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的火把出现在城外,并且正在朝着城内快速涌来,城头上的驻防明军士兵只要不是瞎子,那都能看出来不对劲。
于是乎,各种叫喊声,锣鼓声开始密集响起,大批原本处于睡梦中的明军士兵被叫醒,然后乱作一团。
不过紧接着,南城一带开始传来密集的炮声和爆炸声!
楚军的炮兵部队,对着三大南城门一带发动大规模炮击了。
因为事发突然,绝大部分人都还搞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呢。
但是唯独有一点却是可以确认的:楚军攻城了!
短时间内,城内各种流言纷飞。
有的说楚军已经杀入城内,嗯,这是正确的。
还有的说是城内的大官想要带着大伙突围逃跑,这其实也是正确,因为的确是有几个明军将领看见局势不妙,第一时间想要带着麾下兵力跑路。
还有的说,楚军已经正面攻城,正在攻打三大南城门,也就是聚宝门,通济门,正阳门。
这还是正确的,因为楚军为了掩护第六师的奇袭,在第六师那边出动的时候,部署在正面的第一师和第一近卫师以及两个臼炮团所属的炮兵部队,已经开始在夜色中开火。夜色中开火,命中率自然高不到那里去,只能依靠白天测量的射击诸元,对着预定区域进行覆盖性炮击,至于能打死打伤多少明军不指望,主要还是为了转移明军的注意力,牵制他们的援兵,为从朝阳门杀进去的第六师提供间接支援。
各种消息满天飞,而城内的南京总督范景文也是在隆隆炮声中被惊醒的。
等他醒来后,外头才有人脚步匆忙的跑进来。
“大人,不好了,楚贼攻城了!”
范景文当即手一压:“慌什么,说清楚了,到底这么回事,楚贼从哪里攻城了?
金陵城那么大,哪怕只是内城墙那也是非常的漫长,楚军从哪里攻城都有可能,这要是没搞清楚楚贼从哪里攻城就盲目调兵,极有可能被楚贼调虎离山。
只是来报信的人也搞不清楚楚贼到底哪里攻城了,只是模糊道:“南城那边有楚贼再开炮,还有宫城那边也传来了枪炮声,西城那边也有枪炮声。”
三面都有楚贼进攻?
范景文第一个不信。
城外的楚贼也就三四万兵力而已,而且昨天的时候他还看见大部分楚贼都还在雨花台一带呢,就算是攻城,人家楚贼也会分主次啊。
当即范景文道:“那里的炮声最密集?”
当即属下道:“聚宝门那边!”
当即范景文道:“传令各部严阵以待,把情况都摸清楚了。”
如今场面混乱,虽然炮声最密集的聚宝门一带最有可能是楚贼的主攻点,但是事实到底如何也很难说。
当范景文匆忙起身,然后开始召集麾下文武官员商讨局势,准备应对楚贼攻城的时候。
突然又有人来报,说是宫城一带突然遭遇了楚贼。
大批楚贼已经从朝阳门杀了进来,目前正在向城内,尤其是正阳门一带杀了过去。
楚贼已经入城了?
范景文听到这个消息后,差点没站稳。
“这怎么可能?”
“就算楚贼枪炮犀利,也不可能短短片刻时间就杀入城内啊?”
范景文可是知道,朝阳门那边有八百兵力驻防,朝阳门附近还有千余兵力驻防。
就算是这些兵力战斗力不堪,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被楚贼突破啊。
这么点时间,哪怕是己方不抵抗,对面连填护城河的时间都不够吧!
范景文可没有想到,朝阳门的明军不但没有反抗,反而是主动打开了城门,还放下了护城河的吊桥,让楚军直接入城的。
不过尽管不知道详细情况,但是范景文也不是什么笨人,他已经是隐约猜到了什么。
于此同时,应天巡抚张国维也是匆忙带着麾下部分直属标兵增援前线。
只不过张国维增援的并不是朝阳门,而是聚宝门一线。
那地方本来就是张国维麾下新标军主要负责的防区,如今聚宝门一点遭到大规模炮击,解学龙下意识就认定,楚贼要强攻聚宝门了,当即领兵增援聚宝门。
然而刚走到一半呢,就是有人来报,说是楚贼已经从朝阳门入城,目前已经杀向正阳门了。
张国维听罢后,稍微一思索,当即面露愤怒大喝:“宋大林!”
这王八蛋要么就是不战而逃,要么干脆就是投贼了,要不然的话,有宋大林麾下兵力驻防的朝阳门,再怎么不堪也不至于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被攻克。
当即下属将领问:“大人,我们该怎么办?还是继续去聚宝门吗?”
张国维当即道:“聚宝门那边虽然楚贼火炮猛烈,但是暂时无忧,我们转道正阳门。”
楚贼已经从朝阳门入城,而且正在杀向正阳门,如果正阳门也被拿下,那么正阳门外的大批楚贼又会直接入城,到时候就更麻烦了。
当张国维带着直属一千多的新标军赶往正阳门的时候,天空已经开始微微露白。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天空开始泛白,尽管视线已经不怎么良好,但是已经能让人勉强看见模糊的情况了。
于此同时,城外的雨花台指挥部上,罗志学也是披着厚实的外套看着前方。
此时罗志学所能看见的,依旧是远方一片灰黑灰黑,只是灰黑之中不时的腾出一团团的火光。
火光之中,还能听见密集的隆隆炮声,还有一阵阵的爆炸声和枪声。
楚军正在城内外和明军厮杀着。
而这一战的成败,不单单会决定金陵城这个具有重要政治以及经济意义的大城市的归属,更会决定江南,乃至大半个天下的归属。
哪怕是一个人影罗志学实际上都看不到,但是他依旧站在指挥部所在山顶上,眺望着前方!
第351章 横扫和忠臣
因为天色尚未明亮,罗志学现在连前头聚宝门的情况都看不道,至于更远处的正阳门乃至朝阳门一带,别说现在这个时候了,就算是大白天里也因为距离太远而看不见。
金陵城,实在是太大了,和以往楚军攻打的城池都不一样。
以前楚军攻打的城池,哪怕是城防厚实,但是面积也非常小,足以让罗志学在位置比较好的指挥部上纵观全局。
但是金陵城不一样,这地方太大,而楚军攻城的时候,也是分的比较散,距离非常远。
罗志学现在所在的指挥部,距离朝阳门那边,直线距离都有六七千米呢;距离正阳门也有四千多米。
这么远的距离,其实罗志学已经很难直接观测到前线的战况,参谋部也很难进行实时的临时指挥了。
如今在朝阳门以及正阳门一带作战的第六师以及第一近卫师一部,只能是依靠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自行作战。
但是从各方通报上来的情况来看,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尤其是第六师那边已经打出了烟花信号,表明大军已经顺利入城,并且按照原计划开始进军正阳门。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罗志学也没有回到指挥部的帐篷里,而是一直站在外头看着前方的金陵城。
并且随着天色逐渐变白,视线逐渐变好,罗志学也终于是看见了前方聚宝门一带的战况。
在罗志学的视线里,聚宝门的城门楼已经被摧毁了大半,不时还有炮弹落在城门楼以及附近的城墙地带。
但是聚宝门依旧被明军所掌控,这是因为城外的第一师并没有发动攻城作战,只是对聚宝门一线进行持续的炮而已。
聚宝门本来就是重要城门,其城门楼高大不说,最重要的这一片的城墙又高又厚,哪怕是楚军动用了十四斤加农炮进行轰击,也很难短时间内对这种厚实的城墙造成什么实际性的破坏,更别说直接摧毁城墙了。
毕竟眼前的城墙,底部厚可达二三十米,高可达十多米,城墙顶部的厚度都是达到了十多米之多。
金陵城的城墙,乃是楚军所遇过的最为厚实的城墙。
对面这样厚实的城墙,实心火炮其实用处不大,只能用来攻击城门楼以及城垛。
真正能发挥比较大作用的乃是臼炮,尤其是四十八斤重型臼炮。
聚宝门的厚实城墙前方,也和其他城池一样有着护城河。
金陵城内城墙外的南城部分的护城河,其实就是秦淮河,这一段的秦淮河虽然在宽度上,并不如襄阳城里的一百大几甚至两百多米宽那么夸张,但是也算是非常少有的大型护城河了。
想要填平并度过难度不小,并且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办到,要想快速度过护城河,唯一的通道就是走长干桥。
但是如果只是通过桥梁杀过去,那就是千军万马闯独木桥,难度非常大,人家明军只要随便在对面架设几门火炮,就能打的进攻者死去活来。
这也是楚军虽然在聚宝门外汇集重兵,但实际上从来没有考虑过在这里发动强攻的打算。
因为护城河也好,城墙也好,都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真的想要从这里杀进去,那么所需要付出的伤亡将会是庞大的。
同样道理也适用于在通济门、正阳门。
所以最后楚军选择的是在西侧的朝阳门发起进攻,这地方没有宽阔的护城河阻拦,也没有必须抢占的桥梁,而且还有内应驻防并接应。
所以,这才让楚军顺利从朝阳门杀入了城内。
说起来,楚军两次攻入城防体系完善的坚城,也就是襄阳城以及现在的金陵城,都不是采用传统的强攻模式,而是采取依靠内应接应的取巧办法。
倒是之前攻打南昌、长沙、九江、湖口等城的时候,是采取强行进攻的模式。
如今的聚宝门一线,楚军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步兵进攻,只是不紧不慢的持续进行炮击。
他们在等!
等入城的第六师杀到聚宝门一线!
而他们此时等待的第六师,如今也是在金陵城内和明军顽抗兵力进行厮杀着。
黎明前夕,第六师就已经从朝阳门迅速入城,先是一个突击队,然后是第二十四步兵团,再过来就是第二十三步兵团。
等第十二旅的这两个团入城后,第十一旅的部队也是陆续入城。
入城后,第六师的部分一分为二!
先一步入城的第十二旅负责沿着城墙向西南方向发动进攻,他们需要肃清沿途城墙上的残敌,然后攻占正阳门,和第一近卫师所属的第一近卫旅入城。
后续入城的第十一步兵旅,也是被拆分,第二十一步兵团沿着城墙向北杀去,攻占并肃清沿途城墙上的守军。
第二十二步兵团,则是奉命攻占南京宫城后,继续向城区挺进。
此时的南京宫城实际上早已经荒废,里面都是一堆破烂建筑,楚贼压境时刻,明军也在宫城一带屯兵作为机动兵力使用。
第六师兵分三路迅速朝着城内各地发动进攻,虽然沿途也是遭到了一定的明军顽抗,但是事发突然,再加上局势混乱,城内的明军连情况都没能搞清楚,因此各部明军大多只能是各自为战。
而且最为严重的是,随着楚贼已经杀入城内的消息流传出来后,城内各部顽抗的明军士气极为低下。
一部分明军见机不妙,直接就跑路了。还有一部分试图顽抗。
更有一些眼看局势不妙,被迫或者是主动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