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这些,都是可以直接查探到的明面上的兵力,而这些地方的后头是不是还有更多兵力,目前尚不得知,但是我们也搜集到有消息,据闻明廷已经正在调江西、江南、浙江、两广、云贵等地兵力北上。”
“同时也有消息说,明廷已经准备抽调宣大、蓟辽等地兵力南下中原。”
“毫无疑问,他们调集这些兵力的主要目标就是我们。”
“因为根据陕西那边传来的消息,明廷洪承畴已经在关中一带集结重兵围剿高迎祥等流贼,目前流贼节节败退,恐怕已经是不能支持多久了,之前已经有不少流贼不敌明军,最后逃亡我军控制的郧阳一带,都被我第二守备师等部队击溃整编。”
“明廷不可能为了这些流贼还抽调边军的,所以他们的目标只能是我们!”
“此外还要考虑到,洪承畴在关中一带击溃流贼主力后,极有可能率领重兵进犯我楚北。”
当徐志贤简单介绍了明军的大体情况后,也就落座了,此时罗志学开口到:“敌我双方态势已经明了,伪明军看似兵力众多,但是却分散在各地,连扼守长江天堑的兵力也只有两万余人。”
“而我军虽然也多线作战,但其他战线均处于守势,可以抽调更多的机动兵力发动渡江攻势!”
“此番渡江攻城,优势在我!”
甭管实际情况如何,先给自己也给一群将领们鼓鼓士气再说!
说完罗志学把目光投向了第一师师长李成通:“后头这渡江攻城,武昌这快硬骨头还是得你们第一师来啃,回头把第二旅等部从黄州府调回来。”
李成通当即道:“臣遵旨,攻打武昌我第一师将士责无旁贷,断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说着,他又对新任第四师师长董明杰道:“你第四师的第七旅不是人员已经齐备了嘛,先过去黄州府接防。”
“第八旅也要加快整编,能不能顶得住以后再说,现在要先把架子搭起来,把人凑齐了,再不济也能凑个数镇守后方!”
董明杰也是道:“臣遵旨,回头我就亲自带部队前往黄梅,一边驻防一边训练。”
董明杰说话的时候都是带着兴奋,这不仅仅是因为开国时候他获得了伯爵爵位,而是因为开国之前,罗志学把他调来汉阳,让他当首任第四师师长。
这也是让董明杰觉得自己过去几个月里,一直辛辛苦苦带着守备军作战,并且还拿下了荆州府的所有付出得到了回报。
以前他虽然也是师长,但那只是第三守备师的师长,连军衔都只有准将。
而第四师呢,他刚上任的时候看似只是一个空架子,后续补充的兵员大多也是新兵,但是这个第四师却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主力师,所有兵员和武器装备都是按照第一师的标准走的。
当第四师师长,可比当第三守备师师长有前途多了。
这不,调任过来后,军衔都被升了一级,从准将变成了少将,而今天这种重要的战略会议也有份参加了。
罗志学这会继续道:“这一次渡河攻楚南,预定调第一师、近卫师一旅、第六守备师、第一骑兵旅、第一、第二、第五臼炮营,嗯,把这三个臼炮营编成一个臼炮团,还有一批五斤野战炮也即将抵达,到时候这一批五斤野战炮也会编入第一炮兵团作战。”
“其余南线各部,第四师调往黄州府驻防,第三守备师驻防荆州府。”
“第三师一旅驻防德安府,其余驻防襄阳府作为各方战略预备队。”
“近卫师二旅驻防汉阳。”
罗志学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看地图,随后又看向了一头没怎么说过话的海军部部长吕兴业。
“这一次渡江作战,前期难点在于渡江,而陆军之渡江也需要海军协助,对此,海军方面怎么看?”
吕兴业一听罗志学的话,都还是有些愣的呢,毕竟他在众人之间属于实打实的小字辈,唯一的一个准将……今天这种级别的会议,吕兴业本来就是认定自己只带着耳朵过来,只听不说,到时候上头怎么吩咐自己就这么做。
但是没想到罗志学会直接开口让他说话。
当然了,能够成为海军部部长的人,哪怕是接着保乡军之前大扩张的顺风,但是吕兴业也是有过人之处的。
只是稍微愣了那么一秒后,就见他收拾好心情当即道:“启禀陛下,海军会全力配合陆军渡河。”
罗志学听罢却是不满意:“怎么配合?”
吕兴业听到这话,当即有些后悔刚才说的话太假大空了,当即道:“我海军现有各类装有火炮的战船一共三十六艘,百料到四百料不等,一旦发起渡江,我海军战船将会主动出港,主力封锁对面武昌之港口,防止伪明水师出战。”
“我海军各战舰上的火炮,虽然大部分都是缴获来的火炮,但都是经过挑选后的将军炮、佛郎机火炮,此外也有我们襄阳兵工厂生产的三百斤短袍,火力强,数量多,足以拦截伪明水师出战。”
“另已经筹集各类运输船只百余艘可供陆军前期渡江所用!”
罗志学听罢这才点头:“海军还是不要放松,现在距离渡江作战还有些时间,争取再武装一些战船出来。”
大楚帝国海军的战船其实很简单的,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内河船只,只不过是临时加装了火炮而已。
而且受到船只本身吨位小,不够牢固等原因,也部署不了多少火炮。
但是,即便如此也比武昌那边的明军内河水师强得多。
明军水师早就已经没落了,现在拱卫明王朝海防的实际上是海盗出身的郑氏船队,而直属明廷的官方水师已经不堪重任。
这沿海水师都如此了,内河水师可想而知。
毕竟明廷已经统一华夏两百余年,长江腹地可不会遇上什么大规模的敌人水师,因此很早开始,明王朝的内河水师基本只停留在剿匪,维持治安,查缉走私等偏向治安等任务。
很多明军内河水师船只,连基本的旧式传统火炮都没有。
要不然,保乡军也不会缴获了一批明军水师战船后,还得再往上头加装火炮了。
而经过加装火炮后的大楚海军,其火力定然是要强于明内河水师的。
除了火力外,对于内河船队而言,最为重要的白刃战大楚海军也不弱。
大楚海军的将士们,除了部分是直接招募的水手以及明水师投诚水兵外,还有相当多一部分兵力,尤其是配属各船上的陆战队基本都是直接从陆军抽调的主力步兵。
初设海军的时候罗志学就考虑到了这年头的水面作战,除了火炮等远程攻击外,近距离的白刃战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为一开始就从各陆军里抽调精通水性的士兵和军官们,转职去海军那边,其中大部分都被编入了陆战队里。
这些陆战队士兵有火枪,有盔甲,其整体实力是不差的。
后续在渡河作战里,配属这些陆战队士兵的海军,就算无法获得什么太大的胜利,但是牵制住武昌城内的明军水师还是可以的。
只要海军能够把他们给牵制住,那么其他事陆军都可以自行解决。
一场军事会议里,基本敲定了近期内会发动渡河攻势,不过具体时间还要再看后续各部队的准备情况。
在发动渡河之前,第一师的第二旅得先抽调回来,然后也需要进一步武装近卫师,再充实各类弹药。
同时还需要打造一大批小船、木筏等渡江工具。
各部队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适应性训练,好歹先让士兵们学个游泳吧,不然渡江的时候遇到敌人袭击或者发生意外掉下去可就直接淹死了。
同时还需要成立专门用于搭建浮桥的工兵部队,前期渡河是可以用船只和木筏,但是后续大量火炮和辎重的运输可就得需要浮桥了。
毕竟保乡军里的短管火炮轻的都要两三百斤,而野战炮和臼炮基本都是大几百斤起,而即将抵达汉阳的五斤野战炮和四十八斤臼炮,那可都是全炮一千多斤的大家伙。
此外运输辎重的新型四轮马车也是载重一千大几斤,而这些马车可不是几辆几十辆,而是数百上千辆,此外还有数量更多的双轮马车呢。
这么多辎重全部都用船只运输不现实,必须要有浮桥。
而当各部队进行渡江前各项准备的时候,罗志学也是终于等到了他一直记挂着的五斤野战炮。
第226章 战争利器
汉阳城,保乡军专用码头上,一侧停泊着众多保乡军海军的战船,而另外一侧则是停泊着众多运输船,其中多艘船只正在往下卸货。
码头工人们正在把一箱箱的弹药以及各种火枪、刀剑长矛从船上搬下来。
而众多普通弹药和武器之中,有一批大家伙非常显眼。
这就是火炮!
其中有又短又粗的铁铸臼炮,包括三门大口径的四十八斤臼炮。
不过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批长管火炮,这一批长管火炮一眼看过去就和以前的两斤半野战炮不一样。
它们要更大!
这就是襄阳兵工厂所生产的第一批五斤青铜野战炮!
——
次日,罗志学在结束了今天的会议后,于下午时分就抵达了北郊军营,也就是目前第一师主力部队驻防的营地里。
来这里不是为别的,就是为了查看新到的这一批火炮。
随船一起南下的襄阳兵工厂督办丁刚毅对着罗志学介绍道:“这一次我们送来了六门十八斤臼炮和三门四十八斤臼炮;八门两斤半青铜野战炮、六门五斤野战炮。”
丁刚毅指着前面空地上排列的众多火炮继续道:“都是我们最近加班加点生产的,其中的五斤野战炮还是我们所生产的第一批五斤火炮呢。”
罗志学一边听着一边上前查看,那些十八斤臼炮和四十八斤臼炮就没什么好看的,这些火炮还是老样子,都是铁铸火炮,没啥技术含量。
他重点看的还是两种青铜火炮。
两斤半青铜火炮他之前已经看过了,半个月前襄阳兵工厂就已经开始出厂两斤半青铜野战炮,首批一共六门装备给了近卫师。
这种两斤半青铜野战炮,整体上来说和之前的两斤半铁铸野战炮外观区别不大,真正变化大的是材料所体现出来的性能。
而五斤野战炮的话,则是看起来比两斤半野战炮大了一圈,火炮的口径更大,炮管更长,连带着炮架也更大,看起来极为厚实。
边上的丁刚毅也介绍道:“这种五斤炮,整体上是从我们的两斤半野战炮放大而来,说起来还是红夷火炮的底子,但是我们在铸造加工的时候要做的更加的精细。”
“陛下请看,这种青铜炮的炮管,虽然还是铸造出来的炮管,不过经过我们的大型水力镗床进行扩径精加工后,炮管内部就没有铸造遗留的沙孔,打磨的更加光滑。”
丁刚毅说的镗床钻孔,并非直接拿一根实心炮管进行钻孔,这以目前的技术底子是不现实的!
保乡军现在铸造火炮,都是用泥范铸造出来的炮管粗胚,再进行精加工。
同样的,保乡军的火枪生产也差不多一个原理,先用卷皮法锻造枪管,然后再对初步成型的枪管进行扩径、打磨。
真说起来,其实保乡军的枪炮技术,尤其是核心的技术并没有多高,和明王朝那边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准。
大家用的都是洋人传过来的泥范铸造红夷炮技术,火绳枪技术,说也别说谁更牛逼。
保乡军这边之所以产量高,质量好,无非就是大量使用了水力机械提高了效率,加大了产量并严格控制质量。
质量这东西嘛,看管理,也没啥好说的,而产量嘛,哪怕是保乡军用的这些水力机械设备也没啥技术含量……
都是一些最原始的水力机械,罗志学当初就是直接画了图纸直接让工匠们做出来的。
换成明王朝那边只要舍得花钱,其实也能搞出来。
问题是,明廷那边舍不舍得花钱,或者是有没有这个钱。
保乡军搞襄阳兵工厂,仅仅是工厂自身的建设费用就达到了二十多万两银子,三期工程结束后,兵工厂内的工人总数达到了一万余人。
这还不算为兵工厂提供机械设备的襄阳机械厂呢,这个机械厂也有两千多工人。
保乡军为了维持襄阳兵工厂的运转,每个月都得花费超过十五万两银子,包括原料采购、人工开支、设备损耗等。
并且这个开支还会随着保乡军持续扩军,需要更多的武器弹药而增加。
未来一年里,仅仅是襄阳兵工厂和襄阳机械厂这两家核心国防工厂,保守估计就要花掉罗志学两百万两银子。
虽然说这些钱,严格来说也不能算是兵工厂开支,而该列入军队的武器装备弹药费用开支里。
但是不管怎么说,都得拿出两百多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