边也有好几千人,这年头的海军可不仅仅都是水手和炮手,还有大量用于跳帮作战的陆战兵力呢。
  这么多人的作战所需,需要大量的各种武器弹药,不仅仅是枪炮,还需要有大量的冷兵器,比如盔甲,长矛,腰刀这些东西。
  而之前楚军在广东地区的作战,上述武器弹药基本都需要从汉天兵工厂那边生产之后,再通过水运、陆运等方式千里迢迢运输南下,尽管途中大多可以采用水运,但是运输成本依旧非常高昂。
  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也是因为汉天兵工厂等长江流域的工厂,现在还需要支持闽浙地区的战斗,还需要维持江北地区的战斗,更重要的是需要开始囤积大量的弹药用于后续的北伐战役。
  为此,罗志学亲自指示工业部方面在广州设立一个新的武器弹药生产基地,效仿襄阳工业基地、大冶工业基地、当涂工业基地、长沙工业基地的模式,在广州城依托当地便捷的水运条件,依托当地丰富的工匠资源,打造一个集炼铁、机械、武器三位一体的工业基地。
  然而,这个工业基地想要建立起来并投产,哪怕只是最初期的试生产,估计也得半年以后,而远水解不了尽渴。
  因此佛山原有的各类炼铁、制铁相关的作坊,甭管是官营还是民营的,自然是需要维持生产的,用以持续供应两广地区楚军的作战。
  因此,佛山地区的炼铁产业,非但没有因为楚军的到来而没落,反而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刺激发展。
  明廷那边在佛山打造枪炮,那都是扣扣索索的,不扣扣索索不行,他们没钱……
  但是大楚帝国不一样,人家大楚帝国有钱,而陆军更有钱。
  有钱的陆军下起订单来,那可是痛快的很,给的单子大不说,而且给钱还痛快。
  只是吧,当地的一些私营作坊的商人们觉得这样的楚军就是个冤大头,不宰白不宰,于是乎各种偷工减料就来了……


第400章 变革中的传统作坊
  佛山镇,宋宅。
  宋思源静静翻看着手中的账本,而他身前的一个年轻男子则是带着笑容到:“三叔,这只是半个多月啊,只是半个月就赚了比往常两个月的钱。”
  “还别说,这些楚贼给钱还真的是大方,如果以后都有这么多的单子,我们家里的作坊一年下来,少说也能赚两三万两以上,这可比打造铁锅赚多了。”
  宋思源一边看着账本,一边听着侄子的话,这略微翻看后道:“这成本还是大了些,尤其是用料成本还是要控制下来”
  他侄子听罢后却是露出担忧道:“三叔,我们现在用的铁料已经是二等品了,再差的话只能用三等料了,这样搞出来的盔甲恐怕是……”
  宋思源却是直接打断了他的话,道:“无妨,我们这造的是盔甲又不是枪炮,用差一些的铁料也不会炸膛,而且这盔甲里的铁片都在夹层里头,那些楚贼又不会没事把布面甲拆开来看看里头的铁片。”
  宋思源一边说,又一边直接拉过了一个算盘,在上头啪啦啪啦的算了一通后到:“就用三等料,这成本至少还能再降下来两成。”
  说罢,宋思源站了起来走到窗前,背手看向窗外:“这种好时候可没多久了,你也听说了,楚贼在广州那边已经大兴土木,搞了个什么兵工厂了,听人说,广州那边的兵工厂占地都有上千亩之广。”
  “那可是上千亩啊,这些楚贼们搞出来的工厂之大,超乎常人的想象,一旦楚贼他们自己的广州兵工厂建成投产,这后头的各种军械订单还有我们这些人的事啊!”
  “所以啊,趁着这段时间能多赚一些就多赚一些吧,等到明年,恐怕我们就要重新干老本行搞铁锅去了!”
  “只是,这铁锅也不好搞啊,汉锅现在势头非常猛,不仅仅是我们家,就连整个镇子上的其他几家的铁锅也不太好卖了。”
  宋思源说的这些话,让他的侄子也是沉思了起来,虽然还说了句:但是……但是终究还是没说出什么来,只能是道:那我回头就吩咐下去,后续的盔甲单子用三等料。
  于此同时,佛山镇上的另外一头,同样从事铁制品生意,为楚军大量供应铁甲乃至枪炮的李家作坊里。
  李家的家主李广生正在和自家儿子计算着。
  半响后,李广生先放下了算盘,然后道:“这楚人的机械虽然贵,不过只要搞得好了,我们家的工厂的产能就会大幅度增加,而且成本也会更低,这购置机械一事,我看可以搞。”
  李广生的长子道:“爹,我已经去过广州和广州机械厂的人谈过了,虽然现在广州机械厂刚开始动工,预计投产还要在半年以后,并且他们的产能估计也得先紧着他们自己的工厂使用,但是也答应了我们,到时候会匀出来一部分设备给我们。”
  “有了这一批设备,等到明年我们就能够顺利转型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3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1/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