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众人都非常表现的非常谨慎,没有人第一时间开口。
带着眼罩,只剩下一个眼珠子的王瞎子盯着桌面上的简单手绘地图,沉思半天后道:“虽然如今大批官兵在北边和义军打着,但是汝州地形平坦,如果我们直接东出鲁山县的话,恐怕前脚刚打鲁山城,汝州那边的官兵后脚就能杀过来,来的是步兵都还好说,但是如果来三五百精骑恐怕我们想要回山都难。”
“陈治邦手底下可是有一支精骑的,上一次我们在伊阳也和他的那支精骑交过手,不好对付啊。”
“而南边的南召县兵力不多,要拿下来容易,但是南阳府那边却是有陈永福驻防,这南召县一旦被我们拿下来,不用几天功夫陈永福恐怕就要带兵北上了。”
“毕竟南诏城的北边就是鲁阳关了,他陈永福哪怕不在乎南诏城,但是也一定会确保鲁阳关不失的。”
“而我们一带攻打南召县,这就等于要切断南阳和鲁阳关之间的联系,只要陈永福不傻他就不会坐视这种情况不理。”王瞎子说完这些后,一旁的安永多道:“不错,不管我们是往东打还是往南打,以我们现在手头上的实力,尤其是炮兵哨的实力,一开始都能轻易打下来,但是打下来想要守住可就不容易了。”
“毕竟我们如今总兵力不过八百多人,算上还在新兵营里的新兵也就千人规模,就算要出兵也得在家里留上一两百人,可动用兵力最多八百人。”
“前期突袭没什么防备的小县城,依靠我们的火炮还可以做到,但是后头一旦面临大批官兵主力反攻围剿,恐怕不好打。”
安永多道:“如今官兵没朝着我们伏牛山杀过来,一边是因为大量流贼东出,另外一边还有我们比较克制,至今我们的活动范围还只局限于伏牛山地区,最近一个月的扩张也只局限于在东部和南部的外围村落,但是依旧没离开大山。”
“两边加起来才让官兵暂时没管我们,一旦我们大举出山,并且攻打鲁山城或者南诏城的话,恐怕局面就要变了。”
“一旦引来大批官兵主力,我们想要挡住还是比较难的,甚至到时候想要退回大山里死守也不容易。”
王瞎子和安永多都对出山表示了悲观。
并且意见高度统一,那就是出山玩个奇袭鲁山或南诏都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偷袭之后官兵的反应。
这一旦引来官兵主力的围剿,以他们这些人的小身板扛不住,一旦扛不住就得和以前那样,直接抛弃伏牛山这片基业东逃西窜了。
伏牛山这地方虽然不咋地,山多地少,贫瘠的很,但是好歹也算是他们掌控下的地盘啊,利用伏牛山这片地盘,他们可以获得粮食和兵源。
他们这些人能够从刚逃到伏牛山时的几十人规模,扩充到现在的接近千人规模,靠的就是伏牛山这片地盘啊。
如果把这地盘给丢了,后头可就没那么容易积蓄实力了,说不准还会在东躲西藏逐渐衰败,最后一败涂地。
此时,第一哨哨官林冬生站了起来,同样走到桌子前看了会地图后道:“如果我们不打城池呢?”
“尽管城池里有更多的粮食和物资,但是我们直接攻打城池的话太容易引起官兵的注意力了,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方向放在乡野?”
“外头的村落也都是有钱粮的,而且人口众多也可以让我们从中募兵。”
第二哨哨官王大壮却是微微摇头:“外头的那些村落和我们伏牛山这边可不一样,我们伏牛山这边之前地处偏移,并没有遭到太多的流贼迫害,但是外头那些地方可是被流贼和官兵祸害了好几遍的,还能剩下多少粮食很难说。”
林冬生道:“普通老百姓家里自然是没多少粮食的,就算是有也就只有少量的口粮,就算全部收走了也不顶用,但是那些豪强士绅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庄园里的粮食可不会少。”
此时王大壮也反应了过来:“林兄的意思是,我们和之前在外围山区一样,专门对这些地主下手?”
林冬生此时微微点头道:“不错,我就是这意思,虽然这些豪强的庄园防备甚严,打起来甚至比打寻常小城还要难,不过以我们的实力应该还是能拿下的,不用多,只要能拿下三五家豪强的庄园,就足够我们再扩兵一千人。”
林冬生的话也是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老农民许河道:“是这个理,这些地主家里粮食多着呢,以前我老家里的秀才老爷,庄子里全都是粮食,当时我们杀进去后上百号人吃了好久的饱饭呢。”
“这些庄子里平日都自给自足,不仅仅是粮食,还有布匹、马车,牲口,铁器等其他财货,现银估计也不会少。”
“打这些豪强的庄园,只打一家可能没有打县城收获大,但是只要打个两三家肯定会比打县城收获大。”
第五哨哨官黄丁权也开口了:“前几天我听商队回来的人说,鲁山县城里最大的粮行是宋家粮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从宋家庄园里运一批粮食去城里的粮行贩卖呢。”
“如果我们能够把宋家庄园打下来,缴获的粮食恐怕比直接打鲁山县缴获的粮食还要多。”
炮兵哨张马林也道:“这些庄园看似有高墙护佑,不过这些庄子毕竟不是城池,护墙高是高了,但是却不厚,这种薄墙可挡不住我们的六百斤长炮!”
此时林冬生再一次开口了:“这些地主豪强家交友广泛,影响力重大,如果我们对他们动手,他们动用人脉力量的话,官兵会不会盯上我们?”
听到这话后,众人一下子再一次沉寂了下来,是啊,打县城固然会引起官兵的注意,打那些地主豪强也是有可能引起官兵注意力的。
众人沉默之中,坐在安永多身后的黄光茂却是开口了:“不管我们出兵与否,少则一月,多不过三月,官兵必至伏牛山!”
第77章 黄光茂也是有脾气的
黄光茂开口后,瞬间众人就把目光投向了他。
这让首次参加军议的黄光茂有些亚历山大,心中隐约有些后悔站出来说话了。
但是他也知道,既然自己开了头就不能躲避了,否则的话以后想要在保乡营里混下去就难了。
当即朗声道:“月前我率军在松山惨败,而王继达却是成功逃了出去,并把黑锅都摔倒了我头上来。”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丝毫不见尴尬,彷佛当初不是他带兵来攻打伏牛山一样……
只听他继续道:“按照我对官府那边的了解,官军在伏牛山遭到如此惨败必然是会有后续动作的,无论如何他们也不可能坐视我们在伏牛山发展壮大。”
说到这里的时候,黄光茂已经以保乡营众人自居,言语间已经带上了我们这个词。
“而之前官兵之所以没有来,那是因为流贼东出,给中原一带的官兵制造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官兵才顾不上我们。”
“但是,那些流贼是怎么回事,我想诸位也是知道,看似人多势众,但是总归是一群流贼罢了,攻城略地看上去是声势浩大,但是却无法持久,他们如果不想让官兵多面包围剿灭,就会不断的流窜作战,不然的话,迟早是个死字。”
“所以,那些流贼肯定是不会黄河一带待太久的,不管后头他们是返回陕西又或者是继续东进,都意味着他们都不会在中原一带待太久,等这些流贼一走,大部官军主力自然是跟着他们继续追剿,而当地的一些明军兵力大概率会留下来围剿流贼残兵吗。”
“到时候,我们保乡营必然也会再一次遭到官兵进击。”
“而有了之前松山之战的失败,官兵那边定然会提高警惕,以我对官军的了解,定然会调集大军猛扑而来,是不会和之前那样只派遣数百战兵过来的。”
“到了那个时候,我伏牛山危矣,保乡营危矣!”
黄光茂说了一大通后,这才是停了下来看众人的反应,见众人一个个沉思着他也是松了口气。
自己的这一番话应该是引起了他们的重视,这对自己后续在保乡营里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说不准大将军罗志学会对自己更加重视,早日把自己头顶上的‘署理参谋处副处长’的署理两个字给去掉。
没错,现在的黄光茂已经不是有名无实的参谋处高级参谋了,而是有实权的参谋处副处长,嗯,暂时署理。
而这一切,是在三天前改变的!
三天前罗志学才召见了他一次,和他交谈了大约两刻钟后,黄光茂就得到了新任命。
署理参谋处副处长!
而不再是和之前那样挂着有名无实的高级参谋,对诸事只能看不能做,连说都不能说太多。
而让黄光茂从高级参谋变成署理参谋处副处长,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三天前罗志学召见他的时候,给他看了最近官府的邸报以及一封抄写的通报、几封商队探子送回来的外界情报。
这些通报和情报都在说一件事,那就是之前的官军进剿伏牛山失利一事。
通报上上,月前黄光茂率军前往伏牛山剿贼,因为自大冒进导致全军覆没,鲁山县令王继达率领县勇苦战数天救援并抗击贼军。
最终王继达历尽多次苦战,成功挡住了伏牛山流贼的东出意图,杀贼数百,成功保卫了鲁山数万乡民云云……
这不算什么,关键的是邸报上说王继达因剿贼有功升任汝州同知。
看完通报,再看到邸报里王继达升官的消息后,黄光茂差点没气的当场吐血而亡……
松山战役里他黄光茂之所以全军覆没,还不是因为王继达那王八蛋三番两次逼着他强攻送死。
要不然,以他黄光茂的计划是第一次强攻不成后,就老老实实扎营,并不断的派遣小规模部队绕行袭击,和贼军打小规模的消耗战,同时等待后方的增援。
不敢说万无一失,但是也绝对不会落到全军覆没的地步,顶多就是久攻不下罢了。
而等到援军抵达后,区区松山数百反贼又能抵挡多久?
但是王继达一门心思想要贼军的首级,想要升官发财,强行逼着他发动第二次强攻,最终导致一败涂地。
兵败后,他黄光茂成了战败的背锅侠不说,王继达那王八蛋竟然还因此升官了。
把黄光茂气的血压飙升到快要当场吐血三升的程度……
对此,黄光茂当场就爆发了,来了一句:“此仇不报非君子。”
极大的愤怒、失望之下黄光茂牙一咬,当场就给罗志学行宣布效忠了。
他发誓效忠罗志学,要当一名有前途的光荣反贼,把官府干趴下,把王继达千刀万剐……
最后,王继达也是对罗志学提出了一个不算条件的条件:有一天保乡营杀入汝州的话,要尽可能的活抓王继达,最后把王继达交给他黄光茂处置。
他黄光茂要亲手把王继达千刀万剐,否则难消心头之恨!
对黄光茂的归顺,罗志学也是深感满意,过去一个月里他一直都在关注着黄光茂以及费秉清等降将,对这几个人罗志学还是比较期待的,要不然也不会费心想要让他们真心归顺啊。
这几个人乃是明军里的中级将领了,说起训练军队,不说实际操作,但是仅仅纸上谈兵的能力比王瞎子这些低级军官,大头兵出身的还是要强得多。
罗志学也不需要他们实际带兵、训练,只需要提出来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就足够了。
再不济,这些人也曾经是明军里的中级将领,他们对明军的内部体系,作战方式也更加了解,也可以通过他们了解到明军的详细情况。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
因此罗志学还是比较希望能够真正的收复这几个降将,不是迫于形势为了吃饱饭而应付了事,而是真心提出好的建议的那种。
当罗志学得知了王继达逃生后的一系列操作后,就察觉到机会来了。
并派人收集了详细消息,而这些消息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成为了压倒黄光茂等人最后一根稻草。
黄光茂这些武将们打生打死帮谭正凌、王继达这些文官们剿贼,而且剿贼的过程里是低声下气、任骂任打……结果倒好,王继达这些文官们非但没记着他的功劳甚至苦劳,还倒打一耙说黄光茂傻逼了自行轻兵冒进才导致的惨败。
这等于是把进剿伏牛山失利的黑锅都摔在了他们头上。
背黑锅也就算了,这算是常规操作了,黄光茂以前也不是没见过,但是自己背黑锅的同时,王继达那王八蛋竟然还因此升官了,这就让他极度不爽了。
黄光茂也是有脾气的男人,一咬牙就打算来个隐姓埋名当反贼了。
反正朝廷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死,他隐姓埋名当反贼也不会连累到家小。
经过兵败,几天的战俘生涯,一个多月的高级参谋生涯后,同时又见识到了王继达等人的操作后,黄光茂算是看明白了。
他在朝廷一方是绝对混不下去了,哪怕是侥幸逃离了保乡营后也不可能回到朝廷里混下去。
他敢保证,自己逃离伏牛山后一旦暴露消息,不用多久就会被官府抓起来,给自己扣上一大堆的罪名,到时候斩首是妥妥的。
因为王继达以及他背后的诸多人肯定不会让自己活着!
如此情况下的,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条,要么隐姓埋名苟活,要么投奔保乡营当一个反贼看看能不能再干一番事业出来。
他也不是说非得跟着罗志学他们一直混下去,万一罗志学以后兵败身死,他少不得要另谋生路的。
只不过在罗志学兵败之前,他是打算跟着罗志学好好混的。
而且经过他一个多月的观察,他也不认为保乡营不堪一击。
根据他的观察,保乡营的兵力虽然不多,现在满打满算,算上新兵营里的那些正在进行基本新兵训练的新兵们,也就千人规模。
但是他却是看出来了,这支保乡营和寻常反贼不一样,前途比寻常流贼强多了。
寻常反贼里可不能会搞这么正规的编制和战术,甚至还自造火炮火枪,但是保乡营就是这么搞,并且玩的还极为顺溜,这样的保乡营虽然只有千人规模,能打的也就七八百人,然而拉出去打的话,战斗力比那些上万规模的流贼还会更强。
因为这七八百人都是清一色的战兵啊,除了农忙时节进行屯垦外,一天到晚啥事都不干,天天都在训练,吃的还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