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627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国防大学的学子毕业后,基本下放为小旗官、总旗官这种基层军官,然后经过军功一步步的擢升。
  监军在军中是正四品武官,主要负责监察军队纪律,以及军队政治和军队思想的工作。
  监军的调换比带兵的武官更频繁,往往是两年一换。
  一般做好了,那很快就能升为卫指挥使。
  汤旻虽然才三十岁,但毕业五年的他刚刚从西南的改土归流战事中走出,大小战事也打了十几场,并不比郑峻他们经验差。
  作为信国公府的长房次孙,汤旻追求的与当年傅让追求的一样,便是承袭信国公的爵位。
  信国公府的爵位自汤和薨逝以后便孤悬了下来,不管是朱允炆还是朱棣,心里都不太愿意继续将这个爵位承袭。
  这并非是他们小气,而是汤和的功劳本就不太适合封国公,
  汤和是明朝开国功臣被封公爵中军事能力最差的,甚至不如侯爵里的廖永忠,朱亮祖,胡延瑞,沐英,王弼等人。
  为了让他累功拿个公爵,当初朱元璋也是煞费苦心,结果汤和在这些战役中的表现着实让老朱失望。
  尽管最后还是给他抬了个信国公的公爵,但谁都知道这只是他和老朱关系好的缘故。
  汤旻作为信国公府三代以下如今累功最多的人,他是最有指望承袭爵位的人。
  正因如此,他平日里闲暇无事便研究各国情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他前面的傅让承袭爵位,便是灭了安南。
  如果他能灭亡一国,那承袭信国公的公爵就会容易许多了。
  尽管他已经三十岁,但这個目标是终身的。
  “不是我自吹自擂,若是给我三年以上的老兵三万,我能横扫日本。”
  郑峻这话确实不是自吹自擂,就他今日的战损比来说,大明能拉出三万给他,可日本却拉不出五十万日军来报销。
  当下的日本哪怕是一个统一国家,也顶多只能拉出二十万足轻罢了。
  正当郑峻如此说着的时候,远处传来了马蹄声。
  “渤海伯何在?!”
  杨文率领前军抵达了琵琶湖,并轻骑先来寻找郑峻。
  “平越伯,我在这里。”郑峻起身挥手,牵动了伤口,疼的他龇牙咧嘴。
  远处的杨文见状,率领百余骑策马而来,郑峻也回头对汤旻和邓烃苦着脸道:“接下来的战事要有分功的人了。”
  “渤海伯无碍就行。”策马来到众人面前,杨文看到郑峻没有什么大碍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我昨夜闻你与倭寇交手便率军疾行而来,幸好你无碍,还斩获如此颇丰。”
  杨文扫了一眼地上的日军尸体,他并不着急打出什么军功,毕竟他出发前,杨展、张纯等人都和他说得清楚,此战不论战果,他都能获爵。
  “既然无碍,那我便传军令了。”
  杨文从怀中拿出中军发来的军令,作揖过后宣读道:“着渤海伯郑峻、平越伯杨文率军往京都而去,三日内必须包围京都,不得放跑一人!”
  “末将领命!”郑峻作揖应下,将军令接下后便朝杨文笑道:“接下来便需要我与平越伯通力合作了。”
  “但请放心!”杨文回礼,郑峻见状也开始命令大军稍作休整,待辰时开始赶路。
  一个时辰后,两军七千余人开始赶路,而逃离战场的今川高政则是在亡命奔逃。
  尽管马匹矮小,但他们还是在黄昏之前赶到了京都城不远处,并将消息传回了京都。
  从京都到丹波不过六十余里,因此消息送抵时正是深夜子时。
  “明军已经击败了高岛和今川的五千人,四千余人阵没,当下京都只有不足一万五千人驻守,请将军回援!”
  跪在帐内,传信的武士说完一切情报后等待回复。
  被半夜叫起来的足利义持原本还迷迷糊糊,可听到明军登陆若狭,并在不到一天时间内就推进到了高岛,同时消灭高岛的五千军队后,他立马就清醒了起来。
  “按照你们的说法,他们最快在明早清晨就能抵达京都,将京都合围。”
  “他们在高岛的战事中使用了火炮吗?”足利义持询问关键情报,武士摇了摇头:“没有,但他们使用了火枪。”
  “依靠火枪,他们在双方交手的第一时间便击毙了我方近千足轻,致使大军溃败。”
  武士感到了耻辱,缓缓低下了头。
  足利义持闻言紧皱眉头,毕竟明军没有发火枪给各国官船,因此他并没有掌握火枪的技术。
  若说火炮还能依靠洪武铁炮来仿照,那火枪就难度登天了,完全没有参照物。
  “传我的命令,卯时三军拔营,撤回京都城,另外通知后小松天皇陛下撤离京都。”
  “让范政率领大野的军队从后方袭击敦贺,截断明军的退路,我亲自率领大军在京都拖住明军。”
  足利义持沉稳下令,可同样被叫起的上杉房方、山名时熙两名将领却有些迟疑。
  “将军,我们的火炮不如明军,一旦在平原作战,恐怕……”
  上杉房方小心翼翼的开口提醒,足利义持闻言颔首:“我知道,但他们在高岛没有使用火炮,所以现在我们得先确定他们有没有携带火炮而来。”
  “当初我们带着火炮去大野都千难万难,他们应该也不容易。”
  “如果他们没有携带火炮,那我们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将他们的士气击垮后,接下来就容易许多了。”
  足利义持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他们船上的洪武铁炮都是朱高煦淘汰长江炮台后装到船上的笨重货,炮身长八尺,重两千斤,算上炮车起码三千斤。
  这样的火炮,在日本这样的地形进行运动战,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足利义持觉得明军的火炮既然威力那么大,那应该比他们的火炮更重才对。
  正因如此,他才会觉得明军无法再这么短的时间里将火炮运送到京都城,毕竟就连当初的他都花了四天时间,而今日不过是明军登陆的第三天罢了。
  自己撤军前往京都,急行军情况下最多中午就能抵达,届时可以试探进攻明军,如果他们没有火炮,那可以抓住火枪射击结束的间隙,一举击垮他们。
  尽管不知道明军的数量有多少,但前军受挫,中军和后军肯定会止步不前的。想到这里,足利义持开始下令让辅兵收拾营盘,通知正兵卯时撤退。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随着天色逐渐变得明朗,一北一南两支军队都开始向京都前进起来。
  明军的补给线很长,但架不住愿意当民夫的人足够多。
  明明是在异地作战,可全因给的足够多,一万五千多明军的后方却跟着整整四万多人的民夫队伍。
  没有后勤作为阻碍,九月十五日上午,郑峻与杨文所率七千人先后攻克石山、大津等平城和平山城,进入了京都地界。
  由于城池阻碍,足利义持比郑峻、杨文早一个时辰抵达了京都城。
  早知明军火炮犀利的他在得知明军会讨伐自己之前,便已经在京都周围布置了可以抵御炮火的五尺土坡。
  因此,当郑峻与杨文抵达京都东部的时候,所看到的除了远方的京都城,还有平原上那一个个小土坡。
  “准备用土坡防御我们的火炮吗?”
  拿着望远镜,郑峻与杨文观察了整个战场后,这才开始评价。
  “叛军的数量应该在五万左右,或许还有些不足。”
  “按照西厂的情报,他们有五十二门从官船拆卸的洪武年间铁炮,重两千斤,射程一里左右。”
  杨文收起望远镜,指着那些土坡评价道:“我们有一千三百骑兵,没有必要一开始就使用火炮对他们炮击,这样只会暴露我们火炮的存在。”
  “不确定有没有人走私望远镜到日本,所以最好把火炮藏在中军。”
  杨文说罢,郑峻也补充道:“他们的土坡太简陋,真要用火炮炮击也十分容易。”
  “我建议等他们的火炮暴露,然后集中炮群对他们的火炮进行打击,然后线列战术推进,骑兵保护两翼。”
  “短兵交击时,骑兵迂回在战场游弋,不能让他们完好无损的撤退。”
  “就我前天的经验来说,他们十分畏惧我军骑兵,可以用骑兵出其不意的配合炮击破阵。”
  郑峻说罢,杨文便看向了自己身旁一名中年将领:“雄儿,让你亲率一千三百骑兵,可敢入阵?”
  “配合火炮,有何不敢?!”杨雄作揖应下这份危险的任务,杨文见状便看向郑峻:“渤海伯觉得如何?”
  “并无不妥!”郑峻看出来了,杨文这次除了给自己捞个侯爵外,主要就是为自己的儿子铺路。
  想来也不奇怪,杨文虽然是洪武宿将,但如今已经六十岁了,而他的儿子杨雄如今却与自己一样,不过是一个指挥使。
  郑峻四十有三,杨雄也三十有七,两人也倒算是难兄难弟。
  “既然如此,出阵对敌!”
  郑峻感觉到杨文把战场指挥权交给自己后,立马振奋了起来,他并不介意分功给杨雄,杨雄似乎也在战前被杨文交代过,因此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
  毕竟这里资历最高,战功最多的就是杨文,这一战若是杨文指挥,估计会打的更好,但郑峻并不愿意放弃这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他的指挥下,七千明军护卫着火炮向京都前进。
  面对躲在土坡背后的日军,郑峻用望远镜简单观察过后便开始让大军结阵,缓步向着土坡靠近。
  在队伍前方的是一辆辆填满沙土的辎重车,前排明军躲在后面奋力推车。
  虽然没有坦克,但战车战术朱高煦早就清楚,明军也自然掌握了这样的战术。
  “那是什么?”
  “试图用车子来挡住炮弹吗?”
  “不愧是发明了火炮的天朝,不过仅凭车子就想要防住炮弹,是不是太过夸张了?”
  一处土坡后,小心爬上土坡的足利义持等人远远的眺望明军,并随着明军越来越近,看到了挡在明军前方的上百辆辎重车。
  上杉房方、山名时熙几人不吝夸赞明军的战术,但同时也怀疑这种车子能否抗住火炮的打击。
  他们并不知道明军在辎重车内装填了沙土来卸力,而足利义持也看着双方距离仅剩不到二百步后果断开始下令。
  “火炮出阵,立即炮击!”
  “嗨!”
  在足利义持的吩咐中,刺耳的哨声响起,五十二门沉重的洪武铁炮被推出了土坡。
  看似犬牙交错的土坡却留有了炮击的空间,担心会被一锅端,因此足利义持将火炮分为四个阵地进行炮击,一旦炮击结束就撤回土坡之后,等待装填后继续炮击。
  “备敌!”
  “哔哔——”
  刺耳的哨声同时在明军这方响起,闻言的前军士兵当即放下手中的推手,用木槌狠狠砸在了辎重车的尾端。
  用于平衡的脚撑深深埋入土中,所有明军纷纷趴在了地上。
  “轰轰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6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7/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