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同时这伏牛山里原有的一个铁匠也是死在乱军之中,搞的现在罗志学想要找个铁匠修理武器都没有,更别说罗志学还指望着靠铁匠弄点火炮火枪什么的。
  这年头可不是纯冷兵器时代了,小打小闹还可以用刀剑弓箭什么的,但是等上了真正的战场,那么没有火炮是会死的很惨的。
  明军在蓟辽的边军们,老早就用上了红夷大炮,其他各类短管小炮更是数不胜数。
  早些年的明军戚家军被调往蓟辽一带后,之所以还能持续吊打蛮夷镇守边疆,靠的可不是什么鸳鸯镇,三才阵之类的,而是靠着大量的轻型火炮。
  人家戚家军直接把大量轻型火炮搬上了马车,玩炮车阵。
  这种炮车阵拥有着机动性高、火力强、同时还能结阵防御的优点,用来对付还处于冷兵器时代的蛮夷非常好用。
  同样的,辽东方向的东掳,他们在过去多年里就吃多了明军火器的苦头后,也是一门心思发展火器,尤其是重炮。
  东掳还学欧洲人,在重炮上安装了野战机动用的双轮、四轮炮架,直接把长身管的重型加农炮(红夷大炮)当野战火炮用,最终成功的把几十门重炮直接拉到了松锦前线。
  等到松锦之战的时候,明清双方的火器装备的性能虽然比同时代的欧洲同行们差了一点点,但是数量上一点都不少了。
  双方打起来可都是枪炮齐发的。
  东掳依靠重炮,强行攻破了塔山、杏山两城,为松锦之战奠定了获胜的基础。
  反观明军里大量装备的各种小口径,短身管的轻型火炮,在这一场明清决战中表现的几乎毫无作用,而少量的红夷大炮也只是用来被动守城,并没能发挥决定性的成果。到了崇祯末年,在火器运用上,实际上东掳已经大幅超过明军了,再加上东掳原有的优势骑兵、重甲步兵等,明军抗击东掳也就更加困难了。
  说实话,能够在东掳的优势军事压力下,明军还能在崇祯上吊自杀前力保山海关不失已经是很难得了。
  不是明军太渣,而是东掳有火炮……
  好吧,这也是自欺欺人,堂堂一个玩了两百多年各种火炮,连红夷火炮都玩了几十年的大明帝国,其火炮优势竟然被东掳在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里就赶超了……说出去都丢脸。
  罗志学是知道这年头枪炮的重要性的,虽然他们如今只是一伙小反贼,但是谁说反贼就不能使用枪炮的?
  罗志学可还指望着弄一批枪炮,回头玩一波排队枪毙呢。
  孙成立他们这一伙人其实镇守边疆的时候,其实也是有使用火器的,比如三眼铳之类的他们都是用过的,不过后来调到内地剿贼,面对一群连刀剑长矛都没多少的流贼,他们也就逐渐没再使用枪炮了。
  因为用枪炮打流贼有点大炮打蚊子的感觉,不是浪费,而是你打不着……人家流贼根本不和你面对面打,见着你就转身跑了……谁还傻乎乎等你把火炮拉出来,把火枪拿出来列阵啊。
  官兵带着火器剿贼,追都追不上还说什么剿贼啊!
  其次孙成立他们之前使用的三眼铳这种东西吧,看似是个火器,但是明末边军骑兵之所以喜欢用这玩意,那是因为这东西开火之后还能当锤子用。
  这玩意用来对付东掳比较好用。
  因为东掳多重甲,对付他们用传统的刀或长矛等锐利兵器效果都不太好,反而用一些重型武器直接进行锤击效果还要更好一些。
  但是流贼呢,他们连盔甲都没多少,用刀、长矛、弓箭这些传统武器反而更好用。
  久而久之,孙成立他们干脆是没在是用三眼铳这些东西了,而是只用传统的刀、长矛、弓箭。
  所以现在孙成立他们这一行人里,是没有火器的。
  不过这并不妨碍罗志学想要弄火器部队的决心。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罗志学没有枪炮,甚至连打造枪炮的工匠都没有。
  别说打造枪炮的工匠了,就算是能修理刀剑长矛的普通铁匠都没有一个……
  针对这个问题,罗志学也没有其他太好的办法,直接是派人去周边村寨打听,看看那里有铁匠。
  还别说,铁匠这种高级人才还真不好找的,伏牛山周边的村寨愣是一个铁匠都没找着,只找到了两个木匠带回来了而已。
  不过罗志学不死心啊,又是让孙成立派人去大山边缘甚至大山外头去找,找到了也不用来回禀告了,直接把人带回来就是。
  至于怎么把人带回来,罗志学就不管了。
  孙成立也是知道铁匠这种高级技术理工人才对他们造反事业的重要性,当即就是应了下来,并且委派了心腹王瞎子亲自带人走一趟。
  不过短时间内是别指望能看见铁匠了。
  而没有铁匠,总不能一直停滞着不修理武器,也不打造武器啊。
  没有铁匠的情况下,罗志学是准备亲自上阵了。
  他一边忙着其他事,一边也是仔细回忆各种有关钢铁,铸造的知识。
  在仔细回忆的过程里,甭管有用没用的但凡是想到了就先记下,等回头再慢慢整理出来。
  作为一个曾经生活在知识大爆炸的现代人,罗志学脑子里所记得的东西多而繁杂,平日不去想也不觉得有什么,但是仔细一想发现知道的东西还挺多的,虽然绝大部分都不够深入,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而且有着极大的缺漏。
  但是即便如此,罗志学在经过详细的回忆后,依旧能够找到不少有用,并且有大用的东西。
  比如说重点回忆的钢铁类的知识。
  要修理、打造武器嘛,在古代人看来兴许这是什么手艺活计,有着什么百炼钢等各种炼钢秘法,铁匠们都还采取师徒传承,对打铁炼钢的小窍门秘而不宣。
  但是在罗志学看来,这玩意就是简单的高温熔化、铸造成型、再添加适量的碳元素进而获得硬度、韧性适中的不同类型的钢材。
  回忆思索了好几天,把基本原理以及具体步骤梳理清楚后,罗志学就指挥着安永多几个人开始搭建风箱、炉了。
  他要带着人自行修理、打造武器。
  毕竟做人不能太迂腐,总不能说没了张屠夫就要吃带毛猪,没了铁匠就要空手打仗。
  罗志学大不了带着人多折腾折腾就是了,他还就不信搞不出来。
  反正到时候具体动手打铁的也不是他,而是安永多他们几个……
  他毕竟是个读书人,动口不动手才是大丈夫本色!


第23章 都是人才
  而钢材是什么,后世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是放在十七世纪中期的现在却是依旧没人能准确的搞明白钢是什么,具体原理是是什么。
  现在人们所搞出来的钢,纯粹是遵照经验主义弄出来的钢,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为啥要这么搞。
  毕竟当代的欧洲人还在迷信四元素,东方的人还在玩五行,连燃烧现象都还没搞明白呢,更比说一系列的化学元素,反应这些东西了。
  如果人们能搞明白燃烧现象,也就意味着知道了氧气,碳、二氧化碳等各类化学元素,再折腾折腾,各种酸啊也就来了,等到那个时候,一个基本的化学体系其实也就建立起来了。
  但是现在,别说了解燃烧现象呢,就算是更原始一些,自相矛盾的燃素说都还没影呢。
  反之,燃烧是怎么回事,氧气、碳是什么东西,你和我在内的绝大部分现代人都知道。
  所以,别以为一个现代人跑到了古代后,四肢无力,五体不勤就啥用都没有了。
  其实并不是!
  一个受过基本教育,经过基本资讯熏陶的现代人跑到了几百年前的明末,其掌握的知识足以改变世界!
  哪怕不是什么专业理工人才,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起点历史读者,不管是你,还是我,又或者是他。
  所掌握的知识乃至常识都可以在古代掀起一番科学发展的高潮。
  当然了,前提是先别饿死、病死、被打死等各种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你需要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最好是获得一些外部上的助力,让你能够把这些知识描绘出来,并形成一整套最基本的知识体系,最后弄出来一些科研产物。
  现在吗,罗志学就是尝试在三水村这个初步稳定的安全环境下,深挖自己所掌握的现代知识,尝试让自己过的更好、更强。
  以及……
  改变这个世界!
  ————
  伏牛山三水村里,孙成立站着一边看着罗志学带着安永多几个人忙着,因为天气炎热安永多等几个人忙的满头大汗,赵红树甚至都是打着赤膊在干活。
  孙成立上前一步到了罗志学身边:“罗老弟啊,你这是干啥呢?”
  罗志学道:“也没啥,就是搞个大一点的风箱,再砌个炉子。”
  孙成立道:“我知道你在搞风箱和炉子,但是这是为啥啊?难道你还真准备自己修理兵器不成?”
  说这话的时候,孙成立脸上都还带着疑惑呢。
  他自认为还算是比较了解罗志学的,这就是一个标准的读书人,虽然懂得多,但是一看就知道手无缚鸡之力的,怎么看也和铁匠扯不上关系啊。
  罗志学则是道:“不满大将军,志学自幼便喜欢看杂书,曾经在一本杂书上看到过关于打铁炼钢的内容,这不如今我们手头上也没铁匠嘛,所以我也就准备死马当活马医,尝试一番看看能不能自己修理兵器。”
  听到这,孙成立不由得多看了罗志学几眼,原本孙成立以为罗志学懂的已经够多的了,没想到他还知道怎么打铁炼钢。
  难道现在的读书人都这么厉害吗?
  孙成立自幼大字不识,再加上当代以读书人为尊的风气使然,他对读书人还是比较敬重的。
  要不然当初也不会专门把罗志学给弄回来当文书,后来又逐步倚重罗志学了。
  不过,即便是如此,他也没想到读书人竟然会知道的这么多。
  “自己回头要不要再弄几个读书人回来,这有了一个罗先生辅助自己就轻松了不少,这要是再弄多几个读书人回来,说不准还真能干一番大事业呢”
  孙成立这么想的时候,自然是忽略了罗志学和其他读书人都不一样……
  毕竟,孙成立这人虽然以前杀过的读书人也有一些,但是还真没和读书人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过,所以对读书人的印象一直都很模糊的,现在受到罗志学的影响,也就认为读书人应该都是和罗志学这样的了。
  不提孙成立怎么想,这会的罗志学依旧带着安永多等人在搞风箱以及炉子。
  要想修理兵器,首先就需要获得足够高的温度来融化刀、矛头等,就算是无法获得融化铁的高温,但是至少也要使其软化以便锻打。
  罗志学也没打算一口吃成胖子,他可没想过靠着现在这点简陋,自己搞出来的设备就能够直接融化铁水玩炼钢了。
  他的初步目标很简单,那就是初步对受损的兵器进行软化,以便进行锻打,把武器恢复到原状。
  修理现有的一大堆损坏的武器,尤其是数十柄有缺口,弯折的刀才是目前他们的最主要的任务。
  至于炼钢,打造新武器,再搞枪炮之类的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不然的话,不是撑死就是扯着蛋!
  罗志学指挥着安永多他们弄好了风箱和炉子后,又是准备好了基本的工具,这才开始让安永多临时当铁匠,把一柄已经彻底断裂成两截,只剩下半截刀身的刀扔进了烧的正旺的炉子里。
  边上还有人正在用力的拉着风箱,不断的鼓吹着里面的木炭猛烈燃烧。本来罗志学还想要弄点煤炭来当燃料的,但是很可惜,这地方可没煤炭,所以只能使用木炭了。
  不过木炭也够了。
  罗志学估摸着使用风箱的情况下,哪怕是木炭也能够让温度达到上千度了,运气好一些,这风箱靠谱一些,说不准还能超过一千度呢。
  虽然依旧达不到铁的融化温度,但是罗志学也不用铁直接融化啊,他只需要铁烧到软化可以锻打的程度就可以了。
  果然,那半截腰刀扔进去后,随着持续煅烧,其表面逐渐变得通红起来。
  看到半截腰刀变得通红后,罗志学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