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640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到了永乐年间,不过十一年便获爵三位。
  这样的殊荣,瞿能如何能不感激?
  “盛庸!”
  朱高煦忽然开口,那声音让盛庸愣了愣,最后还是李景隆拉了一下他,他才反应过来,连忙叩首。
  俯视跪下的盛庸,朱高煦威严开口:“你累功多年,如今平贵有功,我代天子敕封你为思南伯。”
  “臣谢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盛庸五拜三叩,心中百感交集。
  作为当年阻碍朱高煦渡江之人,他这些年即便立功无数,但心底始终忐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秋后算账。
  如今朱高煦的做法,毫无疑问彰显了他的心胸,反到让自己不由得惭愧起来。
  “其余诸位皆是功臣,只不过有的封无可封,有的累功不足……”
  朱高煦扫视众人,满意道:“虽然累功不足,但赏赐必不可少。”
  “南洋之地盛产金铜,我赐你们每人铜山一座,让你们的后代尽享富贵!”
  “臣等谢殿下恩!!”
  相比较先前的唱礼,而今众人的唱礼便是在表忠心了。
  南洋铜山产量虽然不算高,但一座也能每年产出上万贯。
  这笔赏赐,才称得上是富贵后代。
  瞧着他们,朱高煦十分满意。
  南洋毕竟是海外,遇到事情的话,庙堂之上必须有足够的力量支持才行。
  赏赐铜山,便是朱高煦将勋贵与南洋绑定的手段,日后若是南洋遭遇问题,这些勋贵也能为了自己的利益站出来上疏。
  “好了,今日召你们来,除了封赏,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讨论。”
  朱高煦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十分随意,可威严十足。
  “广西地形虽然没有贵州复杂,但水网密布,土司成分更为复杂。”
  “朝廷要直接掌控西南,广西便是接下来要针对的一环。”
  “你们久在西南作战,现在你们说说看,若是朝廷对广西也改土归流,需要多少兵马,又需要多少钱粮?”
  朱高煦询问众人,可姿态却胸有成竹,似乎揣着答案问问题。
  这样的姿态,让众人平身入座后倍感压力。
  众人之中,只有沐春和李景隆一如往常,十分冷静。
  沐春皱眉想着问题,李景隆则是隐晦看着朱高煦。
  即便到了如今,他也觉得当下如梦幻般。曾经那位大校场上展露武功的桀骜少年,如今也变成了一位文治武功,威严四方的存在。
  李景隆并不傻,他清楚朱家的这些人,但唯独看不透朱高煦。
  朱标仁厚却腹黑,气度豁达,若是上位,必然是守成之君。
  尽管他不一定能让大明朝开疆拓土,却能像朱元璋一样,让大明国泰民安,府库充盈,为未来之君的开拓打下基础。
  朱雄英太小,还未展露才干便离世,充满遗憾。
  朱允炆……
  想到这个名字,李景隆脑中浮现了朱允炆那张浓眉大眼的脸。
  虽然看上去重情重义,但他只继承了朱标的腹黑,没有半点仁厚和豁达的气度。
  若是他能有几分豁达,兴许……
  “不太可能。”
  李景隆在心底摇头,毕竟朱棣这对父子是千古难出的存在。
  朱棣在正,朱高煦在侧,这对父子如果铁了心,那即便是朱元璋在世,靖难的结果也很难说,更别提朱标和朱允炆了。
  尤其是朱高煦,自己完全看不懂他,哪怕到了眼下,他依旧看不懂朱高煦。
  不过他清楚,朱高煦如果要造反,那即便没有朱棣,他也能推翻朱允炆,只是时间长短问题罢了。
  在他这般想着的时候,一个长宽两丈的沙盘被推了出来,放在了李景隆、沐春他们面前。
  诸将见状纷纷起身,感叹沙盘精细的同时,也不由仔细分析起了如何平定广西。
  他们在讨论,朱高煦则是手中拿了一个橘子,放在鼻子前面轻嗅,似乎面前的讨论在他眼里不算什么。
  “以广西地形,可以水陆并进,水路搜查,陆路挤压包围。”
  “对,整个广西未有大藤峡的土司难以收拾,只要修通了道路,火炮可以进入其中,那就好收拾了。”
  “不过平贵州在前,广西云南必有警觉。”
  “那……”
  诸将讨论,足足一个时辰的时间才结束。
  具体的便是以东西南北为正,具体又细分为十军,分别并进,层层推进。
  按照沐春和李景隆的估计,顶多一年时间就能结束战事,不过前提是保障每军有至少一万兵马才能防止大藤峡土司外逃。
  十万正兵,以广西西北部的纵深来说,起码要征调三十万民夫才能保障后勤补给。
  “当下广西,恐怕没有那么多男丁可以抽调……”
  站在朱高煦身边,亦失哈汗颜开口,这让诸将有些诧异。
  见状,亦失哈解释道:“户部那边,如今广西口数不过一百五十万余口,男丁七十七万余。”
  “然而当下南洋、交趾驻兵多以广西出身为主,实际广西男丁不过六十余万。”
  “这六十余万男丁,还分布在整个广西全境,想要征募二十万人十分困难,除非强征……”
  亦失哈小心翼翼看向朱高煦,诸将同样。
  谁都知道,朱高煦不太喜欢强征百姓,多是以征调为主。
  若是要强征,没有朱高煦点头是不可能的。
  不过面对他们的话,朱高煦却开口道:
  “户部的数据多有滞后,例如广西口数基本是抄旧洪武十四年。”
  “洪武十四年时,广西便有一百四十余万口,而今三十年过去,怎么才会有一百五十余万,无非是被各地土官、土司隐匿罢了。”
  “这次出征,尽管以征调为主,同时推行新政,改土归流。”
  “向去年毕业的学习,额外征募三万吏员,十万大军配合对汉地的改土归流,解放当地土司的奴仆,记录好地方士绅的奴仆口数。”
  “我大明朝的律法中,除有功之臣能有奴仆,其余人只能雇佣帮工。”
  “广西之地远离中原,朝廷许多政策没能在当地彻底执行。”
  “趁这个机会,把新政推行,彻底查清楚广西的口数。”
  朱高煦开口,诸将纷纷作揖配合,亦失哈也将内容记下,准备让司礼监和六部沟通。
  一切事情尘埃落定,朱高煦便在春和殿宴请了诸将。
  几杯酒下肚,诸将也热闹了起来,恰逢这时朱瞻壑与朱瞻圻回宫,隔着老远便一路小跑而来。
  “参见皇孙……”
  “不用拘泥礼数!”
  酒意上头,朱高煦代俩小子开口,同时也对站在殿内的俩小子招手,示意他们走过来。
  俩小子走来朱高煦身边坐下,他左右手各自搂着他们,对群臣介绍道:
  “这是我的长子瞻壑,这是二子瞻圻,后宫还有几个,年纪太小也就不介绍了。”
  “日后他们中学毕业,我就把他们下放到军中,交给你们历练。”
  “殿下不可啊……”
  见朱高煦这么说,众人酒醒三分,纷纷作揖请朱高煦收回这话。
  “诶!”朱高煦摆摆手:“朱家的子孙,要么死战场上,要么就死在案头。”
  “没有理由你们都将儿孙送上战场,而天家只懂得坐享其成。”
  “对!”朱瞻壑双眼放光,连忙附和,朱高煦也满意点头,拍了拍他的肩头。
  鼓励了朱瞻壑后,朱高煦转头看向朱瞻圻:“圻儿,你是要富贵,还是别的什么?”
  “父亲要儿臣做什么,儿臣就做什么。”
  朱瞻圻一向嘴甜,朱高煦听后也高兴道:“好!日后爹给你安排差事。”
  朱高煦回头看向诸将,对奏乐的乐师们示意:“靡靡之音不适合我大明的将士,奏《象王行》《破阵乐》!”
  随着朱高煦一声令下,乐风一改,立马变得磅礴激昂了起来。
  “殿下,我兄弟愿意舞剑助兴!”
  瞿郁瞿陶两兄弟起身作揖,朱高煦一听也豪爽一笑:“好!”
  “去,为两位新晋的勋臣奉剑!”
  他低头对二子吩咐,朱瞻壑早就知道瞿郁瞿陶的威名,立马起身,一路快走将长剑取给了瞿郁。
  “谢殿下!”
  瞿郁双手接剑致谢,一旁的朱瞻圻也效仿自家大哥,并获得了瞿陶的感谢。
  二子返回朱高煦左右入座,瞿郁瞿陶也开始跟着《破阵乐》舞剑,为众人助兴。
  酒意蒙了朱高煦的眼睛,不由让他想起了自己当年奇袭西阳哈,血战鸡西关的那些画面。
  大明在繁荣昌盛,可偶尔的时候,朱高煦也会怀念以前的时候。
  有时候他也羡慕朱棣,起码朱棣能在北征的时候,体验体验曾经身位燕王的感受。
  倒是自己,仔细想想,自己也十三年没回渤海,没回吉林城了。
  想起记忆中的吉林城,朱高煦眼睛也不由朦胧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6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0/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