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15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等工厂造好了,再从李青店兵工厂抽调资深工匠南下指导本地工匠进行生产。”
  “后续我们要以襄阳兵工厂为主要产能,所以新兵工厂的设计产能要适当放宽,不过也不要一口吃成胖子,分批来,先进行第一期工程,一切以尽快生产为要。”
  李青店还是过于偏僻了,虽然对比之前的松山村已经好很多,但是依旧属于偏僻之地,交通远远称不上便利。
  同时保乡军制造军械的大量原料,基本都是从南方运输过来的,运输到襄阳城可比运输到李青店更加容易。
  随着保乡军逐步南下,并且控制襄阳城后,在襄阳城建立兵工厂也是属于应有之举。
  说到这里的时候,罗志学看向袁高峰:“现在是五月初五,而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进行襄阳兵工厂的建设,期间期间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但是不敢如何,六月五日,不,再给多你五天时间,等到六月十日的时候该厂必须投产,而且第一期设计产能不得低于李青店兵工厂现有产能。”
  “不管如何,到七月份的时候,第七和第八旅都必须获得他们的装备并形成战斗力。”
  “你能做到吗?”
  袁高峰听罢后,没有第一时间说话,而是深吸了口气后道:“属下必定完成任务。”
  罗志学都已经把话说死了,又说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袁高峰却是没有第二条路。
  他只能是硬着头皮,并且是打包票要完成任务。
  但是真正的想要完成这个任务难度会非常大,比当初建设李青店兵工厂的时候还要难得多。
  这个难度不在于工厂本身的建设。
  只建设厂房的话,在钱粮充足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在本地征召大量工匠以及青壮进行建设,一百个人不行那么就一千人,一千人不行那就一万人!
  只要人够多,哪怕是一个月时间他也敢把兵工厂的各类厂房给修起来。
  而机械设备的话问题其实也不算大,工业处下属的机械厂有大量熟练的工匠,并且已经在之前的兵工厂建设当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各种水力、蓄力加工设备他们都能搞。
  而很多设备的普通零部件加工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在工匠的指导下,普通工人都能够完成。
  因此工厂本身的建设,问题不大。
  他有信心在一个月内搞好。
  真正的问题在于后续的生产。
  军械生产可不是有了厂房,有了设备就能够搞出来的,尤其是保乡军的军械生产采取的还是分拆工序的流水线式生产,生产工艺和传统生产有着极大的区别。
  同时保乡军对军械的质量要求一向来都比较高。
  要想顺利投产,工业处还需要前期培训大量的熟练工人,哪怕是流水线是工人也得先进行培训啊,要不然都不会操作各类机械设备,那还怎么玩。
  而技术人员就更加难解决了。
  保乡军里的各条军械生产线的运转,是建立在一批中高级技术骨干人员的基础上的。
  而这些技术人员一部分是从旧式工匠里再学习转化而来,一部分是从普通有悟性,努力学习的普通工人里培训提拔而来。但是不管那一种,其实培养都不容易。
  后续襄阳兵工厂要想投产,保守估计至少也要有十名以上的高级工匠,一百名以上的中级、初级工匠。
  嗯,基本上就是现在李青店兵工厂里的工匠人数相当。
  但是袁高峰总不能直接把李青店兵工厂里的这些技术人员一股脑抽调走了不是,这样一来,李青店兵工厂也就只能停工了……
  而解决办法暂时只有一个,那就是加大力度培养,争取一个月内培养出来这一百多个工匠出来。
  从各类传统工匠里选人进行学习,培养,从李青店兵工厂里的普通工人里选拔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以充当未来襄阳兵工厂的初级工匠。
  同时对李青店兵工厂里现有的部分初级、中级工匠进行更高阶的培训,未来充当襄阳兵工厂的中级、高级工匠。
  袁高峰脑子里想着各种办法的时候,罗志学那边却是已经略过了扩军和军械的话题,而是和边上的吏务处处长郭全书商讨起来了后续在南阳府、襄阳府设立各行政机构的事了。
  这事讨论的时间比较久,而且暂时也和军方没啥关系,所以罗志学干脆让他们先出去,只留下了吏务处郭全书以及其他几个内政官员。
  郭全书拿出来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计划书:“南下路上的时候,属下就已经根据大将军的指示,开始制定我军控制境内县级衙门的计划。”
  “为了避免辖区混乱,我们的初步计划是,各县、州级的辖区沿用明廷时期的辖区。”
  “在南阳府,已经处于我军控制内,或控制了部分地区的地方,预定设南召县、南阳县、镇平县、新野县、邓州、裕州、唐县。”
  “另有内乡、淅川、泌阳、舞阳、叶县五地暂未涉足,等后续我军陆续推进控制后,也会同步跟进设立县衙门。”
  “襄阳府这边,目前尚未控制其他太多地区,所以预计只设南阳县、樊城县两县,等后续大军推进到其他各县后,再跟进设立各县。”
  “各县、府隶州下设各镇,镇由以往各乡改建而来,镇治所可选在部分集市、大村里,以南召县为例子,预计下设大小十二个镇,每个镇下再设各村,如李青店镇,下设大小一共九个村。”
  “由此形成完整的县、镇、村三级行政机构,使得我保乡军的触角能延伸到各村,加大对各地区的掌控力度。”
  郭全书的这一篇县、镇、村的三级行政机构计划,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之前保乡军就已经这么搞了,只不过之前地盘小,只有村和乡两级而已,上头的县没有。
  现在呢,最大的变化其实就是设立了县一级机构。
  郭全书翻着计划书继续道:“在各级衙门的机构设置上,我们根据之前的乡衙门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参考了我们大将军府内的机构,根据大将军您的指示,初步制定了各级衙门所属机构,先行试用,后续发现问题不适合了我们再进行调整。”
  “目前初步拟定的计划是,各村设正九品村长一人,从九品税务官一人”
  “各镇设正七品知镇一人,从七品协镇一人,设有镇务科、农商科、财务科、巡检科、税务站,各科长为正八品,税务站站长为从七品。”
  “各县设正六品知县一人、从六品县丞一人、从六品主簿一人,在县级别以上,我们将会按照现有大将军的机构进行设置,暂时预设农林科、工商科、巡检科、财务科、吏务科、综务科、税务局,各科长为正七品、副科长为从七品。税务局局长为从六品、副局长正七品。”
  “各基层科员,以职务、年限授予从九品到正八品不等。”
  “如此一来,就能够和大将军您吩咐下来的那样,但凡衙门里除去马夫、厨子、侍者等雇佣人员外,其余正式科员以上一律为官身,并照常晋升,全面取消旧式官吏之分。”
  “后续如果我们还设立各府衙门的话,也会按照这个章程去来,府下设各处。”
  “此外按照大将军您的指示,各地税务官、税务站、税务局不归属各级行政衙门统辖,而是由征粮处直辖。”
  郭全书只是简单说了一番这一次的机构设置而已,实际上这一次改动乡镇机构,设立县、州机构,并为后续的府机构打定基础,涉及到的东西方方面面,可以说是非常多的。
  郭全书只是概要说了少许,而实际文件足足有好几本,加起来至少一百多页之多,上头全都是蝇头小楷,密密麻麻的字看着罗志学都头晕。
  不过就算头晕,罗志学也是详细看了下来,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郭全书基本按照罗志学的想法去设置的。
  而罗志学的想法又是根据后世的经验去设置的。
  所以就弄出来了一个对于当代明朝而言,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和传统官职有极大的区别的官制来。
  而设立了县以下的官制,同时也意味着罗志学已经打算正式建制了。
  哪怕罗志学没有称王称帝,继续挂着大将军这个名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保乡军这么一个体系实际上已经建制了。


第148章 没有退路的郭全书
  保乡军建制,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在伏牛山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那个时候罗志学就已经设立各乡、各村机构,把保乡军的统治触角直接深入到了各村内。
  而等到保乡军南下李青店后,也就是在发起赵庄战役之前。
  保乡军体系内已经是有十来个个乡了,其控制区从地理面积来已经不止一个县了,辖区内的常住人口已经有近万户了。
  等到发起赵庄战役后,短短十多天时间里,保乡军的控制区随着一连串的军事胜利,如同吹气球一样迅速膨胀了起来。
  如此一来,为了有效统治迅速扩大的控制区,设立县级机构也就成为了必然。
  如果不是还没有全面控制南阳盆地,罗志学都想要一步到位,直接设立府机构了。
  好歹有个南阳府和襄阳府不是!
  只是现在保乡军连南阳府都还没能完全控制,襄阳府也只是控制了区区两县之地,设立府级机构还早了点。
  而这一系列设立县、镇、村的举措,毫无疑问就是正儿八经的建制。
  而这也是保乡军和其他义军区别最大的地方。
  你别看高迎祥他们闹的这么大,一个个称王称霸,各种王的名头不要钱一样乱扣,但是实际上他们连个地盘都没有,根本就没有设立各级统治机构。
  流贼和坐寇的区别就在这里了。
  流贼再怎么玩,那都是无根浮萍,迟早完蛋。
  只要拥有了地盘,掌控了地方的坐寇,如果运气好,实力也够,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的话,分分钟就从坐寇变成割据势力,再变成君临天下。
  这两者,根本没法比。
  这一点,罗志学很清楚,郭全书也同样清楚。
  郭全书根据罗志学的指示,制定上述各类机构计划的时候,内心是惶恐带着忐忑不安的。
  他非常清楚一旦保乡军公然竖起各县衙门的旗号来,明王朝肯定是会跟保乡军不死不休的。
  甚至明廷那边都有可能先把高迎祥他们扔到一边,直接调动大军来围剿保乡军。
  因为高迎祥他们撑死了也就破坏地方,带着官兵到处跑而已。
  而保乡军,这是直接奔着抢朱明王朝的天下去的。
  朱明王朝的大佬官员乃至崇祯能够忍才见鬼了。
  说的不好听一些,高迎祥,李自成他们都还能接受诏安,而他们保乡军估计连接受诏安的机会都没有……
  要有多悲惨就有多悲惨!
  更悲催的是,保乡军一旦完蛋,他郭全书这个吏务处处长,大概率也会被押上断头台。
  甚至被砍头都是好的,搞不好还要被凌迟处死、五马分尸什么的。
  这几天里,郭全书一想到自己以后的悲惨死法后,就忍不住哀叹。
  只是哀叹又如何,他郭全书已经没有了退路了。
  估计这会,他郭全书的名字,都随着罗志学的名字陆续被周边的明廷官员们知道了,再往后,说不准崇祯看的奏折里就会有他郭全书的名字……
  既然没了退路,郭全书也只能是咬着牙继续跟着罗志学混了,他没敢奢望保乡军最后能得天下,他只希望保乡军能够尽快的发展起来并割据地方。
  然后能撑一年是一年……
  郭全书这么多心里想法,罗志学自然是不知道的,他翻看着郭全书书写的建制计划书,一边看,还一边把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指出来,让郭全书后续再进行修改。
  良久后,罗志学终于合上了计划书道:“差不多了,虽然还有部分细节不够完善,不过勉强也能用了,回头你把这些有问题的修改了后就按照计划施行吧!”
  “建立衙门必然需要更多的官员,一般从现有的官员里选用,其次也要加大力度继续招募,部分降官、吏如果堪用的话,也可以考核后任用。”
  “总之尽快建立起来各县衙门,不然拖久了连税都不好收!”
  郭全书道:“大将军放心,各地税务站、税务局乃是我们的优先组建目标,绝对不会耽误了税收工作的。”
  罗志学听罢微微点头:“这就好,税务工作乃我保乡军的生存命脉,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1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