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统帅的六千大将军尽数溃败,其中更有他直属的四千兵力。
没了这四千直属兵力,变成光杆司令的他哪怕没战死,后头也好不到那里去,被罢官免职都是轻的,搞不好就要背黑锅被抄家灭族。
只不过,现在那些保贼们似乎没有直接冲上来攻打营房的打算,而是远远的停在外头,林年耀自然不知道,这些保贼军在等待后方的两百斤短袍甚至六百斤长炮过来。
保乡军攻破过众多城池,对如何清剿龟缩在城内建筑里的残敌已经很有心得了。
直接傻乎乎的冲过去是不靠谱的,打赢了也就导致不小的死伤。
保乡军的办法是什么?
直接把火炮拉上来,抵近炮击……
这普通建筑,哪怕是砖木结构的房屋也扛不住火炮啊。
保乡军的这些野战火炮,拿城墙没什么办法,但是用来轰击普通建筑却是一轰一个准。
保乡军的士兵们等待轻炮上来,这也让林年耀得以喘了口气,只是吧,这等着等着他就发现了不对劲。
附近的友军似乎都陆续退走了,难道要撤退了?
林年耀当即派了个心腹从后方退走去打听情况,过了好一会后这个心腹将领才回来。
“将军,不好了!”
林年耀道:“怎么了?是不是要撤退了?”
心腹将领道:“佥宪大人晕过去了,其他将军们已经陆续带兵前往南城门,说是要突围回武昌。”
“晕过去了?”林年耀听罢这话,差点没直接骂出口。
这种紧要关头,唐晖竟然晕过去了?这开玩笑吧……迟不迟早不早的,你要说这是巧合,林年耀能当场把自己的头颅拧下来再撒上一泡自己的尿。
还有,最重要的撤退命令竟然没人下?而是各行其事?
林年耀也是来不及细想为什么这个紧要关头唐晖会晕过去,当即道:“吩咐下去,我们也立即突围。”
然而林年耀还是晚了,他这刚下令突围呢,但是还没开始行动外头就传来一阵炮响,于此同时年林耀他们所盘踞的营房顿时就飞进来了一个黑乎乎的实心炮弹。
紧接着又数声炮响后,外头单薄的院墙、大门直接坍塌,随后又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一时间、子弹、弹片、铁珠、碎石、碎木横飞,杀伤着附近的明军官兵。
透过破烂的院墙,林年耀可以看到外头上百贼军重甲已经冲了过来!
完蛋了……
林年耀的突围还没有开始就成为了泡影,连他本身都是在几分钟后当了战俘……
当了战俘后的林年耀显得很沮丧,也不反抗,任由保贼们把他捆绑起来。
而等到有一个保贼头目模样的人过来问询他明军情况,尤其是唐晖等明军高级文武官员动向的时候,林年耀才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唐晖啊,听说晕过去后被人抬着跑了!”
第213章 福将王瞎子
随着保乡军从北城墙强行突破后,城内的明军就彻底乱套了。
除了林年耀等少数将领一度带兵顽抗外,其他很多将领们一看不妙直接就带着嫡系兵力朝着南城墙方向跑过去了。
只不过城内明军实在太多,这么多人一下子都拥挤到南城门一带,直接导致了交通拥堵。
钟祥城内的明军可不少,城内本来就有卫所兵两三千人,后来唐晖带着将近两万人撤退到钟祥,过去一段时间里城内官员又持续征召城内青壮协助守城。
参与守城的兵力加起来至少也有两万五千人之数,其中重点布防的北城墙就有一万多人。
然而保乡军攻城过程里,第一天撑死了也就杀伤了七八百人,其中不少估计还是轻松。
今天上午攻城的时候,先是炮击杀伤了数百人,突击营为首的步兵们攻入城内后,争夺城头阶段也陆续杀伤了数百人。
也就是说,在明军全军崩溃,撤退之前,明军死伤加起来估计也就一千大几,两千人不到。
剩下的人全都想着跑路……
这两万多人朝着南城门跑过去,而城门也就这么大一点,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让这么多人通过。
众多明军士兵们为了先一步出城,直接拳脚相加甚至刀枪相向,上演了一场向友军夺路的戏码。
以至于在南城门一带的明军发生了大规模的自相残杀,至少有数百明军死伤在自己人的刀枪之下。
这逃生之路本来就小,加上又没有任何的组织,场面极度混乱,因此真正能逃出城去的明军其实也不多,等到保乡军杀到南城门,开始大规模逼降明军的时候,真正逃出去的明军也就七八千人左右,其中大多还是本来就驻防南城墙一带的明军。
这些逃出城的明军,在将领们的带领下继续向南。
而这个时候,王瞎子的第一骑兵旅带着第一骑兵团又杀了过来。
尽管保乡军明面上是搞围三厥一,采取了攻击北城门,堵住东城门,放任南城门和西城门的方式。
但实际上在南城门数里外,也就是镜月湖和莫愁湖之间埋伏了一支千人规模的骑兵。
明军一旦从南城门突围而逃,短时间内是逃得升天,但实际上不用多久就会遭到保贼军的骑兵拦截。
所以罗志学得知城内大批明军突围而出,至少跑了七八千人之后也只是呵呵一笑:“有瞎子在,他们跑不掉的,倒是从西城门逃出去坐船跑的那些人拦不住!”
事实也的确和罗志学预料的一样,先一步从南城门逃走的七八千明军,没多久就遭到了王瞎子所部骑兵的拦截。
这本来就丢盔弃甲,军心士气跌倒了谷底的明军看见前头出现上千骑兵后,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
领队的几个明军将领一商量过后,很果断的派人和保乡军去交涉准备投诚了……
嗯,不是投降,而是投诚。
仗打到这个份上,他们已经无能为力,是时候为自己考虑了。
过去一段时间里他们多少也听说了保乡军善待降兵,如果是主动投诚的话待遇还更好。
也不用担心投诚过去后的人身安全问题,更不用担心投过去就直接失去一切。
他们投过去如果混的好了,以后也是大有前途的,保贼军里的黄光茂、费秉清这两人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两人就是降将!
而如今黄光茂已经成为了保乡军里的西路军司令,统帅着麾下上万兵马在郧阳一带攻城略地,打的汉中、夔州府一带的明军是没有脾气,只能依托城池顽抗。
而黄光茂的名声也是随着西路军的持续攻城略地而被明廷文武官员所知。
至于费秉清这个人名声也不小,前头就是这人和另外一贼军头目安永多联手攻克的裕州,后来又参加了和左良玉的裕州东郊战役。
现在,听闻已经是贼军之中什么旅长。
哪怕是暂时还没有领兵的陈永福,现在的名声也逐步传出来了,在保乡军的刻意宣扬下,陈永福、陈德父子成为了投诚将领的典型。
他们先担任了军事顾问,后来陈永福又担任贼军之中的后勤部副部长,就连他儿子陈德,都是在贼军中枢中任职,地位不弱。
前些时候,其实城内还有人收到了陈永福书写的劝降书信呢,说老陈我现在在保乡军混的还不错,你们要是愿意投过来,那么老陈我肯定保举他们,他日成为开国工程也是分分钟的事。
这说的还是投诚过去的高级将领,如果是普通的中低级军官和普通士兵们就更不用说了,保乡军现在对投诚降兵也算有优待,只要能够通过考核那么就能获得守备军里的实缺,哪怕是中低级军官也如此。
哪怕是唐晖都知道,保乡军里分两种,一种是以枪炮为主的贼军,一种是以冷兵器为主的贼军。
而以冷兵器为主的贼军,也就是那些守备军们,以前可都是清一色的官兵。
反正都是打仗卖命,这给明王朝打仗卖命是卖,给保乡军打仗卖命也是卖,更何况保乡军那边还能吃饱饭呢。
因此很多明军士兵对投诚起来毫无心理负担,甚至不少人隐约还有期待。这投过去了就能吃饱饭了……
善待降兵这一策略,也是为保乡军在劝降明军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同样是打了败仗,但是这些明军将领们向保乡军投降没心理压力,然而如果对面的是高迎祥这些流贼,那么他们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投降了。
和流贼作战的时候,战死的明军将领可不少,投降的不多,尤其是高级将领。
但是和保乡军作战的时候,战死的明军将领其实不多,反而是投降的多,投诚的也多。
这里头的区别,其实也很简单!
投诚保乡军,那是因为这些明军投诚将领们认为保乡军多少有点前途,而且讲规矩,虽然现在实力还弱了一些,但是战斗力极强,更重要的是保乡军已经建立起来稳固的统治,拥有一大片自己的地盘。
哪怕地盘小了些,军队数量少了些,但那也是正儿八经割据一方的藩镇乃至独立王国。
而高迎祥那些流贼?只能东逃西窜,连个地盘都没有,实在让人看不到前途所在。
基于这些情况,突围出城的七八千明军,在遭到了王瞎子所部骑兵的拦截后,很干脆的投诚了。
王瞎子笑呵呵的又接受了七八千降兵。
说起来,王瞎子从襄阳南下后,这都已经先后接受一万多人降兵了……
但是王瞎子所部的骑兵只有六百多人而已,哪怕算是临时让他带的第一骑兵团也就四百四百多骑,两者相加千骑左右。
这么点人就先后抓了一万多俘虏,说出去都没人信。
王瞎子笑呵呵接受俘虏的时候,唐晖也是悠悠醒来……
此时的他正在一艘大船上,前后还有其他十多艘装运官兵的船只。
本来他们一开始也是朝着南城门突围的,但是发现南城门那边人太多,而且也担心保乡军在南城门外有所埋伏,所以他们中途改变主意,朝着西城门突围,紧接着夺取了江边停泊的十多艘船只开始顺江南下逃亡。
只是,这逃是逃出来了,然而随同唐晖一起成功逃出来的兵力只有区区两千人不到。
面对如此结局,唐晖都不知道该如何向朝廷交代了……
这没法交代啊!
按照紫禁城里那位爷的性格,钟祥战败的消息一旦传到紫禁城,那么逮捕自己入狱的圣旨也会随之下发了。
麻蛋,早知道就不该北上。
反正自己这湖广巡抚都已经被免职了,只是接任的卢象升战死,自己不得不继续临时兼管着湖广事务。
本来只要拖那么一两个月,等待朝廷那边新派过来的巡抚抵达上任后,自己也就能去广西那边戴罪立功了。
但是经过了钟祥惨败,自己恐怕连被贬到广西的机会都没有了……
一想到未来的悲惨下场,唐晖就是忍不住唉声叹气。
——
当唐晖唉声叹气的时候,钟祥城内的罗志学心情却是不错。
这一场强攻钟祥战里,保乡军不仅仅成功攻克了钟祥城,更重要的还是通过这一战,摸索出来了一套适合保乡军自己的攻城战术。
进攻钟祥城的战斗里,保乡军的战术其实非常的简单,那就是依托己方的强大火炮实力,直接压制城内守军,让他们抬不了头甚至不敢上城头进行顽抗。
压制城头敌军后,开始填平护城河,最后出动步兵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