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567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有了田还做?不伺候田地了?”李柏诧异,可小厮却道:
  “你先说你们点什么吃,我再告诉你。”
  “有什么菜?”李柏回头看了眼挂在柜台的一块块菜牌,瞪大了眼睛。
  菜牌上有汉字和多种语言,但这不是让李柏惊讶的东西,而是菜牌下的价格。
  【炙鹌子脯二十文、炒白菜十文】
  “一个炒白菜都十文?!”
  李柏不敢置信的看向小厮,小厮咋舌道:“我们这地方就是这样,没有盐,想吃热菜肯定贵。”
  “盐价多少了现在?”李柏询问,小厮则道:“你先点菜吧。”
  “来条鱼和一盘猪肉和一只片鸭,另外来三碗米饭。”
  虽然已经知道了菜价贵,但李柏还是硬着头皮点了三个菜。
  在他点完菜后,那小厮才开口道:“一斤盐二十文。”
  “二十文?”李柏诧异道:“官盐不是才十几文吗?”
  “您也说了那是官盐,可我们这里没有官盐,现在二十文一斤的盐价都是官军便宜卖的,不然得三四十文一斤。”
  “换做之前,有的吃不起盐的都只能烧草灰来吃。”
  小厮记下了菜名,回答了盐价的问题后便让庖厨做菜去了。
  在他走后,李柏才将刚才打探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听到遵义盐价二十文一斤,徐硕和赵轨都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得赶紧向朝廷批盐引,找行商贩卖盐才行。”
  赵轨看向徐硕提醒,徐硕也道:“我也知道贵州缺盐,却不知道缺盐缺到这种程度。”
  “不过单一运盐来没办法解决问题,还得看看其它的问题。”
  这么想着,三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聊,然后在饭菜上桌时问了问菜市的位置。
  待吃饱喝足,三人起身继续在县内游荡,不多时便见到了摆着贩卖的菜市。
  由于没有专门的集市,所以遵义城四个城门附近都有城外的百姓挑着菜前来贩卖。
  徐硕蹲下挑拣蔬菜,同时对面前那名身材不足五尺的仡僚老人询问道:“一斤多少钱?”
  “一斤不卖的,十斤一文钱,或者三两粮食。”
  仡僚老人说着价格,李柏负责翻译。
  徐硕闻言爽快的付了钱,起身同时与赵轨说道:“看样子他们这边货币还是比较少的,不然也不会继续保持以物易物的情况。”
  “要是运盐进入这里,首要就是让百姓们手里有钱才行。”
  “我们这次带来了五千多贯新钱,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徐硕说罢,赵轨便反应道:“你准备发工钱给百姓?”
  “对,这几日是农忙,等农忙过后雇佣百姓将各县道路拓宽,至于具体工价,我们可以再问问,然后定价。”
  “到时候可以在发工钱的附近摆摊卖官盐,这样路也修了,盐的问题也解决了。”
  徐硕说着自己的主见,赵轨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这样倒是不错,不过我们的钱不够修葺这么多条路。”
  “确实不够,但可以想办法。”徐硕说着,便与赵轨交流道:
  “我有一个学长在太学就读三年,主攻的就是作物,如果能请他暑假来这里看看,兴许能看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路费的事情不用担心,我自掏腰包请他来。”
  “那倒不用。”赵轨摇摇头:“只要是为了府里的事情,钱理应由府上出。”
  “我只是羡慕你居然能和太学的学长拉上关系,长春城人口不多,至今还没有一个考入太学的。”
  “你我又何尝不是?”徐硕打趣赵轨,赵轨闻言也爽朗一笑。
  确实,但凡能考上太学,谁又愿意去参加科举。
  尽管太学学子至今没有任何一人担任官职,但谁都知道进入太学的人才是真正的东宫门生。
  入了太学,还担心缺少官职吗?
  “对了,官学的事情得想想办法才行,语言是个大问题。”
  徐硕提到了官学问题,赵轨也点头道:“刚才开会你看到没,四县教谕各个愁眉苦脸,估计都在头痛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我等会让人去军中找瞿郁都督,然后对教谕和教习们进行语言培训。”
  “你明天带人去看看,找合适的地方筹划建设官学。”
  “好!”赵轨点头,随后继续与徐硕前往遵义城内的大街小巷转悠。
  在这里,语言是阻碍二人的大问题,离开了李柏,他们几乎成为了聋子和哑巴。
  一个语言问题,足够他们头疼许久,因此原本只限教谕和教习的语言学习,到了最后也演变成了全府官吏学习。
  经过几日的走访调查,徐硕这才书写了奏疏,将所有政策都写了出来。
  由于贵州三司的官员还没有凑齐,因此他的奏疏依旧由四川布政使司送往京城。
  待这份奏疏送到朱高煦案头,朱高煦也几乎皱着眉看完了一切。
  “这个徐硕还是不错,去遵义短短几天就弄清楚了当地百姓的问题,还有治理遵义的难题。”
  坐在春和殿里,朱高煦拿着奏疏与身旁的亦失哈讨论,可亦失哈却笑道:“就是这人要的东西也太多了。”
  “嗯……”顺着亦失哈的目光,朱高煦也看到了奏疏上徐硕希望朝廷支援的物资数量。
  先不提那两千头牛,单十万石米和四万斤盐、十五万斤铁,就足够人头痛了。
  “耕牛暂且放下,先把粮食和盐运给他们,另外再从四夷馆调学习苗、仡、侗、瑶等语言的官员前往遵义帮助他们把土地给均分了。”
  “要想让贵州长治久安,首要就是让当地的百姓,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在发生变化。”
  “杨昇他们舍不得对百姓下本钱,但朝廷不能舍不得。”
  朱高煦用笔将耕牛圈红写下待定,将后面的物资则是圈起来写下了批准。
  亦失哈见状拿起奏疏,顺带还提了一嘴:“殿下,这徐硕是吉林府出身的进士。”
  “喔?”朱高煦来了兴趣:“是吉林城还是四周的?”
  “吉林城的,但是是从山东迁徙去吉林城的。”亦失哈补充一句,朱高煦闻言却道:
  “无碍嘛,吉林城的百姓本来一开始就是由山东迁徙过去的。”
  “这样吧,两千头耕牛虽然没有,但沐春不是在黔南缴获了不少挽马吗?”
  “给沐春写封信,调过去给遵义府,遵义府早点恢复生产,军队的后勤压力也能小一点。”
  “是!”亦失哈笑着点头,亲手写了一封信给黔南的沐春,朱高煦也不忘提醒道:
  “让沐春先解决大雪山的啰啰,好让汉王可以出发来南京。”
  亦失哈闻言点头,而后补充上了这一句。
  做完这一切后,他便让人将奏疏和手书发回贵州,朱高煦这边也记住了一个叫做徐硕的吉林进士。


第382章 炮击忽鲁谟斯
  “有制!”“永乐九年三月初四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永乐八年三月初四,随着鼓乐声奏响,鸣放鞭炮,永乐戌子科殿试传胪宣告开始。
  贡士们早已在奉天殿外丹墀两边拜位上排列,执事官高举放有皇榜的榜案来到丹墀御道上放定高唱,贡士们也纷纷唱礼。
  “戊子科殿试金榜第一甲第一名萧时中,赐进士及第。”
  “戊子科殿试金榜第一甲第二名苗衷,赐进士及第。”
  “戊子科殿试金榜第一甲第三名王骜,赐进士及第。”
  “戌子……”
  随着执事官唱出第一甲三人、第二甲和第三甲的第一名共五人姓名,诸多贡士有激动有失落,但都无法挽回戌子科科举已经结束的事实。
  在执事官念罢,众进士随着口令俯、起四拜。
  当这一切礼制结束,执事官则是举着皇榜走出奉天门左门,将皇榜张挂于长安左门外。
  在他返回过后,众贡士才得以走出长安门观榜,而同时应天府官员们则是用伞盖仪仗,派遣专人送新科状元归第。
  与此同时,奉天殿内文武百官依次入班,有鸿胪寺官员于丹陛中跪定致词:“天开文运,贤俊登庸,礼当庆贺!”
  “噼里啪啦——”
  当致词结束,鞭炮声作响,而高坐上位的朱棣也缓缓起身,百官退朝,戌子科殿试传胪仪式也宣告结束。
  整个流程中一如既往的没有出现东宫朱高煦的身影,不过在流程结束后,长安门外皇榜处的五名进士却在一辆马车的接引下返回了东华门,并被人步行带进了东宫之中。
  “张兴、戌子科第二甲第九名,辽东沈阳人。”
  “吴柯,戌子科第二甲第十四名,辽东海州人。”
  “刘观,戌子科第三甲第五名,山东登州人。”
  “王谦,戌子科第三甲第七名,山东青州人。”
  “傅宽,戌子科第三甲第十三名,云南曲靖人。”
  五个进士入殿后,先后自报家门,其中云南曲靖人的傅宽无疑十分引人注目,其余四位进士都隐晦看了一眼他。
  不过在这里的都不是什么愚笨之人,以他的姓和籍贯,大家不难猜出他的身份。
  “赐座。”
  “谢殿下恩典……”
  高台上,朱高煦开口赐座,五位进士连忙回礼,坐下后这才看清了这位东宫太子,关外之主。
  无疑,众人都被朱高煦的体型所惊到,即便坐着也与众人站着一般高,长相端正,浓眉长目之余,八字胡平生几分威严。
  “你们都算是我的故人,此次新科关外报名学子不下八万,却只杀进了你们五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5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7/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