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914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爷孙俩向崇德殿走去,郭登见状叫上几名燕山卫的兵卒远远保护二人。
  朱高煦将这一幕瞧在眼底,当下也起身走下台阶,与当地官员吩咐交代起了一些事情。
  走在宫道上,由于月亮很明亮,加上天上有烟花,故此朱棣与朱祁钺也不用打灯笼。
  朱棣走在前面,朱祁钺跟在旁边,郭登带着燕山卫的几名兵卒就在十几步外紧紧跟着。
  走了百来步,朱棣便来到了紫宸殿。
  他带着朱祁钺走了进去,直接来到紫宸殿的左偏殿坐在了这里的主位。
  朱祁钺懒得搬凳子,直接坐在了主位的脚凳上,靠着朱棣的腿。
  朱棣缓了一口气,然后才目光低垂看向背靠着自己的朱祁钺。
  “小子,你最近有些骄傲啊……”
  “俺还好,俺只是高兴。”朱祁钺喝了两壶酒,不过脑子还是清醒的,就是有些亢奋。
  “没骄傲就行。”朱棣颔首,随后突然翘着二郎腿,手放在膝盖上叹了一口气。
  朱祁钺闻声转过头来:“太爷爷,您最近怎么总喜欢叹气?”
  “大概是老了。”朱棣也不回避这个话题,不过他也骄傲道:
  “以我这般年纪上马杀敌的皇帝,古往今来怕是找不到第二个了。”
  “那是!”朱祁钺笑道:“俺最佩服爷爷,但俺不想学爷爷,而是想学太爷爷您。”
  “怎么?”朱棣好奇询问,朱祁钺却双手张开仿佛躺平般说道:
  “俺爷爷太累了,我瞧着他过的都累,更别说学他了。”
  “俺要是和俺爷爷那么没日没夜的干,恐怕连七十都活不到。”
  “呵呵……”朱棣被逗笑了,但同时也点头认可道:
  “你爷爷他是这样的,不过这也算我对不起他,早年是我让他监国,把担子甩给了他。”
  “俺不觉得是太爷爷您甩的,因为俺觉得俺爷爷就是这种辛苦命,不让他干他都不乐意。”
  朱祁钺啧啧几声道:“俺要是日后当了皇帝,肯定不会那么干,得把事情交给下面人来干才行。”
  他说着这话,朱棣只是笑着看着他,不多时突然开口道:
  “这次回去,刚好可以去昌平看看我的吉壤,听闻已经修建好了,却没想到那么快。”
  所谓吉壤,便是朱棣的陵墓,而朱祁钺闻言道:
  “俺之前就想说,爷爷您的吉壤那么大,和太奶奶住一起不孤单吗?”
  “傻小子,人都死了还论什么孤单。”朱棣乐呵呵笑着打趣,朱祁钺道:
  “您要是孤单,到时候俺就在您旁边建一个小的,或者和您藏一起。”
  他咧嘴一笑,朱棣却伸出手做驱赶姿态:“去去去,个人有个人的地,你别来挤我,我也不去找你。”
  “您是有了太奶奶就不念俺的好了。”朱祁钺撇了撇嘴,朱棣却在他的三言两语间想到了自家的徐妹子。
  “是啊……你太奶奶那是千万般的好,我要是死后能见到她,那其实死也没那么可怕……”
  朱棣脸上渐渐浮现笑意,仿佛真看到了自家的徐妹子。
  “可您之前不是还说怕死了瞧见高爷爷吗?”
  朱祁钺哪壶不开提哪壶,朱棣脑中立马浮现自家父亲的面庞,不由汗颜道:
  “你高爷爷那是……不过我们都死了,顶多不过是挨一顿打罢了。”
  “太爷爷。”朱祁钺突然收起了笑意,好奇询问道:“您后悔过吗?”
  “后悔……”朱棣轻笑着摇了摇头:
  “太爷爷没后悔过,后悔那种事是首鼠两端的人才会做的事情,我不要让后人觉得我是首鼠两端的皇帝。”
  “再说了,太爷爷和你爷爷要是不起兵,那哪来的你们啊。”
  “说不定,我们早死在三十多年前了。”
  “小子……”朱棣眼神突然变得深邃起来,眺望着殿外的夜空:
  “你爷爷有些累,你得快些长大,帮他挑些担子。”
  “你爹虽说也行,但终归不如你机灵,许多事情做的太过谨慎了。”
  “你得帮太爷爷看好你爷爷和你爹,我寄大希望于你,大明朝能不能兴旺五代,全看你小子了。”
  “一定行!”朱祁钺咧嘴笑道:“俺会让大明朝兴旺五代、六代、七代、八代……就像您带出俺爷爷和俺爹还有俺一样!”
  “呵呵,那你得多照顾好身体,得和我活到一个岁数才行,另外还得早些婚娶,别像你爷爷一样,二十几了才有孩子。”
  如果要讨论朱棣不满朱高煦哪点,那就是朱高煦生孩子太晚。
  尽管朱高煦生朱瞻壑的时候才二十二岁,但朱棣还是觉得很晚,因为他能感受到自己没有太多时间带朱祁钺了,所以有些埋怨。
  “俺爹还好吧……”
  朱祁钺挠挠头,他也不想太早生孩子,但太爷爷都这么说了,他不糊弄糊弄好像也不太好。
  “俺也想早点生孩子,但俺还得读书,等中学读完,俺就生孩子。”“好……”朱棣笑着点头,随后便与朱祁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起来。
  一场宴席圆满结束,而朱棣也在太和宫居住了两个月的时间。
  然而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明明没有什么病痛,可身体却似乎变得更差了。
  七月初十,不知道为什么,朱棣主动提出返回北京,而朱高煦也得早早回去主持西域三都司的局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高煦也适时下令东归。
  翌日清晨,他们踏上了返回北京的路途。
  坐在车里,夏原吉一直看着朱棣,朱棣则是拿着一些当下市井流行的文本小说翻阅,不再看什么所谓经史典籍。
  从伊州前往北京,这一路上经过许多城池,朱棣都想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变化。
  正因如此,在火车抵达瓜州城的时候,朱棣便趁着火车加水加煤的时候对朱高煦开口道:
  “老二,这瓜州发展如何,你我恐怕得去瞧……”
  “太上皇,此事恐怕不行!”
  朱高煦还没开口,夏原吉便起身作揖打断了朱棣的想法。
  朱棣见状无奈道:“这皇帝还没说什么,你反倒是有意见了。”
  “夏原吉,是不是朕给你脸色了,你觉得你可以对朕指手画脚了?”
  “太上皇!”夏原吉站在原地作揖道:“外面风沙大,您的身子没养好,还是先回北京养身子吧。”
  “朕的身子如何,朕比你清楚,你给朕让开!”
  朱棣皱眉呵斥夏原吉,夏原吉却站着不动,依旧保持着原本的姿势。
  朱棣伸出手要将他推开,夏原吉立马跪下厉声道:“太上皇,您若是执意要出去,请踩着臣的身子出去!”
  “反了天了你!”朱棣看向朱祁钺与郭登:“把他抬去后面的车厢!”
  “太爷爷,您这……”朱祁钺有些不太好动手,可朱棣却瞪着眼睛道:
  “怎么,现在我连你们两个都吩咐不动了?”
  朱祁钺闻言不好说什么,只是将目光投向了朱高煦。
  朱高煦摇头道:“父亲,夏原吉也是一片好心,您现在的状态,确实不能吹风。”
  “老二,你也开始忤逆我了?”朱棣不敢置信,朱高煦闻言叹了一口气:
  “王完者说您不能吹风,您就好好听话吧,起码现在儿臣不想让您出去。”
  “让开!”朱棣闻言,直接推倒夏原吉,作势便要出去。
  夏原吉直接抱住了朱棣的腿:“太上皇,您不能出去!”
  “夏原吉,你个老蛮子!”朱棣被抱着腿,根本不敢走动,生怕拖拽了夏原吉,把这个老臣送走。
  夏原吉死死抱着朱棣的腿,双方僵持半天,朱棣最终还是回到了位置上坐下。
  他开始一个人生闷气,一句话都不与众人沟通。
  时间一点点过去,当汽笛声再次作响,朱棣便知道自己是没可能下车了。
  车窗外的景物开始倒退,这也代表着他们距离北京越来越近。
  肃州、甘州、凉州……
  一座座城池州府被他们越过,时间也不断流逝。
  夏原吉一路上都在盯着朱棣,然而现实十分诙谐。
  当火车抵达河套定襄府九原县的时候,夏原吉却生病倒下了。
  他被转移到了县内的县衙休养,而朱棣也趁机走下了火车。
  九原县,在后世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称呼……包头。
  对于这里,后世的人只能想到家乡地名被改的包头吕布。
  但实际上这块地方不管是后世还是如今,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
  随着王回的新政在北方推行,九原成为了北方几个重要的钢铁生产中心。
  从林粟到如今,九原的开发已经持续了三十年的时间。
  正因如此,朱棣趁着这个机会,刚好提出想去九原的冶金工厂看看。
  尽管着急回北京,但夏原吉这两天是走不了了,所以出于散心和考察的心思,朱高煦便同意了朱棣的想法。
  他们父子前往当地的冶铁工厂参观,朱祁钺则是带着郭登在工厂外等待。
  九原的冶铁工厂有大小二十座,每座每年稳定产出五百吨生铁,合计产出一万吨生铁。
  放在三十年前,这个生铁产量足够解决近百万人每年的用铁消耗,但到了如今却不行了。
  如今的大明朝每年生铁产量高达四十八万吨,尽管折算为后世的单位不过二十八万吨,但这放在这个时代,也是碾压全球级别的产量。
  不仅如此,生铁产量还在以每年12%的速度不断增长,这才是最恐怖的。
  九原县人口十二万,县城内有近六成的男丁都是从事冶铁和挖矿的行业,工价都是按照官营工价来发放,日子十分滋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9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4/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