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900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朱高煦示意他坐下,同时在他坐下后询问道:“我册封羽奴思和也先不花的事情都传开了吧?”
  “传开了,将士们都有些不服气,但俺明白爷爷是为了以后。”
  朱祁钺的话让朱高煦满意:“说说看。”
  “爷爷是为了日后拿下帖木儿和钦察两个汗国时受到的阻力少一些。”
  朱祁钺并不知道这两个当下还算强盛的汗国会在接下来四十年时间里分崩离析,故此只以为自家爷爷是为了降低难度。
  “差不多吧。”
  朱高煦笑了笑,倒也没有过多解释。
  在他看来,等朱祁钺到了年纪,轮到翻看那本书的时候,他自然会清楚自己此时做法的。
  “不过到时候应该是俺来收拾他们吧?”
  朱祁钺脸上的笑容怎么忍都忍不住,因为他知道修建铁路前往河中最少需要十几年。
  十几年后,自己二十多岁,到时候刚好可以领兵西征。
  想到自己领着几万人西征,朱祁钺恨不得一下子跳过这十几年的时间。
  “差不多吧。”
  “到时候俺带着几万人就把他们都收拾了!”
  “嗯?”朱高煦以为这小子想的是当皇帝收拾,显然他没想到这小子想要带兵收拾。
  “出征还是交给将领,你就安稳坐大后方就行。”
  朱高煦想的是四十年后的事情,朱祁钺却想着十几年后的事情。
  “那怎么行?那俺爹干嘛?”
  朱祁钺诧异开口,朱高煦闻言也不好说那时候你爹估计已经去世了,只能说:“到时候你就懂了。”
  “俺知道了。”朱祁钺咧嘴一笑,眼珠子一转,不知道打什么主意。
  倒是朱棣瞧见他们两人这对话,心里不免有些羡慕和唏嘘。
  十几年后的事情,这对爷孙倒是都能看到,而自己恐怕只能将眼前的事情收入目光中了。
  别说十几年,他这身体还能不能撑到八十都是问题。
  “陛下,战损清点好了!”
  帐外,朱能的声音再度响起,朱高煦不必开口,便听到朱祁钺主动道:“宣!”
  朱能走入帐内,毕恭毕敬作揖道:
  “我军战死骑兵一千余四十六人,战死马步兵一百二十二人。”
  “重伤救回者二千六百五十四人,轻伤一千三百余人,折损军马四千七百五十四匹。”
  “所杀胡虏,前后所计二万三千六百四十七人,缴获马匹九万八千余六十七匹。”
  气氛一时之间略微沉重,朱高煦率先开口道:
  “按照战前所说抚恤制定抚恤,另外若是烈属愿意在铁路建成后迁徙西域,另发田百亩!”
  “重伤的弟兄,抚恤和迁徙条件亦是如此,另外安置他们就地转业。”
  “最后告诉六部,天山以北为北疆,设北庭都司,天山以南为南疆,设安西都司。”
  “亦力把里河谷及夷播海至怛罗斯城东部戈壁等地设河中都司,着六部发迁徙告示,令报社也发迁徙新闻。”
  “若是愿意举家迁徙西域并安家者,发耕地百亩,不得买卖。”
  “若是放牧,发草场百顷,羊百只!”
  三言两语间,朱高煦便给出了足够丰富的迁徙奖励。
  他必须在四十年时间里,让西域三都司成为日后大明能拿下两大汗国的补给基地,而这个目标需要足够的人口。


第570章 城头论政
  “安西大捷!”“安西大捷!”
  四月二十,当匆匆走下火车的几名塘骑翻身上马,背负加急从北边安定门进入京城,他们一手紧握马缰,一手持着飘扬的“朙”字旌旗向安定门大街狂奔呐喊而去。
  “安西?”
  “安西是哪?”
  “让你上课好好学你不听,安西都不知道!”
  “安西哪啊?”
  “安西就是西边啊……”
  “废话!”
  由于正是上午,学子们都在学校学习,而早早走出学校的许多人已经忘记了学校所学知识,故此即便塘骑们大声呐喊,百姓们却也对安西这个词摸不着头脑。
  “安西都不知道了啊……”
  一些还记得课本知识的人鄙夷看向身边的人:“安西就是西域,唐代的安西都护府,课本上不是说过嘛。”
  “安西都护府?”经过提醒,一些人渐渐想了起来。
  “记得了记得了……”
  “那安西大捷岂不是西域大捷?我们打到西域去了?”
  “何止,按照塘骑的说法,估计西域都要被拿下了!”
  “好好好!!”
  街头巷尾间,经过一定时间的舆论发酵,百姓们渐渐才明了了所谓安西大捷的到底是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情。
  与此同时,得知安西大捷之事的朱瞻壑也连忙召集正四品以上官员前往武英殿议政。
  在官员们赶往武英殿的同时,他们都知道了安西大捷的事情,不过具体是如何大捷,他们此刻还不是特别清楚。
  官员们急匆匆赶往武英殿,在京五百余名正四品以上官员抵达武英殿时,距离塘骑进入北京城已经过去整整两个时辰。
  时间来到了正午,而坐在高位的朱瞻壑则是目光扫视众人,脸上止不住的高兴与得意。
  “召集你们朝会的原因,想来你们也都清楚了。”
  朱瞻壑身穿绯袍,头戴翼善冠,留着两撇上翘的八字胡。
  只是背负双手昂首开口,便给人一种自信大方而威严的感觉。
  不等群臣开口询问,他便起身来回慢慢悠悠走,目光扫视群臣。
  “陛下与太上皇亲征亦力把里,十日前将亦力把里王子也先不花、羽奴思围困莫贺城峡口,四万胡骑葬身二万余,剩余二万尽数被俘。”
  “陛下敕封也先不花为安西侯,羽奴思为北庭侯,报捷同时令塘骑传令给孤,于西域置三司!”
  朱瞻壑话音落下,他身后便降下了一幅地图。
  这地图是朱高煦前往哈密前就留下的,成功将南疆、北疆、伊犁河谷分成三块。
  由于大明覆灭漠北蒙古政权,所以整个西域的面积远比汉唐时期的西域要大。
  整个西域,从北边接触西西伯利亚平原,到南边接触乌斯藏。
  整個伊犁河谷外加延伸到怛罗斯东部的广袤戈壁,这些都是朱高煦要拿下的疆域。
  单论面积而言,恐怕超过了二百万平方公里,比后世的新疆还多出四十多万平方公里。
  加上眼下的通信手段比较原始,所以将西域划分为三块来进行短暂管理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朱高煦只追求强羁縻,那直接设西域三司就足够,追求实控当地,设安西、北庭就足够。
  不过朱高煦的追求不仅仅是这点,安西和北庭是休养生息的地方,而伊犁河谷所代表的河中都司,则是日后大明攻略河中的桥头堡。
  朱瞻壑与朱高煦聊过西域的事情,所以他很清楚自家父亲的想法,故此他在群臣看得差不多后直接开口道:
  “天山以北为北疆,设北庭都司,天山以南为南疆,设安西都司。”
  “亦力把里河谷及夷播海至怛罗斯城东部戈壁等地设河中都司,六部发迁徙告示,报社也发迁徙新闻。”
  “若是愿意举家迁徙西域并安家者,发耕地百亩,不得买卖。”
  “若是放牧,发草场百顷,羊百只!”
  朱瞻壑将朱高煦的移民政策公布,同时开口道:“六部研究一下,将当地的地名都改为我汉名。”
  “此外,陛下将使用铁路将西域数十万牧民迁徙大宁,六部也要对此做好准备。”
  朱瞻壑开口说罢,王回便主动走上前作揖道:
  “殿下,臣有事启奏。”
  “准!”朱瞻壑颔首,王回则是继续道:
  “若是以此为迁徙标准,那响应的必然是牧户为主,而牧户又多以蒙古人为主,故此应当限制为汉人迁徙。”
  王回清楚皇帝的意图,单从地图上那小小的河中都司,他便了解到了朱高煦的想法。
  正因如此,他才会建议以迁徙汉口为主,因为汉口最为稳定。
  “准!”
  朱瞻壑颔首,他自然知道这么做的好处,但他不能主动说,必须以臣子来说。
  “殿下,西域三都司是否需要设府,等待日后增设布政使司及提刑按察使司?”
  吏部尚书的陆愈上前行礼,朱瞻壑同样颔首:
  “六部先一步调派五千官吏前往西域,协助军队迁徙牧户,而后再根据当地情况,是否适合农业而择地设府县。”
  “启奏殿下。”听闻朱瞻壑的安排,陆愈作揖道:
  “朝廷并无闲逸的吏员,便是民间举人,也不过七百余数。”
  “若是要调派,当下恐怕凑不齐五千官吏前往西域,最少需要三个月时间……”
  陆愈的话说罢,朱瞻壑却皱眉道:“官吏又如何不够了?”
  “回殿下,当今天下推行经济革新,所调派官员近万,吏员十二万余,已然将官吏调派一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9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0/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