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558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是!”陈佐轻笑作揖,已经明白了自家父亲口中意思。
  不多时,一艘沙船在二十余名明军的驾驶下进入马纳尔海湾,而码头上则是聚集了数百名身穿简陋皮甲和锁子甲的锡兰国士兵。
  “这里不能上岸!”
  他们用僧伽罗语驱赶明军,好在明军带来了从内清尔雇佣的翻译。
  “我们是来自中国的官方船队,这次来锡兰是为了和锡兰建立贸易,同时补给一些粮食淡水的。”
  “这是我国使臣带给国王的礼物。”翻译一边说,一边让兵卒划船靠近码头,将三个大箱子吃力的抬上了码头,但人却没有走上陆地。
  “你等我们通传。”听到对方的僧伽罗语,几名将领对视过后便让他们等着,不给上岸机会的同时,也派人带着这三箱礼物前往了王城通知消息。
  几个时辰很快过去,眼看他们这么久还没讨论出结果,翻译只能开口道:
  “我们先回舰队,明天的中午会再来询问的。”
  他解释着,不过锡兰国士兵却依旧虎视眈眈,最后明军只能划船返回了舰队。
  回到舰队后,他们第一时间将事情汇报给了陈瑄,陈瑄听后则是抚了抚须:
  “明天这个时候再问,最好让他们先动手。”
  “是!”百户官闻言作揖,而后退下了坐船。
  陈瑄见状也看向了不远处的陈佐:“让弟兄们把野战炮、定装火药和铁炮弹都准备好,上了陆地就别用石弹了,攻城没有铁炮弹威力大。”
  “是!”陈佐应下,转身让军队准备去了。
  也在他们准备期间,时间一点点过去,直到第二日正午,锡兰山国仍然没有给明军上岸的机会,并说送消息去王城来回需要三天。
  见状,明军便再度返回了坐船,而与此同时的锡兰山城也迎来了一辆马车和一名马纳尔港的官员。
  锡兰山城虽然和山有关,但距离山区实际上还有很长的距离。
  锡兰国立国时间很长,而锡兰岛上人口更是从公元前便已经迁移上岛。由于全国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因此岛上人口足有百余万之多,不过其中有三成是北边的贾夫纳国之下的泰米尔人,剩下七成则是僧伽罗人。
  在石砌的都城中,拥挤的街道和密集的石屋、木屋便是这座都城最有价值的物品。
  生活在都城中的僧伽罗人勉强能靠着农业生活,但关于许多手工商品则是需要从海上贸易获取。
  面对郑和所率大明舰队的抵达,锡兰国内毫无疑问分为两派。
  他们对大明并不了解,只从航道上的其它商人口中得知了中国、大明等词汇。
  国相亚烈苦奈儿反对与大明交流,大臣耶巴乃那则是认为大明的富裕早就传播海外,锡兰可以借此机会与大明拉上关系。
  二人的争论持续了很久,即便发展到了眼下也没有停止,不过这一切将会随着这三箱礼物而宣告暂停。
  当箱子之中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等商品出现的时候,人在家中办公的国相亚烈苦奈儿立马放下了手中的刀,走下台阶拿起了一匹丝绸。
  “这丝绸比起那些商人们送来的,要好上太多太多了,如果拿到市场贩卖,应该能卖出十个苏瓦纳黄金。”
  亚烈苦奈儿不过五尺出头的身高,脸上留着浓密的大胡子,身上穿的五彩斑斓,头上的帽子还有许多宝石。
  光他这一身扮相,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锡兰山国的国王。
  在他欣赏大明瓷器和丝绸的时候,站在他身旁三十多岁的一个中年人便开口道:“父亲,我们或许可以让他们上岸,然后从他们船上征收一些货物。”
  “嗯!”亚烈苦奈儿眼前一亮,回头高兴道:“纳颜,你的想法不错,我们可以像对帖木儿、阿拉伯的那些商人一样,对他们强征货物。”
  “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你带五万大军去马纳尔,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实力。”
  “是!”听到自家父亲的话,纳颜当即走出了自家那比王宫还要繁华的府邸。
  很快,他便开始在锡兰山城四周征调男丁,但凡被征调的男丁,纳颜都会发给他们一面木质的盾牌,以及一杆七尺左右的长枪,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在征调男丁的同时,他也让人给马纳尔的官员送去消息,让他返回马纳尔欢迎郑和前来锡兰山城,同时准许他们的船只靠岸。
  在这样的命令下,抵达锡兰三日的明军终于得以上岸,不过由于陈瑄的克制,上岸的明军仅有两千余人,而被明军雇佣的当地土民则是多达数千人。
  他们为明军收集淡水和蔬菜,明军则是利用船体和捕鱼网的优势在海内进行捕鱼,运到岸上后,用海鱼和货币与他们交易。
  与此同时,郑和也准备好了前往锡兰山城。
  “我还是不觉得你这个时候过去是好事,我总觉得有什么阴谋。”
  陈瑄的嗅觉很灵敏,他察觉到了马纳尔的军队在不断地增加,郑和也同样。
  “我知道不是什么好事,不过他们既然准许我前往都城,不管他们要对我怎么样,我都有办法应对。”
  郑和十分自信,他虽然是一个太监,可也是跟随朱棣在漠南、漠东厮杀了十几年的太监。
  论带兵打仗,他其实并不差。
  “好,那你多带些护卫。”陈瑄担心郑和安全,郑和也点了点头:
  “我带三千人去,顺带再带二十门野战炮。”
  “如果锡兰国的军队在我走后有不善的举动,你不用顾忌我,直接动手。”
  郑和郑重交代,陈瑄也咧嘴一笑,抚须道:“放心,你不说我也知道怎么说,你只要照顾好自己就行。”
  “那我走了。”郑和没说太多的话,毕竟他和陈瑄已经配合了一年多的时间,许多话不需要说,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秒懂。
  在陈瑄的注视下,郑和整队三千兵马,携带二十门野战炮,在锡兰官员的带领下前往了锡兰山城。
  锡兰的官员们虽然好奇野战炮是什么,不过这个时代并没有很多国家将火炮放到舰船上,更别提放到舰船上来经过锡兰了。
  因此,他们虽然好奇,却并不知道火炮的威力,更没有尝过它的厉害。
  他们踏上了前往锡兰山城的道路,而锡兰山城的许多大臣也知道了亚烈苦奈儿的想法,因此纷纷对他谴责了起来。
  “大明比我们强大,他们有数千万人口,上百万军队,不是我们能阻挡的。”
  充满印度风格的王宫之中,三十七岁的大臣耶巴乃那正在据理力争,同时他还看向了国相亚烈苦奈儿:“郑和的军队有两万多人!”
  “纳颜已经召集了五万人,并且已经在前往马纳尔的路上了。”亚烈苦奈儿轻嗤一声说道:
  “他走的是更近的那条路,而郑和被我带往了远的那条路。”
  “等郑和抵达都城的时候,纳颜已经率领五万人将郑和的那两万多人给覆灭了。”
  做惯了土霸王的亚烈苦奈儿过分高估了自身实力,他对军队的理解还停留在人数上,因此他并不打算和郑和和平共处。
  “哪怕灭亡了他们,大明还能派出更多的军队来征讨我们。”
  耶巴乃那并不认为锡兰国有阻挡大明的实力,可亚烈苦奈儿却皱眉道:
  “耶巴乃那,你是被那些商人的话吓破了胆子。”
  “据我知道,想要从这里前往大明,最快需要四个月的时间,并且还得按照规定季节出发。”
  “正常来说,大明要出兵攻打我们,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这么遥远的距离和时间,大明即便想要惩罚我们,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持。”
  “如果我们能干掉郑和和他的舰队,大明反倒是会清楚我们的实力,他们会老老实实的给王国交税。”
  亚烈苦奈儿认为大明离自己太远,自己即使干掉大明船队,也不会受到什么惩罚,可耶巴乃那不这么认为。
  他还想继续说下去,可亚烈苦奈儿却站了起来:
  “最多两天,纳颜就会全歼明军的舰队,到时候我会为大家送上华贵柔软的中国丝绸。”
  话音落下,亚烈苦奈儿便趾高气昂的走出了宫殿,殿内的数十名大臣瞧见他这副模样,面面相觑之间却又不敢说些什么。
  倒是耶巴乃那已经开始商讨起了,该如何面对大明的反扑。
  即便是他,也不觉得两万明军能斗得过五万锡兰军队。
  只是他们的想法对于明军,尤其是对于陈瑄来说是显得那么的可笑。
  在郑和率领三千军队离开后,陈瑄立马就安排陈佐率领五千兵马上岸驻守,一旦遭遇袭击,不用请示就可以反击。
  与此同时,纳颜也率领麾下的五千都城军和四万多兵卒向着马纳尔赶去。
  除了五千都城军能穿着锁子甲外,其余的四万兵卒身上也就多穿了件代表本国的号衣,以及脆弱的木盾和长枪。
  作为一位在靖难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名将,郑和绝非政治上的小白。
  在得知军队只需要三天就能抵达锡兰都城,而自己已经走了四天还未见到锡兰都城的时候,他就知道了锡兰国恐怕来者不善。
  骑在马背上,郑和看了一眼前方带队的锡兰使臣,随后用官话低声与身旁的指挥使交代:“让弟兄们时刻准备着,胸甲千万不能脱,再累也得穿着。”
  “是!”指挥使点头,随即看向了正在赶路的这三千明军。
  正常情况下,明军的甲胄都放在车上或挽马背上,兵卒只需要穿一身简单的鸳鸯战袄就足够。
  只是在大军出发时,郑和就交代了其余甲胄都可以放在马车上,但胸甲必须穿着。
  郑和已经了解了锡兰军队的情况,哪怕明军只穿着简单的胸甲,也能防御来自锡兰国的袭击。
  只要扛过第一波,他立马就能指挥全军着全甲突袭锡兰都城。
  想到这里,郑和策马上前,带着翻译来到了锡兰大臣的队伍中,笑着询问道:“我们距离都城还有多远?”
  “大概明天中午就能抵达。”
  大臣十分紧张,可还是说出了大概的时间。
  他本以为郑和还会继续问下去,却不想郑和只是点了点头,随后便降低了马速,渐渐返回了明军队伍中。
  大臣紧张的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而郑和也在返回本阵后与身旁的指挥使交代道:
  “明日抵达锡兰都城,你今晚让人密切关注他们的人马,一旦他们的人要趁夜色离开,你立马通知全军着甲,小心防备。”
  “是!”听到郑和的话,指挥使心里一紧,不由询问道:“要不要派塘骑传消息给平江侯?”
  “不用担心他们,他们的准备估计比我们的还要充分。”郑和轻笑开口,他可是太了解陈瑄了。
  陈瑄从舰队自刘家港出发时就憋了一肚子火,即便沿途击沉了数百艘海盗船,并且还在大古剌围剿了当地的土寇,可这些小打小闹根本无法满足他这个已经七年没有打仗的憋屈心理。
  郑和估计自己刚刚跟随锡兰使臣离开不久,陈瑄那边就已经让人构筑防御工事了。
  如果锡兰真的敢打,那陈瑄恐怕会高兴的睡不着觉……


第377章 明灭锡兰
  “噼里啪啦……”腊月三十日除夕,新年的前一天,当篝火中火苗时不时发出炸响声时,马纳尔码头上的明军严阵以待。
  由于马纳尔海港浅薄,明军三千料以上船只无法靠岸,因此他们必须构筑工事来准备防御。
  经过四日的修葺,此地已经被陈佐指挥,用沙土垒砌出了四尺高的半圆形工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5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8/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