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864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用力太大,一会儿手臂就没劲了,用力太小,糍粑的粘稠又表现不出来。
  朱祁钺力气比一些寻常成人还大,却也在敲打数十次后累得不行。
  主家笑着为他们炸了两个脸一般大小的糍粑,随后便将他们送出了院子。
  走出院子后,朱祁钺却毫不客气的拿起金灿灿的糍粑便开始啃咬起来。
  朱瞻壔倒是很有戒备心,直到一字时后见朱祁钺毫无问题,他这才大口大口啃食起来。
  随着时间不断流逝,街道上的鞭炮声也开始越发响亮起来,而街道上也渐渐有了热闹的队伍。
  虽然还是正午,但大街上已经有了舞狮子、舞龙的队伍。
  哪怕现在还是白天,却也有孩童在街上放着烟火,哪怕什么都看不到,却也阻挡不了他们。
  俩小子在锦衣卫的保护下,在大街上游荡来游荡去,直到彻底没了兴趣,这才匆匆返回了紫禁城内。
  相较于孩童所见到的太平安康,身为大明王朝的主人,朱高煦却正在为王朝未来的道路而布局。
  哪怕是群臣得以沐休的除夕,朱高煦依旧在乾清宫中对王回所奏的改革奏疏进行修改。
  他眉头紧皱,坐在养心殿内时而动笔,时而顿笔思考。
  期间,便是连朱瞻壑带着朱祁钺等人前来,他也不曾抬头欢迎,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大哥……”
  正殿之中,当从西南返回北京的朱瞻圻对朱瞻壑行礼作揖,还不等朱瞻壑开口,便见朱祁钺眼睛一转,上前惊讶道:“二叔,您还没去就藩啊?”
  “王府与城池尚未竣工,还需要等工部通知才行。”
  朱瞻圻不紧不慢说着,朱祁钺也道:“修好了就要走了吗?”
  “……”朱祁钺这话让朱瞻圻生出了一丝不高兴。
  朱祁钺这小子长大,基本是他看着长大的,这小子人小鬼大,而今更是伶牙俐齿。
  见他在给自己下套,朱瞻圻只是颔首,并未开口。
  “那岂不是没有多久了吗?俺昨日听他们说,靖海城已经快完工了,宋王府也早已竣工了。”
  “二叔若是再过几个月就走了,那俺可怎么办啊……”
  朱祁钺佯装悲伤,这让朱瞻圻挂不下脸来。
  “小孩子不懂事,别与他一般见识。”朱瞻壑笑着拍拍朱祁钺的后背,不断打着圆场。
  朱瞻圻正准备说些什么,却不想乾清宫门外响起了唱礼声。
  “皇后殿下千岁……”
  听到唱礼声,殿内十数名育有子女的妃嫔纷纷带着子女对殿门行礼起来。
  四十九岁的郭琰走入殿内,因为保养得当,看上去只有四十出头,身材也因为长期的健康饮食起居而依旧匀称。
  “都不用多礼了,这是珺儿吧,长得甚可爱。”
  郭琰走入其中,便与一位妃嫔所抱着的女娃娃打起了招呼。
  朱高煦如今有十三子九女,一共二十二位。
  除了老三老四已经就藩,老五老六和老七在外从军,前三女嫁出去在外地以外,能出现在这里的一共有十四位。
  “传膳吧,等膳食上来了,陛下自然会出来的。”
  多年的夫妻生活,郭琰太清楚朱高煦不过了。
  只有饭菜上桌必须要吃的时候,他才会舍得放下自己手上的奏疏,前来与这一大家子吃饭。
  “传膳!”
  亦失哈还在休养,为此传话的是被拔擢为东宫太监的王焘。
  在他的唱声中,妃嫔王子及公主们纷纷落座,能坐在主位的只有皇后郭琰和作为贵妃的张贵妃。
  除此之外,还能落座的便是朱瞻壑、沐氏,朱瞻圻、傅氏,以及朱祁钺、朱祁镛、朱祁镐、朱祁铄八人。
  其中,朱祁钺、朱祁镛、朱祁镐是朱瞻壑的子嗣,除了朱祁钺十二岁外,其余两个孩子分别五岁和四岁,至于六岁的朱祁铄则是朱瞻圻的孩子。
  朱瞻圻没有同母兄弟及姐妹,朱瞻壑倒是有同母的弟弟朱瞻埳、妹妹朱玥瑛。
  但是朱瞻埳排行老五,当下正在西宁从军,妹妹朱玥瑛也在十年前就嫁给了井源,如今与井源在凉州生活。
  故此能入主桌的,算上朱高煦也就九个人罢了。
  在郭琰的吩咐中,三十余人先后落座,一盘盘菜肴也被端上了桌。
  与郭琰所说的差不多,随着饭菜上桌,朱高煦也放下了手中的奏疏,将其放好后才走出了养心殿。
  “父亲……”
  朱瞻壑与朱瞻圻见朱高煦走出,纷纷起身要迎接他。
  见状的朱高煦直接开口打断:“家宴就不要拘泥礼数,早些吃完,然后前往大明宫见你爷爷。”
  简单吩咐过后,朱高煦也入座从郭琰手中接过了碗筷。
  朱瞻圻的母亲张贵妃为他夹菜,朱高煦颔首便吃下。
  一场家宴在朱高煦的开口下展开,小孩们嬉戏的声音并不缺乏,朱高煦也并未打断。
  期间朱祁钺眼睛转来转去,时不时在自家父亲和自家二叔身上眼神打转。
  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家宴结束,朱高煦也没有组织什么乐班表演,而是带着郭琰与子孙们前往了大明宫。
  吉林卫已经在内廷内花园北边的玄武门等待起驾,随着二十几张步舆出现,他们各自上了对应的大辂、金辂、象辂。
  在两千锦衣卫开道,五千吉林卫拱卫,八百西厂力士断后的漫长队伍开始起驾后,皇城及内城街道上的百姓们纷纷开始避让。
  虽然这么做有些劳师动众,但作为皇家而言,安全永远都是第一位。
  从玄武门到安定门,再到队伍走出安定门,沿着安定门的石桥走往各城门外的集镇。
  当下的北京没有外城墙,这是因为朱高煦足够的自信。
  随着文盲率不断被扫除,大明的国力不断强盛,军备及科技不断碾压世界各国,朱高煦从未担心除大明以外能崛起第二个超级大国。
  与后世世界各国担心的一样,中原王朝由于人口占比世界极高,故此一旦中原王朝率先展开工业化,那世界上大部分资源都将会被中原王朝所占据。
  以世界之资源,能供养得起的发达国家人口是极为有限的。
  大明一旦抬头,锅中的肉便都是大明的了。
  甚至连汤,也不一定会分出去。
  民粹崛起后,随着文明不断进化,对平民屠戮的事情会越来越遭受争议,更不要提屠戮自己人了。
  故此,北京的外城墙对于大明朝来说,形同鸡肋。自北京前往大明宫,这一路上的许多事情都让返回北京的朱瞻圻感到了变化。
  磷肥与土化肥的使用,让北京周围的水稻比他在南方见到的水稻更显饱满,几乎能与江南的粳稻相媲美。
  除此之外,便是漆黑的官道让他感到有些陌生。
  “这官道用的材料是什么,看着不像水泥。”
  朱瞻圻询问为自己驾车的武官,武官也看了一眼后回答道:“听闻是沥青,太学刚刚研究出来不到一年。”
  “嗯……”朱瞻圻颔首表示知道了,心里却多了许多想法。
  作为王朝的宋王,他比任何人都了解大明朝的强大所在。
  除了惊人的体量,廉洁快速的行政效率,其次便是被自家父亲聚拢到一起进行研究的太学。
  他小的时候跟着自家父亲去过一次太学,至今都还能回忆起模型馆内那些未来可能会诞生的科技产物。
  虽然很困难,但他需要在就藩之前搜罗一批能为自己也研究制造这些科技产物的人才。
  “如果您选的是我……”
  朱瞻圻目光不甘心的越过窗户,投向了前方的那辆大辂。
  在他不甘心的同时,大辂之中的朱高煦却依旧在修改王回的奏疏,而郭琰则是看着他叹气道:
  “这般年纪,还要如此劳累自己吗?”
  “停不下来。”朱高煦惜字如金,郭琰见状只能为他时不时揉捏那发麻的肩膀。
  半个时辰后,随着队伍抵达大明宫,吉林卫很快便与燕山卫更换了整个大明宫城的城防。
  以大辂为首,车队开拔进入了大明宫的一处广场上,而后所有人先后下车。
  在朱高煦的带领下,他们前往了长寿宫。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唱礼声便已经在长寿宫响起:“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唱礼声的提醒下,已经在主位快打起瞌睡的朱棣勉强提了提精神,摆摆手:“都进来吧。”
  朱棣睡眼朦胧,这些日子总是犯困,也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还是怎么。
  “太爷爷!”
  一个熟悉的身影投入了朱棣的怀抱,他不用想便伸出手拍了拍那熟悉的后背。
  “好小子,你这下差点没把太爷爷送走。”
  朱棣调侃着朱祁钺拥抱自己的力道,朱祁钺则是咧着大白牙傻笑。
  瞧见这一幕,朱瞻圻不满的看向自家长子朱祁铄,但朱祁铄却因为年纪还小,并不懂得自家父亲为什么这样看着自己,只是试图伸出手拉朱瞻圻的手。
  “儿臣携诸王子、王孙、公主祝贺父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千秋万岁……”
  “太爷爷千秋万岁……”
  朱高煦带着众人行礼作揖,朱棣也摆手道:
  “行了,我这个年纪已经不错了,千秋万岁都是骗人的。”
  尽管朱棣每年都调拨大明宫的钱粮修建武当山、大报恩寺,但他只是为了祭奠亡妻,而非追求长生。
  招呼着众人入座后,朱棣身边便多了一道与他平起平坐的身影。
  朱高煦与他坐在一起,旁边还站着一个随时等候侍奉的朱祁钺。
  尽管已经在宫中吃过了,但一个时辰的赶路已经让不少人消化一空,现在又有了些许胃口。
  饭菜上桌后,朱棣拿起酒杯抿了一口,控制着自己不要喝太多,同时对朱高煦询问道:“老三那边怎么样了?”
  “御医诊治过后,身体已经基本痊愈,父亲不用担心三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8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4/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