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有罚金的条款里,最低都是五倍罚金起步,稍微严重一点就十几二十倍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情况恶劣,那么上百倍起步,上不设限直接罚到破产。
缴纳罚金了不算,这人还得坐牢甚至会被判处死刑。
前些时候黄诚宣在南阳城召见了大批不老实的士绅,当着上百号士绅大户们放话:“你敢少我一两税,我就敢罚你一百两!你敢少我一百两,我就敢让你直接破产!你敢少我一万两,我就敢让你全家死绝!”
这番毫不掩饰,甚至渴望着把他们全部抄家灭族的言论,把一群士绅们吓了个半死!
话说保乡军现在的苛政名头乃至绝大部分坏名声……大部分都是税务部搞出来的,外头都有人说保贼苛政猛如虎的说法了。
就连保乡军内部很多人,对税务部如此狠厉,不要丝毫脸面的行事方式也是有所不满。
郭全书就多次在半公开场合说税务部工作要注意方式,不能搞一刀切巴拉巴拉的……
对此陈星凯呵呵一笑,反手就查了郭家偷税漏税的情况,然后拿出了详实证据把郭家罚掉近半资产……
由此这两个部长大佬已经是彻底翻脸……
——
不过即便保乡军有如此严苛的打击税收政策,但是也无法完全杜绝隐瞒土地的情况,甚至很多都不是故意隐瞒,而是一些偏僻地区里没能统计到。
而根据目前保乡军掌握的数据情况来看,保乡军抄没土地再加上依旧控制在地主们手中的土地(缴纳田亩税),那么就占据了已经查明可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整个辖区内这么多的农民们,他们加在一起才拥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土地……这里头还包括大量只拥有少量土地,但是依旧会把土地佃租给佃户的小型地主、富农。纯自耕农以及佃户们所占有的土地极少。
当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罗志学都是忍不住感叹,这年头流民遍地不是没有道理的,土地兼并如此严重,再加上高昂的佃租以及层层加码,大多都进入了官吏腰包的税赋以及繁重的徭役。
这个时代的农民抗风险能力简直差到不忍目睹。
随便有点啥就得卖儿卖女甚至全家饿死。
如此情况下,大量农民变成流民,进而演变为流寇,那都是必然结果。
罗志学觉得,要解决保乡军控制内的大量流民,杜绝流寇的产生土壤,除了各类以工代赈之类的应急办法外,更重要还是要降低农民负担,增加他们的风险抵抗能力。
不至于随便遇到点什么事就全家饿死了。
当黄诚宣还在介绍各地抄没的土地数量多寡的时候,罗志学已经是琢磨着该如何利用这一批抄没的天量土地来彻底扭转南阳盆地地区的民生情况了。
直接分田?
这是不可取的,之前还在伏牛山时期的时候,罗志学就已经尝试过免费直接分田政策,效果差强人意,甚至激起了内部的反对意见。
很多保乡军将士们认为,他们打生打死才打下来的这么多土地,靠着军功才能够获得军功分田,而那些普通人屁事没干,就能免费获得土地。
这不公平。
付出和回报不对等!
而即便是免费分的土地的无地、少地农民们,显然也没有对保乡军感恩戴德,一开始还觉得这些流贼们是拿不走这些土地,所以才分掉,而且很多人认为官兵迟早会杀过来,分到手的土地以后也会没有。
再者,分到土地后还得交田亩税,很多人觉得保贼军的田亩税太高,完全是苛政。
他们的论据就是保乡军的田亩税几乎占据土地产出的三成左右。
数遍历朝历代,就没这么高的田税。
当然了,这么说的人完全忽略了,或者故意不提保乡军针对农民的税收政策只有田亩税,并且以实物征收为标准,同时废除了丁税、一切摊派、徭役等。
一个自耕农在保乡军治下如果只是老老实实种地,那么除了田亩税外,他什么都不需要交。
如果是佃户那更干脆了,因为没有土地,连田亩税都征不到他头上,也就是什么都不用交……
保乡军的田亩税政策,确保了保乡军治下的农民们,其实际负担要远远小于明廷时期。
可惜,即便如此,但是依旧很多人对此不满。
通过田亩税以及免费分田这种事,罗志学算是彻底醒悟了,很多人都是犯贱的,平白给好处非但不会领情,反而还会到处说你坏话,关键时刻甚至能捅你一刀。
所以,免费分田政策算是彻底完蛋了,目前保乡军治下,只有军功分田制度,其他的官方土地全部以佃租为主,顶多就是佃租少一些。
罗志学打算继续加深加大官田佃租政策,争取再把佃租比例降低一些,此外还要想办法限制地主们的土地拥有量,避免土地继续兼并。
罗志学琢磨着土地问题的时候,黄诚宣已经是说完了抄没土地事宜,开始转向了介绍其他抄没所得。
保乡军抄没所得的东西除了现金、高价值珍玩细软、普通可出售物资外,其实还有更加重要,同时也是价值极高的布匹以及粮食等民生物资。
尤其是粮食这东西,保乡军即便有钱都很难从其他地方大规模购入。
第188章 储粮司:最大的粮商
粮食是一种大宗战略物资,顺流而下运输都还好,如果是逆流运输或者是走陆路,那么运费就极其高昂了。
距离远一些的话,其运费都得超过粮食价格本身。
再者还得考虑到明王朝的封锁问题,和硝石、铁等物资属于高价值物资容易偷偷运输不一样,粮食这东西量大而沉重,最关键的是需求量极其庞大。
你想,动不动几十万几百万人口所需要的粮食,那得多少啊!
保乡军大规模外购,零星一点点没多大用处,而量大的话,人家明朝官员就算再贪婪,也不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放任你密密麻麻,几乎铺满整个江面的运粮船队通过宜城前往襄阳啊!
他就算想要贪钱放你过去,都得担心会不会被其他人弹劾一个通敌。
因此保乡军想要从其他地方大规模外购粮食,成本极大,难度极高。
如此也就更加显得南阳盆地自身产出粮食的重要性,保乡军大量缴获、抄没的粮食的重要性。
黄诚宣道:“因为粮食过于重要,所以我们并没有对大量剩余粮食就地出售变现,而是归入了财务部内统筹管理。”
“并且按照大将军您先前的指示,已经设立专门的储粮司负责这一批抄没粮食以及后续税收粮食的保存、运作以及收购粮食等工作!”
罗志学听罢微微点头:“粮食乃民生之本,这人啊,其他可以没有,但是粮食是绝对不能少的,所以这粮食问题必须谨慎再谨慎!”
罗志学道:“还有,这一次我们缴获的粮食太多,储粮司那边也不能光顾着把粮食囤起来,除开将士、行政、工人、屯垦等相关人员的口粮外,其他的剩余粮食要根据市面上的情况适当出售,以免粮价剧烈波动,导致民生艰难。”
黄诚宣当即道:“大将军放心,属下知道轻重的,目前已经安排储粮司的人手接手各家抄没粮行,逐步向市面投放粮食!”
一旁的陈星凯也是道:“你们财务部的粮食运作还是要快一些啊,马上就要夏收了,回头我这边还会再收上来一大批粮食,这么多粮食光靠我们自己人可吃不完,这屯着成本也高!”
黄诚宣呵呵一笑:“这是自然的,我们这么点人,哪能吃这么多粮食,而且我们也不会囤积太多。”
“除开必要的战略储备粮食外,其他的剩余粮食我们都会陆续投放市场。”
“这么多粮食,真要被我们自己人吃完了,或者囤着不卖,恐怕民间就要易子而食了。”
保乡军抄没、缴获以及征税所获得的粮食可是海量的,都不能用多少斤,多少吨来计算,而是得用南阳盆地粮食总产量的百分比来计算……
保守估计,保乡军目前掌控以及即将掌控的税收粮食,至少占据今年南阳盆地粮食总年产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如果算上夏收,那么这个数据还能上涨到百分之三十左右。
整个南阳盆地至少三成的粮食都掌控在保乡军储粮司手里,
保乡军如果捂住这些粮食不出售或者干脆全自己吃到撑死,那么南阳盆地恐怕真的是要饿殍满地了……
不过罗志学也提醒了黄诚宣:“粮食不仅仅要投放满足各地民众所需,同时也需要长期以稳定价格收购粮食,要确保市场供应的同时也要确保粮价稳定。”
“绝对不能因为农民丰收了反而出现收入还降低的情况!”
“今后储粮司的工作,除了确保粮食供应外,还需要把稳定粮价这一工作提到更重要的高度上来!”
罗志学很清楚,保乡军因为征收田亩税是直接征收实物为主,现金为辅,因此收税的时候会收上来一大堆各类粮食,这些粮食也需要变卖出售一部分套取现金,以维持保乡军各体系的开支。
然而如此海量的粮食如果不管不顾直接投放到市场里,一个搞不好就会引起粮价的剧烈波动,导致民生艰难。
那可是总产量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三十的海量粮食,一旦储粮司敞开了抛售粮价必然会剧烈波动。
所以罗志学对这个储粮司还是非常关注的!
————
钱粮问题,乃是保乡军维持后续战争的核心问题,罗志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
好在税务部的陈星凯生财有道、财务部的黄诚宣也是花钱花的稳妥,因此哪怕最近几个月里保乡军各项开支急剧上涨。
但是按照保乡军如今的收入以及支出情况,哪怕是考虑到后续保乡军继续保持高速扩张,那么保乡军财政至少也能维持两年以上。
之所以保乡军的各项开支如此庞大的情况下,等到两年后还能有盈余,自然不是保乡军能够从南阳府、襄阳府两地里能收多少税。
实际上按照税务部方面的估计,等把南阳府、襄阳府两地的税务情况彻底整顿清楚后,那么上述两地的税收应该能够有五十万两一年就顶天了。
和保乡军现在的庞大开支比起来,不值一提!
保乡军仅仅在五月份里,一个月的支出达到了三十多万两银子,而六月份的支出再创新高,包括现金以及各类物资折价计算,预计会突破五十万两银子。也就是说,这两个地方的正常税收也就只能维持保乡军一个月的运转……
但是陈星凯和黄诚宣之所以认为哪怕两年后他们保乡军还有盈余……
纯粹是抢……唉,抄没的太多!
仅仅是楚王和襄王两大藩王,不统计土地的情况下,就至少给保乡军贡献了价值五百万两以上的现金以及各类物资或不动产。
再加上从官员士绅大户手里抄没的大量财货。
总价值都能达到千万之巨。
这么多钱粮,哪怕后续保乡军没有任何收入了,也能硬生生的维持现在的超高额开支至少一年半以上。
更不用说后续保乡军还会继续扩张。
人家税务部的陈星凯早就指望着继续南下了,因为一旦保乡军南下拿下承天府、汉阳府、荆州府等地,少说还能再抄没个几百万两钱粮。
抄没了这么多钱粮,哪怕保乡军后头还继续高速扩军,四处征战,也不看见短短两年内花光。
毕竟保乡军就算再花钱,那也是有有个限度的。
五月份的时候,保乡军各项支出达到了三十万两银子,预计六月份开支会达到五十万两银子,而这两个月的开支增加这么多,扩军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还是因为保乡军正在大搞工厂建设。
保乡军为了在襄阳、南阳快速打造工业基地,大规模自产各类军需物资,可是投入了巨资进行建设各类厂房、打造设备,培养工人等等。
在一切为了速度的情况下,钱粮如同决堤的洪水一样往外流,如今南阳城、襄阳城里加起来,至少有五万人正在工地上干活,就是为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把襄阳兵工厂为核心的各类工厂给建好。
不过这些都是一次性投入,如果后续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话,那么也就不用保持大规模投入了。
长久性的开支,主要还是军费以及行政费用,而这些也不会突然暴涨几百万两银子以上。
比如军费的话,以保乡军目前的军费开支情况,上万主力部队加上一万多的降兵部队,大概一个月也就二三十万两银子。
其中的薪资,也就是现金补贴开支不大,主要还是伙食费用以及军需费用。
说起伙食费用,就不得不提保乡军募兵的时候喊的最大声的一个口号:管饱!
而想要做到管饱,那么所需要的粮食也就非常多了,哪怕如今保乡军将士们吃的这些粮食都是缴获来的粮食,但是也得统计进去不是……
而同时保乡军还费尽心思,尽一切可能给将士们补充肉类,禽蛋等营养丰富的食物,而这些肉类以及禽蛋可不便宜!
如果把消耗掉的粮食物资折算成钱的话,那么保乡军两万多将士以及为军方提供后勤运输、工程建筑的好几万民夫一个月能吃掉价值十万两银子的各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