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37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别问,问即使洪承畴也没这么多钱粮。
  至于兵力,军中的每一个士兵,上头都有着一个高级将领。
  洪承畴可以直接命令各高级将领带领本部去打仗,但是绝对不能直接把各高级将领的私兵调出来,然后塞给另外一个高级将领作为补充所用。
  兵为将有!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之前也是,洪承畴为了增援左良玉,可以抽调贺人龙所部增援左良玉,随后组成联军南下。
  但是,他绝对不能把贺人龙手底下的军队,直接调出来后晒给左良玉。
  他真要这么干,那得先把贺人龙杀了。
  所以左良玉非常的小心谨慎,得知贼军西来后,直接放弃了进攻,同时派遣更多的侦骑继续侦查,试图搞到贼军更多的详细情报。
  后续他将会根据侦骑收集道的详细情报,再决定是不是围点打援。
  但是,让左良玉根本没有想到的是,还没等他决定是否和保乡军玩一波大规模野战呢。
  对面的保乡军就已经帮做了决定。
  当日午时,左良玉麾下侦骑报告,贼军之中除了数千民夫从西城门进入了裕州城外,其他六七千的贼军兵力根本就没有朝着裕州城而去,而是绕过了裕州城,正在朝着他们在裕州城东城门外三里外的大本营快速而来。
  半个时辰后,侦骑报告,裕州城内有千五百人左右的贼兵突然出城,和绕城增援过来的贼兵汇合。
  当天午后时分,罗志学亲自率领的援兵以及裕州城内守军,共计约八千人就已经杀到了明军营寨前方!
  得知这个消息后,左良玉有了很不好的预感,这些保贼军竟然直接绕过裕州城,以求快速突进直奔己方营寨而来。
  甚至连裕州城内的残兵守军都主动出城了。
  这不正常!
  他无法理解保乡军为什么会这么选择。
  按照他的预估,保乡军过来后,要么己方直接围点打援,要么是己方不打,然后放对方进入裕州城。
  最后大家在裕州城内外大眼瞪小眼,局势僵持下去。
  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贼军竟然没有朝着裕州城区,而是直接绕过裕州城,直奔他的营寨而来。
  看那架势,显然是打算和己方在裕州城外决一死战。
  但是这些贼军凭什么?
  他们到底哪来的底气能够直接击溃两倍于他们的己方大军?
  更别说,己方此时还有营寨可以作为依托。
  ————左良玉心中于了不好预感的时候,罗志学也已经率领着大军抵达了明军营寨前方,并且登上了附近的一处小矮山居高临下观察对方的明军营寨。
  明军的营寨规模很大,期内有密密麻麻的众多帐篷,四周有木制寨墙以及众多距马等防御工事。
  以传统眼光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标准,同时也很牢固的营寨了。
  如果是传统冷兵器想要进攻这样的营寨,其难度虽然比直接攻城小了一些,但是也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但是罗志学看着对面的明军营寨,却是露出了笑容!
  传统冷兵器奈何不了这种传统营寨,甚至连传统的轻型短管火炮作用也有限。
  但是,他的保乡军里有野战火炮啊!
  这一次他过来,可是带了足足三个炮兵哨,一共十八门六百斤长炮呢。
  对于六百斤长炮这种前装野战火炮而言,拿高大厚实的城墙自然是没什么好办法,但是对付这种木制寨墙和距马,简直小菜一碟。
  对面明军的这些木制寨墙、距马等防御工事可以挡住寻常冷兵器部队,但是绝对挡不住自己的六百斤长炮。
  而这种事之前已经发生过了,卢象升当初退守三袁庄的时候,同样有着这些木制寨墙可供实用,甚至人家还有大量的房屋建筑可以作为防御工事使用的。
  但是在保乡军的猛烈炮击之下,完全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观察了对方的营寨后,罗志学转身对安永多道:“你和他们交手这么久了,对面的实力应该摸清楚了吧,你确定对面没有红夷火炮?”
  安永多用着坚定无比的语气道:“绝对没有红夷火炮,要不然他们早就拉出来攻打裕州城了!”
  “不仅仅没有红夷火炮,而且他们连大一些的将军炮也没有,其中最大的也不过是两三百斤大将军炮、佛郎机炮!”
  听着安永多用如此肯定的语气回复,罗志学微微点头,没有再问。
  对面的左良玉、贺人龙所部没有红夷火炮这种长管火炮,也不出罗志学的预料之外,之所以还问安永多,不过是为了最后的确认而已。
  根据最近一年多罗志学搜集的诸多情报,再加上和明军多次实战交手的出来的经验。
  他就发现了中原腹地里的明军更加倾向于使用传统冷兵器,连旧式传统枪炮都不多,至于红夷火炮,说实话到现在他一门都还没见着……
  其实明军里的红夷火炮是有的,而且不少,但是绝大部分都部署在边镇城池或沿海要地,又或者京师这种超大城池。
  其中蓟辽各坚城里的红夷火炮最多。
  但是在中原腹地里,可就没多少红夷大炮了。
  毕竟中原腹地虽然有流贼,但是这年头的流贼严重缺乏攻坚能力,而且野战能力也不咋地,明军官兵打流贼可是一路追着打,根本就用不着红夷大炮镇守。
  倒是蓟辽一带的东掳威胁太大,而明军野战又打不过,只能据城而守,因此对红夷大炮极为看重,明王朝里大部分红夷大炮,基本都部署在蓟辽各城,用以抵抗东掳。
  这说的还是守城用的红夷大炮。
  至于野战用的红夷大炮,把就更别指望了。
  基于红夷大炮沉重无比的缺点,再加上明军在炮架技术上的极度落后,明军极少会把红夷大炮用于野战当中,偶尔使用那也是大费周章,根本无法做到快速机动。
  即便是东掳那边有了改进的炮架,也拥有更多的蓄力用于拖拉红夷大炮,实战中也非常难以运用,往往是费尽心思拉倒某个明军驻守的城池下,然后进行攻城作战。
  严格上来说,东掳改进炮架后的红夷大炮,也不算野战炮,而是攻城重炮。
  野战炮嘛,最核心的一个要素就是要能随同步兵行军并作战,连步兵都无法跟随还算啥野战炮啊。
  红夷大炮这玩意,实在太沉了!
  保乡军搞出来的六百斤长炮,虽然脱胎于红夷大炮,但是倍径要小。
  寻常红夷大炮,倍径普遍在二十倍以上,甚至能达到二十二倍以上。
  但是保乡军的六百斤长炮,其倍径只有十八倍。
  因为倍径更小,对炮管的厚度要求也就更低一些,因此六百斤长炮的炮管也更薄。
  甚至为了减轻火炮的重量,保乡军的六百斤火炮发射时候的标准装药,其比例都是要小于红夷大炮的。
  因为保乡军并不要求这种火炮有多大的最大射程,也不要求千米后还能有多大的威力。
  保乡军只需要这种火炮在五六百米的距离上,还能保持一定杀伤力就足够了。
  更远,打不中威力再大也没啥用!
  诸多种种下来,也能就导致了保乡军的六百斤长炮,虽然炮管的外观和传统红夷大炮差不多,还带有浓厚的红夷火炮的烙印,但实际上已经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火炮种类了。
  当最后确认了对面的明军,并没有远射程的加农炮后,罗志学也就真正放心了。
  因为这样一来,己方将会占据绝对的火炮优势!
  再加上己方还有三百精锐骑兵,就算打不过左良玉麾下五百精骑,但是牵制住他们问题还是不大的。
  至于步兵交战,第一步兵旅从来都没让他失望过,而且还有第三步兵旅、亲兵营、第一辎重营相助!
  这一战,稳得很!


第177章 明军骑兵
  崇祯八年六月三号,午后时分的裕州城外。
  太阳依旧高挂在天空,炽热的阳光普照大地,宣告着此地已经进入盛夏集结。
  高正穿着一身盔甲,其头盔尖顶上系着一根红色布条,布面甲的领口位置上有着红色领章,两侧肩膀上则是缝有红底一竖线一金星的肩章。
  戴着头盔的高正,其额头上不停的往下流汗,而后背更是已经被汗水所湿透了。
  临近战场后他就和诸多战友们一样开始穿戴起了全套的盔甲,他这一身盔甲不仅仅沉重,而且还包裹的比较严实。
  在大热天里穿这种全身甲其实难受的很。
  但是即便是难受,高正也不会埋怨什么,更不会把盔甲给脱下来。
  前方不过百丈多点就是明军大营了,战斗随时都可能爆,现在脱下来,等明军杀出来的时候,或者现在上头就下令发起进攻的话,他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穿戴盔甲了。
  相对于盔甲所带来的防护能力,现在累一些、热一些算什么。
  高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同时左右看了看,左右两侧都是己方的右军,密密麻麻几乎一眼望不到尽头。
  他很清楚,此时己方大军已经列出了标准的阵型了。
  就等着那些炮兵们开火。
  但是等了好一会后,却是依旧不见己方的炮兵开火,此时高正身旁的一个同样穿戴盔甲,不过头盔顶部系着灰色布条,同时肩膀上佩戴这红底三竖线的你年轻人走了过来道:
  “高队,这日头太毒了,这么下去,兄弟们怕是不用打都得累趴下了!”
  高正转头看了眼自己的的事务长道:“上头自然有上头的打算,我们操心什么,等着!”
  高正说罢后,自己也是忍不住再一次看向了前头骑在马上的自家哨长,但是自家哨长骑在马上站在阵前,半天都没动。
  又扭头看向了更远处的营长所谓的位置,不过因为人群相隔,他其实也看不到自家的营长大人,只能看见自家营旗在高高飘扬。
  但是这营旗也是和之前一样,并没有发出什么旗号。
  高正位于战场当中,左右身后都是友军,而他也不是骑马,而是和普通士兵们一样徒步,根本就看不了太远,只能是从自家哨长以及更远一些营长所在的方位的旗帜来判定情况。
  不过他的营长,即第一步兵旅第三步兵营营长韩子平却是对目前的状况清楚的很。
  通过骑在马上的居高临下的观察,同时不断的接受来自于后方指挥部里的旗号信息,韩子平知道现在之所以大军还没有发动,甚至连炮兵部队都还没有发起炮击。
  那是因为张马林旅长所率领的炮兵部队,刚进入预定的炮兵阵地,还没来得及对敌军步兵方阵展开炮击呢,敌人的骑兵就出现在左翼了。
  吓的张马林匆忙指挥炮兵调转炮口,对准了敌军骑兵,同时下令准备急速射!
  这一股从敌军右翼边缘杀出来的骑兵,一看就知道是左良玉手底下的五百精骑。
  披甲甚多,而且大部分骑兵都携带有两副弓箭。
  这支骑兵,也是能玩骑射的精锐骑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1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7/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