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264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在他坐下的时候,朱高煦就知道了这人是朱植,因此对其作揖称呼,不过朱植只是轻笑颔首,随后便回头等着朱棣发言。
  叔侄二人的互动只是木屋内的小插曲,期间跟随走进木屋的郭英等武官也纷纷寻了位置坐下。
  这其中,郭英坐左首第一位,其次是几张朱高煦不熟悉的面孔。
  刘真与平安坐在了第五和第六位,显然地位低于前面的四人。
  不出意外的话,第二位应该就是眼下的北平都司总兵官杨文,其次是卜万,吴高。
  在朱高煦打量他们时,木屋内又走进了几人,分别是朱高煦熟悉的朱能、丘福,以及上次吉林之战未能见到,存在于前身记忆中的张玉。
  三人见到了朱高煦,纷纷点头示好,并坐在了他身后的三个位置。
  一时间,殿内便坐下了连带朱高煦在内的十三人,这十三人,也基本就是能参与会议的藩王、将领了。
  “俺爹的意思说的很明白,那就是最好这一次就把兀良哈这群娘贼赶去漠北,然后让俺家老二在漠东兴屯垦,如此才可保护大宁与辽东转兵为农。”
  朱棣的发言,还是一如既往的乡土气息十足,尽管已经在记忆和现实中听了多年,可每次倾听,朱高煦都觉得挺有乐子的。
  “俺已经派了塘骑搜寻哈剌兀他们的踪迹,一旦搜寻到了踪迹,便要大军北上,教他们知道俺们汉人的厉害。”
  “眼下到了兀良哈秃城,便以此城作为粮草存放的地方,十五弟与吴高你二人留守看守粮草,十七弟与老二你们两人各自戒指本部骑兵,保护民夫运送粮草给大军。”
  “这次出兵,武定侯与平保儿率全军两万三千马步兵作为前锋,俺与朱能、张玉、丘福作中军,杨文与刘真、卜万你们做后军。”
  “是!”听着朱棣的安排,众人皆没有什么异议。
  郭英虽然老迈,但他当年可是与王弼一同搜寻北元,并成功搜寻,直捣元廷,创造捕鱼儿海大捷的两位先锋之一。
  别说众人,便是朱棣自己都不敢质疑郭英。
  搞后勤的功劳低,让升无可升的朱高煦、朱权、朱植来做正好,而吴高则是因为与诸将关系不好,即便放在兀良哈秃城也没事,反正只要战事结束后,把功劳给到位就行。
  中军都是燕府的人,方便朱棣自己指挥。
  后军是刚到北方的杨文,以及连续两年立功,很难升赏的刘真和卜万。
  可以说,朱棣的安排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在人情世故上都拿捏的十分到位。
  单说这一手,就足够朱高煦好好学学了。
  “这老头,果然心眼不比我少多少。”
  朱高煦听着朱棣那一口一个俺的自称,只觉得他十分腹黑。
  在他这么觉得的时候,朱棣也继续安排着行军路线和三军布置,不过这些东西朱高煦都没有认真听,因为他知道这次北征也就到此为止了。
  因此当所有事情说完后,随着众人退场,朱高煦一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离去的意思。
  朱棣也看到了朱高煦的举动,因此在众人离场后,他走下主位,坐到了朱高煦旁边。
  “老二,你是不是有事情要与俺说?”
  朱棣那梭黑的脸一笑起来,顿时露出两排大白牙,看上去人畜无害。
  就这演技,难怪前身会被他一个个大饼给套牢,毕竟谁会怀疑这么个‘憨厚’爹呢。
  不过,前身是前身,自己是自己。
  这辈子,自己可不会再吃这大胡子的大饼了,因此他坦诚布公的询问朱棣:“父亲北上前,可有从京城收到了什么消息?”
  “消息?”朱棣愣了愣,想到了自家父亲给自己写的家书,于是笑道:“你爷爷倒是给俺写了家书,叫俺好好看着弟兄子侄们,好好防备北边的胡兵。”
  “父亲没有多想吗?”朱高煦转过身来,与朱棣四目相对。
  “想什么?”朱棣还真没多想,毕竟自家父亲安排的事情,他向来是按部就班的听话安排。
  面对朱棣那不知是真是假的表情,朱高煦的脸色渐渐黑了下来,凝重着开口:“可是儿子得到消息……”
  “爷爷,怕是快不行了……”
《明太祖实录》:“闰五月,上不豫,召建庶人与侍郎黄福、尚书郁新,言天下未安,当以燕王如成周之周公,不可轻慢也。渤海才智克勘,安治黎民,善用之”
《渤海纪事本末》:“闰五月丙辰,上与太宗会猎兀良哈秃城,入殿交言,太宗不悦而出。”
《明世宗实录》:“闰五月,上北巡备边破兀良哈秃城,太宗率兵抵,入城大喜,与淇国公、成国公言,世子羸弱,不似二子类我,若世子不堪,尔等俱当以二子为主也。”


第206章 挟父自重
  “混账话!”木屋之中,听到朱高煦的话,朱棣猛然起身,凝重着表情俯视朱高煦。
  显然,朱高煦的话将他吓到了,但朱高煦却并未停止。
  “爷爷病重,父亲觉得他老人家会如何安排?”
  “高煦!”朱棣直呼其名,足以可见他有多害怕朱高煦所说的话。
  可面对他的担心害怕,朱高煦却与之平淡对视,嘴里不断说出一些让朱棣紧张的事情。
  “我猜,爷爷一定会让太孙即位,并且会交代太孙叔侄和睦、兄友弟恭,按照小子我的《削藩论》来削藩,保全叔侄弟兄们的富贵。”
  “可是父亲,您觉得太孙真的会按照爷爷交代的来办吗?他会按照小子我的《削藩论》来削藩吗?”
  朱高煦的语气平淡,却一步步的把朱棣说的冷汗直冒,脸色难看。
  “老二,你到底想说什么。”
  朱棣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现在他算是相信姚广孝所说的话了。
  高煦真的变了,变得连他都不敢相认了。
  换做以前,哪怕他再行凶作恶,也不敢公然谈论这种事情,可眼下他却好似在诉说一件平常事。
  朱棣可以肯定,如果二人的对话被自家父亲所知,那自己父子二人都免不了一顿斥责,甚至会被削去王府属官和庄田。
  “小子说这些,只是想给您提个醒……”
  眼见朱棣反应如此剧烈,朱高煦就知道,眼下的朱棣确实没有起兵造反的想法。
  没有朱允炆的步步紧逼,就不会有后面的永乐大帝。
  现在的朱棣,还只是个安于现状的燕王罢了……
  探明了朱棣的情况,朱高煦现在想的,就是如何为朱棣减轻靖难路上的问题,不至于弄到后面八百起兵那种尴尬局面。
  八百起兵靖难,这容错率太小了,一不小心朱棣就有可能被朱允炆给办了。
  历史上朱棣可以,不代表这个时空的他也可以。
  最好的机会,就是在朱允炆废周王为庶人,朱棣还能掌控北平城和燕府三护卫近两万兵马的时候。
  再不济,也可以是他被监视于王府中,燕府三护卫被调到通州的时候。
  如果真到了历史上那样,燕府三护卫都被调到七八百里外的开平卫,只留给朱棣八百护卫,而张昺等人又彻底掌控北平城的时候,那难度就太大了。
  “你喝醉了,早些去休息吧!”
  朱棣黑着脸,抬腿离开了这木屋,那身影好像逃一般。
  望着他的背影,朱高煦缓缓起身走出木屋,期间看到了朱棣已经远去的身影,不过他也看到了朝他一路小跑而来的数道身影。
  “殿下!”
  熟悉的声音传来,朱高煦看去,却见到了林粟与几张十分熟悉的面孔。
  “殿下!”
  当那人走近,朱高煦才脸上露出笑容,驱散了先前的凝重:“好小子,我还以为要到南边才能看到你呢!”
  当杨展的面孔出现,朱高煦哪里还有不高兴的说法。
  除了他,朱高煦还见到了许多被调往大宁、开平和辽东的弟兄。
  他们有的是百户官、有的是千户官,还有的是卫指挥佥事,总之他们过得都不错,这就足够朱高煦高兴了。
  “殿下,我们可是想念您的紧!”
  林粟肉麻的说着,朱高煦听后也打趣:“你们怕不是担心我将你们的田地粮产吞食了吧?”
  “那点产出,便是全给了殿下又有何妨?”
  “对!殿下尽管拿去就是!”
  “殿下您瘦了些,得多注意身体啊。”
  耳畔传来的,都是熟悉的声音与关切的话,这让朱高煦心中许多值得担忧的事情被一扫而空。
  眼下的他,只想与弟兄们许久,因此左右手各自拉着林粟与杨展:“走!去我那木屋坐下喝酒吃肉,我们慢慢聊……”
  带着杨展与林粟他们几人,他返回了自己的住处,并让王义去将今日塘骑在外围巡哨时射中的一些野货弄来。
  一些野鸭、野鸟被清理干净,而后做成了六七盘肉食。
  坐在木屋中,朱高煦一边吃饭,一边听着杨展与林粟等人各自诉说着离开自己后的经历。
  由于离开的时间太短,林粟他们并没有太多新鲜事,毕竟冬季的开平等卫也只是在卫所之中练兵罢了。
  相比较他们,杨展的经历就很多了。
  他从自己前往杨文军中抗倭开始,再到海上作战,包围海岛,全歼倭寇,自浙江往福建,围剿澎湖、两广倭寇说起。
  他最远的地方,去到了大约后世的三沙一带,见到了湛蓝的海水与许许多多海上才能看见的鱼类。
  坐在位置上,听着杨展的经历,朱高煦也灵光一闪的想到了一些东西。
  “杨展,你去海外那些岛屿时,可见到了一些岛屿上堆积如山的鸟粪?”
  “鸟粪?”听到朱高煦的询问,杨展愣了愣,不过他很快想到了自己从福建前往广东时见到的一些海岛,因此笑着道:“自然有。”
  “沿海有些疍户,因为无法上岸工作耕田,因此还会前往海上挖掘这些海岛上的鸟粪,贩卖与沿海的农户。”
  “不过他们的船太小,有的时候遭遇风暴,便会船毁人亡,我在追击倭寇的时候,还救了几个疍户,让当地的官府给他们上户籍。”
  杨展说着自己的所见所闻,而朱高煦也听到了疍户这个熟悉的词。
  不过疍户的事情可以先放一边,他更在意鸟粪的事情。
  朱高煦并不懂怎么制作肥料,但他前世看过不少岛国靠海岛鸟粪发家致富的新闻,为此他还特意去搜了搜。
  鸟作为卵生动物的一种,在陆地上有很多的天敌。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鸟类不得不远离大陆,飞往偏远的海岛生活。经过了亿万年的迁徙,这些海岛几乎成为了鸟岛,地表覆盖着一层层的鸟粪。
  由于海岛的环境,因此这些鸟粪很难分解,所以可以在长年累月中保留下来。
  这些鸟粪,除了含磷比较丰富外,含氮也较多,可以说是天然的氮质肥料,无须沤肥就可直接施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2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4/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