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77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同样的,骑兵哨里的队长,其实际地位也要超过步兵哨的哨长。
  三十名骑兵的价值,不管怎么样都要超过一百名步兵,甭管这一百名步兵是长矛手还是火枪手。
  考虑到骑兵部队的特殊性,罗志学才会直接插手副哨长级别的任命,而这一次新任命的赵红树等三人也都有同样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和安永多一样,都是罗志学最早的一批亲兵。
  早期一度也被罗志学安排去担任什长这样的低级职务。
  不过松山战役期间,罗志学为了集中骑兵兵力,所以把他们包括安永多在内全部收回了骑兵哨里任职。
  后来罗志学见安永多脑子比较灵活,而且勤奋好学,甚至跟着那些读书人读书认字不同,于是乎把安永多调到了参谋处担任处长,其他三人则是继续在骑兵哨里任职。
  提拔之前马大炮已经是骑兵哨副哨长,赵红树乃第二队队长,丁初五则是第四队长。
  而最早的骑兵哨副哨长安永多,早就卸任副哨长职务,专门担任参谋处处长职务了。
  这几个人好歹是罗志学最早的四名亲兵之一,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是被打上了罗志学嫡系心腹的标签,所以罗志学在有机会的时候也不介意把他们提起来。
  前几天和他们聊过之后,已经担任骑兵哨副哨长的马大炮让罗志学还是比较满意的,说话务实,问他如果担任第二骑兵哨的话会这么做,他也只是老老实实回答进行苦训。
  这一次罗志学就让马大炮担任第二骑兵哨哨长的职务,另外两人则是分别安排为副哨长。
  而骑兵哨也将会正式一分为二,演变为第一骑兵哨、第二骑兵哨。
  这也是这一次整编计划里的一部分,毕竟这一次整编计划还有个不是正式称呼的称呼,即六营两哨计划。
  何为六营两哨计划?具体就是三个月内编成六个步兵营,两个炮兵哨、两个骑兵哨作为保乡营主力战斗部队。
  基于此,骑兵哨被一分为二。
  而骑兵哨整编为两个哨之前,其实际骑兵规模就已经超原额定编制了,最早的时候骑兵哨只有三个队,但是后来陆续接受战俘,自行培养骑兵。
  正式出山前,骑兵哨已经拥有了四个骑兵队。
  等打完宋家庄以及闯破天后,又利用缴获的战马以及招揽的战俘骑兵,成立了第五队。
  如此,骑兵哨就拥有了五个骑兵队,远远超过了保乡营里骑兵三队一哨的编制。
  趁着整编的时候,罗志学正式对骑兵哨进行拆分,设立了第二骑兵哨。
  此外,原骑兵哨哨长王瞎子的职务也有所调整,并不是说担任更高一级的骑兵营营长之类的职务。
  如今保乡营里一共也就一百大几的骑兵,到不了设立骑兵营的程度,
  因为没有足够多的骑兵,自然也就没有更大的编制,营长什么的别指望了,王瞎子只能担任分拆后的第一骑兵哨哨长。
  但是除了这个第一骑兵哨哨长外,罗志学把预计新设立的骑兵总监的总监位置给了王瞎子,这个骑兵总监不归属三大军事处管辖,而是独立直接归属罗志学管理。
  该骑兵总监的主要职权是建设、发展骑兵。
  而王瞎子当了骑兵总监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搞了个骑兵炮队,装备了配属两门百斤炮。
  而在王瞎子的计划里,这两百斤火炮还只是过渡,他之前就和罗志学商量过,并也得到了罗志学的支持。
  等第二炮兵哨满编后,第三批六百斤长炮将会优先给骑兵两门,让骑兵部队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骑兵野战炮队。
  王瞎子老早就想要搞一个骑炮队了!
  虽然王瞎子是玩骑射出身的,但是他一直对火炮非常敢兴趣,老早就想着在骑兵里也弄上几门火炮了。
  用王瞎子的话来说就是:“现在这些流贼也好,官兵也好,一个个遇见我们骑兵,全都喜欢当缩头乌龟,还会弄一堆步弓手出来!”
  “等老子的六百斤长炮到货了,那个王八蛋要是敢还傻乎乎用步兵结阵对抗老子的骑兵,老子就直接拉出长炮轰它娘的!”
  王瞎子经过好几次的纠缠拖延敌人主力步兵的战斗后,对敌人步兵面对骑兵就结阵自保,而己方骑兵对这种密集步兵阵型却是无可奈何而深感不满。
  在看到了六百斤火炮轰击密集步兵阵列的巨大战斗力后,早就琢磨着如何给骑兵弄几门火炮了。
  之前不管大小火炮都归属炮兵哨管辖,他不好下手,但是随着设立步兵营,明确规定了步兵营里也会配属三门轻型火炮作为步兵支援火炮后。
  王瞎子自然也就建设骑兵炮队的事提升了正式日程!


第98章 郭全书又升官了
  罗志学之所以能够在返回宋家庄之后,立即就展开了六营两哨计划,并在短短几天内就让第一步兵营整编成军,这其中固然有保乡营自身积累的缘故。
  但是也和保乡营先后两次歼灭了顶破天、闯破天所部有关。
  通过两次歼灭作战,保乡营杀伤以及俘虏了足足两千多老贼,骑兵还包括了将近两百人半吊子的骑兵。
  经过这两次的战斗,闯破天这个营头几乎被彻底打垮了,哪怕是闯破天本人没死都已经无力回天了。
  闯破天留在后头的四千所谓的大军,在得知前方的闯破天兵败身死后,直接就一哄而散了……
  因为这四千所谓的大军里的老贼,一共也就那么两三百人而已,剩下的都是进入汝州地界后陆续挟裹的青壮。
  那些老贼们一看闯破天都死了,那里还有胆子留在鲁山县啊,直接转身就跑路了,至于他们跑去那里了,只有天知道了。
  而那些被挟裹的青壮没人管后,也是一哄而散,回家的回家,当流民的当流民。
  反正闯破天营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已经是全军覆灭了。
  而作为击败了闯破天营主力的保乡营,他们也是收获不小。
  缴获了一批粮食以及冷兵器,尤其是闯破天直属的两千老贼里武器装备的水平还算不错,刀、长矛、弓箭都有,还有好几十具盔甲,又缴获了上百匹可乘骑的战马以及数百匹役用骡马。
  再加上同样可以在战俘里招揽人手。
  这也是让保乡营的扩张也是得到了人员以及物资上的保障。
  比如没有那上百匹战马以及陆续招降说服他们投奔过来的半吊子骑兵,那么第二骑兵哨都无法满编呢。
  然而即便如此,第二骑兵哨实际上也就扩充了一个队而已,之前的两个队在迎战顶破天之前陆续扩充的。
  说起来也尴尬,保乡营的扩充计划里,步兵都是以营为标志扩充的,第一批就是三个营,第二批还有三个营。
  然而骑兵的扩充却是以队为单位的,一段时间才能扩充一个队。
  想要的短时间内获得几百个合格的骑兵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这也是罗志学想要搞手枪骑兵的缘故,至于龙骑兵这种东西,严格来说这玩意就不是骑兵,只是骑马步兵而已,以后罗志学可能会搞,但是这依旧弥补不了正规骑兵数量匮乏的缺陷。
  而手枪骑兵吧,又得需要一种合格的骑兵手枪,火绳手枪可没法用,最好是得搞燧发手枪。
  燧发手枪就不是现在的保乡营能够搞出来的。
  保乡营的所谓工业能力,其实还是建立在宋铁匠等当代工匠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其技术水准其实和明王朝官府控制下的其他枪炮作坊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罗志学折腾出来的水动力机械,蓄力以及人力小型机械等设备,所能提高的仅仅是生产效率而已。
  并不能让保乡营的工业技术出现原料,工艺上的进步。
  针对这个问题,罗志学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了,他去年就陆续选拔了十多个聪明伶俐的少年学习各种科学知识。
  他去年年底的时候还派人外出,去搜寻当代可能有的各种科学技术资料,尤其是那些西方传教士们所带来的那些技术资料以及国内士子翻译出来的各种资料,但是到目前为止依旧没回音。
  说不准他派出的人在路上就被各种土匪,流民杀了也不一定……
  目前来说,这些少年人学习的资料,基本都是罗志学自己折腾出来的。
  他早就开始把自己还记得的各种科学知识陆续记下来,基本上想到什么就会记下来,免的随着时间过去而遗忘了。
  这些零散,不成体系,还缺了很多东西的知识就是那些少年人学习的内容了。
  而且这些知识体系很多只有结果,但是没有推论过程……哪怕这些少年们真正学习了,也只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不过即便如此,罗志学对之还是抱以厚望,他希望培养一段时间后,这些少年人里出现那么几个具备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才,哪怕只是半吊子,哪怕只是照本宣科也是好的。
  但是现在时间还太短,暂时没什么成果。
  ——
  理清楚了三个步兵营的筹建工作后,尤其是等第一步兵营初步成军后,罗志学并没有坐等着后续的第二步兵营和第三步兵营成军。
  而是再一次派出兵力前往鲁山县乡野各地,继续执行预定的计划:控制鲁山县乡野、攻打若干预定的大地主目标,以获得足够的钱粮等各种战略资源。
  至于鲁山县城,在打下宋家庄后罗志学就彻底没这想法了。
  拿下宋家庄等几家大地主后,保乡营所获得的各种资源已经足以支撑保乡营的下一阶段发展了,没必要去攻打鲁山县城,从而引来大批官兵主力。
  对于如今河南地区的明军来说,整个河南有数十万计的各种流贼,其中的大股流贼正在攻城落地,甚至连洛阳都是遭到了贼军兵锋,其他地方的小城池更是朝不保夕。
  人家现在忙着和那些攻城略地的义军主力打着呢,罗志学觉得自己没必要转移官兵主力的注意力。现在在乡下地方打一打地主庄园,从各村里征粮募兵就挺好的。
  干嘛要去打没啥特殊作用的鲁山县城啊。
  罗志学持续派出士兵四处袭击,并陆续攻克了十多家地主的庄园,其中有两家是还是大地主。
  其实力虽然不如宋家,但也属于院墙高,护院多的硬茬子,保乡营为了攻克这两个地主庄园都出动了六百斤长炮呢。
  连续的袭击之下,又让保乡营获得了大量的粮食金银等物资。
  顺便还带了好几十个读书人回来……
  这些读书人其实也都是和之前的郭全书等人一样,都是地主家子弟。
  这些地主面对保乡营来袭的时候,选择了顺从,并出粮出钱以保全自身,对于这些懂得做人的地主保乡营一般也不会为难他们,拿走额定数量的物资后就会走人。
  只是走人的时候通常会带上他们一个嫡系子弟……
  即是作为人质,试图把这些地主家进一步绑架在保乡营周边,另外一边嘛,现在保乡营扩张太快,对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
  正常情况下也没几个读书人会跑过来应募当保乡营的官,所以保乡营除了招募一些野路子出身的半吊子读书人为官外,就是强行征用这些地主家子弟了。
  还别说,效果挺好的。
  你看人家征粮处田亩科科长郭全书就干的挺好的,靠着一个人愣是把征粮处的架子给搭建了起来。
  而且最近郭全书越干越有劲头,为了统计战利品、征粮等事务而积极奔走呢。
  而奔走了一段时间后,郭全书还向罗志学提出了一个意见,建议罗志学建立乡征粮站,每个站负责附近若干村的征粮事务。
  郭全书提出这个意见的时候也没想太多,纯粹就是觉得现在保乡营直接针对各村征粮的工作量太大,而且非常繁琐,搞的他一天忙到晚都忙不完。
  所以他就琢磨着,按照地区分片管理,一个地区设立一个征粮站,委派一个征粮官员去负责征粮事务,以减轻自己的工作量。
  然而罗志学看到这份报告后,却是直接把郭全书叫了过来,然后问他有没有兴趣当吏务处处长。
  吏务处,光听这名字就知道是管理官员的,和明王朝的吏部职能是差不多的。
  之前保乡营里可没这玩意,因为当时还龟缩在伏牛山里,下头也没多少人口,更没多少官员,选拔官员等职务事务都是罗志学自己就解决了。
  但是随着保乡营出山后,为了方便征粮,保乡营开始在各村里设立村长,试图把广大的乡野地区直接控制在手里。
  这样一来,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就多了起来,搞的罗志学很头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