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927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唯一能释放他们的,只有广袤的南洋和南洲、北洲等地区。
  方向选对了,那只需要抓住细节,就可以极大缓解当下存在的矛盾,宣德新政便是如此。
  在路引制度进一步放宽后,为了讨生活的百姓掀起了闯南洋、闯南洲、闯东洲、北洲等等一系列的行为。
  从宣德十二年到宣德十八年时间里,据统计发放迁徙费用七百六十万余贯,这代表最少有三十八万户百姓选择迁徙海外,最少一百五十万口人。
  不过短短六年时间,靠着迁徙费用和百姓的自发性,便迁徙了一百五十余万人前往海外。
  算上朱瞻壑编成的卫所,大明在不到八年时间,向西陲和海外迁徙了二百余万人,国内耕地面积突破到了八亿六千余万亩,人口也日渐增加。
  由于这次新政由王回、江淮推动,故此二人名望也在此间达到巅峰。
  同时在此期间,许多洪熙年间的老臣也开始逐渐凋零。
  宣德十三年,昔年司礼监掌印太监亦失哈去世,年八十五岁,朱瞻壑赐其葬世陵。
  翌年,南国公王瑄、颖国公傅让去世,追封平南王、定南王,其子袭公爵,谥忠武、忠穆,赐葬世陵,入世陵燕台。
  宣德十六年,王骥以八十四岁高龄卒于北京,朱瞻壑追封其为靖远侯,其子王瑛承袭靖远伯爵,谥号忠武。
  同年冬,长春侯徐晟、肇州侯陈昶分别以八十二岁,八十七岁的高龄去世。
  朱瞻壑追封二人为国公,其子承袭爵位,赐谥号忠顺、忠肃,并辍朝三日。
  宣德十八年,王戎、陈懋、李失去世,其爵位均袭其子,赐谥号武毅、武穆、武顺。
  宣德十九年,英国公张辅去世,年八十九,赐谥号忠烈,其子承袭爵位,辍朝三日。
  随着大批洪熙年间勋贵、武将去世,尽管明军增加了边疆兵力和海上兵力,但宗藩之间的矛盾还是无法缓解。
  宣德二十年,户部尚书王回、礼部尚书江淮病卒任上,赐谥号文忠、文正。
  得知二人病卒的消息,不少百姓主动在民间为其修祠祭拜,朱瞻壑也默许了这种行为。
  翌年春三月,陆愈病卒任上,赐谥号文贞。
  四月,徐硕病卒任上,赐谥号文襄,赵轨等人也相继离世。
  至宣德二十一年六月,朱高煦留给朱瞻壑的文臣班底彻底倒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班底。
  七月,朱瞻壑释放于谦,并委任其为兵部尚书。
  同时,李贤任吏部尚书,王回之子王彧任刑部尚书,王骜任户部尚书,姚夔任礼部尚书,刘昭任工部尚书。
  此外,商辂、彭时、马文升等人入阁。
  尽管这一时期的六部尚书与阁臣依旧有足够的能力,但对于属国们来说,他们的表现显然不如洪熙年间及世武帝遗留的那些臣子。
  与此同时,随着大明朝在宗藩外交上的不强硬,以及不断发展内部经济的忍让,这让许多属国都对其产生了轻视之心。
  入京朝拜的各国使臣也认为当下的大明远不如世武帝时期,朝鲜国王李珦在听了使臣入京汇报后,更是在《朝鲜实录》中评论:
  “宣德帝文治有余,武功不足,性格怯弱,以至属国轻视,唯我朝鲜忠顺,远不如先帝。”
  “太子文武兼备,然大权不得握,难以施展,才干有失。先帝之遗爱非人,远矣。”
  就连临近大明的朝鲜都如此评价,更不用提帖木儿、日本等国了。
  宣德二十二年三月,昆仑宣慰司传来消息,日本与朝鲜爆发战事,双方各自投入三万兵力在金水湖作战,宣慰司勒令停战不顺。
  五月初,南洋诸国与日本共同对朝鲜在昆仑洲用兵。
  同月,东洲爆发土民起义,二十余万土民袭击并洗劫多座城镇。
  消息一条条的往北京送达,朱瞻壑立即在武英殿组织了一场朝会。
  “唱!”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唱礼声响起,六十七岁的朱瞻壑坐在主位,前方站着朱祁钺。
  在金台之下,于谦已经是难得的熟面孔了,其余的面孔多是生面孔。
  “召开朝会,无非就是为了昆仑洲、东洲的战事罢了。”
  “尔等有何看法,大可开口……”
  朱瞻壑有些懒洋洋的,随着年纪增长,他倒也没有那么在意朝政了。
  他现在有一个新的爱好,那就是亲自驾驶蒸汽的四轮小汽车。
  尽管这种四轮小汽车加一次煤炭和水只能跑十余里,但对于朱瞻壑来说,十余里已经十分不错了。
  “陛下,臣请命调小西洋、南洋舰队前往昆仑洲,敕令日本、朝鲜、暹罗等属国停战。”
  “此外,可下旨意给宋王及东洲其余藩王,引王府护卫兵联合宣慰司镇压土民叛乱。”
  郭登主动站出来作揖行礼,将六军都督府商量出来的章程禀告出来。
  朱瞻壑听后点头,目光看向六部之首的李贤。
  李贤作揖道:“臣以为郭都督所言甚是,此外……”
  “陛下,河中有急报!”
  李贤的话没有说完,殿门口便出现了王焘的身影。
  他手里拿着一份急报,朱瞻壑神情略微动容:“念!”
  “是!”得到准许,王焘将急报打开,随后诵读:
  “帖木儿国国主兀鲁伯无视朝廷三申五令,率军十万北征钦察,钦察向朝廷求援!”
  “陛下,俺请战!”
  当王焘将急报汇报完毕,朱祁钺立马便转身下跪,作揖请命。
  他等这个机会等了三十多年了,总算让他给等到了。
  朱瞻壑没想到自己的好大儿居然想上战场,只是他略微想想,似乎在自己掌控下让好大儿得到军功,这更方便日后好大儿即位。
  想到这里,朱祁钺开口道:“拟旨,命皇太子节制西军、北军两大都督府,组织军队,阻止帖木儿入侵钦察!”
  “臣等领旨……”
  眼见皇帝同意,李贤作为太子党,自然不可能阻碍朱祁钺。
  类似商辂等人虽然觉得太子上前线有些以身犯险,但一想到大明皇帝都上过战场,哪怕朱瞻壑也在早年上过战场,故此便没敢再劝谏。
  “儿臣领旨!”
  朱祁钺意气风发,仿佛年轻了三十岁,回到了昔年与自家太爷爷、爷爷西征时一般。
  瞧着他起身离去,朱瞻壑也不免想起了自家父亲,嘴角渐渐挑起一抹笑意……


第584章 后记宣德(3)
  “杀!!”
  宣德二十二年六月初,随着兀鲁伯亲率五万射击军团,五万弓甲骑入寇钦察境内,大明朝的西陲也开始随着战争到来而陷入了军事管控。
  钦察汗国,作为昔日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这个汗国从建立之初就分裂成斡儿答、拔都、昔班、莫斡勒、脱花帖木儿等家族。
  只是拔都家族实力最大,所以一般提到钦察汗国,都是拿拔都家族来代表。
  在大明朝推翻元朝统治的同时,占据西北亚和东欧部分地区的钦察汗国也发生了内部政权动荡,作为大汗的拔都系被斡儿答家族所取代。
  与此同时,金帐汗国也开始呈现出衰败的局面,诸如花剌子模、克里木、保加尔等地区逐渐从金帐汗国中分裂出去,崛起的帖木儿也不断侵扰金帐汗国,加剧了金帐汗国的分裂。
  从洪熙十一年开始,昔班家族率先脱离金帐汗国,在金帐汗国东部,大明朝西北部建立月既别汗国。
  随后,兀鲁在金帐汗国西北部的喀山地区建立喀山汗国。
  哈吉格来在克里米亚地区建立克里米亚汗国。
  努尔丁在里海、乌拉尔河与伏尔加河流域游牧并建立诺盖汗国。
  占有托博尔河、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之间的广大地区的贵族伊巴克,也随之建立西伯利亚汗国。
  受到各地独立的影响,穆罕默德·卡西姆也在伏尔加河下游及南高加索草原地带建立阿斯特拉罕汗国。
  随着六个地区独立,属于钦察汗国中央直辖的土地已经为数不多。
  与此同时,南边的帖木儿国却在日渐壮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兀鲁伯亲率西线十万军队挫败了白羊、黑羊王朝的军队,随后马不停蹄的率领河中地区的十万军队北征钦察。
  此时的钦察,实力最强的是盘踞在夷播海北部地区的月既别汗国。
  由于月既别得到了大明朝的册封和任命,加上获得了在养夷城互市的资格,经过三十余年发展,月既别已经成为一个人口四十余万,甲骑六万的庞大马群汗国。
  兀鲁伯并没有去进攻月既别,而是将目光放到了钦察汗国所分裂出来的其它汗国身上。
  由于月既别的阻碍,这些汗国并没能参与到大明对钦察汗国的互市中。
  在火器对纯粹游牧民族挤压的时代,兀鲁伯的军队在第一时间便沿着里海向北攻入了萨莱楚克。
  不仅如此,兀鲁伯开始向北对钦察汗国本部及诺盖、阿斯特拉罕等汗国动兵。
  在兀鲁伯的强势入侵下,几个汗国节节败退。
  这种情况下,月既别汗国并没有阻止兀鲁伯的入侵,而是向西伯利亚汗国及钦察汗国本部也发起了战争。
  双方的克制,让抵达前线的朱祁钺感到不妙。
  “滴滴…滴滴滴滴……”
  西天山脚下,一连串奇怪声音在一座建造坚固的城池内作响。
  碎叶城,作为河中地区仅次于河中城、伊犁城的第三大城。
  经过大明朝三十余年的不断移民实边,此刻这里已经被营造出一座由生铁、混凝土构筑的庞大城池。
  东西五里,南北四里,合计周长十八里的碎叶城,毫无疑问是河中地区最大的城池之一。
  这里生活着被迁徙而来的五万汉人和六万自认为华夏人的胡人,以及五千六百军户和三万多家眷,前后合计近十五万人。
  高二丈,厚三丈的城墙给予了城内十五万百姓足够的安全感。
  除此之外,城外驻扎的五千六百余名边军也让城内百姓自认为战火无法波及到此地。
  当然,相比较百姓们的乐观,此刻碎叶城府衙内却十分忙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9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7/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