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黄光茂自然是不愿意的,刚才大战刚结束,黄光茂得知俘虏了大批战俘后,就已经向罗志学暗示了自己想要下去带兵。
按照最近保乡军的传统,接管大量战俘后都会从中挑选合格士兵编练成军。
这个过程里,除非特殊情况,比如说能骑能射的精锐骑兵会被抽调到新式部队任职外,绝大部分投诚并且合格的士兵都会被整编为采用传统战术,武器的旧式部队。
也就是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第六混成旅这种部队。
如今在三袁庄战役里俘虏了四五千人战俘以及至少两千民夫,这么多人里怎么样也能挑选出一个两千五百人左右的传统混成旅的兵力来啊。
实际上如果后续还能够攻克三袁庄,俘虏更多战俘的话。
仅此一战俘虏的战俘,至少都够保乡军整编两个混成旅的了。
这既然有了新的混成旅即将出现,黄光茂免不了要动心思。
之前他还想着谋划一个第七步兵旅或第八步兵旅这种主力步兵旅旅长的职务,但是吧,这两个旅两个影子都还没有呢,真要等,那可得等至少两个月了。
而现在的情况是,他在参谋部是一天都不想多待了。
所以哪怕是传统混成旅这种旧式部队他也打算去了。
他就想着趁着这两个月时间战事频繁的时候,从速立功,到时候地位也不会比那几个主力步兵旅的旅长差多少。
再者,他毕竟是传统军官出身,对指挥这种传统军队还是非常有新的的。
如此情况下,黄光茂就向罗志学表达了想要带兵的心思。
大家都是聪明人,罗志学只听他的暗示就知道黄光茂想要带这些降兵整编的混成旅,同时也是觉得黄光茂主动让位给徐志贤,也算是避免了自己的尴尬。
说实话,这几天罗志学已经挺后悔当初选了黄光茂当参谋部部长,而不是直接把徐志贤选为参谋部部长了。
过去一段时间已经正证明了,黄光茂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参谋长,制定作战计划都搞不定……
如果不是怕影响不好,襄阳战役的是他都打算把黄光茂撤下去,弄到野战部队去了。
现在黄光茂主动提出来,也算好事。
当即遂了黄光茂的心愿,给了他一个混成旅旅长的头衔,也不算亏待了他。
黄光茂既然当了新设立的第九混成旅的旅长,参谋部部长一职自然也就由徐志贤顺理成章的接任了。
众人对这个变动也没太惊讶,因为这是老早就明摆着的事,如今只不过落到了实处而已。
倒是新升任参谋部部长的徐志贤在随后又提出来,目前他们手中就有至少五千战俘以及两千俘虏民夫,后头攻克三袁庄后,不出意外还会再俘虏几千人。
这么多编成一个混成旅后肯定还会有大量兵力剩余,因此可以就地再整编一个第十混成旅。
甚至徐志贤顺带把还在新野城下的明军都给安排好了,等拿下三袁庄的卢象升后,再东进新野城,把这些明军也干掉后,从中挑选部分合格士兵就可以用来补充第六混成旅的缺额。
第六混成旅在襄阳战役后就设立了,只不过因为当时战俘数量有限,只编了一个营而已,以至于现在该旅只有一个名头,甚至连旅长都还没有呢。
对此,罗志学也是同意了筹建第十混成旅的计划,只不过旅长人选却是暂时没有公布,罗志学打算等等再看,再挑选适合的人。
保乡军一边打扫战场收押战俘,一边打造进攻器械的时候,三袁庄里的卢象升却是心情极为压抑。
正面野战失败了,如今他只能困守三袁庄,此战为什么会失败,谁的错误更大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反正今天他已经陆续亲自砍了十几个将领的脑袋!
几乎清一色都是临战逃脱的中高级将领!
但是仅仅是杀这些临战逃脱的中高级将领也无法改变他卢象升被围困在三袁庄,并且极大可能还无法守住三袁庄的事实。
今天这一战,搞不好要全军覆灭!
第162章 孙洪才西返
面对如此困局,卢象升心情极度压抑,而他身边的将领以及几个文官们一个个都是不敢开口说什么,生怕惹恼了卢象升丢了小命。
今天卢象升可是杀了不少人,仅仅是亲自斩杀的将领都有好几个,更别说被他下令斩杀的人了。
虽然这些人都是清一色的临战擅自逃脱的人,但是杀这么多还是让人心惊胆颤的。
毕竟卢象升杀的人里头,不仅仅是普通将领,里头连总兵都有一个呢。
战役里统帅右翼大军的总兵张明博,就被他亲自一刀砍了。
这个张明博还是跟了卢象升好些年的老人,在卢象升的保举下一路升为总兵。
此战前被卢象升委以重任,担任足足四千余人的右军统帅,结果在他的指挥下,右军先是被贼军骑兵干了一波,被干掉了数百人,又被牵制住了至少两个营头。
后续发起冲锋的时候,也是右军最先溃败!
以上这些,卢象升都能忍,双方实力差距太大,自己这边实在打不过也不能只怪某个将领,他还没迂腐到那个程度。
但是右军溃败之前,统帅右军的张明博提前就跑了他就无法忍了。
张明博麾下的右军将士们还在浴血奋战的时候,这王八蛋就因为有贼军的炮弹落在了自己附近,紧接着就如同惊弓之鸟一样带着数十亲兵快速撤出战场。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此人的擅自退却,进一步动摇了右军的军心,进而导致了右军的全面崩溃。
右军将士四处一看,看见了自家统帅的大旗正在向后头狂奔,还以为已经下令全军撤退了呢,这种情况下将士们那里还有什么心思作战啊,肯定是直接转身逃跑啊。
右军完蛋后,本来就只能苦苦支撑的中军也就彻底完蛋了。
张明博还挺傻的,临战逃跑也就算了,还跑回了卢象升这里,觉得自个是卢象升的心腹不会受到什么责罚,刚回来的时候还巴拉巴拉的说贼军枪炮实在犀利之类的话……
话还没说完,就被卢象升直接一刀砍了……
当时血溅了卢象升一脸,嘴里还不忘说:“本官识人不明啊!”
连张明博这种嫡系心腹都因为临战逃脱被一刀砍了,其他人就更不敢放肆了。
不过就算是杀了这些临战逃脱的将领,也无法改变如今卢象升残部被围困在三袁庄,甚至连守住三袁庄的把握都没有的现实。
如今卢象升所能寄望的就是,数十里外的孙洪才得到消息后,尽快回援,虽然孙洪才手底下也就三千多人,那些步兵们战斗力也就那样。
但是好歹有五百骑兵。
那五百骑兵哪怕不算精锐,但是也算职业骑兵了,在楚北诸多官兵里,算是仅有的一支职业骑兵了。
有这支骑兵在,能否击败保贼不敢说,但是掩护卢象升率军撤退还是有一些希望的。
而被卢象升寄予厚望的孙洪才呢,这个时候还在新野城下,他刚得知卢象升率军在三袁庄遭遇了保贼军主力的消息。
至于卢象升战败的消息,他暂时还不知道呢。
毕竟今天上午的时候,罗志学才率军奔袭到三袁庄一带和卢象升接触,那个时候卢象升虽然派出了传兵令前往新野城,但是一路上也需要时间,不可能短短几个小时内就知道消息的。
卢象升派出的传兵令一路赶路,也是到了下午大约四点钟左右,才把卢象升的命令传递给孙洪才。
这到命令,是卢象升让孙洪才立即率军西返,配合卢象升所部主力围歼保贼主力。
至于新野城,回头再说。
孙洪才看了眼前头依旧坚守的新野城,不由得叹了口气,最终还是差了一点。
昨天的时候,他就已经驱使大量百姓上前填平了护城河,打通了杀向新野城城墙的通道。
今天的时候,他的大军就已经开始对新野城发动攻势。
只不过因为时间尚短,他麾下的大军也不可能制造一些大型攻城器械,只能是制作一些爬城墙用的铁钩长梯,再加上一些掩护推进的独轮盾车之类的东西,而一些大型攻城器械是搞不了的。
搞了也没用,人家贼军在城头有十几门火炮呢,虽然都是短袍,但是打传统的攻城器械依旧一打一个准,还不如小盾车实用。
然而今天打了一上午后,收效却是不大,几次尝试着冲上去爬城都没能成功,贼军的枪炮实在是过于犀利,几次尝试都死伤甚多。
下午时分的时候,孙洪才所部就已经停下了攻势,他正准备着派人到周边强行掳掠更多的百姓,用于明天的攻城作战呢。
结果就接到了卢象升的命令。
对于卢象升的命令,孙洪才虽然一向来嚣张跋扈,但是也是得乖乖的听从。
就和左良玉一样,哪怕是平时做的再过分,但是对洪承畴这样的顶级大佬也得老老实实的听话。卢象升的地位虽然暂时还不如洪承畴,但是现在也差不到那里去了,接任湖广巡抚是板上钉钉的,并且还有消息说,因为洪承畴负责的防区太大,为贼军又流窜作战,以至于顾不过来。
朝廷有意让卢象升接管更多的地区防务,和洪承畴相互配合围剿贼军。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卢象升不用多久就会成为和洪承畴一样的顶级大佬。
面对这样的人,孙洪才平时里再怎么嚣张跋扈,也得老老实实的听话。
因此接到卢象升的命令后,他也顾不上攻打新野城了,而是开始收拾家当,并且把营地后移,准备明天一大早就西返。
至于现在,这都下午了,还没几个小时天就要黑了,想要西返也走不了多久。
还不如早早休息,明天天一亮就出发,争取尽快赶到三袁庄一带。
于是乎,等进入了下午时分后,三袁庄一带也好,新野城那边也好,战事都初步停了下来,各自都做着准备。
等到第二天一早,孙洪才就正式率军西返,其麾下骑兵更是一马当选,五百骑早早就快速向西疾驰。
这情况让新野城内的李多等保乡军将领大为不解。
“他们为什么要撤退?难道是久攻不下伤亡太大了?”
“他们也没多少伤亡啊,昨天的他们的进攻虽然尝试了几次,但是每一次都是只死伤了几十人就匆忙退却了,加起来也就死伤百来人而已,不可能让他们伤经动骨啊。”
李多看着前方正在西撤的敌军,沉思了片刻后道:“会不会是大将军的主力杀到了他们背后,所以敌军才撤退的?”
当即就有下属道:“有可能,之前我们就得到了大将军的消息,说他们正在持续北上,而且是沿着邓州一带去的。”
“之前我们也发现了敌军有万人主力正在东进。”
“按照推算,大将军他们的主力应该是在邓州一带和卢象升的主力遇上了。”
“如此一来,孙洪才率军西撤也就很明了了,他们不是因为攻克我新野城困难而不打了,而是因为后头大将军他们在。”
李多觉得也应该是这样,当即道:“传令下去,准备出城跟上去,把火炮也带上,再带上一批马车作为车阵。”
“不过到时候也别靠的太近,一定要严防他们的骑兵。”
“防止他们以退为进,杀一个回马枪。”
不用多久,李多就率领了第七步兵旅为核心,另外还有数十骑兵,百余辎重兵的兵力跟了上去。
这一次李多率军出城就小心多了,不仅仅没有靠的太近,只在后头十多里外跟着。
还把城内的所有马车都一股脑带了出来,甭管是保乡军自由的,还是民间里的普通马车,甚至连独轮车什么的都一股脑带上了,还临时性搞了一大批木制距马给带上。
距离这么远跟着,还搞这么多马车和距马,纯粹就是防备明军中的骑兵而已。
一旦敌军掉头想要杀个回马枪,那么李多是不会有任何犹豫,直接就大步向后狂奔重新退回新野城。
这些马车就是为了提供行军速度,增加机动力的。
就算一个不慎被敌军骑兵给追上了,那么也能够依托马车和距马等物就地组建车阵进行防御作战,等待大将军主力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